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宁夏多民族交融发展

2022-12-25魏淑霞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宁夏共同体中华民族

魏淑霞

(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历史文化是一定地理生态环境的产物,宁夏地处中国中部偏北,与内蒙古、甘肃、陕西等省(区)为邻,素有“九寨咽喉,七关襟带”之称。“三山一河”构成了宁夏地貌的主要框架,这里是扼守关中的咽喉地带;是中原腹地与边疆交往的要冲;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各民族南来北往、东出西进的交通要道,黄河流经宁夏全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宁夏在历史上就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千百年来,宁夏各族人民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依黄河而生,共同开发了宁夏、书写了宁夏的历史,也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古代宁夏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

四大文明都是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流经宁夏全域,早在石器时代古人类就在宁夏境内依黄河而生存,在黄河宁夏段水系分布线上(黄河、清水河、渝河、葫芦河、茹河等)留下了大量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水洞沟、鸽子山、菜园子等文化遗址都是古人类在宁夏境内繁衍生息的典型见证。此后,宁夏一直就是北方众多民族长期交流、活动和游牧定居的地方。

宁夏彭阳县姚河塬遗址发掘证明了西周的统治已到达今固原一带。先秦时期的猃狁、义渠戎、乌氏戎、朐衍戎等少数民族就曾在六盘山区及盐池、灵武一带生存繁衍、对峙、融合。在今盐池县境内设朐衍县,一般认为这是宁夏地区行政设置之始。[1]公元前272年,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派兵彻底击溃义渠,在其旧地置北地郡,包括今宁夏部分地区。义渠戎余部北逃,汇入到匈奴部族中,成为匈奴的一部分,居于河套南北。[2]而留在原地的义渠戎、乌氏戎、朐衍戎则逐步与秦人同化,构成了秦汉时期汉族形成中的一个来源。

秦汉结束了分封、割据,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华民族就是在黄河中下游的华夏族与其他游牧民族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宁夏地区的民族迁徙、交往交流交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宁夏境内除了汉、匈奴外,还生活着月支、羌、戎等民族。公元前21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蒙恬驻军上郡10余年,威震匈奴。他筑长城、修水利、“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適戍以充之。”[3]开启移民实边先河,利用黄河天险沿河设障,派兵驻守,其中神泉障位于今宁夏吴忠西南,浑怀障位于今宁夏陶乐西南。汉代继续“募民徙塞下”。汉武帝对匈奴发动反击的同时,再度广开屯田,发展生产,开发宁夏平原,使包括宁夏在内的河套地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元狩四年,更是大规模“徙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4]。1983年和1985年,在同心县李家套子和倒墩子两地发掘的汉代匈奴墓,出土1500余件随葬品。其墓制带有鲜明汉、匈文化特点,证明生活在安定属国的匈奴族在保持游牧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时,与汉族交流密切,深受汉文化的影响。[5]另外,通过丝路往来,一些西域、中亚的民族也驻扎并落户宁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也是民族融合又一次达到高峰的时期。羌、氐、鲜卑、羯、匈奴等北方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内迁,建立政权,群雄纷争。曾染指今宁夏地区的民族政权就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大夏、北魏、北周等。河西、陇右、关中及河东一带都成了汉羌杂居的地区。史籍中也有诸多民族迁入宁夏的记载。魏齐王正始元年(240),凉州匈奴别部休屠胡,在其首领梁元碧的率领下,共二千余落归附曹魏,被安置在高平一带,后置西州都府进行监管。晋武帝太康五年(284)至太康八年(287),匈奴族掀起内迁高潮,“其入居者有屠各种……乌谭种……黑狼种……贺赖种……凡十九种,皆有部落,不相错杂”[6]。据马长寿先生考证,史料中的“贺赖部”应是“贺兰部”,与今宁夏境内的贺兰山有关。[7]“陇西鲜卑”,魏晋时他们曾南迁到大阴山,后来又几经辗转迁到河套地区,在高平川(今宁夏固原市清水河一带)征服鹿结部鲜卑,一直扩展到苑川(今甘肃兰州市),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鲜卑部落。据《元和郡县图志》载:“贺兰山,其东北抵河处,亦名乞伏山。”据周伟洲先生考证,贺兰山东北抵河处即指今宁夏石嘴山一带。[8]北魏时,北魏破赫连昌,收胡户徙之于汉富平县(今宁夏永宁县南),因号“胡地城”。同时还徙敕勒三万余家于河西,西至白盐池(今宁夏盐池县北)诸地。[9]北魏还多次将柔然、敕勒等族部众安置到高平、薄骨律等镇。皇兴四年(470),柔然万余户降魏,魏分徙其众于高平、薄骨律两镇。6世纪初,中亚嚈哒进攻高车国,高车(即敕勒)部众散,一部分投柔然,一部分投北魏。魏遣宣威将军、羽林监孟成抚纳高车降众,安置于高平镇。

