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侯方域文学复古思想探析

2022-12-26罗家湘闫莉莉

关键词:复古文学

罗家湘 闫莉莉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侯方域(1618-1654)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文人,同时也是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的重要作家。近年来,学界对于侯方域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对侯方域生平事迹的研究,二是对侯方域诗文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梳理了侯方域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侯方域诗文的内容特点。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侯方域诗文与文学思潮及时代之间的关系,以厘清其文学复古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一、侯方域文学复古的特色

侯方域文学复古的独特性与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主流的文学思潮及个人的坎坷经历密切相关,其文学复古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思想上,表现在他的诗文之中。

首先,对比前两次文学复古运动,侯方域作为第三次文学复古运动的代表作家,其文学复古特色与第三次文学复古特色具有一致性。明代第三次文学复古运动与前两次相比,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度大大增加,而对于文学艺术形式方面的探索则有所减弱。前后七子面对台阁体文学的道学气和唐宋派的质疑,提出文必秦汉、诗必汉魏盛唐的复古主张,期待在追摹古人文章格调法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与社会、情与理的统一和与汉唐精神的结合。第三次复古运动正当明朝亡国前后,鼓动“独抒性灵”的公安派和追求幽深奇僻的竟陵派都走向末路,为苦难留影、为勇士鼓劲、为民族延命成为文学的使命。与前后七子相比,明代末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明神宗长期不理朝政,明熹宗重用魏忠贤,朝中以其为首的阉党打击异己,不断迫害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正直士大夫,朝野上下笼罩着黑暗恐怖的气氛。民族矛盾方面,东北的满族逐渐强大,不断南下侵犯。崇祯年间,更是几次深入内地,包围京师。同时统治阶级与百姓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因为边关战事吃紧,朝廷不断加派赋税,贪官污吏搜刮盘剥,广大百姓穷困不堪。加之当时的旱灾蝗灾,生不如死的难民揭竿而起,朝廷在招抚与镇压之间摇摆,农民起义军逐渐形成李自成、张献忠两支大的队伍,最终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

侯方域关心时政,渴望振衰起弊,这和当时复社、几社的宗旨是一致的,也是他能成为明代第三次文学复古运动代表作家的重要原因。廖可斌先生言:“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第三次高潮兴起于天启末、崇祯初,主要表现为复社、几社等社团的文学活动。”[1](P363)面对朝政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一些士大夫感到无比失望,转而关注自我,主张“独抒性灵”。张溥、陈子龙等人却主张士大夫应关心国事、以天下为己任。他们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民生的作品,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与文字,拯救社会人心和民族危亡。侯方域与陈子龙、李雯等人探讨诗歌创作:“往云间有陈黄门、李舍人,皆起榛芜,以才情横绝一世……丁丑,余与黄门论诗燕邸。己卯,与舍人论诗金陵。自以为尽意,无复遗恨,由今思之,叹有不得起二君于九原者。”[2](P96)这种交流探讨本身就是思想碰撞、相互影响的过程。侯方域追随陈子龙等人创作了不少反映现实民生的诗歌,故邓汉仪称其诗歌“阴袭华亭之声貌”[3](P799)。

其次,侯方域的文学复古也有不同于第三次复古运动甚至前两次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其古文理念与创作方面。前后七子及陈子龙等人大多注重论诗,其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在古文方面,侯方域独树一帜,主张学习唐宋八大家。侯方域古文观念的转变发生在清初,这与其当时的处境和抉择相关。面对明朝灭亡、清军南下,侯方域既没有像陈子龙、夏允彝等激进派那样顽强抵抗,以死殉国。也没有像钱谦益、吴伟业那样入清为官。他有归隐避世的想法,曾言“战后江山未可期,深城草木接葳蕤”[2](P823)。但也被迫参加了清廷的科举,并为此后悔不已。陈寅恪先生曾评论道:“朝宗作《壮悔堂记》时,其年三十五岁,即顺治九年壬辰。前一年朝宗欲保全其父,勉应乡试,仅中副榜,实出于不得已。‘壮悔堂’之命名,盖取义于此。后来竟有人赋‘两朝应举侯公子,地下何颜见李香’之句以讥之。殊不知建州入关,未中乡试,年方少壮之士子,苟不应科举,又不逃于方外,则为抗拒新政权之表示,必难免于罪戾也。”[4](P729)陈先生的评说既道出了侯方域在清初的无奈,也指出了和侯方域一样的一大批文人的艰难处境,即试图寻找一条既能保全家人又不违背内心志向的新出路。侯方域虽无意与清廷合作,然其内心关怀社会民生的初心和使命并未泯灭。于是“文以载道”的古文,便成为除诗歌外侯方域抒发内心真实情志的又一重要途径,其文学创作便是其心灵救赎的药方。

