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提升企业会计工作效率的途径
2022-12-26张家森
张家森
(鄂尔多斯市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发展来说,财务会计是关键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能够为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保障。为了保证企业决策工作的可靠性,应该增强会计工作效率提高意识,加强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方向的转型,增强会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意识,编制科学完善的会计工作方案,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拓展会计人员获取重要信息的渠道,不断强化各项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及准确性,确保会计工作得到规范化落实。
一、企业会计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企业会计服务水平
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使得社会分工得到细化与完善,同时一定程度上为新型会计服务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将信息技术引入传统的会计行业,有利于简化会计人员的工作流程,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帮助企业有效掌握外界发展环境的实际变化,强化企业重要决策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构建更加健全的会计行业服务体系,让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进一步提升会计服务水平。此外,针对部分地区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而言,缺少充足的高端会计人才,而信息时代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助力,可以强化会计人员考核形式的创新性、先进性,通过科学完善的部署规划,推动各项工作的稳定落实。
(二)有助于提高企业财会工作效率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很多行业业务的整合提供技术支撑,在企业业务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需要面对数量庞大的数据信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分析难度,同时让会计服务拥有更高标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缓解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压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滞后性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人工操作环节占较大比例,通常情况下,需要会计人员前往不同的部门进行签字盖章,一旦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避免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分析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针对季度报表的制作而言,需要至少2个月的时间,而月度报告则要利用10—15天的时间完成,对企业的重要决策形成阻碍。采用信息技术与会计工作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强化领导人员对会计自动化的正确认识,进而在新型会计报告模板的设计与开发中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逐步完成静态财务管理向动态财务管理的转变,达到提高决策效率的目的。
(三)有利于企业建立财务信息平台
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主要用于搭建高效的财务信息数据平台,如部分企业建立了内部的财务云端平台,目的是实现对不同分公司财务数据的集约化管理,拓展了会计指标的计算及呈现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掌握分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结合自身发展目标进行财务规划及发展计划的动态化调整。同时,通过对共享财务信息平台的利用,有利于企业优化各类业务活动的标准化流程,避免人工操作中出现错误及漏洞,减少由计算误差带来的财务风险,为各类财务数据提供有效的对接路径。并且,利用财务信息平台可以实现简单指标的自动预警算法,强化经营风险识别及判断的准确性,有利于减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企业经营管理中涉及的所有财务信息,均能够通过信息平台实现财务月报、季报以及年报模板的自动化输出,缓解相关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除此之外,财务信息平台还能发挥监督会计工作状态的作用,通过动态化监控,实现对会计人员的严格监管,减少徇私舞弊的情况,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缺少完善的培训机制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及会计工作模式,逐步实现现代化会计管理目标,同时,加强会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高素质会计人才作为基础支撑,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落实相关工作。但是很多企业的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现代化会计工作模式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工作的落实。虽然部分会计人员掌握了计算机理论知识,但多数局限在基本操作方面,缺少深层挖掘及与会计工作的有机结合。此外,缺乏会计人员培养意识,导致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数量过少,且存在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落实,很难为企业的稳定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二)会计信息管理体系待完善,缺乏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总结近几年会计行业的发展形势,逐渐提高对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视,且在很多企业中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目标。但是部分企业中缺少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制度,导致相关工作在开展与落实的过程中缺少合理依据,很难保证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主要因为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时,过于重视技术应用,缺乏信息系统管理意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系统运行风险,给企业内部整体的会计信息管理带来安全威胁。并且缺乏监管机制完善意识,无法利用信息技术识别及预防经营风险,导致企业在风险应对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企业内部财务软件待统一,缺少规范化的应用标准
开展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时,需要利用先进的财务软件,应该加强对规范统一的财务软件的利用,进而达到构建统一信息化建设模式的目的,拓展会计电算化功能,为会计人员提供统一培训的机会。而在部分企业的财会工作中,缺乏规范统一财务软件的应用意识,且行业企业的基本特点及发展方向不同,在软件应用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利于企业间的数据信息共享。虽然一些地区的政府等职能部门针对财务软件的使用出台相关政策,且设定了统一执行标准,但是因为企业缺少执行力,致使很多工作体现出形式化特点,部分已经投入使用的软件功能不全面,不仅无法保证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实效性,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资源的科学化配置,难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形成制约。
三、信息化背景下解决企业会计工作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专业化培训意识,组建高素质会计人才队伍
信息化建设背景下,为进一步解决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高工作质量,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发展原则,增强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意识,加强复合型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企业应该认真分析现有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定期组织参加专业化培训,拓展会计人员学习理论基础及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渠道,不断提高其岗位工作能力;其次,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结合自身发展要求及会计行业规定标准,不断调整招聘机制,要求应聘人员具备岗位要求的专业能力与学历水平,且拥有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此外,通过优化薪酬结构等方式,强化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合理设置岗前培训环节,科学设计培训内容,配合建立相应的培训考核机制,提高会计人员对企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岗位工作效率的目的,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构建会计管理体系,合理划分岗位职能与责任
会计管理机制是会计工作开展与落实过程中的重要基础依据,通过构建健全的会计管理体系,建立与完善财务管理机制,为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通常情况下,会计管理体系包含的内容较多,且复杂性强,需要加强对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分析,建立契合性更强的会计管理机制,有利于强化各项工作的规范性、标准化。因此,企业需要构建健全的会计运行体系,合理设定会计工作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工作规划,科学划分不同岗位的职能与责任,强化相关工作的秩序性。同时,建立科学完善的审计机制,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监督能力,进一步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企业还需组织成立专门的审计机构,或者加强与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合作,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通过对会计人员工作行为的约束,降低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概率。
