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架构与时代价值

2022-12-26许门友王佳玫

关键词:主体作用中国共产党主体

许门友 王佳玫

(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1]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这标志着党对执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三大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自觉坚守和践行这一理念主要缘于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主体地位的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的关键所在。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刻理解“坚持人民至上”的宝贵经验,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而且更有助于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更好成绩。

一、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本质是以人民为主体的人类活动的产物,是在以人民为主体的人的活动基础上对客观世界进程的推进。然而在唯物史观诞生之前,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黑格尔、鲍威尔等人把“绝对精神”“自我意识”“观念”等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将社会历史发展看做是某种精神或者抽象观念自我实现的过程。费尔巴哈提出“主体在人”的命题,他企图通过确立感性的人的主体地位来反对“绝对精神”的统摄地位,其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唯物哲学给予马克思一定的启示。遗憾的是,费尔巴哈所言说的人是一种抽离历史条件的抽象的人,并不能够真正终结“理念”的统治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言:“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2](P247)马克思并未满足于停留在对先验人性的玄思幻想之中,他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借鉴,并真正科学地论证了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通过“实践的人”“现实的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分别阐述了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视域下人民作为主体存在的三种方式。其一,以“实践的人”揭示人作为主体的证据。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P135)人的实践不仅强化了自身作为“现实的人”的客观存在的状态,而且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不断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因此,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并且作为决定当下和历史发展的主体角色,不是少数英雄人物,亦或诸如绝对精神等。所以,马克思笃定“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4](P171),工人阶级应当成为自身解放的革命主体、斗争主体。其二,以“现实的人”揭示人是客观世界的认识、实践和评价主体。马克思并不赞成费尔巴哈将宗教的本质等同于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139)由此,人不再是从属于“类”、宗教等事物之中的抽象概念,人开始真正处于现实生活之中,既有同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不同主体的关系,也有与经济、政治等不同范畴存在的关系,是能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生生的人。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直接对价值、利益形成感知和评价,标准不再由少数人所定义,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成为价值评判的标准。因此,人必然是感知、认识、实践和评价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主体。其三,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人”揭示人的主体性的真正理想样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不过是人有目的地追求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满足人民需要的历史。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民作为主体的最佳样态,人们不再处于对人或物的依赖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P422)。换言之,人的主体性的实现意味着,一方面,人不断地克服片面性、畸形化,从被奴役、压迫的状态转变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状态。另一方面,人真正占有发展的成果,成为享有发展成果的主体。

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蕴含的基本原理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序言中所写的,尽管社会发展状况相较于1848年在诸多方面具有不同之处,但是“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3](P386),而对其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同样适用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因此将这一思想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逻辑。

二、“两个结合”: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生成和发展的动力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5](P13),这是促进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是缘于“两个结合”,其思想体系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基础,充分结合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民本思想文化,结合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第一个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民本文化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贵民”“爱民”“富民”等主张,为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概括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贵民”:民惟邦本,核心是以民众为立国之本。民本思想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开始萌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欲,天必听之”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继孔子的“仁”之后,孟子和荀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四书五经·孟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集解》),深刻揭示了君与民、国与民的辩证关系。进入封建社会后,民本思想逐渐成为维系封建统治的主流意识形态。不论是董仲舒的“天之立王,以为民也”,还是贾谊的民为“万世之本”,亦或唐太宗的“国以民为本”“安仁治国”等,都体现了民为国本的理念。这些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髓。二是“爱民”:亲亲仁民,注重对百姓的关心爱护。中国古代“爱民”思想的核心是体察人情民心,实行爱民恤民政策。儒家“仁学”的核心思想是“爱人”,主张“亲亲而仁民”,《论语·阳货》提出了系统的爱民恤民措施,认为“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老子·十章》中提出“爱民治国”的政治措施,主张“薄赋敛”“去刑法”“止战争”,与儒家民本思想基本一致。《墨子·兼爱》中曾曰“兼相爱,交相利……古者圣王行之”,强调统治者把爱民、利民放在第一位。西汉时期的贾谊在充分吸收了前人关于“爱民”的思想营养后,将“爱民”提高到了“礼”的本质地位。南宋时期,朱熹针对重赋税这一问题,提出了“恤民”“省赋”的主张,认为君主应推行仁政,亲近百姓。元末明初的思想家刘基在《郁离子》中认为统治者应把民众看做“手足”,加以“爱抚”。三是“富民”:民富国强,通过百姓的富来实现国家强盛。大同社会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理想社会,成为人民无比向往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将民富国强作为追求目标。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提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主张富民是富国的基础。民本思想经过唐代的全面实施,到了两宋进入了内化时代,民本思想家看到了民富与君(国家)强的相互依赖关系,“民富,则君不至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朱子语类》),主张要制止国家对百姓的厚敛,提出了一系列富民强国、关注民生的主张,如“平土均田”“厚本而劝农”“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等。