二、尚《诗经》,承继风雅之道

侯方域论诗主张以《诗经》为典范,承继风雅精神,强调诗歌乃至文学作品要具有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道德意识和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他对于公安竟陵或“独抒性灵”或“幽深奇僻”的诗风颇为不满。在《陈其年诗序》中,他言道:“子知明诗之所以盛与所以衰乎?当其盛也,北地、信阳为之宗,而琅琊、历下之辈相与鼓吹而羽翼之,夫人之所知也。其衰也,则公安、景陵(即竟陵)无所逃罪。”[2](P95)认为如果按照他们脱离现实生活的诗风,诗歌最终只能流于“轻俗寒瘦”,从而背离中国诗歌的风雅传统。为此,侯方域以风雅精神为旨要,创作了不少讽喻时政、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

(一)讽喻弊政,揭露政治乱象

侯方域“幼从其父宦京师,习知中朝事”[2](P1186)。他曾在《咏怀诗》其七中以“桧柏”“藤萝”为喻,对明末政治进行讽喻。他言道:“桧柏高参天,常为藤萝欺。劲心炤古色,直干无曲枝。柔条善依附,瞬息密叶滋。主人命剪伐,焉知根不离。运斤一以下,去蠹木乃亏。”[2](P852)桧柏乃是参天大树,枝干笔直没有曲枝,却为藤萝欺负。藤萝善于依附桧柏,主人命人剪伐,却发现二者的根部不能分离,如果剪伐藤萝,桧柏也要受损。在侯方域看来,明末的政治局势是复杂混乱、盘根错节的,这与他内心渴望的清明政治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这样的情况,侯方域经常借助诗文批判弊政,揭露政治的黑暗。

侯方域在《宦官论》中指出宦官得势离不开天子的昏庸、大臣的失势以及宦官的谄媚。作为国家肱股的大臣一年都见不到天子一次,更别提进言的机会。而那些宦官则饮食坐卧都在天子的身侧,逐渐成为天子的“传声筒”。他们凭借天子的信任作威作福,进而导致“公卿之贤者务为相安无事之说,惟恐激其怒;其不肖者又贪权固位,而阴与相比;偶有小臣言之,则又以为渎聒而莫之省忧也。庙堂果何自而悟哉!夫是以其势益盛”[2](P360)。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正直的公卿还是贪恋权位的官员亦或是谏言小官,为了身家性命要么选择避其锋芒,要么趋炎附势。而天子却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因此宦官的势力愈发强大。在侯方域看来,这些宦官只能算是轻如腐鼠的小人,终究不能成为国之栋梁:“彼宦官不过斯役熏刑之余耳,无廉耻以养其性,无妻子以系其心,事之未败则诩诩然自以为得,而曾不顾惜其后。彼自视其轻如腐鼠,而谓其重人国家之事哉!”[2](P362)

