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教功能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融通

2022-12-25张宇迪

轻音乐 2022年11期
关键词:乐记乐教教化

张宇迪 李 花

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进入近代以来乐的地位和作用更趋突出,甚至被赋予了开启明智乃至治国安邦的功能。进入新时代,我们身临百花齐放的文艺大环境,全社会在关注并享受音乐艺术性的同时,却对乐教功能逐渐忽略。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挖掘好、利用好音乐的教化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乐教功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宝贵财富

(一)音乐具有德育教化功能

音乐对于思想道德的教化功能拥有源远流长的文史哲文献,众多的中外思贤均对此观点留下了殷实的文献理论依据。“乐教”一词始见于《礼记·经解》,其文曰:“广博易良,乐教也。”乐教历来为儒家所重,其与《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为六经[1]。我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成书于西汉,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2],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乐记》云:“唯乐不可以为伪”(出自《乐记·乐象》篇),说明音乐是不能造假的。因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出自《乐记·乐本篇》)音乐是人心结出的种子,开出的花朵,是德行的真实体现,也是真情的流露。《乐记》还肯定了音乐的伦理作用,指出音乐是治国不可或缺的手段,“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出自《乐记·乐化篇》)

关于音乐的教化功能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同时被认同和鉴证。德国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说:“音乐是道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作木石,那简直没有为人师的资格”[3]。好的音乐作品饱含着作曲家的理想、情感、信念等深层次的内涵,它们带给人的震撼将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精神与精神的碰撞。

(二)乐教是诗教和礼教的升华

从教化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礼、乐三者密不可分,都具有教化功能,并存在延续和递进的关联性。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出自《论语·泰伯》),此语是孔子对诗教、礼教和乐教三者之间关系的深刻阐述。即对于人的教化,首先学诗启蒙,然后学礼立身,最后通过音乐形塑人的品性。以“乐”与“礼”相比,先哲们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礼教”主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和人的性情,形成人们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4]。以“乐”与“诗”相比,相对来说“诗教”有一定的阶级性和阶层性,且受环境因素和文化领悟能力限制,封建社会仅局限在贵族子弟的道德教化中。现今赋诗和赏诗也需要一定的场景和文化底蕴。归纳而言,音乐的教化功能有三大特征,一是,“风化天下”的普及性。即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出自《孝经·广要道》);二是,“美善化育”的快速性。如荀子所言,“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出自《荀子·乐论》);三是,“入心入情”的有效性。“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所以人不能无乐”(出自《荀子·乐论》)。由此可见,诗教和礼教是基础,乐教是诗教和礼教的升华。

二、乐教功能的德育向度和时代价值

(一)乐是一种高级的化育方式:审美和育人完美结合

音乐是情感和思想的表现,这是一种美学观点。同时音乐还隐含着独特的化育功能,所以被赋予了更高层面的哲学意义。如贝多芬的交响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本身还是世界观的一种表达。从表象看,不同旋律不同节奏的音乐,有着调节人们的情绪、缓解压力的功能。从深层看,长期在音乐的熏陶和影响下,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身心健康。从德育向度看,正能量的“乐教”能促进个体美育的培养,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使“人”真正“成人”。“立德树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与“乐教”的“育人”价值殊途同归。和传统的德育教育相比,“乐教”是一种能深达人内心世界的高级化育方式。

(二)乐的心灵教化功能:助力道德教育的价值回归

当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德育教育的目标所向和价值所在。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旗帜,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唯有让人们从心底迸发出对善的敬重、对美的向往、对爱的呵护,才能被接受和认同,进而自觉维护并自律践行。在这方面“乐教”的心灵净化功能可以助力道德教育的价值回归。随着音乐节奏的纵横跌宕,欣赏音乐的人的内心也会随之起伏,从而润物细无声地对人的心灵产生熏陶作用。教化思想还认为,音乐能够在人的审美活动中调动人的感情,从而让人产生情感体验、激发对真善美的向往,进而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