综上可以看出,“贵民”思想重视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突出其在封建王朝的“基础”作用。“爱民”思想强调对于人民的关心爱护,与百姓和谐相处。“富民”思想肯定和鼓励百姓追逐物质财富,过上富裕生活。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在诸多方面具有相通之处,二者的结合具有坚实的基础,这为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

(二)第二个结合: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6](P289)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高效回答了“以何为主体”“如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目标”等时代之问。

1840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投身于救国救民的斗争当中,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接连而起,期间思想界提出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等种种救国方案,都无一例外地遭到失败。实践证明,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开明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不能够扛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其关键原因就在于他们坚持认为依靠少数精英群体就能够决定中国社会的发展。虽然他们也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但是他们口中的“人民群众”只是一种脱离具体物质生产活动的抽象概念,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更多地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和发挥。概而言之,不管是在民族独立征程中,还是在国家发展和建设时期,都要回答好以什么为主体的问题,不论是革命、建设、改革,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都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环境,对“以何为主体”这一问题作出清晰的回答。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问题并非是简单的认识问题,其关键在于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坚持和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如何让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其百年发展历程中需要解答的主要课题。如果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主张,那么在解答这些历史课题中必然需要发挥出人民的主体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如何回答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目标”的问题,也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形成和发展人民主体思想的现实基础。

三、“三维一体”: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架构

理论思维本质上属于思想观念形态,因此其形成和发展必然受到所处历史条件的影响,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而存在,“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4](P873)。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从本体论维度以实践为基础确立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方法论维度揭示依靠人民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主要方式,从价值论维度指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民作为主体的价值归依,由此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新境界。

(一)从本体论维度以实践为基础确立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本体论维度是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一脉相承的,将实践作为验证人民主体地位的标准,认为人民是创造历史、决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人民在实践中的作用来认识人民主体地位,既在理论上继承坚守,又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阐释人民的主体地位。

毛泽东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7](P284)毛泽东认为只有经过深入调查才能够对现实问题具有发言权,他非常注重深入农村、工厂等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先后形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光辉著作,得出“历史并不是那些英雄宰相创造的,而是那些劳动者农民创造的”[8](P258)的科学结论。毛泽东认为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并非是西方社会所尊崇的上帝,而是人民,“人民就是上帝”[9](P48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人农民”[10](P562)才是值得依赖的革命骨干,是根本的力量,作出“兵民是胜利之本”[10](P477)的科学论断。邓小平认为,在党提出的重大任务之中,无一不是依赖于发挥人民群众的关键作用,通过他们的艰苦努力所完成的[11](P4)。这表明人民群众在寻求自身解放、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尊重,人民群众用实践证明自身是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1](P382)如“发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等,人民是具有首创精神的主体,而非个别领导干部。江泽民明确指出,不能丢掉“群众是真正英雄”[12](P271)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12](P274),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体现着自身的主体地位,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胡锦涛鲜明指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13](P646),在生产力和文化,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等方面扮演着“创造者”“推动者”的角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民主体地位的本体论意义有了更为系统全面的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人民是书写历史、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决定性意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4](P16),是确保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根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人民是中国梦的圆梦主体。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由人民所创造,也必将由人民所实现。因此,人民的主体地位在本体论层面具有了历史与现实相印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征。