侯方域在《朋党论上》中揭露了小人谗言陷害忠良、祸殃朝堂的可恶之举。“彼小人者,或缓言之,或急言之,或密勿帷幄之地私札陈之,或以草野不经意之人伏阙请之,而左右各有所树,又阳探而阴讽焉。贤否混淆,利害贸乱,则主上岂暇究朋党之人为何如人,问党人之事为何事哉?势必去之而后止。又必尽去之,而后小人之心安。顾君子无罪也,即或有罪矣,而众君子无罪也。一自党人之说出,则首必有主谋者,次必有同志者,又次则亦必有协从者,群陷之而群逐之,此宁有虚实可辨,而众寡可分哉!故小人害君子者,断断乎其出于此也。”[2](P349)侯方域对这种小人用阴险歹毒的方式陷害君子的手段深恶痛绝,认为要想塑造一个清明政局,就需要彻底消除这种小人之举。尽管崇祯皇帝及朝臣对此作出了反思与更正,但他们的举措却并未真正改变这种风气,侯方域对此深为不满。他在《早春见蝇》中将这些人比作苍蝇:“尚未过春半,如何起蛰蝇。乾坤繁种类,岁月历升恒。有嗜从人逐,寻膻与物矜。自然多变态,所愧结玄冰。”[2](P647)新帝即位,扫除阉党,整肃朝纲,天地本该是春光明媚,充满美好和光明,可是居然还有潜伏越冬的苍蝇,这些围绕正人君子打转、嘤嘤嗡嗡令人生厌的苍蝇,不正是小人的象征吗?而在《恶木》中,侯方域则把这些人比作盘根错节的恶木,想要把他们铲除干净。他言道:“恶木相与涧边生,岁久无人更峥嵘。下有良苗怀抑郁,荫蔽乃复不滋荣。其上枝叶互绸缪,老根入地如蟠鲸。一本动摇连众株,斧斤寻之不能争。圃公徘徊三太息,力竭汗流徒目瞠。我命百人人一殳,一殳一株无留行。低头大呼芟除尽,平畴瞬息天廓清。君不见南山之松插天出,中封云气掣练疋。折规中矩栋梁姿,在《易》‘大壮’营宫室。尔木终非出群材,久妨当路何为哉?吁嗟乎,久妨当路何为哉?”[2](P648)这些互相勾连遮蔽阳光的恶木,正是当时互相勾结妒贤害能的权臣的象征,侯方域想要把他们都芟除干净,使得天地清明。

侯方域借历史典故痛批当世奸臣。以《马伶传》为例,他说道:“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2](P298)《鸣凤》即《鸣凤记》传奇,取材于明嘉靖年间夏言、杨继盛一派与严嵩斗争的故事。伶人马伶为了成功扮演《鸣凤记》中的严嵩,竟亲自去昆山侍奉与严嵩一类的权臣顾秉谦,观察模仿其言行举止。此外,侯方域还以时政案例直抨奸臣。其《早朝应司徒公教》言:“御城佳气晓来新,九陌传钟近紫宸。曙汉全明鹓鹭影,仙韶不动舞仪尘。垂衣一拜劳元相,深殿微闻颂圣人。何苦悬鞀更多事,翠华散仗误行春。”[2](P668)崇祯八年正月,农民起义军攻破凤阳,毁明皇陵。谏官何楷弹劾当地巡抚守护不力,并指责辅臣温体仁,崇祯帝反以“忤旨”治罪何楷。侯方域从其父处得此消息,愤怒而为此诗。“元相”即首辅温体仁,他迎合帝意,排斥忠良。诗歌描写了群臣早朝的景象,感叹直言敢谏反而惹出祸事。

(二)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现实

乱世之中的社会现实是悲惨的,无情的旱涝天灾与残酷的战争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崇祯年间,侯方域先是往返京师,后在归德城破后辗转漂泊,其所见所感及亲身经历使其对民生疾苦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此时,侯方域创作了大量纪实和哀悯民生的作品,展现了当时的乱状,表达了自己的痛心和无奈。

崇祯七年至十三年,河南大旱,又发生蝗灾,百姓苦不堪言。侯方域《召旱》一诗反映了当时的状况:“其如天道远,不雨历三冬。召旱成今日,忧时尚老农。旧逋余虎吻,新殣亦狼烽。叹息祈年事,殷勤赖守封。”[2](P677)天道远,人道近,天灾常与人祸相伴,本已是久旱无雨,旱灾严重,可是旧赋未完,新饷已催。作者叹息老农的艰难处境,其《蓬蒿行》言:“君不见蓬蒿因天风,西渡大河来秦中。与我良苗争位置,须臾谷死成枯丛。野人无计饥欲食,亦采其实盈瓯钟。粒色殷黑味涩苦,三咽始下心怔忡。泣语老妇为缓死:‘此物岂堪持上供?’此物岂堪持上供,天高那知年岁凶!”[2](P697)因为天灾,百姓已无所食,却还要担心“上供”。当时百姓的生活状况,内心的悲伤痛苦,通过诗歌更加真实细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除此之外疫情的惨状也令人痛心,侯方域在《苦疫行》中描述:“昔者先皇十六年,昊天降割疫始传。其初中人瘿如豆,倏忽变化大连拳。扼吭不语道傍死,天子闻之罢管弦。一朝内使坐官市,有人走马持金钱。换取宝物方入手,所遗楮币为飞烟。呜呼帝京百祥臻,奈何妖孽国门前。旧鬼窃指新鬼笑,尔魂乃不驱乌鸢。或曰祸兮福所伏,明年贼将入幽燕。君不见三皇之世皆上寿,人游帝力称黄耇。调燮阴阳夭札无,我歌四相思风后。救民死丧须大药,草根木皮徒剥削。”[2](P819-820)这首诗乃侯方域回忆崇祯十六年大疫所作:染病的人很快死去,一时间人鬼莫辨,人们在市肆上设水盂,以金钱沉浮区别人鬼,想要救民死丧却无良药。