各民族内迁与当地原有的汉族杂居,使宁夏出现了胡汉杂居的局面,史料记载当时出现了“西北诸郡皆戎居”,“关中百万余人口,戎狄居半”。这种民族间的杂居,以及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民族大融合。这些民族政权强调其对华夏族的认同,纷纷争以正统。《魏书·序纪》开篇说道:“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10]是要强调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拓跋部其实也是炎黄裔胄,也就是说,鲜卑拓跋氏与中原华夏民族有着共同的血缘,属于同一种族。各民族政权都在不同程度上倡导汉化、重用汉人、以儒统治国。前赵的建立者——匈奴族刘渊、后赵的羯族人石勒、前秦政权的氐族人苻坚、建立后秦政权的羌族人姚襄、姚兴、姚泓等人的汉文化水平都较高。至于鲜卑族拓跋氏的汉文化水平更是不可低估。前秦苻坚还重用汉人,最有影响的是王猛,在苻坚的倡导下,长安曾一度成为北方儒学的中心之一。北魏在政治上,完全采用儒统治国;为了减少旧有贵族势力的阻力和显示其正统地位,还将都城迁往洛阳;习俗方面去鲜卑化,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与汉族通婚,极力消除胡汉之间的差异,以示其是正统文化的代表者。西魏为了减少汉族士兵与鲜卑族士兵之间的隔阂与磨擦,西魏宇文泰在实行府兵制的过程中推行汉人赐鲜卑姓和鲜卑人改郡望的政策,使入关的六镇鲜卑和关陇大族汉人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集合体。这一切无疑促进了各民族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隋唐时期,突厥民族崛起,经常寇边犯境。隋唐政府一面加强和提升宁夏地方政权建制以示防御,一面设置民族区域自治形式的“羁縻州”,安置归附的突厥民族。进入宁夏的少数民族有吐蕃、党项、吐谷浑、回纥等,尤其是吐蕃驻军于六盘山地区近百年。各民族相继迁徙至该处驻牧繁衍,民族交往空前活跃,相互联系更为紧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壮大、繁荣增添了强大动力。也对当时宁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地方开发意义重大。历史上著名的“灵州会盟”就发生在宁夏。各族在盟会上一致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即所有游牧民族共同的“可汗”,代表了各族民众对唐朝中央集权国家的认可,成为各族对唐朝统治者的尊称。

