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路径探索
2022-12-26陈丽霞
陈丽霞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 450046)
高等院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责任。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当中非常重要,是师生共同价值取向形成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优秀人才资源培养的关键举措。阅读是高校学生最持久、最普遍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阅读获取各种知识,陶冶情操,开拓思想,得到精神上的充实与享受。阅读推广是图书馆、出版机构、媒体、网络、政府及相关部门等为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提升读者阅读水平、促进全民阅读所开展的相关活动和工作。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界的主要力量,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阅读推广主力军的重任,将图书馆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相互之间都能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可同时提升两项工作的开展成效,对开展全民阅读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阅读推广及校园文化的概念
1.1 阅读推广
阅读的本质是让人们通过与文本的交流和对话,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重新认识,也可以视作以文本对话为基础,对自我构建的实现。阅读推广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活动开展主体是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拥有舒适的馆舍环境、丰富的文献资源,能够为阅读推广的开展奠定基础[1]。阅读推广的服务形式,具有碎片化、活动化的特点,不同岗位的图书馆员,利用不同主题设计构思和策划活动,从而形成碎片化的服务。阅读推广需要采取介入式服务模式,对读者阅读的介入程度,要远高于其他图书馆服务。阅读推广的主要服务目的,是为了引导不爱阅读的人爱上阅读,训练不会阅读的人学会阅读,帮助特殊人群克服阅读困难,为阅读能力较强的人提供更为丰富的服务。
1.2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伴随学校的产生而出现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也具有多层面性和多形态性的特点,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总的来说,校园文化就是在社会人文环境大背景下,在高校校园特定空间内,由校园中全体成员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和产生的精神、物质财富。校园文化主要包含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内容,其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发展源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发展保障,物质和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标志,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2]。校园文化也有着丰富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辐射功能、创新功能、凝聚和激励功能、导向和规范功能。通过各项功能对校园中的师生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进而在校园中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
2 图书馆阅读推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阅读推广阵地,其不仅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也是促进文化交流、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建筑本身为校园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标志,图书馆内的信息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校园文化精髓[3]。图书馆空间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场所,图书馆服务也更多地体现出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因此,图书馆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具有重要的关系。
2.1 图书馆阅读推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知识信息传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基石,在校园文化当中,知识是至关重要的精神食粮。大学生将阅读作为常用学习方式,也是最为有效、简单的知识获取途径。阅读方式是否合理,对于知识获取效果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读者能够建立正确的阅读习惯,保持良好的阅读行为,就能够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阅读理念[4]。因此,在校园文化发展中,浓厚的阅读氛围、正确的阅读引导,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校园文化拥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但是其最为直接的方式仍是阅读。因此,图书馆阅读推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的手段和渠道。
2.2 图书馆阅读推广能够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塑造
任何一所高校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区别,往往可以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加以衡量,也体现了学校独特的标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建设是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而学校的学风、教风、校风等,在精神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5]。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馆藏资源,制订科学有效的阅读推广计划,促进大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通过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开展,引导大学生回归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所以,在阅读文化的发扬中,阅读推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 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模式
3.1 集中模式
集中模式主要包括宣传月、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在阅读推广文化活动中,都有鲜明的主题集中开展。通常以世界读书日为主题,在每年4月份左右开展。国内多所高校都利用了这种模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应用比较广泛。该模式的特点是各类形式阅读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固定主题为中心,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举办活动[6]。阅读节是全校性质的大型活动,由图书馆主要承办,学校各部门联合举办。在活动期间,举办高密度的活动内容,宣传力度很大,参与人数众多。在活动结束后,也会进行相应的表彰、总结活动。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开展,但是活动结束后,活动项目密度和推广力度都会下降,热度逐渐消退,持续性不足。
3.2 分散模式
分散模式也称为常规模式,主要是分散举办各类活动,在一个学年中的每个月或季度分别举行。这种模式能够实现常态化、长期化的阅读推广活动。例如,国内多所高校所开展的立体阅读活动、读书交流会、阅读广场、书香校园等专栏活动。在这种形式下,图书馆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确保阅读推广活动能够长期持续进行。活动形式相比于集中模式更为简单,一般以小型活动为主,如交流会、讲座、展览等[7]。图书馆通常和校内外相关组织合作的形式,为更好地吸引阅读者,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以考虑,挖掘出的活动主题涵盖了诸多学科,形式鲜明。
3.3 特色模式
特色模式主要是对各种特色主题活动进行举办,有效地补充了高校图书馆阅读节等活动。运用特色主题和创新活动形式,吸引读者的兴趣爱好。这种模式以新意、创新为核心,通过不断深化图书馆的特色,让读者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图书馆及阅读活动。例如,国内部分高校所举办的各种主题系列活动、品牌活动等。特色模式需要不断提出新的设计构思,因此不能单纯依靠图书馆人员完成,需要全校师生集思广益,面向全校范围内征集活动方案。在这种模式下,校内师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支持者,能够更好地调动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激发阅读的兴趣爱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得到提升。
4 高校阅读推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4.1 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
图书馆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以外,还可以通过图书馆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加以延伸,对大学生课余生活加以丰富。例如,某高校建立了庭院式图书馆,采用典雅、古朴的墙面装饰,使用贴心的提示标语,为读者提供了舒适、安静、良好的阅读空间环境。同时,馆内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能够充分满足阅读者的需求[8]。高校图书馆可以作为学校第二课堂,对教育目标提供辅助,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更好地激发潜能,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常规化阅读推广活动,如阅读广场、读书交流会、图书漂流、视听欣赏、书香校园等,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体验人生。人才的培养,知识的更新,图书馆起着重要的作用。