明末起义军战斗不止,边关外敌侵犯频繁,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战争带来的只有背井离乡、死生无常。在《归来酬吴大伯裔见赠用原韵兼呈徐四作霖、吴二伯胤》诗中,侯方域说道:“可怜归旧里,烽燧亦危邦。夜月狐狸舞,霜郊虎豹摐。欢娱频醉眼,时序一寒缸。废邑悬秦网,空村避越跫。不工吹短笛,谁使泣新腔?贼帅雄千骑,王师折九泷。”[2](P728)故乡烽火不断,王军接连败退,人烟稀少,屋室空置,野兽奔走,这就是战后之状。再如《寒食》所言:“望去郊原花寂寂,东风寒食一相过。睢阳久戍春阴浅,洛汭新收野哭多。暗水荒坟寻石迳,丛林落日忆莺歌。太平剩有游人迹,阅岁隔年自女萝。”[2](P687)战后的原野花草寂寂,暗水荒坟伴着石径。太平时留下的足迹,隔年便会爬满女萝。这两首诗真实地道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毁灭性灾害。崇祯十四年春,李自成攻破洛阳,杀福王常洵,乘胜围开封,久攻不下离去。是年冬,李自成又破南阳,杀唐王聿锳,连下十四城,乘胜再围开封。侯方域的《闻乱》(八首)、《禁旅》(十首)便作于此时。《闻乱》其二云:“旧属秦川盗,新经洛水回。衣冠诸父老,堞雉一蒿莱。白日荒村哭,黄昏鬼火来。中原根本地,索驭实艰哉。”[2](P743)战乱后的洛阳城满城蓬蒿,昔日的士大夫、父老乡亲早已化作尘土。一个个村庄荒凉破败,白日哀鸣,黄昏时鬼火相伴。同年,朝廷惊闻豫变,便派刘元斌率羽林兵救豫。刘元斌却乘机驻守在归德的南郊,以杀害无辜采樵者为功,纵容手下官兵大肆抢掠,钱财、妇女无所不收。《禁旅》其四云:“从军良独苦,高晏慰寒卮。鼓角轻村女,容颜借健儿。无宁从乱贼,何苦避王师。不见秦川破,凋残亦有时。”[2](P754)战火四起,战士们却依然能够纵酒欢歌,可怜的村女躲过了“乱贼”,却没能逃过王师将士的轻薄。面对如此惨状,侯方域回忆起了天下太平时的安乐祥和,他在《清明》中写道:“繁华忆昔清明日,千骑万人并出游。寒食才过江汉女,灞陵遥思帝王州。金丸落鸟珊瑚湿,珠勒迎风玳瑁柔。自有三城征战后,斜阳丘垄只多愁。”[2](P689)清明节除扫墓外,还有踏春出游的习俗。诗歌回忆了战乱前清明时节男女踏青春游的热闹景象,与战乱后的景象和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侯方域《感怀口号十五首》其一曰:“寸丝一粒天王贡,旧赋新徭长吏恩。岁费金钱兵不减,檄符莫怪夜呼门。”[2](P922)寸丝粒米都要上贡,旧的赋税新的徭役都是长吏的恩典。即使交了金钱,兵役也不能减免,持檄符夜呼门并不稀罕。诗歌展现了赋税徭役下百姓们的艰难生活。在《正百姓》一文中,侯方域说道:“王者欲治天下而不求正乎百姓,天下不可得而治也。百姓者,人主所恃以与立者也。”[2](P589)“夫百姓者,人主得之于天而受之于祖宗,其关于国家至重也。”[2](P590)在指出百姓之于国家的重要性之后,他进一步论述了明代的百姓“税加之,兵加之,刑加之,力役加之,水旱灾祲加之,官吏之贪渔加之,豪强之吞并加之”[2](P589),民不堪其重,明因此而乱。