宋元时期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蒙古人建立的蒙古都曾部分或完全占居过宁夏地区。党项以宁夏地区为中心建立西夏,与辽、宋、金鼎立长达189年之久。六盘山区成为宋金与西夏对峙的前沿地带。13世纪,蒙古族崛起于蒙古草原,1227年成吉思汗攻灭西夏。元朝建立政权后,忽必烈封分皇子忙哥剌为安西王,驻军六盘山下的固原,成为统一南宋的后方基地。这几个民族政权都视自己为正统或支脉,积极学习借鉴中原典章制度,仿唐宋之制设官立制、翻译汉文典籍,对中华民族政治体制和文化精神高度认同。《宋史·夏国传》云:“西夏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11]《辽史·职官志一》记载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12]。《金史·百官志一》载:“金设科皆因辽、宋制。”[13]官制大体皆循辽、宋之旧制[14]。辽朝注重学习中原文化,用汉文刊印了儒学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后又印行《史记》《汉书》等,还承唐仿宋,成立国史院、设国史监修官,所修国史包括起居注、日历、实录等。金朝用女真文翻译了多种中原经典,如:《易经》《尚书》《论语》《孟子》《孝经》《老子》《刘子》《扬子》《列子》《文中子》等。此外,还翻译有《史记》《汉书》《伍子胥书》《孙膑书》《黄氏女书》《贞观政要》《新唐书》等。西夏将《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翻译为蕃语,向宋朝求赐九经以及《唐史》《册府元龟》,宋朝赐予九经。[15]元朝创制八思巴文,并用其翻译、刻印了诸多汉文典籍,如《孝经》《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大学衍义》等。这些译著滋养了一批蒙古族文士,广泛传播了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6]这些汉文典籍在少数民族政权内的翻译和流传,拓展了儒家文化在边疆地区的影响。元代以后,党项、契丹、女真等民族逐渐融入其他民族。宁夏境内蒙古民族一部分退回蒙古草原,一部分就地落户均融入明代以后汉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相忘相化,而亦不易以识别之”。元代安西王阿难答皈依伊斯兰教,安西王阿难答对属下军队的竭力倡导,他的十五万蒙古军队的大部分皈依了伊斯兰教,对回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清以来,经过民族迁徙、集聚和融合,这里的民族聚居逐渐趋于稳定,汉族、蒙古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民族,逐渐成为宁夏的主要民族。明清与草原蒙古长时期的冲突与战争,宁夏始终处在双方冲突的前沿,宁夏的军事防御也得以不断加强。宁夏镇、固原镇,为明代北方九边之重镇。明代依然大量移民实边。1376年,明朝移江淮、秦晋居民及罪徒10万人到宁夏河西一带,这些移民将彬彬然的江左之风带入宁夏,大大改善了宁夏境内的民风,也使宁夏出现了“塞下充实”的繁荣景象,成为名副其实的“塞上江南”。清代,满族以“八旗驻防”的形式徙入宁夏,逐步发展成为定居民族。雍正二年(1724),十一月“宁夏新筑满城”安置迁入满族,在“宁左右民间田地”[17]。今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一带的满城街名称就源于此。从迁入到定居,再到融入,改姓、服饰、习俗变化,满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已经与汉族的习俗相融汇,趋于同一化。另外,清政府对西北回族进行重新安置,按照陕回、甘回、客回、土回、“随教”汉民分别迁徒安置,安置区域主要为甘肃东部的平凉地区和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还有吴忠一带。除了满族和回族的迁入外,明清时期为了加强驻防和发展经济,还大量募民屯田,如:明朝秦纮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时,随即在盐池花马池以西,固原以北的广大空间里筑屯堡,募民屯田,当地商贸一度繁荣。至此,经过几千年的移民迁徙流变,宁夏境内的民族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与融合过程中,宁夏形成了不同民族小聚居、大杂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各民族通过生产劳动、集市交往等方式增加了不同民族间的互相了解,加强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同民族在宁夏地区往返迁徙,分合盛衰,更替伸缩反映了多民族演进与融合的过程,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缩影。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古已有之,汉族犹如滚雪球,越来越大,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二、近代宁夏各民族共赴国难,萌生、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代,时代的主题决定了中华民族要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共御外辱。开始打破旧有的“夷夏之辨”观念,中华民族的概念逐渐产生并得到普及、认可。各民族在救亡图存中认识到中国境内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中华民族固有生存方式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救亡图存的思想工具而被提倡和认同的。”[18]1898年,梁启超首先使用了“中国民族”一词。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说到:“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其在于本国也,人之独立;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将“民族主义”[19]概念介绍进入中国。1902年,他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接着,又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一文,把民族与立国联系在一起,主张在中国实现民族立国[20]。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21]中国境内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中华民族的概念逐渐得到普及、认可。在以“救亡图存”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宁夏境内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其中。宁夏境内各族人民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力支援绥西抗战、创建回教抗战团、回民骑兵团、少年抗日战地服务团、陕甘宁边区、将台堡三军会师、单家集夜话、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程子华手书“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旗……无不诉说着宁夏各族儿女团结斗争的历史。抗日战争期间,在日本帝国主义分裂中国,试图建立“伪蒙古政府”“回教国”的阴谋面前,宁夏各民族有着清醒的认识,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始终不为所动。盐池县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盛产盐、甘草、煤炭、砂等,曾是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支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36年红军西征到达固原、豫旺、同心一带,废除苛捐杂税、打土豪分田地、反对抓壮丁,制定了《总政治部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指导民族工作,提出“回族的事情由回族自己解决”,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创建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22]红军的活动,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了回汉人民的热烈拥护。1939年1月至1941年6月,西吉、海原、固原的回族农民,为反抗国民党的残酷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接连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即有名的“海固回民暴动”。1941年8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回民暴动队改编为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部抗日回民骑兵团,为西北的抗战作出了贡献。[23]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他们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生动的历史写照。中国共产党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受到了回汉人民的热烈拥护,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回族青年主动为红军带路、捐钱、捐物,支持革命。在革命的实践中,宁夏各族儿女增强了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宁夏各族人民中共存共融,共建民族团结示范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夏境内有汉、蒙、满、回、藏等民族。