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

2022-12-25王鲁玉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

单 侠,王鲁玉

(宁夏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

在直面“两个大局”的历史时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刻,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无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关键性作用。乡村振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全面坚持党的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无论在民族理论上,还是在解决民族问题的路径上都上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这是一个思想境界塑造和精神力量凝聚的长期、复杂过程,是一个增进共同,人心归聚、包容差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尤为关键和重要。只有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各民族在思想观念、精神旨趣、生活方式等方面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而使中华民族成为凝聚力更强、认同度更高的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设定、脱贫攻坚战的开展等伟大实践,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取得一切成就的关键。“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1]

首先,要全面贯彻和认真执行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维护各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工作的生命线,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2]。只有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才能不断凝聚人心,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第一,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不但要通过各项法律法规确保各族人民的平等地位,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而且还要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引领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从而增强各族人民对党和祖国的认同。第二,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全面贯彻和认真执行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才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步伐,切实提高其由“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动能,稳步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第三,多形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在社会生活中联系的深度和广度都前所未有。这种发展态势,要求我们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新方式载体,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方面,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教育,铸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族群众。另一方面,将社区作为创建民族团结的重要阵地。积极通过逐步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或一家亲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实实在在地贯穿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与环节,进而大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深度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其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乡村治理。习近平总书记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4]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新阶段,“三农”工作更加复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多,这对基层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政治、本领和作风都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还要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吸引各类人才如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和致富带头人等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当好乡村产业项目的组织者、推动者,又要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者”[5]。不仅要健全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充盈服务事项,加强服务水平,强化服务的实效性和精准性,还要教育引导农村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6]。

再次,重视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要把政策效应的普适性与政策指向的特殊性、差别化和针对性区别开来。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人民有着天然的情感连接,对本民族历史和现实有着切实的感受和了解。他们是民族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也是桥梁和纽带,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因此,“要重视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7]。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建设一支拥护党的领导,明辨是非,对各族群众感情真挚的干部队伍尤为重要。一是要继续培养现有少数民族干部,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二是要注意发展少数民族干部,以培养和充实后备力量。关于如何才能做好上述两点,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要树立长远的观念:有民族学校的地方,从中小学就要开始培养少数民族各方面的人才,办好民族小学和中学提高教学质量;没有民族学校的地方,要大力吸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以为大学输送更多合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另外,还可以采取定向招生或代培的办法培养少数民族的大中专学生[8]。

二、乡村产业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9]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指导我国乡村振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调整产业结构,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实施政策、采取措施、开展行动都要把是否有利于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10]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当前,随着全面乡村振兴的逐步推进,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即由总量供应不足向结构性矛盾转化,人民对食物的需求质量更高、更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大食物观和大农业观,向耕地、森林、草原、海洋,向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要蛋白与热量,多途径全方位对事物资源进行开发。二要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形成农业农村改革综合效应。宁夏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以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为依托与支撑,以特色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枸杞、葡萄酒、肉牛、牛奶、滩羊、冷凉蔬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形成集研发、种养、生态、加工、营销、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其目的就是要延伸农业产业链,从而形成农业农村改革的综合效应。三要培养新兴职业农民,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乡村要发展商品经济,走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就必须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因此,要积极回应群众对教育科学文化和知识技能的更高诉求,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和能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增强经济的“造血功能”。

其次,坚持“双向开放”和“双向开发”,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021年,在河北承德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11]当前,乡村振兴不只局限在乡村内部的重建和提升,必须要有城乡双重资源的集合与集成,既要有农村内部资源的激活集聚,又要有城市外部资源的整合与介入。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过专门的论述,即走“双向开放”和“双向开发”的路子。“双向开放”包括对内和对外同步开放:对内开放主要是通过积极参与本地区和国内经济发达省份的市场竞争,主动引进技术、信息、人才和资金,以加强内联外引,进行优势互补;对外开放则要求不仅要将眼光放在国内市场,还要积极放眼世界和全球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换和竞争,以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促进本地区经济快速而全面发展。“双向开发”主要指使市场和资源得到同时开发:一方面通过开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养殖业、种植业及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业,不断拓宽商品流通渠道,以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加充分而广阔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加大对本地区资源,如山、田、海等资源的开发,并积极主动发展与之相关的第三产业加工工业,以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总之,就是要通过人才交流、劳务对接、资源互补、产业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区域协调、协同和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再次,坚持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12]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我们要重新审视乡村的价值。如今,乡村已经逐步从单一农业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生态涵养和文化体验等多功能转化。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城乡居民需求的新变化,我国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丰富和创新融合模式,促进农村农业创新创业出现新局面,为农民的就业和增收打开了新空间。一方面,在农业产加销各环节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产品优化升级,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让更多人附着在农业产业链上;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尽可能地发挥和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种、养、加”经济模式,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民收入来源。