侯方域不满于明末的朝政昏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他希望靠自己的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崇祯五年,侯方域应试,府、县、道皆第一,作《苍鹰》以自喻:“斜日催寒树,苍鹰独野征。飞扬愁岁暮,迟顿为毛轻。自具风霜气,终非燕雀情。去来须任意,湖海尚孤清。”[2](P623)即使国家形势一片惨淡,自己也要像苍鹰一样力展宏图,成为那个“佐中兴者” [2](P1185)。他在《早发述怀》中更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四国正风尘,结束将何往?纷纷战龙蛇,悄悄骄魍魉。安得延津剑,划然肃清朗。元侯二十四,迹与萧曹仿。仗策荡烽烟,名画麒麟上。我亦阅修途,努力嗣前响。奔走谒天门,所期奏安攘。”[2](P624)由此可见,侯方域直面社会现实、振衰起弊、积极作为的价值取向是对风雅精神的真正继承。

三、宗法唐宋八家,以文载道

清初,侯方域回到故乡,心绪复杂,他言道:“发狂忽痛哭,非不有所思。”[2](P853)同时他对家乡的文风,颇为惊讶:“见里人所为文,大异于昔,皆竞为新异,绝不知世有所谓大家之文若震川(归有光)、莱峰(周思兼)者。”[2](P77)其后在与雪苑社友的探讨中,侯方域的古文转向了唐宋八大家,对此徐作肃记叙道:“庚寅(顺治七年)秋,静子(贾开宗)自南来,朝宗预为书,戏拈生平,欲远道投之,动其一笑。作成示余,余惊喜甚,细为品注。朝宗览余注,亦且豁然指归,易其向作。”[5](P51)但侯方域宗法唐宋八家,并不仅仅限于文风修正,还在于“以文载道”,抒发个人志向。

(一)修正文风,传承文脉

侯方域曾在《楼山堂遗集序》中描述了自己转向唐宋八家的过程,他说:“吴子(吴应箕)尝云:‘文章自韩、欧、苏没后,几失其传,吾之文足起而续之。’余时方汩没于六朝,不知其善,亦不取视也。今知之,欲与之言而吴子死久矣!”[2](P84)这里,侯方域指出自己经历了对于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从“不知其善”到“今知之”的过程。显然,这个“善”是关键之处。从直观的语言风格方面看,唐宋八大家讲求自然平易的为文风格,这种语言风格较秦汉古文的古奥深邃更加流畅自然,便于阅读也便于习得。侯方域追求的亦是“风行水上”气舒质坚的自然之文,而不是矫揉造作、堆砌词藻的文章。

侯方域强调文贵乎气。他称秦以前的文章是“敛气于骨”,汉以后的文章是 “运骨于气”。“骨”即质,是文章的内容、根本。与“骨”相伴的便是“气”,即文章的气力、气势。他曾言:“今夫雕镂以章金玉之观,组练以侈锦绣之华而已。若欲运刀尺于虚无之表,施机杼于縠纹之上,未有不力穷而巧尽者也。故苏子曰:‘风行水上者,天下之至文也。’风之所以广微无间者,气也;水之所以澹宕自足者,质也。风之气萧然而疏,然有能御风者否耶?水之质泊然而柔,然有能划水者否耶?故曰气莫舒于风,质莫坚于水。然则至文者,雕镂之所不受,组练之所不及也。”[2](P54-55)侯方域以风和水比喻文章的气和质,推崇自然畅达之文。他在《答孙生书》中言:“文之所贵者,气也。然必以神朴而思洁者御之,斯无浮漫卤莽之失。此非多读书,未易见也。即读书而矜且负,亦不能见,倘识者所谓道力者耶!”[2](P134-135)可见,他认为文章的气力是可以培养的,其方法便是多读书,戒自大自负,保持思想的纯净。