(三)乐的社会功能:自觉建构现代礼仪规范

“乐同伦理”,基于情感和理性的“中和美善”是乐教的伦理意蕴。“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出自《乐记·乐象》篇)。《乐记》通过“情”将音乐提高到伦理教化的位置,称:“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提倡要推广乐教,通过音乐改善人的情感,提升人的良知,以使人民从内心知道礼义廉耻,遵守社会公德。“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就是“乐教”以音乐“风化天下”的一大社会功能。今天,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在创建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尝试用“乐教”在全社会构建并完善现代礼仪规范,从而有效化解社会阶层的角色矛盾,建立起一个以中华文明为依托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内涵和实践掣肘

(一)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内涵

1.境界的高尚性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自古以来便是教师行业的价值信条。这种“高尚性”,即教师的“德性”,也可被看作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政治性”。这种“高尚性”建立在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之上。这种“师德”之美,美在蕴涵了更多的家国情怀和国家认同;美在对自身职业的热爱和坚守;美在对学生的关爱和倾心。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就体现了这种高尚的师德。

2.意识的自觉性

“以教为乐,甘于奉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些都是古代先贤要求教师的一种由内而发的精神境界。为师者,必以自身的德行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这是作为师者最基本的行动自觉。以真诚培育真诚,以灵魂唤醒灵魂,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3.行为的示范性

“言传身教”彰显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身份真谛。孔子有言:“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这种示范性体现在教师从约束自我开始,进而塑造一批人。育人成才,一代一代循环往复……

(二)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掣肘

1.指导思想上的偏颇

把师德师风建设的对象单纯地指向教师,背离了初衷。不可否认,当前个别教师乃至整个群体的现状离社会的期望有些距离。如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教师队伍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职业精神存在一定的滑坡;少数教师行为失范,热衷名利,心态浮躁等问题。于是乎,近年来师德师风建设在针对教师个体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强。对于教师的言行,学校监管,学生打分,家长监督,全社会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实际上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其中包括主体的多元性,即社会责任的共担性。教师素质是社会素质的折射,如果全社会都来一味地“监管”教师,那么师道尊严就会荡然无存。

2.方法手段上的单一

师德师风建设整体来说缺乏温润性,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原生态受到损害。由于师德师风很难度量,所以其建设问题一直处于口号响、落地难、成效微的尴尬境地。其中手段单一是最大的实践掣肘。不可否认,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各种考核制度的有效性。如,严肃规范的入职培训、细之再细的评价标准、严之更严的考核晋升体系、步步升级的学生家长评价教师制度,以及近年来各种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师德违规通报制度、师德监督惩戒机制等的先后施行,等等,这对师德师风失范行为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警慑作用。但由于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动态柔性的管理过程,这种威慑管理缺乏持久性和有效性。结果是,教师失范事件还是屡屡发生,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原生态不断受到损害。

(三)乐教能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解困之道和突围路径

1.乐教能为“四个统一”的师德观提供德性论支点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对教师提出了“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引领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一个“德”字含义深刻,点明了新时代师德观的内涵意蕴。这个“德”字,靠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很难通达。“乐”教理论认为,“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出自《乐记·乐象》篇),人的豁达、平易和善良,正是得益于乐的教化。先哲的教化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把道德教育从抽象的理性规范和威权性的震慑中复归到人类道德意识的自觉,从而为师德教育找寻到基于德性论支点的开解之路。

2.乐教能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突围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5]。总书记的这些肺腑之言高屋建瓴,但很难量化成具体的评价和考核指标,这些柔性的要求很难靠严肃的政治学习来完成。对此,我们只有借助乐教的核心理念,通过变革教育观念、改变教育生态、提高意识自觉来进行渐进性化育。如教化理论强调把情感、审美与道德融为一体,并强调审美体验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乐教文化对人格理想与审美境界的不懈追求在愉悦情感中生发,又在愉悦情感的彰显中得以完成。而这样一种教化手段和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孟子·尽心上》)”,音乐的教化功能在于治人心。当今社会,高校教师面临着各种工作和生活压力,人性面临各种考验,外物的诱惑容易让人丧失警惕、缺失良知、迷失本性。法律法规的实施虽能有效阻止人们做违法的事,但不能从内心深处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乐由心生”,通过乐可以让教师不断自省,节制欲望,慈爱仁义之心便会自然而然产生。