三、乡村文化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1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先进文化阵地建设等,为乡村振兴和铸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首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方向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由此,对其必须要鼎力培育和践行。一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14]党带领各族人民在伟大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我们安身立命所在,对于这些成就我们要正面宣传和正确引导,要不遗余力、毫不动摇地坚持和传承。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增进各族人民对党和伟大祖国的认同,铸牢各民族齐心协力的精神纽带。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从小抓起,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创新载体和方式,搞好网上和网下结合,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深植入和沁润每个青少年的心田。三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与信教群众。在支持宗教保持自身基本礼仪、核心教义和基本信仰的同时,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教规教义中有益于健康文明、时代进步和社会和谐的内容,并与时俱进作出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文化阐释,即将其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其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孔孟之道为主旨,吸收了各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最稳定的精神基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马克思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15]。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各民族加强彼此了解和沟通,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和认同感,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了更好的传承本地优秀文化,西海固建了村史馆、农耕文化园和传统文化园等。村史馆主要是要让村民记住村子的发展历史,以史为鉴珍惜现今的幸福生活,勤劳致富。通过村民战天斗地拔穷根、牢记使命共致富、精准脱贫奔小康、中国梦关口梦四个板块,以图文形式记录了关口村的发展历史,反映了村民的脱贫之路、致富之路。位于西吉县震湖乡陈岔村姚崖组的篷门古村的国辉农耕民俗文化大院,收藏着从新石器时代到汉、宋、元、明、清、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及改革开放初期的农具、陶器、瓷器等涉及农家生产和生活的一千多件农耕具老物件。建设有专业陈设室和分类展览室的农耕博物馆,并策划布展3个主题展厅,面积三百多平方米,分类展出一千余件展品,内设农耕展厅、民俗展厅。[16]西吉县新营乡金山文化园以文化为主体,开设了剪纸、刺绣、木雕、砖雕等民间传统文化展室,同时配以秦腔、花儿、社火、皮影等文艺演出,把当地的民风民俗与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上述文化大院不但传承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人民生活,而且还增强了群众对党的认同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再次,加强乡村先进文化阵地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始终高扬先进文化的旗帜,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17]当前,由于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一些人思想上出现了困惑、迷茫和混乱;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用先进文化引领人民在生活方式、精神旨趣和思想观念上迈向现代化,培养绿色、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使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要启发和引导广大群众努力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提高文化教育水平,为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新生活方式服务;要帮助和引导广大群众努力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上来。一是开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西海固开办有新时代农民讲习所820个,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讲习所针对村民的需求,邀请针对实际生产的专家、技术人员把实用技术培训和民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不仅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传播科学技术和致富经验,真正把“群众需要什么,讲习所就讲什么”的要求落到实处。技术课堂是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一大亮点,不仅在讲习所内,在田间地头也是主要阵地。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不仅宣讲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而且面对面教授养殖、种植新技术,激活了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助推器”和“加速器”。二是倡导新风尚。一方面,开展移风易俗行动。近年来,高额彩礼、高人情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不同程度存在,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风险点”,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绊脚石”。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号召大家要破除陈规陋习,摒弃封建迷信,让绿色健康、勤俭朴实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美谈,让遵守公序良俗、弘扬厚德家风成为文明新风。另一方面,表彰道德模范。通过评选村民身边涌现出的好婆婆、好公公、好媳妇、好儿女、好女婿,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励志家庭、清洁家庭、致富家庭及脱贫攻坚示范户等先进典型,激励和引导更多村民与家庭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崇尚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美德。通过评选典型,弘扬孝善文化、倡树文明新风,让德孝之风成为村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另外,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走进“道德讲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讲述精彩故事,传递模范好声音,使文明新风真正入脑、入耳、入心。

总之,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不但可以大大减轻群众的负担,还可以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增进共同性,做到差异性和共同性辩证统一、区域因素和民族因素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四、加强乡村公共服务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

2022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18]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加强乡村公共服务建设,着力解决好群众急、愁、难、盼的问题,让乡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乡村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

首先,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19]当前,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等方面,城乡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应以农村为重心,积极推动城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不断加快水利设施、道路、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在公共服务上,积极推动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覆盖和延伸,促进便民服务事项下沉,推进城乡一体、全面覆盖、普惠共享的新型智慧社区,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断改善其生活质量。一方面,要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与全民健身,推动健康乡村建设。另一方面,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城乡救助体系,关爱老人、留守儿童和妇女,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严密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宁夏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构建更加全面更多层次的社保体系,提高生活困难群众、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救助水平,大力发展社会工作、社会福利和公益慈善事业,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其目的就是要构筑严密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在社会事业上,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通过城乡一体,以城带乡的方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要稳步提高乡村教师的吸引力和自豪感,提高乡村教师师资力量,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多种教育形式,大力推动城乡共享教育资源。总之,要切实解决农民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现实问题,让农民有更可持续、更有保障、更加充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次,坚持公共服务项目优先安排,回应群众关切。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紧紧围绕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多搞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20]养老、医疗、教育和社保等公共服务项目不仅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还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另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必须优先安排公共服务项目。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在2025年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提高的基础上,2035年要基本实现均等化,让农民都能享受到国家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红利,这就要求要做好“健标准、补短板、提效能”三方面工作。“建标准”是仅仅围绕着幼有所育、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等民生目标,逐步完善国家公共服务标准,在动态调整中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短板”是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更强、效果更明显的措施,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倾斜和延伸。“提效能”是构建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格局,健全公共服务要素保障体系,以稳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率。

再次,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有着内外共洽的现实价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依托。农村人居环境不但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一要促进污染治理不断向乡镇和农村延伸,加强治理农业污染面源;二要通过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等手段,提升村容村貌,推动绿色发展意识和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增进各族群众的理念共识,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三要通过加强文明教育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改善、凝聚生态保护意识、构建绿色生活方式促进“人”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而言,处理好民族问题尤为重要,其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涉及国家长治久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民族团结之本,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就。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对推动各民族石榴籽般紧抱在一起,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民族
党是民族的脊梁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什么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