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2-12-26吴玉革
吴玉革
(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1200)
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应用管理会计,督促政府职责落实到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会计制度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明确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范围与核算工作的具体内容,能够全面清晰地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信息。此外,新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对实际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与规范作用,能够对具体的管理操作与公共性事项形成有效的制约,以此让事业单位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一、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意义
(一)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第一,在会计核算的方法上,新制度能提升会计信息的实效性,工作中需要注意收支实现制度与权责发生制度,并在统一会计周期之内对有关的费用与当期收支进行统计和结算;第二,核算工作形式上,信息系统口径的标准化与信息报告格式的标准化,能够有效提升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提升现有的工作效率,加强信息核对工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第三,在财务报告编制的工作上,事业单位不仅应该编制一定的财务报告,同时还应该编制决算的工作报告,以便真实地反映单位内部的资金存量与单位总的资产结构等相关信息,也就将事业单位放置在“双报告”的编制体系之下,这样能够有效通过会计信息与财务报告这两种方式实现对财政资金收入与支出信息的实时动态监督,全面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提高对信息的使用效率。
(二)提高会计信息的关联性
现有的资金管理工作体系是双向的,不仅包括财务会计的工作,还包括预算会计的工作,两者要统一进行资金核算。事业单位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遵循权责分离制,在这一制度之下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然后再开展相应的数据核算工作。此外,事业单位将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在原有的预算会计统计系统的基础之上,能够有效地提高单位核算的效率,进一步增强会计数据与预算数据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在整体上反映出单位现存的财务管理状况以及单位的运营成本支出等信息,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并进一步为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与决策工作提供有保障的数据支撑。
(三)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会计制度的标准化为单位各个部门之间数据信息的比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甚至单位与单位之间会计信息的纵向与横向的对照、比较,最终以这些比较数据为基础,形成数据分析报告,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决策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首先,应保证新旧制度的顺利衔接;其次,在衔接的基础之上统一会计管理工作的口径与会计核算的标准。这样有利于事业单位对不同会计阶段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水平与总体的管理水平。
二、事业单位在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
一方面,事业单位的管理层没有意识到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对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在岗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也忽略了对专业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引进,使得现有的会计工作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于实际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对于管理会计工作的要求与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在具体的工作中常常出现会计兼职或者一人多岗的情况,现有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对自我专业能力提升的欲望不强烈。同时,现行的财务管理的用人机制并不完善。也就是说,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并不能满足管理会计应用的实际需求。
(二)会计新旧制度及准则衔接不顺畅
很多事业单位会计新旧制度的衔接不合理,工作推行过程不顺畅。一方面,新制度是一个体系,内容较为复杂繁多,很多地方政府在履行新制度的过程中,没能够将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总体的工作进度较慢,阻碍了制度的推进与实施。制度发布的时间相较于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制度的应用是落后的,在这一时间差内,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在新旧制度衔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偏离制度要求的情况与现象。另一方面,新旧制度衔接的过程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的状况,改革内容的制定没能结合工作的实际需求。这时财务人员就应该发挥工作的主动性与灵活性,加强对新制度内容的理解与学习,在工作中根据实际的情况,从新制度的要求与精神出发,以合理的方式开展会计工作,然后在新制度正式出台后再对其进行相应调整。除此之外,有的往来账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无法核实的工作内容。财务人员应该对这些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处理。同时,在工作衔接期间,财务人员要充分学习新政策和新要求。这势必加大了财务部门的工作压力。
(三)缺乏完善的财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现有的与财务核算工作相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在实际的工作中,各类会计核算工作在展开的时候,缺乏统一的制度依据。事业单位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没有清晰了解和动态掌控,所以内部控制工作也没有实现及时的更新与优化,直接导致在核算工作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另一方面,单位内部的部门与职务设置存在重叠的问题,授权审批控制流程不完善,授权审批体系不健全,不同岗位的工作权责不明确。重要事项的决定过程没有强有力的审批流程和体系,阻碍会计控制的有效实现。同时,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也不能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时常出现问题,无法对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较低
新制度的最大特点与要求就是“平行记账”,但是事业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无法适应和满足这一要求。
第一,财务软件之间没有统一性。软件之间的差异化,直接影响了财务数据信息的融合汇总与分析应用。换句话说,传统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相对落后的,不能够满足于新工作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影响新制度的推进与执行。
第二,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系统中各个模块之间的信息共享效率低。具体来说就是,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没有形成有效的对接关系,无法实现折旧凭证自动生成的功能,阻碍了账目核对等功能的实现。自动无效就需要进行手工操作,直接影响整体工作的效率。
第三,预算报告与财务报告的编制会涉及大量的数据,现在的信息系统功能并不完备,存在着许多其他的问题。数据更新工作或者数据合并抵销的工作还需要人工参与,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也造成了管理成本的上升。