同时,侯方域主张“才与法合”,即为文时不逞才炫技,合乎规范,不露痕迹。他在《倪涵谷文序》中说:“余少游倪文正公之门,得闻制艺绪论。公教余为文,必先驰骋纵横,务尽其才,而后轨于法。”[2](P54)至于如何做到“才与法合”,他指出:“行文之旨,全在裁制,无论细大,皆可驱遣。当其闲漫纤碎处,反宜动色而陈,凿凿娓娓,使读者见其关系,寻绎不倦;至大议论,人人能解者,不过数语发挥,便须控驭,归于含蓄。”[2](P137)为文时,有才但不一味纵横驰骋,既尽其才又合乎法度,须在“闲漫纤碎处”多加留意,在人人能解处进行驭控,有张有弛。文章既要有才也要有法,既不可才多也不可法显,使之自然畅达方为上乘。

(二)以文载道,抒发情志

侯方域不仅钟情于唐宋八大家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而且还看到了唐宋八大家文章背后的深意,即“文以载道”,寄托自己的情志。在对明末政治的批判反思中,侯方域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其一,剖析政治,提出经世固邦之道。侯方域并非仅仅停留于对弊政的揭露,而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深入分析时政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经世固邦策略。其中,《南省试策》五篇集中体现了他的治国之道。试策一论述君德曰:“偏重者,壅蔽之源也;私昵者,窃弄之渐也。无怪乎执事之所问,凛乎有炀灶之惧,而又不敢尽其辞耶。窃意执事之所谓偏重者,得非密勿之大臣耶?所谓私昵者,得非左右宦寺之小人耶?果然,则虽折槛叩墀而言之,而皇帝有所不信,何也?彼方有所挟,以取重于人主,而人主又尝自恃其往日之英断,以为彼有所不敢肆也。”[2](P403)意在让皇帝认识到君德的重要性,亲贤臣远小人。试策二论述用人之道:“夫皇帝之所谓保举者,求济世之才也。今天下内讧外侮,诚宜得倜傥非常之人,任而使之,非为其能周规而折矩,前拱而后揖也。若但如此而已,见在三途之内岂患无其人,而又特设此一途耶。”[2](P408)希望皇帝能在非常时期不拘一格任用非常之人。试策三谈论太子的教育问题:“夫教太子者,以书教之,不若以人教之。以人教之,不若以身教之也。”[2](P414)劝诫皇上以身作则,为太子树立榜样。试策四论述当时内忧外患的时局:“今天下之患,殆有不可言者,内之寇、外之边是也。愚以为寇之患,非寇能为患也,患在任寇事者,武臣养祸以自利,文臣文饰以避害;边之患,非边能为患也,患在任边事者,因循而不知变计,畏缩而不敢奋发……然则二者之患,将更相表里,而不知所终矣。窃以为边之患迟而大,寇之患速而烈。请先以剿寇言之。”[2](P419)指出当时的祸患在于内寇外边,并分析了二者形成的原因,认为它们互为表里。策论五论述文章之体:“俗尚之所繇以醇浇也,人心之所繇以邪正也,是因有体焉,而非可以意为之也。”[2](P426)认为欲使文体醇正,必先从取士开始。对比《豫省试策》,侯方域开篇便言人主应当“勤于读书”“亲近儒贤”。“居五帝三王之位,继五帝三王之道,治五帝三王之民,而欲废五帝三王之礼,窃有以知皇帝之断断乎不然也”[2](P441)。