4.2 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
在积极向上和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正确的道德导向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图书馆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主体,其在校园文化与阅读文化互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某高校组织的道德经典诵读会中,师生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我爱这土地》《南方的夜》《中国话》《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等经典作品,获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某高校举办的讲座活动中,以明确的主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多阅读,从日常生活和文学感性两个方面,对个人审美能力进行强化;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欲望,了解自己所需所想;培养学生不被他人评价所束缚,勇于面对挫折的强大内心。师生通过活动,了解到阅读的重要意义,对今后大学生活及未来步入社会的个人发展都会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4.3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以培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为主要任务。高校图书馆各方面的优势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创造了条件。高校阅读推广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活动能够提升大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学生通过参与各类形式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感受文化环境变迁,领略优秀前辈的光荣事迹,从中体会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获取恒久动力与精神财富,也提升了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与认同。阅读推广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在活动中学生通过面对问题,利用多种形式查找答案,可提升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9]。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渴求被激发,能够主动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信息来源得到了拓展,视野也更加开阔。阅读推广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实际上,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过程。学生在图书馆中面对种类繁多的书目,阅读倾向往往是比较随意的。而通过阅读推广活动,能够让学生理解阅读的本质是创造,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较大的锻炼与提升。只有具备信息能力的人,才能懂得如何组织、寻找有用的信息,重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并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5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
5.1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图书馆中,基础设施包括了硬件、软件等类型,其中,绿植、空调、桌椅、书架、馆舍等,都是硬件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图书馆的环境,从而关系到读者的身心状态及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软件设施则更为重要,也是容易调整和改变的。例如,在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背景下,可以建立图书馆网络新媒体,突破空间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0]。师生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接收阅读推广活动信息,无须亲自到图书馆就可参与活动。这种新型活动宣传参与方式渗透性较强,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能够让读者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接受这种新鲜的活动形式,提高师生参与热情。例如,某高校与超星移动图书馆联合开展的最美图书馆活动,用户可以登录手机图书馆客户端参与,拍摄并上传图书馆照片,使图书馆曝光率得到增加,也提升了师生的归属感、自豪感。
5.2 培养阅读兴趣理念
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十分激烈的文化价值观念冲突,主要体现在文化匮乏、价值失落、人情危机等方面。高校不同于初高中,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大学生即使在校园中也容易受到消极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因此,图书馆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经典文化阅读引导推广活动。阅读经典的价值体现在文化方面,了解历史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11]。大学生通过经典文化阅读,找到自身相似的经历共鸣,从而提升阅读兴趣,提高精神境界。例如,图书馆可以开展历史展览、人文讲座、经典名著朗诵、经典书目推荐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淡化阅读的功利性,引导大学生深层阅读和思想转变,提升阅读意识和阅读境界。再如,某高校开展了“追忆经典、重读红楼”的文化图片展览活动,引导学生重新阅读《红楼梦》,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情况,探索当时的社会状况、文化底蕴、教育制度、宗教信仰等,从而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通过对阅读兴趣理念的培养,使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丰富。
5.3 创新活动主题形式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要突出自身的特色,特色高校是以个性化学校为基本内涵,在办学过程中要体现出某种个性或独特性。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应当注重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趋势、历史渊源、主要特点等,将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厚重感进行创新表达。例如,可在阅读推广活动中,针对学校的专业特点及办学特色,在活动主题中融入学风校训,或者制作成传播的宣传口号。目前,国外有很多高校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利用了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美国某高校开发的Wolf walk 程序,开展了“文化旅行”的独特活动模式。将图书馆视为独特经典,读者通过了解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发展历史等,对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加以了解。读者可以用智能手机扫描图书馆内的建筑和实物,即可通过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将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图像资料信息和故事资源等显示给读者[12]。针对这一经验,在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也可以运用此类先进技术,使校园物质文化具象化,通过听觉、视觉带给读者双重体验,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和感受校园文化,从而使校园文化的个性特色得到突出。
5.4 完善活动组织制度
对活动组织制度加以完善,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的长久发展。在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完善的组织制度是必要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专门的阅读推广服务组织,可以使用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有利于保持校园文化活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指导服务。例如,建立社会阅读推广组织、大学生阅读自助组织、图书馆阅读推广委员会等,活动举办方通过单独或多方合作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由图书馆独自承办,或是与非正式组织、校外单位、校内部门等共同承办、组织各类活动。合理设计开发新的组织形式、内容和周期,改善大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组织不同主题的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计划、创意的活动形式,促进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进行更加有效的互动和交流。组织制度的完善,能够为具体活动提供指引,帮助各方对自身职能充分明确,并且有利于约束读者行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取向、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正式规章制度与非正式道德规范相结合,对于校园文化长久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6 结语
高校阅读推广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具有复杂性、广泛性、艰巨性、长期性的特点,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而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无疑是一项重要的举措。通过开展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能够在多个方面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引导,为校园文化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