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粤北抗战时期马思聪音乐创作的民族化转型*

2022-12-25张超

大众文艺 2022年23期
关键词:粤北中山大学民族化

张超

(韶关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广东韶关 512005)

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高等院校内迁粤北韶关乐昌坪石和犁市大村坚持在烽火时期办学,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的师生在粤北抗战岁月中,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不忘初心、奋不顾身地坚持爱国主义思想,用一颗赤子之心,坚守文化教育使命,为抗日战争时期的高校教育开出了火红色的花朵,展现了一派壮丽的生机与景象。在粤北坪石时期,国立中山大学师生团结一致,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抗日,鼓舞人心,激励士气。国立中山大学教授、作曲家马思聪先生、黄友棣先生也随之来到粤北地区,除此之外还有王慕理、许幸之、赵如琳、张雅琨、梁广端、伍至贞、李素心等等一列爱国主义教育家与艺术家,他们来到师范学院之后,整个校园乃至粤北地区的文艺活动较往常尤为活跃,他们举办过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多以音乐、戏剧为主要形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们在粤北地区继续坚持音乐方面的创作活动、教学活动以及演出活动,其中著名作曲家马思聪更是在那段烽火岁月中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音乐作品。

一、马思聪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一)马思聪简介

马思聪1912年生于广东省汕尾海丰,系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家、优秀小提琴演奏家、著名作曲家。1923年之后赴法国学习小提琴和作曲,小提琴专业就读于兰溪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法国文化和音乐深刻地影响着马思聪,奠定了马思聪以后在音乐表演、创作、教育等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创造了坚实的根基,1932年,留法归来,回到祖国,将所学奉献于祖国音乐事业,让中国音乐事业得到新的发展,是中国新音乐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33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1937年后因为全面抗战,他频繁的教学和演出活动主要集中在西南和华南等地,马思聪从南京中央大学辞职并与1937年秋出任国立中山大学教授。1938年因广州沦陷前往香港。1939年国立中山大学迁址到云南澄江,同年秋季,马思聪赴云南继任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授,1940年,国立中山大学迁址至粤北坪石地区,1942年9月马思聪赴粤北坪石重新回到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曾经就任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中华交响乐团的指挥等,首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就是他于1950年后担任,同时兼职《音乐创作》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1987年逝世于美国费城。

(二)马思聪的音乐创作代表作品

马思聪的音乐创作产量丰富,体裁种类繁多,为后世留了下宝贵的音乐财富和精神财富。分别有管弦乐作品,室内乐作品,小提琴作品,钢琴作品,声乐独唱作品,合唱作品以及歌剧舞剧作品。

他的管弦乐代表作有《塞外舞曲》《第一交响曲》《欢喜组曲》《第二交响曲》《山林之歌》《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室内乐作品有《弦乐四重奏》《F大调弦乐四重奏》《钢琴弦乐三重奏》等,声乐作品有艺术歌曲集《武装保卫华南歌》《古词七首》《游击队歌》《民族大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抛锚大合唱》《自由的号声》《祖国大合唱》《黄花岗纪念歌》《春天大合唱》等,钢琴曲包括《第四小奏鸣曲》《第一钢琴奏鸣曲》《三首舞曲》《粤曲三首》等,小提琴曲包括《牧歌》《第一小提琴钢琴奏鸣曲》《春天舞曲》《第二小提琴钢琴奏鸣曲》《摇篮曲》《双小提琴协奏曲》《跳元宵》《第一回旋曲》《跳龙灯》《第二回旋曲》《秋收舞曲》《新疆狂想曲》《西藏音诗》《内蒙组曲》等,以及歌剧《热碧亚》、舞剧《晚霞》等。其中,艺术歌曲集《古词七首》与《弦乐四重奏》是在留法期间创作的,其余作品是1932年回到祖国之后所创作的。艺术歌曲集《古词七首》是马思聪首次将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的作品。