三、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优化路径
(一)提升会计人员专业能力
新制度改革的内容广泛,在工作中执行的难度较大,操作的程序也相对复杂,这就需要积极发挥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应该有效发挥自身的作用,意识到员工在这一改革过程中的作用,注重员工的培训管理与政策学习,以有效推进新制度的颁布与落实。
一方面,单位应该定期举行主题培训活动,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现有的理论知识,了解并掌握新旧制度的变化与具体衔接工作中的具体工作要求,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财务管理的工作当中。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该激发员工学习与工作的主动性,激发工作的活力与创新能力。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将培训工作的重点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财务人员身上,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建立健全业务考核与激励机制,注重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与其对新政策的掌握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操作失误,减少单位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强人才的储备工作,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
完善管理会计的引进与培养措施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维度进行:第一,应该改变传统的招聘形式和原则,应该以熟练的管理会计专业技能知识作为人才招聘与考核的标准,应聘者应该具备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能力,应该是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第二,应该加强对在岗员工的培训,结合工作的具体需求与每一个员工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现有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第三,应该加强综合素质的锻炼与建设,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所以要加强对在岗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二)注重新旧会计制度及准则之间的衔接
事业单位应该注重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在新制度执行之前做好财务与会计工作。具体来说包括:资产核算、分析结转结余资金构成、挂账清理、基本账户建设、账目汇总核对等工作。
事业单位在新旧制度衔接的过程中应该充满信心,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衔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政策体系的落实是一个内容相对复杂,周期较长的工作,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出台之前,我国已有与该制度相关的指导性的文件与政策。政策不仅仅规范了新会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该制度所涉及的部门。因此,事业单位应该掌握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了解并学习新制度的具体要求,对新制度中与事业单位本身业务相关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以此处理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体系,响应相关的政策内容与要求。此外,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对照表,具体来说就是新旧会计科目转换对照表,有效避免工作中出现失误,明确区别合并转账、拆分转账与直接转账等工作之间的具体差异,并按照不同的要求对工作内容进行处理。还应该注意,如果在新旧制度衔接与转换的过程中出现难点与难以及时解决的问题,事业单位应该向上级单位和部门进行汇报。
(三)加强财务核算内部控制建设
内部控制建设对于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行是一个阶段性、体系化的过程,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一套与该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现有的会计核算规章制度,以有效确保单位内部各项核算工作的展开。
事业单位应该充分学习并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和要求,对内部控制制度与工作进行优化与管理,有效减少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提高防范并化解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与解决办法。事业单位还应该确保让不相容的职务与工作分离,保障重要工作的独立性与有关部门的权威性;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授权审批控制流程,建立健全授权审批体系;对不同的岗位进行综合评估,明确岗位的权利和工作的职责,将不同岗位的工作权力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中。
对于单位内部重要业务与事项,事业单位应该强化审批的力度,让会计控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应该针对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完善会计核算与审批体系。此外,事业单位应该在单位内部定期地展开内部审计工作,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作用与效果进行综合的评价与估算,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进行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寻找并发现内部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然后对问题做具体细致的分析,提出有效地化解风险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措施。
(四)使用先进的会计核算软件
事业单位传统的信息系统是相对简单和落后的,已经不能够满足于当前新制度推行的实际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应该不断优化现有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先进的会计核算软件,不断提升单位内部财务信息化的水平。新制度的出台和应用是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办法,能够对现有的工作进行有效的优化与创新。
事业单位应该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强与软件开发商之间的合作,对单位内部业务的现有情况与软件的实际开发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开发出更加合理与科学的财务软件、核算软件、报告系统等。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注意对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的升级,打造新的会计核算模式,即“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
一方面,事业单位应该意识到财务管理系统与预算系统是两个不相同的系统,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将预算系统分离出来,这样才能够实现各个系统之间有效连接,进而做好系统间端口的对接工作;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该实现该系统内部各个功能模块数据对流的口径统一与格式的转换。以上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工作中物力与人力成本的投入,还能够避免工作中出现失误,有效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总体管理工作的水平。
四、结论
当前,事业单位在推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会计新旧制度及准则衔接不顺畅,缺乏完善的财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较低等。因此,事业单位应该进一步提升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注重新旧会计制度及准则之间的衔接,加强财务核算内部控制建设,使用先进会计核算软件,有效推进新制度的实践与落实工作,促进事业单位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