其二,以圣贤忠臣为榜样,寄托政治理想之道。侯方域通过歌颂圣贤治国、咏唱忠臣志士来寄托心中的理想。首先,表现在他对当世之人的寄托。如《赠张尚书》:“尚书旌节莅三吴,鼎建效圻拱帝都。禹迹遥能来橘柚,汉家原自贡珊瑚。春星画野明牛斗,锦缆沿江盛舳舻。旧是东南根本地,中兴莫待后人图。”[2](P789)张凤翔,南京兵部尚书,巡抚江浙等地,拱卫京都。汉家本强盛,使得远国贡献珍宝。吴地繁盛,乃东南根本之地,应当发奋中兴。《寄扬州贺都督》:“阃外遥传更总师,新从细柳见威仪。龙吟鼓角迎持节,日转江皋映大旗。戎马全归周《六月》,边烽不动汉燕支。深宫近说思颇牧,会傍河山勒誓辞。”[2](P784)贺都督乃贺胤昌总兵,驻扎扬州。侯方域以玁狁比清兵,以尹吉甫比贺胤昌,祝其出师必捷,对其充满期望。诗歌虽然是以手握大权的朝廷忠臣为对象,但所表达的主旨则是如何救国安邦。《赠高开府》:“圣历中兴会,名藩鼎建初。匡时惟一剑,致主不传书。虎气腾秦宿,龙符剖豫墟。汉家云阁上,图画欲何如?”[2](P785)高开府即高杰,南明弘光时建江北四镇,高杰驻守其一。侯方域希望高杰能建立功业,辅佐南明王朝中兴。其次,表现在他对历史贤臣的寄托。如《王猛论》《谢安论》《于谦论》等,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就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王猛论》曰:“猛处天下分崩之时,其志未尝不在中原,及其不得已而见用于异国,犹惓惓不能忘,猛盖识大义者也。呜呼!三代而下,乱世之臣识大义者,诸葛亮、王猛而已。亮始终心乎汉者乎,猛始终心乎晋者也。然亮仕于汉而为汉,人之所知也;猛仕于秦而为晋,人之所不知也,吾故舍亮而论猛。”[2](P383)王猛处于天下四分五裂之时,一直志在中原,不得已在异国任职,却始终不忘晋国。侯方域赞赏其识大义,可以与诸葛亮并称。

其三,反思历史兴衰之道。侯方域在《额吏胥》中指出了选拔不公、侵害政治、数额庞大的吏胥之弊,进而论述不额吏胥的危害:“夫以朝廷之尊,立意欲革一事,去一人,易置大将如呼小儿,罢遣卿相朝下而夕出国门,独于吏胥之至微贱,额而限之,易如举手,乃若泰山之不可拔,决水之不可御。天下之患,未有壅蔽因循、怠废不举至于此极者。此其故何也?不悉其不额之弊,与必额之之法,虽欲额之而不可得也。”[2](P594-595)他认为额吏胥本是小事,以至于成为天下祸患,是因为没有及时治理。其《重学校》则分析了明代学校的弊端:“自明之中叶,而督学者患在请托;明之末季,患在贿赂;至于贿赂之盛行,而数百金者为之,数十金者为之,甚而至于数金者亦为之。”[2](P599)这些文章总结了明亡的原因,同时也是对清初统治的一种思考。清初,侯方域虽然选择了避世,然其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之心并未断绝。他以唐宋八大家为宗,传承其“文以载道”的观念,一方面是对古文传统的坚守,另一方面则沿续“以文载道”的方式,将自己关切现实的用心通过文字抒发,展露自己的心志。

四、侯方域文学复古的价值与意义

(一)侯方域建立雪苑社以应复社,增强了中原文坛与江南文人的往来互动和诗文探讨,打破了中原文坛的沉寂

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倡言复古,声势浩大,实乃明代中原文学的高峰。此后数十年“风气朴遫,人多逡巡不敢为诗”[2](P96),中原文坛颇为寂寥。崇祯初年,复社创立,“中州名彦翕然与应、复两社相唱酬者,梁园数君子也”[5](P163)。直至崇祯十五年,归德城破,梁园数君子死难,这期间中原文士与江南文人互动频繁。侯方域等人南下金陵参与社事,与陈子龙等人探讨诗文,同时蒋鸣玉、周立勋等文人游于中原,归述梁园人物之盛,使得“南方之名士,中原莫不闻;中原之名士,南方莫不识也”[5](P163)。侯方域在家乡组建雪苑社,以社事之名把家乡有名望的文人组织起来,评论时事,研究制艺,饮酒赋诗,切磋诗文,使得当地文人集聚起来,形成了一定的文学氛围和影响力。对此王士禛称道:“朝宗之文,牧仲(宋荦)之诗,自当抗行中原。梁园风雅,自邹、枚、庄忌夫子之徒,于今为盛矣。”[6](P7)徐作肃曾言:“中州之文,前此颇未大振,公(徐作霖)与刘伯愚、侯方域、吴伯裔、伯胤等实起雪苑,一时江左有徐、吴、刘、侯之目。”[5](P122)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江南地区文学的发展,明末清初中原地区已不再是文学的中心。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盛行在东南沿海一带,侯方域积极参与其中,成为这次文学复古运动的重要作家。透过侯方域个人,我们亦能看到明末清初中原文坛的景象,虽不再是主流,却依然与文学中心联系紧密,并能够影响文坛风气。