二、马思聪在粤北地区抗战时期的音乐创作

1940年8月,广东省政府迁至粤北韶关。1940年10月,国立中山大学随即从云南澄江迁址至粤北坪石地区,迁回的校本部及文学院等设在老坪石,理学院在塘口村,中间夹着一条武江,师范学院则迁至沿武江而下的管埠村,属于乳源县。两年后,1942年9月,马思聪来到管埠村任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与之同来的还有马思聪的妻子王慕理。此后,直至1944年5月,因湘桂战争爆发,日军为打通粤汉线向坪石北部城市衡阳进攻,中山大学被迫继续迁址,据史料记载,是迁往粤东梅县、兴宁地区,马思聪在此时南下逃难至广西梧州、柳州等地,路途十分艰难,近半年又到达云南。可得出马思聪在粤北地区任教的时期就是1942年9月至1944年5月。马思聪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就是在管埠的这个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创作极富民族性,正是在管埠的这个时期让马思聪的音乐作品向民族化转型。

中山大学在粤北抗战时期,同时还聘任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许幸之教授在师范学院任教,马思聪与许幸之在这期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艺术家与艺术家的交往过程中马思聪迎来了自己音乐创作的高峰。粤北山区的音乐、戏剧等文艺活动一改当初,在这个期间显得尤为活跃,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马思聪、许幸之等教授来到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所影响的。在这段时间中,马思聪经常夜以继日地训练自己的琴艺,经常有师生在他的窗边听赏他的音乐,此刻的马思聪的内心已将音乐变成了抗战的武器,著名的《第一交响曲》与《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就诞生在这段颠沛流离的岁月当中。

马思聪的《第一交响曲》又名“抗战交响曲”,1942年年底完成于粤北坪石管埠。作品表达了作曲家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家国情怀,讲述了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歌颂了中国人民誓死保家卫国的顽强精神,说明了对日寇的无比憎恨,恨不得将音符化成一颗颗子弹百发百中地击中敌人的心脏,又将音乐化成号角,呼唤中国人民站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消灭一切侵略者。《第一交响曲》凝聚了马思聪所有的民族大爱与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抗日救亡的群众口号,民族危难的人民主题。同时,该作品标志着作曲家在管弦乐音乐中的更加成熟。马思聪在《第一交响曲》作品介绍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为我写作的时间。”①足以显示作者1940年便开始构思《第一交响曲》,动笔开篇为1941年夏,日军对香港的侵略是1941年12月,马思聪便从香港回到家乡继续写作,香港在之后也沦陷。马思聪于1942年4月来到广西桂林,1942年9月来到粤北坪石,最终于1942年年底完成于粤北坪石管埠。直到日本投降,马思聪于1964年7月应邀担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第一交响曲的首演就是10月10日指挥乐团完成。②

马思聪在粤北坪石管埠诞生的著名作品还有《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1943年创作并完成于管埠。《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小提琴套曲,在研究马思聪之前,人们都以为《梁祝》是第一部中国小提琴协奏曲,其实不然,继《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诞生十六年之后,《梁祝》才开始首演。《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借鉴了民间音乐素材的小提琴协奏曲,直至今日,以民间音乐素材作为创作基础的小提琴协奏曲仍然是凤毛麟角。作品表达了作曲家对粤北坪石武江自然景色的描述与赞美,武江河作为南北水路交通要道使湘粤紧密连接在一起,上个世纪40年代的坪石,交通十分困难,景色却极好,时至今日,武江景色依然优美怡人,坪石的武江河芦苇摇曳,波光荡漾,暮色铺满河面,赴粤北坪石武江实地考察可以帮助在欣赏作品时感受马思聪《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意境。

三、马思聪在粤北抗战时期音乐创作民族化特征的形成

(一)马思聪粤北抗战时期音乐创作思想的民族化

马思聪1937年到中山大学任职一年,1938年离开中山大学,并于1942年重回在粤北坪石的中山大学,这其中的四年期间,马思聪和共产党人有了深厚的感情,在这段时间的音乐创作风格,已经彰显了强烈的民族性,这说明马思聪在此时的的音乐作品已经融入了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在粤北抗日战争时期,也就是1942年9月至1944年5月的两年间,马思聪与许幸之等教授在坪石中山大学多次举办音乐、戏剧等文艺活动,用音乐艺术号召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用音乐做武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无疑建立在他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热爱的情感之上。

