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读写”融合教学策略分析
2022-12-26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丁西小学刘海妹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丁西小学 刘海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共生体,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这就决定了开展“读写”融合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因各种因素影响,“读写”融合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形式单一、指导缺位等,并没有发挥出全部优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有必要结合教学实际,围绕“读写”融合教学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读写”融合教学的现实意义
“读写”融合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有助于夯实基础知识。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写作的前提,因此,想提高写作能力,基础知识的相关训练必不可少。“读写”融合教学主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然后及时进行写作训练,完成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最终实现夯实语文基础的教学目标。
其次,有助于提高综合能力。语用能力培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要求学生在积累感性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培养朗读、默读等其他能力。在实际的文本阅读中,学生会根据自身习惯,结合实际经验理解文本内容,进而生成独特的阅读体验,教师可通过相应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表达独特的阅读体验,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语言文字的综合应用,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最后,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教师可进行挖掘和整合,将这些文本中的好词佳句转化为写作素材,并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或者总结构思、行文等方面的技巧,教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逐步提高作文水平。当然,教师还可以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引入其他领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拓宽语文课堂的外延。
二、小学“读写”融合教学的现状
小学“读写”融合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固定模式,但在实际推行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调查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读写”融合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还有教师认为是为了促进知识迁移,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很少有教师明白“读写”融合教学除了能以读促写外,还具有巩固阅读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等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教师的“读写”融合教学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局限性比较强,导致后续的教学活动流于浅层,效率不高。
2.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出现了固化、僵化的倾向,在小学“读写”融合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习惯按照固定流程教学,即阅读感悟—技巧学习—仿写训练。甚至有一些教师只是简单地将阅读与写作拼凑叠加起来,并没有进行真正的融合,也没有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除了模式上的固化外,教学方法也存在单一、落后的问题,甚至还停留在“满堂灌”的阶段,很少有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师生互动缺失,导致学生的主体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厌恶心理。
3.教师指导缺位
受认知能力、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但从现状来看,在小学“读写”融合教学中,教师指导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新知识讲授中的指导缺位。许多教师在“读写”融合教学中从教材入手,讲授写作手法后,直接跳过讲解和指导环节,要求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不仅缺少有效的范例引导,而且没有进行读写迁移方法的指导,根本没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效融合,导致读写融合教学流于形式。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不会对如何选材、如何立意、从哪些角度入手、为何这样写等进行详细全面的讲解,使得学生在写作时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写出的文章质量不高。
第二,写作训练后的反馈指导缺位。调查发现,因主观原因或客观原因,许多教师在完成写作训练后,都不会进行反馈指导,只是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的讨论和交流,且不会对写作训练结果进行二次评价和修改,也不进行后续的跟踪指导,所以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导致写作训练流于形式。
4.教学评价不合理
教学评价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但客观来讲,在小学“读写”融合教学中,教学评价主体、内容、方法等都不甚合理,评价的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调查发现,因主观意识不强、知识能力有限等因素的限制,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忽略评价环节,无论是对学生小组合作,还是写作训练成果,都不会进行针对性评价。但小学生非常看重他人的评价,特别是教师的评价,这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评价的缺失,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小学“读写”融合教学的实施策略
针对“读写”融合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教师必须给予重视,立足实际,采取有效策略,提升“读写”融合教学的效率。
1.深入研读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确保教学活动高效实施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读写”融合教学前,深入研读语文课标,整体把握“读写”融合教学目标,并结合实际精准定位。具体来讲,教师先整体把握“读写”融合教学目标,随后进行细化分解,确定可执行性强的小目标。如从整体上来说,记叙文写作训练分为文章结构、思维逻辑、语言结构等方面,可对上述目标进行细化,将语言结构分解为开头、结尾、写人、写景、句群、构段等,最后再进行深层细化。总之就是要以课标为依托,明确不同阶段“读写”融合的目标,先从整体把握,再进行细化分解,最终精准定位,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天性好动,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师不能陷于既定模式与方法的固化思维中,要不断创新,全面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实现“读写”融合教学的前提。具体来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生活日记,用相应的激励手段培养学生的习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做好记录,逐步积累素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日记、作文中配上喜欢的图画,保持对写作的热情。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与指导工作,采取激励手段确保相关行为得以长久坚持,形成习惯。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诉求的基础上推荐合适的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可引入课外阅读素材《稻草人》,引导学生阅读,带领学生感受那个年代社会底层的苦难,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他们更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学生通过阅读,能打破时空局限,开阔视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可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孪生兄弟”,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只有通过阅读丰富积累,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也只有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才能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阅读学习,并逐步挖掘文本价值,发现语文之美,最终爱上语文。素材的积累,除了阅读这一路径外,还有生活,在课堂之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与记录生活,逐步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养成从生活中攫取素材的好习惯,为写作奠定基础。
3.注重课堂指导,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其引导行为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教学活动是否有效以及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因此,在小学“读写”融合教学中,教师必须全面落实角色定位,加强课堂指导,提高融合教学的效率。
首先,要依托阅读文本合理创设写作情境。小学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规范标准和行为要求,如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切实提高文本感受力和理解力等。而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借助教学情境,因为只有让学生在情境中与文本、生活交互,学生才能体验正面情感,实现情感体验能力的提升。对此,在小学“读写”融合教学中,教师要依托阅读文本合理创设写作情境。例如,在《北京的春节》中,作者全面介绍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凸显了地方文化特色,内容通俗易懂,学生理解起来没有障碍。因此,教师可以将更多时间放在后续写作环节,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春节习俗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春节习俗有哪些,并根据自身生活经历,回忆人们是如何过春节的。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自觉完成生活经验的迁移,丰富写作素材,并在与文本内容的对比中形成认知冲突,进而激发表达欲望。随后,教师要跳出命题作文的框架束缚,让学生自由书写自己心中的“春节”,不限定形式,不提具体要求,这样既能让学生有写作训练的机会,又能增强学生与文本、生活的互动,深化他们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实现读写能力的同步提升,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要注重全过程指导,深化读写融合。在小学“读写”融合教学中,教师要以阅读教学为依托,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与理解中完成素材积累、方法掌握和知识内化,并以实际写作任务为驱动,帮助学生完成经验迁移。为此,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切实深化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例如,在教学《四季之美》时,教师要立足学生生活经验,按照文本结构带领导学生分段解读,以让学生掌握相关季节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写作方法。随后,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参考文章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写自己眼中的季节,展示独特的季节之美。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打通阅读与写作的通道,又能强化读写融合,深化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让学生的作文更真实,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优化评价流程,发挥评价作用
在小学“读写”融合教学中,规范的评价流程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因为它不仅可以在写作训练时让学生明确具体要求,提高写作训练的效率,避免跑题,而且能够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优缺点,增强互动,进而促进整体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明确评价标准,并将其具象化,如用星级标注,增强评价的层次性,并让评价具有可执行性。当然,教师要提出基础要求,聚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还要合理设计拔高要求,重点关注特定学生群体。例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可以设置如下评价标准:能用反复的情节和语言完成续写,打三星;能在续写中突出人物特点,打四星;续写作品结构完整,内容生动形象,能够与原文完美对接,打五星。教师可根据上述评价标准,对不达标的部分进行分析,指明修改方向。当然,教师还要灵活开展学生自评、互评、组评等评价活动,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掌握话语权,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特别是在“读写”融合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有效评价获取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将其作为后续调整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教师要认识到“读写”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对教学现状进行审视与思考,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