(二)侯方域倡导唐宋八家,促进了清初文风的转变

从明末秦汉文、六朝文、唐宋文、公安文的混杂情形到清初形成以唐宋古文为宗的格局,侯方域在其中不仅承担着倡导者的角色,其古文也成为了学习的典范。邵长蘅云:“明季古文辞,自嘉隆诸子貌为秦汉,稍不厌众望,后乃争矫之。而矫之者变逾下。明文极弊,以讫于亡。朝宗始倡韩、欧之学于举世不为之日,遂以古文雄视一世。”[7](卷6)虽然当时倡导唐宋古文的还有钱谦益、吴伟业等人,但侯方域无疑是他们中学习唐宋古文的标杆。《四库全书总目》言:“古文一脉,自明代肤滥于七子,纤佻于三袁,至崇祯而极弊。国初风气还淳,一时学者,始复讲唐宋以来之矩镬。而琬与宁都魏禧、商丘侯方域称为最工。”[8](P2343)可见,《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清初风气还淳,是因为当时学者复讲唐宋矩镬,而其中侯方域、魏禧、汪琬最为突出。侯方域倡导唐宋八家,改变明末以来的文风,不仅得到了清初官方的肯定,文人学士对其也多有褒扬。朱彝尊言:“文章之难,古今不数。仆频年以来,驰驱道途,幸不后君子之教。然自商丘侯朝宗、南昌王于一二子之外,其合于作者盖寡。二子又未尽其蕴以死,仆诚痛之。”[9](P382)当时,侯方域的《壮悔堂集》颇受欢迎,流传广泛,其文集成为了好古之士学习的对象,“天下好古之士,既无不慕《壮悔堂集》,而望之若云霄,奉之若蓍蔡者”[2](P1161)。可见,侯方域不仅在口头上倡导,而且在创作中加以实践,而其古文成就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被当作时人学习的范本。

(三)就个人而言,在明清易代之际,侯方域试图以文学为武器,拯救民族,救赎自我,传承文化,为文人寻找了一个安身存世的路子

侯方域作为世家公子,反对农民起义,称揭竿而起的百姓为“群盗”,为了家族利益,被迫与清廷妥协,这是其受人诟病处。面对明王朝日趋衰败的社会现实,他以文学为武器,拯救社会人心,以期重铸直面困境、心忧天下的民族精神。当时河南巡抚吴景道欲治其罪,因宋权从中调解,才得以脱险。于是,他以文学寄托其情志,体现了其有所坚守的民族精神。相较于抗清而亡的陈子龙、夏允彝,降清的钱谦益、吴伟业,隐居著书的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侯方域身上有很多的复杂性、矛盾性,因此也是当时在现实生活中艰难前行的众多文人的缩影。侯方域的人生遭际,恰恰切合了士人软弱和心性骄傲的结构性冲突,心怀强烈的民族情绪,却要为在异族统治下活下去寻找一条能够自圆其说的理由。侯方域自身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也为日后孔尚任《桃花扇》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可能。

五、结语

复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在唐宋诗文高度发达之后,明代的诗文该如何创新,这是一个问题。明代文人向传统学习,希望找到自己的路子,三次文学复古运动,学习的对象与方法都有所调整,但都没有确立如同唐宋诗文的明人特色,这是颇为遗憾的。同时文学复古,也是明代文人尤其是明末文人表达心志的重要方式,他们希望运用手中的武器,通过自己的呼喊,拯救社会人心,拯救民族危亡。他们用文字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作为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人物,想要永葆初心并非易事,故而应重视他们倡导文学复古背后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复古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秋日的复古之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复古小清新 我的慢生活
重返八十年代复古态度
复古“轻”暗黑
文学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