在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之前,正是马思聪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家国情怀的个人情感强烈迸发达到一定程度之时,正是这种无形的力量,促使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急切地斗争化、民族化,从而创作出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器乐作品《第一交响曲》,表达了英雄儿女们钢铁般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多年以后的1984年,针对这部第一交响曲,马思聪在回忆中表示,那是抗日战争中国家民族最艰难,也是最壮烈的时期。那个时候全国人民那样艰难,却意志坚定,为将日寇赶出中国不畏生死,那种气吞山河的气势,是中华民族最终胜利的源泉。③这种中国特有的民族性的因素,也正融入在马思聪《第一交响曲》的音乐创作之中。在硝烟四起的中国大地上,马思聪以爱祖国、爱人民的满腔热血化为一串串音符,用音乐号召国人,用音乐鼓舞士气,用音乐增强斗志,给抗战时期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带去爱的抚慰和生的希望,给群众以无尽的艺术力量。与此同时,马思聪将中华民族大好河山之美融入在《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之中,除此之外马思聪还创作了大量民族题材的小提琴曲,他认为小提琴这样的西洋乐器照样可以表达出民族化的内容,便于本民族人对小提琴以及小提琴音乐作品的传播、接受与欣赏。从此之后,民族化的音乐创作思想就植根于马思聪的内心,并伴随他的一生。

(二)马思聪粤北抗战时期音乐创作技法的民族化

在马思聪《第一交响曲》中,第一乐章是不太快的快板,回旋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非常快的快板,再现复三部曲式;第三乐章是行板,复三部曲式;第四乐章是庄严的快板,展开的复三部曲式。如谱例1,这个号角似的战斗性的主题贯穿了全曲四个乐章,开始由f,变成ff,在力度对比中,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无可抵挡。在第一乐章的末尾处,由弦乐组和铜管组将这个主题以fff的力度如排山倒海之势强烈奏出,象征了中华民族一定会在抗日战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谱例1

如谱例2,这是第四乐章的一个战争场面,节奏由六连音进行到十六分音符在进行到重复三次的两拍的大切分节奏,力度由弱到强,到很强,到极强,也象征着中华儿女在抗日过程中,在战场上誓把敌人赶尽杀绝、视死如归、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民族意志。

谱例2

以及全曲四个乐章全部结束处,乐队全奏,全部以震音的方式表现,并且以fff的力度结束全曲,表达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强烈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在马思聪《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中,如谱例3,作曲家用中国民族调式的六声加清角音阶配合三连音与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组合来表达武江河水的波光荡漾和滔滔不绝。

谱例3

如谱例4,作曲家用不加任何偏音的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配合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来表达风平浪静的武江河水以及在动荡年代对平安、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

谱例4

直到80年代,马思聪都还有音乐创作作品,并且作品中都包含了本民族文化与素材,甚至还尝试将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与小提琴的演奏结合在一起。音乐创作民族化主要是思想的民族化,其创作技法、调式与旋律、和声与色彩的民族化,都是为思想的民族化服务的,纯创作技法的民族化是远远不够的。作曲家只有对本民族现实生活深刻理解,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让思想民族化。马思聪正是在抗战胜利前期的粤北时期生活在颠沛流离、水深火热的状态之中,从而促使了他在这一时期音乐创作思想的民族化,同时音乐创作技法也随之民族化。

结语

马思聪粤北抗战时期音乐创作的民族化转型,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作曲者深入到群众当中去,深入体验生活的重要意义,在环境中熏陶,在苦难中进步,在工作中思考,可以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反映我国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才能正确地运用群众熟悉喜闻乐见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提高创作水平,加强作品的民族化,创造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艺术作品,并得到人民群众认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民族化转型是值得后人去研究和学习的。

注释:

①马思聪于1984年在台湾地区演出《第一交响曲》时节目单上的作品介绍。

②陶旸.马思聪《第一交响曲》的创作及家国情怀[J].音乐研究,2017(09).

③马思聪于1984年在台湾地区演出《第一交响曲》时节目单上的作品介绍。

猜你喜欢

粤北中山大学民族化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YSU-HGIS)实验室简介
一击止“痛”!450余水产人聚焦第九届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创新大会,教你从百亿到百年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注释体例
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路径探究
追寻足迹 不忘初心—红军长征过粤北图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