(二)从方法论维度揭示依靠人民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主要方式

面对“如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认为人民群众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具有感知、实践和评价能力的现实主体。因此,在具体的社会生产活动中不仅要“爱民”,体察人情民心,实行爱民恤民政策,更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力量,不断地拓展人民作为主体而存在的“范畴”,发挥他们在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中的主体作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深知“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15](P3)开展社会革命活动。毛泽东非常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认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6](P899)具体而言,就是要注重将群众当中具体的、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进行总结凝练成为系统性政策主张,然后再深入群众进行宣传解释,让群众能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意见,并在思想和行动中进行坚持。事实证明,群众路线能够极大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使我们拥有了“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7](P139)。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从革命主体转变为建设主体。毛泽东一再强调:“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17](P581)不仅要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还要发挥他们在认识和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民从建设主体转变为改革主体,并逐渐开始在更多领域中发挥主体作用。邓小平强调党的各项重大任务的完成,都需要依赖于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因此需要继续坚持运用好群众路线等好的方式方法,动员人民更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江泽民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18](P181)。强调要在全党形成坚决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向群众学习的风尚[19](P99)。胡锦涛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总布局,旨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以发挥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主体作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将依靠人民提升为全党的重要经验,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得出,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能够取得胜利。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对着全新的历史任务,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1]。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而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在人民,人民成为民族复兴的主体。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首先,在认识层面,指出人民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其次,在方法层面,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14](P17),注重全面发挥人民群众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主体作用。再次,在实践层面,在原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得人民群众能够以主体地位参与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建设之中。最后,在评价层面,“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20](P698)。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坚持人民主体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仅注重让人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发挥主体作用,而且注重发挥人民群众评价主体作用,因而大大拓展了人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

(三)从价值论维度指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民作为主体的价值依归

在近代中国社会,人民遭受着内外各种势力的压迫和剥削,建立属于人民自己的政权并使人民获得解放便是人民的主要需求。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目的就在于解放人民并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16](P1004)。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实现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制度前提已经具备。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人民的主要需要已经转变为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21](P341)。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一步明确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2](P345)。同时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之处在于,并非将人民当作工具,而是将自身作为人民实现特定历史任务的工具[23](P217-218)。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人民作为目的本身的价值主体地位,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备的物质条件,从而形成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时抓的“两位一体”总体布局。江泽民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应当包括“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素质”的全面发展[12](P294)。而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胡锦涛在阐述科学发展观时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4](P4)。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4](P16),标志着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由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中国共产党需要解答的新的时代课题。首先,在坚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将新时代奋斗目标确定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其次,在发展思想方面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确立人民在治国理政中的中心地位,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民生幸福作为最大的政绩观和根本使命,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5](P11)的全新论断,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次,把人民幸福统一于中国梦的整体框架之中,提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同时,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25](P16-17)。

四、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并且成功地将其运用于治国理政各个领域之中,为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提供了有益视角,也为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南,有利于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一)从理论逻辑上推动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坚持从物质生产实践的角度审视人所处的地位、作用。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类”的基本属性,同时因其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不断确证自身和他人的存在事实,因而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主体。循此逻辑,人在类的社会关系之中通过物质生产活动确立了自身的主体地位,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历史发展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正是以实践为基础,从现实的人出发承认并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具有极为鲜明的中国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关于人民的构成方面,充分认识到人民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坚持人民阶级本质的基础上,将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认定为人民,极大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原初意义上的人民范畴。第二,在关于人民的主体地位方面,把人民从历史的主体拓展延伸为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主体,未来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体,其主体地位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下具有集历史、现实和未来于一体的立体感。第三,在关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方式方法层面,创造性地提出群众路线,一切为了并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第四,在关于人民作为主体的价值实现方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物质需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手抓的思路,为在落后生产力的条件下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

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进程中,不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且形成了推动理论创新的方法,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历程的经验总结,更是对未来继续进行理论创新发展的方法指导。

(二)从历史逻辑上通过人民视域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来审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无疑具有重要意义。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开明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提出各种救国方案,试图挽救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但是最终都并未取得成功。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阶级都有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因此,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就落在了无产阶级身上,因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P411)。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表现在理论方面,就是以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完全承认并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将其当作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和决定因素。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使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1]。

(三)从实践逻辑上明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既需要思想观念层面的充分认识,也需要将其运用于实践领域之中。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要在具体实践中彰显人民群众在认识、实践、评价、享有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具体而言,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让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保持独立性、自主性,从而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发挥出主体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共同富裕。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在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方面体现人民意愿,听到人民声音,使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两个效益相统一,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同时也要通过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挥主体作用。在社会建设方面,把百姓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注重通过制度安排来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也要激发人民群众通过自身努力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的意识。在生态建设方面,把生态环境当作“生命”和“眼睛”珍惜爱护,实现绿色、循环和低碳的发展,让人民群众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中国共产党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论碳审计主体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