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后,全国各地支援边疆建设、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之后的“三线建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有大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支宁人员进入宁夏。来自陕西、甘肃、北京、山西、山东、青海等全国各地的大批优秀干部、科教人才、文化工作者、医疗工作者、工人、农民迁移至宁夏,投入到火热的宁夏建设中。尤其是来自全国各地和回族干部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是一大特色。仅银川地区就先后接受安置了浙江、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省(市)支宁夏建设者10万人左右[24]。支宁人员的迁入影响了宁夏的民族分布和结构,回汉民族交错杂居的居住格局更为明显。宁夏灵武县的回族人口占比在建国初期为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但到1952年时,灵武县回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0.32%,1962年占52.90%,1972年占48.63%,1982年占47.13%。[25]石嘴山市到1964年年底,石嘴山矿区的职工队伍已经是一个两万人的煤碳生产和建设群体,这是一支不分来历、不讲地区、团结一致、共同建设矿区的强大队伍。小聚居、大融合的局面业已形成,多元移民文化的交融使这一地区表现为极强的兼容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也为当地社会生活注入了活力。移民与当地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相处融洽,相互交流,移民带来的外来文化与当地的文化一次次地汇聚、碰撞、融合、新生。加速了宁夏地区的民族交融。文化、习俗上的融合、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元素。各民族逐步实现了文化认同、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在历史的互动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意识得以巩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开始了由南部山区向北部平原地区的扶贫移民和生态移民,是生存型与发展型兼备的移民活动,尤其以闽宁镇、红寺堡移民开发为代表,见证了中国反贫困政策推进的历史进程,也是宁夏南北合作、中国东西协作、共同发展的有益尝试,推动了宁夏经济开发的浪潮。经过30多年的努力,累计移民100多万人,形成了多个具有特色产业优势的乡镇,体现了党的惠民政策。宁夏的移民安置遵循了大杂居、互嵌式的模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不同民族共同居住的“互嵌式社区”模式成为宁夏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民族、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共居同一社区,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削除了民族间的隔阂,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密切相连的共同体。2017年开始,宁夏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已有多个市县及单位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示范单位。如: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社区党总支书记张丽萍作为社区代表参加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暨国庆庆典相关活动。该社区常住人口13850人,其中回、满、蒙古、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45%。社区工作者引导辖区居民把“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思想潜移默化地融入心中,大家亲如一家,其乐融融,为中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期间专门走访了金花园社区,了解民族团结工作情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全国各地支援宁夏建设和宁夏内部的扶贫移民、生态移民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了宁夏各族儿女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归属感、荣誉感,增强了宁夏各族儿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以提升,宁夏成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区,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几十年来,宁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一部宁夏历史,就是一部多民族团结奋斗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缩影。历史是现实的根源,我们从历史中走来,它是我们存在的依据,是一份无比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新时代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养分,传承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四、新时代,宁夏要秉承优良传统,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新时代,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极端气候变化、新型病毒肆虐、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全球化进程下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重大机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力量,奋进创新。

2021年8月27—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回顾了党的百年历程,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021年10月10—1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第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指出,新时代宁夏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要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我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方向。宁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曾是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大舞台,也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做好新时代宁夏的民族工作,积极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各民族的政治认同。尤其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中枢和核心作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坚持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让各族人民通过完善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国家认同。同时,深度拓展各民族交往融通渠道,巩固和强化民族团结。

要加快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民族团结、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物质基础。

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宁夏要在发扬民族团结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挖掘、整理、宣传自古以来宁夏境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总结宁夏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所形成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借鉴的包容性,进一步形象地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宁夏各民族团结的故事,展示宁夏形象。开展理论宣讲下基层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让全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新时代,我们应大力保护、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民族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使其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宁夏率先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猜你喜欢

宁夏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宁夏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