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2022-12-26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赵家小学马兰花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赵家小学 马兰花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直秉持应试教学观念,只重视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新课改的推进促使很多教师认识到了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于写作教学中。素质教育符合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趋势,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学生要在不断积累和运用中培养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入素质教育理念,并使之与基础教学有效融合。但在将二者融合时要保证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也要运用有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只要做到了这些,学生就能认识到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写作教学的效率就能得到提高。但在现实的作文训练中,教学的方向是错误的,只想快速提高成绩,忽视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
2.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给予正确的思想引导,如果教师的思想引导到位,学生就能端正学习态度,积极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知识。正是因为教师不愿意将时间花在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上,使得许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强,写不出有新意的作文,只能写千篇一律的作文,久而久之,就对写作失去了兴趣。
3.教学形式单一,文章没有温度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命题的单一性是普遍问题,大大制约了学生对情感的释放和对生活的观察,这种局限性很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考范围被固定,不能发散,思维比较保守。而且这种局限性,导致学生认为写作是一种公式化的训练形式,在写作时没有融入真情实感的意识。一篇没有感情的文章是不能打动读者的,调动不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写作形式单一、僵化,文章没有温度。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和立意
在传统的教学中,作文教学方式单一,命题不开放,不仅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明白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想提高写作能力,就要多观察世界,感知世界。
例如,以“我最喜欢的玩偶”为主题写作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带自己喜爱的玩偶到课堂中,让学生讲述玩偶的来历、喜欢它的理由以及自己和玩偶之间的故事。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不一样的体验,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在下次选材时就会不自觉地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此外,要注意,小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相对跳跃的状态,导致想法比较幼稚,而这一问题会在作文中体现出来,教师要对此有所认识,从不同角度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地用自身的视角去评判学生的思维。
2.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是一种以文字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作品。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就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否则用文字拼凑起来的作文,会显得内容枯燥、空洞。小学生在写作时,由于容易受自身积累的限制,没有经历过明确的情感认知过程,不能很好地表达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融入真情实感能使作文更加生动。比如,以“我给妈妈洗脚”为题写作,教师可以在讲解作文题目时播放相关视频,勾起学生的记忆和情感,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写作,学生能更好地在作文中融入真实情感,使文章更真实饱满。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的意思是想写出感人的文章,就要在文章中融入真情实感。只有自己体验过这种情感,才能将之自然地融入到文章中,引起读者的共鸣。但从很多教学实践案例看,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大多只是传授文章结构、造句、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知识,并没有指明写作的精髓,也没有点明表达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学生对此没有认识,为了应付写作任务,要么胡编乱造,要么拼凑了事。再加上学生平时的学习任务繁重,认识水平不高,写作经验有限,就算有真情实感,也不知道如何在作文中流畅地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让学生能运用规范的表达方式写作,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3.强化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营造活跃的气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教师还要经常和学生的交流中改变自己的认识,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并与学生共享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比如,在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作时,教师可以这个题目为中心,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白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改变对自己的狭隘认知。交流活动结束,学生会大受启发,更积极主动地与朋友、家人交流,为写作积累更多素材。这一系列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知意识与自主思维能力,并且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知识。学生在写作时,只有有了明确的方向,与生活事件有了联系,才能使写出的作文更真实,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此外,教师还要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在学生的作文结尾写上鼓励或者表扬的评语,让学生的辛苦得到回应,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明白作文修改的目的,要求学生的作文不能出现病句,文章的观点要鲜明,结构层次要清晰,能通过文章表达感情。
4.合理运用情感效应
情感具有感染人的能力,从本质上说,情感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当把激活学生的情感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为此,教师要多组织互动,在互动中拉近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使师生之间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有时候是正向促进的,有时候是反向阻碍的,对此,教师要把握好度,做好筛选工作。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平时生活中的行为,都能给学生带来一定影响,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生变化。例如,教师可以情感饱满、抑扬顿挫地朗诵文章,让学生感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多么饱满激烈。教学并不是单一的机械的重复活动,需要用丰富的情感来交流,让学生能发自内心地喜欢上学习。此外,教师应该丰富教学形式,可以借助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从而使文章不再死板、不再单调。
5.培养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
相较于动物,人有更多更丰富的情感。宽容大度、以德报怨、善解人意、雪中送炭、助人为乐等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最好的机会就是在课堂上。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情感。所以,即使学生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偏颇之处,教师也不要指责,要委婉地引导。也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大胆表达内心情感。例如,可以采用开设演讲课、表演课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打开心扉。教师应利用机会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的心里想法和内心需求,为更好地制定教学方案储备信息。还要引导学生向教师提问,说出自己的疑惑,这样既能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是写作的基础,但总有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情感,因为真实的情感往往来源于生活,但很多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不深,也没有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自然也就很难在写作时产生真情实感,因此导致文章内容空洞。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写作技巧,更要教会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美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表达情感,记录感悟,从源头上解决学生文章情感虚假的问题。例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后,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贪玩跑到妈妈视线之外的感觉。也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找不到妈妈的孩子,思考他们的感觉是怎样的,这样,在写相应的作文时,学生的情感会更加真实,作文内容也就不会空洞了。
6.情感的激发是丰富写作情感的途径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对于写作来说必不可少,一个对外物没有感情的人是写不好作文的。因此可以看出,学生写作的原动力是对生活的热情,如果在写作中倾注了热情,那么必定文思泉涌,滔滔不绝。反之文章就会干瘪,毫无生气。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将作品与生活结合起来,带领学生品味作品中的情感,与作者共鸣,进一步让学生联想,发散思维,丰富写作情感。
在教学写作技巧时,教师应发挥作用,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写作意愿,多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感受。文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只有从最熟悉的东西开始写起,才能产生写作兴趣。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会自主写作。经过不断的积累,情感也能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无论是指导选材还是构思结构,教师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
7.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法宝
写作不是简单地凑够字数完成任务,而是情感表达的途径,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应该是所有学生的追求,也是教师应当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当然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进行系统性写作教学时,应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情,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仅要将周围的事物和人物带入到课堂中予以解析,也要在写作教学时再现生活场景,描绘真实的生活状态,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并运用整合阅读的方式,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每周可以开设一节阅读课,专门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提出要求,不仅要做阅读笔记,摘抄文中的经典词句,更要记录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感想。其次,教师可以开设阅读交流课,让学生讨论所读文本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方式,思考哪些地方可以模仿,以便于日后学习和借鉴。例如,在每次阅读课的最后,可以组织演讲活动,让学生轮流上台,分享自己对所读文章的认识和看法。这样,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对文本的理解,实现全方位的交流,促进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能自主运用学到的写作技巧,自由地在文章中表达情感。如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就能消除,转化为学习的成就感,并实现良性循环,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写作离不开积累,不管是写作素材的积累,还是写作经验的积累,都对写作至关重要,只有日积月累,才能获得丰硕的写作成果。教师也要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对于写作而言,量变并不一定会发生质变。只有在学生真正掌握了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的方法后,量变才可能实现质变,但这也不是必然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不断积累知识,夯实语文基础,为实现写作能力由量变转化为质变,提高文章的质量打基础。从整体上看,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