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齿“保卫战”

2022-12-25sun

雪豆月读·中年级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切牙龋病刷毛

文/sun

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有着咀嚼食物、协助发音等重要作用。要是你惹它不高兴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香气四溢的大骨棒、酥脆香甜的小麻花、颗粒饱满的香瓜子……别想了,这一切都将与你无关。你不光吃不了美食,还会剧烈疼痛,脸部肿胀,甚至连脸型都可能发生变化。牙齿这么重要,可你真的了解它吗?

牙齿“接力”赛

人出生后萌出的第一组牙齿叫乳牙,一共有20颗。虽然“成员”众多,但是它们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自己的专属名称。以上牙列为例,从中线(门牙中间牙缝)分开向右侧数,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人出生6~8个月后,乳中切牙会最先萌出,然后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依次萌出。2~3岁时,乳牙会全部萌出。

6~12岁是换牙期,乳牙会逐步脱落,退出历史“舞台”,“藏”在乳牙下面的恒牙开始逐步萌出。恒牙共有28~32 颗,上、下颌骨的左右两侧各7~8颗。以上牙列为例,从中线(门牙中间牙缝)向右侧数,分别是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第一磨牙和中切牙会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最先萌出,同时乳中切牙开始脱落,随后侧切牙、第一前磨牙、尖牙、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及第三磨牙依次萌出。恒牙是这场牙齿“接力赛”的最后一棒,如果这时乳牙“赖着不走”,那就意味着你将来可能要面临“双排牙”、牙齿缺失等问题。

小小牙齿不简单

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这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牙髓组织组成。

牙釉质就像是牙齿的衣服,覆盖在牙冠表面,呈淡黄色或乳白色,有光泽。牙釉质是牙齿的保护壳,如果牙釉质严重磨损,就会暴露出牙体下层的牙本质。牙本质是牙齿的主体组织,呈淡黄色,硬度比牙釉质低,牙本质中有一个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会有酸痛感。牙本质内部是一个与牙体外形相似、内含牙髓的腔,称为牙髓腔。牙髓是牙齿的营养源泉,一旦牙髓发生炎症,引发牙髓腔内肿胀,会造成口腔内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牙髓坏死,牙本质和牙釉质也会失去营养物质供应,变得暗淡无光,啃食硬物时牙齿还可能会崩裂。

龋病:牙齿的天敌

大部分人认为“虫牙”就是被一些不知名生物啃出来的黑色虫洞,但实际上虫牙是一种常见的牙科疾病——龋病。

龋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人进食后,口腔内的微生物会附着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利用糖类食物(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酸,如果这些酸性物质长期堆积在牙齿表面,就会引起牙齿的矿质损伤,从而形成龋病。

最容易引发龋病的是下颌的第一磨牙,刚开始,龋病只会让牙齿发生轻微变色,如果你置之不理,牙齿会逐渐出现黄褐色或棕褐色病变。随着破坏的深入,牙齿会发生缺损形成龋洞,牙本质和牙髓开始暴露,随之而来的就是口臭、剧烈牙痛、牙齿断裂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让牙齿提前“退休”。

牙齿“保卫战”

餐后漱口是基础:漱口是最常用的口腔清洁方法,一般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即可。为了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也可选用含有药物成分的漱口液漱口。

选择牙刷有讲究:牙刷是刷牙必备工具,合格的牙刷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刷头较小,能在口腔内转动自如。

2.刷毛排列合理,既要有利于牙齿清洁,又要利于牙刷的清洗。

3.刷毛较软,长度适当,顶端圆钝,避免损伤牙齿。

4.牙刷柄的长度、宽度适中,具有防滑设计,以便握持。

刷牙后,要用清水多冲洗牙刷几次,甩干刷毛上的水分,将牙刷刷头朝上,放置于通风干燥处。每把牙刷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

有序刷牙不遗漏:正确刷牙很重要,水平颤动要记牢。刷毛朝向对牙根,刷毛牙面半直角。水平颤动再拂刷,每天两次不能少。每次至少两分钟,才能保证效果好。

除此之外,还要摒弃生活上的一些坏习惯,比如:

单侧咀嚼:长期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会造成另一侧的牙组织萎缩,发育不良,引起牙周疾病。

咬笔杆、咬筷子:这些坏习惯会让上前牙向前移位,下前牙向后移位。

长期同侧睡眠、用硬物做枕头:这种习惯会挤压牙齿骨骼和面部,造成面部两侧牙齿发育不对称。

睡前吃甜食: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是诱发龋病的原因之一,所以睡前应禁吃甜食。

…………

牙齿算得上是人体最累的器官了。人一起床,它就要开始“工作”,人们吃饭、说话都离不开它。看在它这么忙的份儿上,请善待这些“老伙计”吧!

猜你喜欢

切牙龋病刷毛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骨性Ⅱ类均角成年患者上颌中切牙与切牙管位置关系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老年人最好用小头牙刷
老年人选牙刷讲究多
老年人最好用小头牙刷
儿童口腔龋病易感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