四、乐教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融通实践

(一)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中华美德

唯有被尊重才能被感动,唯有被理解才能愿意付出。高校教师是一个知识精英群体,他们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养,他们爱学习,明事理;他们有专长,讲自尊……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大多秉承了一些先哲独立特行的风骨。社会和学生的尊重理解是他们教书育人的动力和支撑,也是他们自律、自省、自爱的催化剂。由于历史原因,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美德在“文革”期间受到了侵蚀。因此,从社会层面上来说,首先,急需借助师德师风建设的东风,尽快纠偏归正,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时代新风尚;其次,要研究探索适合这个特殊群体的化育方式,使入心入情的化育真正结出美善之花。如,文艺界可以多创作一些尊师重教的歌曲、舞蹈以及相关的影视作品;演艺界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一些经典音乐作品的鉴赏机会和优秀资源。而对于地方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团体来说,可以在“四史”教育、“党建学习”的形式上创造性地增添一些新的化育元素,如举办“音乐党课”,红色歌曲大“闪唱”等,吸引非党教师共同参与。另外,可以拜新技术所赐,在当前参与度最高的“学习强国”网络学习平台上,注入更多的乐教功能,寓教于乐。

(二)从政府层面来说,可以用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教师提供乐教机会

自2006年起,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每年联合举办以高校学生为受众,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普惠艺术教育项目——高雅艺术进校园[6]。该活动已成功进行了十多年,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审美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政府层面来说,可以总结经验,趁势拓展到针对高校教师的乐教项目。可以采取“出校园”“进剧场”的方式,如在教师节为教师举办音乐会专场、逢国庆节、建党周年等重大节庆,给高校教师预留一定的嘉宾观赏票;平时也可采取凭教师证享受音乐会门票打折优惠或向教师分发教龄积分代金券等方法,让教师享受更多的高雅音乐的鉴赏机会,在被乐教化育的同时,感受来自政府和全社会尊重的情感滋润。

(三)从高校层面来说,要着力营造怡情共情的乐教氛围

在乐教方面,高校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在价值多元的背景下,高校可以尝试把说教式的理想信念教育转换为柔性新颖的乐教形式。高校工会、团委、妇工委等群团组织,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乐教这一传统文化资源,有所作为。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举办“艺术沙龙”“周末音乐会”“音乐茶座”等活动,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利用碎片时间放松心情的场所。

近年来,依托工会平台,不少高校开设了丰富的教职工课堂,其中就有诸如钢琴、声乐的音乐实践课程和音乐鉴赏、交响音乐导赏等音乐理论课程,受到教职工的拥护和欢迎。在师资方面,可以依托校内本身的师资力量或外聘专家入校指导。从乐教理论看,教职工课堂是一种基于情感激励的化育方式。一方面,这类课程培训有助于激发人的情感共情能力,“以美育人,以乐化人”;另一方面,能者为师,也可以满足高校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自尊自爱的情感有利于让他们把中华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注释:

[1]雷永强.“广博易良,乐教也”——儒家“乐教”题解[J].前沿,2011(16):10—14.

[2]王爱华.《乐记》及其音乐美学思想[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62—63.

[3]金 梅,张红兵.略谈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9—15.

[4]宋 静.“乐教”传统当弘扬[N].光明日报,2019-04-20.

[5]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

[6]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416/sfcl/201804/t20180416_333204.html.

猜你喜欢

乐记乐教教化
乐籍西译:五种《乐记》西文译本、译者及其传播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秋夜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改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乐记》哲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语文课堂的乐教与乐学
值得肯定的《乐记》两版本比较研究
论孔子的乐教思想
韶乐· 乐教与美育——《韶乐》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