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及血清Gal-3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2022-12-25郭剑平匡林华彭丹萍符金香郑欢欢颜迪恩
郭剑平,匡林华,彭丹萍,符金香,郑欢欢,颜迪恩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江西 吉安 343000)
2 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人数的90%,多发于成年人或老年人,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摄入量逐渐增多,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1]。2 型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容易导致血管病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2]。冠心病是2 型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数据调查显示,60%以上的2 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冠心病[3]。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存在多种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预测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生物学指标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改善预后[4]。临床研究[5]表明,高血糖能够直接损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并释放大量血管内皮素、花生四烯酸类物质,导致血浆物质渗透性增加,引起血糖动力学改变。此外,血糖波动是冠状动脉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6]。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作为炎症信号分子,能够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增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7]。然而,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及血清Gal-3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尚不清楚。鉴于此,本研究探讨血糖波动及血清Gal-3 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1 年3 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18 例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和54 例单纯2 型糖尿病患者,另选取同期该院46 例健康体检者。118 例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中,男性65 例,女性53 例;年龄65~84 岁,平均(73.51±12.48)岁;54 例单纯2 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29 例,女性25 例;年龄66~85 岁,平均(74.02±12.79)岁;46 例健康体检者中,男性25 例,女性21 例;年龄65~83 岁,平均(72.83±12.27)岁。纳入标准:①2 型糖尿病诊断参照《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8];②冠心病诊断参照《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9];③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④年龄≥65 岁;⑤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②严重心律失常;③精神疾病;④合并恶性肿瘤;⑤血液系统疾病;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⑦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于入院后第2 天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Gal-3。检测试剂盒均购自江苏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病变血管狭窄分数与狭窄部位系数乘积获得Gensini 分数,其中,Gensini 分数≤15 分为低危组,15 分
随访1 年,统计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稳定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10]。根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并统计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心功能分级、罪犯血管、病变支数、病变部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史、FBG、HbAlc、甘油三酯(TG)、C 反应蛋白(CRP)、胆固醇(TC)、肌酐(Scr)、白细胞计数(WBC)、尿酸(U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24 h 血糖、血糖波动幅度、血清Gal-3 水平等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比较用χ2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 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FBG、HbA1c及血清Gal-3水平的比较
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单纯2 型糖尿病及健康体检者的FBG、HbA1c 及血清Gal-3 水平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FBG、HbA1c 及血清Gal-3 水平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单纯2 型糖尿病患者FBG、HbA1c 及血清Gal-3 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见表1。
表1 3组FBG、HbA1c及血清Gal-3水平的比较()
表1 3组FBG、HbA1c及血清Gal-3水平的比较()
注:①与健康体检者比较,P<0.05;②与单纯2型糖尿病比较,P<0.05。
2.2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水平比较
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患者24 h 血糖、血糖波动幅度、血清Gal-3 水平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24 h 血糖、血糖波动幅度、血清Gal-3 水平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中危组24 h 血糖、血糖波动幅度、血清Gal-3水平高于低危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水平比较()
表2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水平比较()
注:①与低危组比较,P<0.05;②与中危组比较,P<0.05。
2.3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24 h 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的相关性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Gensini 分数)与24 h 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 呈正相关(r=0.404、0.437 和0.526,均P<0.05)。
2.4 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随访1 年,118 例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中有36 例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组患者与未发生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心功能分级、罪犯血管、病变部位、PCI 手术史、血清TG、CRP、TC、Scr、WBC、UA、HDL、LDL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与未发生组患者2 支及以上病变支数、FBG、HbA1c、24 h 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2 支及以上病变支数、FBG、HbA1c、24 h 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见表3。
表3 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5 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病变支数(单支=0,2 支及以上=1)、FBG、HbA1c、24 h 血糖、血糖波动幅度、血清Gal-3 作为自变量,对其进行赋值(取值为实测值),以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否=0,是=1)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 素逐步Logistic 回归分 析(α入=0.05,α出=0.10)。结果显示:24 h 血糖[O^R=3.873(95% CI:1.446,10.376)]、血糖波动幅度[O^R=3.636(95% CI:1.357,9.742)]、血清Gal-3[O^R=3.442(95% CI:1.285,9.221)]、病变支数[O^R=2.821(95%CI:1.053,7.557)]、是影响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参数
2.6 24 h 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 预测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ROC 曲线显示,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 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72 mmol/L、2.15 mmol/L 和11.90 ng/mL,敏感性分别为83.33%(95%CI:0.672,0.936)、80.56%(95%CI:0.640,0.918)和86.11%(95%CI:0.705,0.953),特异性分别为76.83%(95%CI:0.662,0.854)、65.85%(95%CI:0.546,0.760)和63.41%(95%CI:0.522,0.738),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40(95%CI:0.761,0.901)、0.775(95%CI:0.689,0.847)和0.813(95%CI:0.731,0.879),三者联合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AUC 分别为80.56%(95%CI:0.640,0.918)、97.56%(95%CI:0.915,0.997)和 0.949(95%CI:0.892,0.981)。见表5 和图1。
图1 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图
表5 24 h血糖、血糖波动幅度、Gal-3预测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效能分析
3 讨论
冠心病及2 型糖尿病患者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老年患者。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常累及心脏系统,但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可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及心绞痛等[12]。早期预测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能够及时阻止病情进展,给予针对性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13]。有研究[14]发现,2 型糖尿病患者高水平的HbAlc 能够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糖代谢异常、血脂升高,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此外,血糖波动能够使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启动炎症反应,进而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15]。炎症反应是冠心病及2 型糖尿病的共同发病机制,Gal-3 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冠状动脉局部炎症反应[16]。因此,探究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及Gal-3 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FBG、HbA1c 及血清Gal-3 水平均高于单纯2 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且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Gensini 分数)与24 h 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Gal-3 呈正相关,说明血糖波动幅度和Gal-3与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分析原因,认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幅度高于正常人,而糖代谢紊乱随着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加而加重,进而加重患者血管受损及内皮细胞黏附,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
Gal-3 作为新兴炎症介质,能够刺激炎症因子释放,诱导单核细胞分化,进而加重动脉血管病变[17]。Gal-3 能够在多种细胞中表达,通过激活多种炎症细胞促进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表达,增加巨噬细胞含量,进而使巨噬细胞进入动脉血管并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最终诱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18]。血糖波动主要是通过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损伤机制影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机体长期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线粒体呼吸链中的活性氧簇生成和消除失衡,反复的内皮功能损伤激活蛋白酶C 依赖的氧化酶,进而加速细胞凋亡[19]。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血糖波动可以加速载脂蛋白E 缺陷小鼠内皮细胞黏附,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20]。于丹等[21]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清Gal-3 在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多因素逐步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支数、24 h 血糖、血糖波动幅度、Gal-3 是影响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说明血糖波动幅度和Gal-3 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血糖波动能够介导机体氧化应激,使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产生较多的过氧化物,增加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并通过活性氧自由基过度表达干扰内皮功能[22]。Gal-3 在病理条件下异常表达,其在动脉病变处主要存在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能够趋化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至血管壁,引起血管壁持续炎症反应,并诱发血小板聚集,加速血栓形成,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3]。ROC 曲线显示,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24 h 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及Gal-3 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72 mmol/L、2.15 mmol/L 和11.90 ng/mL,三者联合的敏感性、特异性及AUC 分别为80.56%、97.56%和0.949。因此,临床动态监测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及血清Gal-3 水平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和Gal-3 均可影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两者可作为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敏感指标。然而,2 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本研究纳入病例有限,仍需扩大样本证实血糖波动幅度和Gal-3 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