(三)利用标准化财务软件,制定统一软件应用标准
如果财务软件的使用缺少统一标准,不仅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还容易对行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并且不同的财务软件间存在差异,很难达到优化配置财务资源的目的,当财务人员应用非统一化软件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作阶段进行新软件的再次学习,无法保证工作效率。由此可见,选择统一的财务软件及应用标准,体现出很强的必要性,政府等职能部门需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配合建立统一的财务信息审核机制,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进而实现财务软件的标准化建设目标。此外,当地会计协会也需要明确自身职能,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及实际情况,构建统一的财务软件应用体系,帮助行业企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四、信息化背景下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有效路径
(一)正确认识与利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
为了强化企业会计工作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性,应该强化领导人员及会计人员对大数据思维与信息技术的正确认识,立足于会计人员的角度,引导其逐步形成大数据思维模式,确保可以从正确的角度理解大数据技术,积极参加专业化培训,通过转变思想意识体现大数据技术的价值。会计人员应该在各会计工作环节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如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凭证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让数据思维的应用优势得到体现,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及漏洞,避免出现会计信息分析偏差。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会计信息的筛选,进而获取更高价值的数据资料,让数据分析技术的有效利用拥有坚实基础。
(二)积极搭建高效的会计工作信息平台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的会计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为了体现信息技术的实际作用,突显会计工作的重要价值,应该搭建会计工作信息化平台,能够为会计信息化、电算化工作的落实奠定良好基础,且让各项工作拥有技术支撑。同时,重视软件及硬件的科学化配置,包含进销存系统、信息化软件系统、ERP系统以及专用网络、会计终端PC等,以上软件及硬件的应用,有利于企业提升会计信息化、电算化水平。此外,搭建会计工作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量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强化平台功能与性能之间的平衡性,保证会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让企业的长远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管理会计职能
构建信息技术与会计工作融合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经营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例如,企业开展全面预算、财务监督及内部控制等工作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企业应该加强会计网络与内部办公网络的整合,进而第一时间向会计工作信息化平台中反映管理与生产信息,帮助财会人员掌握各项资金流动情况,通过汇总企业的各类数据信息,构建高效的过程化、动态化资金监管模式,通过与财务监督机制及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寻根溯源,及时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构建健康稳定的内部发展环境。
(四)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内部管理机制
通过分析会计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政府等职能部门不断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目的是规范财会人员行为,但是此类法律法规仅可以作为财会人员的行为约束,不能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依据。因此,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从而达到有效约束资金收支款项、财务预算以及立项管理的目的,使得企业的财务流程得到优化,让会计工作更加符合企业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工作实际情况的分析,及时发现与处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健全的财务内部管理体系,强化财务工作的规范性。此外,依据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及职能责任,建立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针对优秀员工进行精神与物质等多层面嘉奖;对于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或者存在违规行为的员工,需给予相应的惩罚。通过有效的激励,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在岗位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其严格按照财务内部管理制度落实自身工作,不断提升会计工作水平。
(五)合理调整财务管理控制标准流程
为了保证企业会计工作得到规范化落实,应该加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平台的利用,达到优化标准流程的目的,同时有利于实现对管理流程的细化,在运转效率不理想的会计工作流程中,此种方法能够得到明显效果。企业需增强新增业务的分析意识,明确基本功能和主要需求,确保此部分流程得到科学化更新,不断拓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覆盖范围。因为企业内部各类业务活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应该加大多元化方法与财务标准流程的融合力度,进一步强化财务标准流程的适用性。此外,企业应该明确财务管理控制标准流程的地位及作用,针对性制定应用手册,为会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立足于标准流程及系统手册方面,设定互相索引功能,进而达到简化工作流程的目的,还能实现对标准流程的维护与更新。
(六)加强会计工作人力资源的配置
人力资源是企业会计工作的基础力量,新时期的发展环境下,国家不断提高对财会工作的重视与要求,尤其在考核资金以及监督管理等层面,设定了新的标准,而相关政策的落实,给会计人员带来更大的工作量和压力。一些企业的领导人员缺少对财会工作的重视,致使出现人力资源配置不科学及岗位职能划分不合理等情况,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工资管理、人员统计以及社保等工作内容应归属于财务部门,不仅不利于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完成,还会降低会计工作效率。因此,应该强化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对会计工作范围的认识,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科学划分不同岗位的职能与责任,明确不同岗位的工作权限,建立科学完善的岗位晋升机制,选拔优秀的会计人员进入管理层,达到激发员工积极性与竞争意识的目的。此外,增强管理层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意识,设置远程报账、查账、审计等功能模块,为高级管理层提供便利,让会计工作的高效落实拥有坚实基础。
(七)加强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化
对于企业的综合化发展而言,会计核算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会计管理中的关键构成。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不同业务活动基本属性的分析,构建健全的会计科目体系,强化与外部监管机构监管机制、会计披露的契合性。针对性简化、整合下级会计科目,有效分离管理信息标准与会计科目体系,给予一本账结账时效性更多关注,提供政策及资源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一本账中的实际作用,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突显相关信息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应该适当简化会计记账流程,加强会计核算规则与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会计业务核算的规范化建设水平,全面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实际作用,达到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目的。
五、结束语
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通常会受到多元化因素影响,如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及工作环境等,为了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在此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应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加强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立足于会计人员、财务软件、信息系统等多个层面,建立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与管理机制,构建健全的会计工作监督体系,简化会计工作流程,缓解会计人员工作压力,进一步实现长远发展目标。此外,加大会计集中核算优化力度,强化会计工作中人力资源配置的科学性,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为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