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雅”美育思想主要内涵及其特质
——以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课文为论
2022-12-25翁绍琪
翁绍琪
美育,即审美教育,指通过采用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培养人们正确、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传播健康的审美观点和情趣,以此提高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辅相成。美育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提出,但其实践很早就有。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乐”指的就是美育,而在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多位学者也都就美育问题展开过讨论。蔡元培在1912年2月所著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首次公开倡导美育,认为美育即美感教育,为“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的桥梁。蔡元培主张利用美育陶冶人们性情,提高人们精神境界,建立积极、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启蒙期,对身边的人和事保持着浓厚的好奇心。在这个特殊时期,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材中描写美好事物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想象力、思维方式、思想品格等。基于此,笔者认为,通过开展相关美育工作,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和雅”美育思想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能够在生活、学习中有效调节自身的心态与情绪,自觉因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与生活。
一、“和雅”美育思想的内涵
美育承载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等重大使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强化美育育人功能”。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该文件要求,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美育还处于“发展中”阶段,是“五育”中的短板,美育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基础教育存在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倾向,美育教学仅仅依托音乐、美术课程得以实践,缺乏必要的整体性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时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中华美育精神”是美育的核心命题,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在人生态度与人生境界的追求上主张中正平和、温和文雅。可以说,“和雅”之境,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它强调文德兼备、美善统一、尽善尽美。
“和雅”,即中正淡雅之境,中就是正,雅也是正,“和雅”是一种中正之道。以“和雅”为根本的“和雅美育”的核心内涵是“和而不同,雅而有致”,要求追求正确的德行,培养人的美德。具体而言,“和”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而营造出一种协调的氛围,使得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实现自我超越。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的外在客观条件和环境而存在,正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协调、和睦相处,才使生活充满着审美意味。但是,“和”也并不是简单的同一和一味的附和,而是在尊重个人个性发展的前提之下,追求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一方面实现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同时因材施教,鼓励个性的张扬和发展。“雅”即温文尔雅、恬淡寂静、醇厚典雅、中正温和。荀子认为温文尔雅的君子应该尽可能地中规中矩,既要保留个性的棱角却又不伤人,坚持自我的立场和价值取向,不随波逐流,从而符合《尚书·皋陶谟》中提及的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1],以培育健全的人格,实现“雅德”“雅趣”“雅健”“雅言”“雅思”“雅创”的协调与统一,达到“雅”的审美境界。“雅而有致”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其目标是培养有才能的文雅的学生,造就有才华的儒雅的教师。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他明确指出美育工作的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小学学段是开展美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具体语文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文本中蕴涵的情感进行深入而透彻的分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和雅”美育思想,既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又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其中的思想情感,逐渐健全自己的人格。鉴于此,要积极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和雅”美育范式的构建与实践,着手美育课程的创新,将美育融入到日常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领悟人生之道与和谐之美。
二、“和”融于天地,“雅”正于自然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日渐严重,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多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等。在教授这些课文之时,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引导学生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爱护自然环境有深入的反思,教育学生积极与自然和谐相处,让学生明白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对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刻的探讨。学生在接触课文时,最先要解读的自然是文字,而进一步需要反思和体悟的是文章中的思想与情感,在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同时,基于个人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注入自身的想法,深入挖掘文章的精髓和灵魂,融入其中,与作者产生共鸣,领会作品的真正价值,获得人生的道理。热爱自然、探索自然是小学语文教育应当赋予学生的优秀品格。天地万物,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走进自然世界,感受花草树木,能激荡起学生对现实和人生的思量。
《丁香结》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此单元主题为“走进大自然”,相关的课文还有老舍的《草原》,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花之歌》,以及《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三首古诗词。《丁香结》描写了城里丁香花的色彩和姿态、城外丁香花的美丽芬芳和斗室外3 棵白丁香的莹白娇艳,是一篇语言精美、意蕴丰富的散文。作者由随处可见的丁香花入手,从“城外”到“城内”,再到“居住近三十年的斗室外”,进而联系到描写丁香花的古诗词;从形状、香味、颜色的描述,再延伸到丁香花所关涉到的人、事、情,由此阐发深刻的人生体悟,“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作者近三十年的春光都是与丁香一起经历的,通过细雨中的一柄柄的花蕾表达人生的忧愁和不顺意,得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的感悟,体现出作者对世事和人生的洒脱态度。小学阶段的教学较易忽视学生的心理状态,普遍认为学生思考较为浅显,对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关注较少。在《丁香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中既有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包含如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般的状态,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作品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解读和分析是文学阅读的重要抓手。正如文学翻译家夏丏尊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所说:“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2]学生由文学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产生更深层次的体味和情谊,在心中更多了一份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基于中国人生美学所主张的“和雅”思想来看,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是各种要素之间的多样性的和谐统一,人与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则在于“天地之和”,达到人与天地、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与调和即为“和”,是生命大美之体现。此种人的生命之美或“和雅”是具体语文教学实践所要实现的目标,也是美育活动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最崇高、最神圣和最美好的。
三、“和”融于东西,“雅”正于国家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国家兴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灵魂所在。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需要后天的引导,而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施群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学段是一个特殊阶段,学生处于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且接受能力较强的时候,具备极其丰富的情感,同时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基于“和雅”美育思想开展教学活动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很有必要。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就提到:“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就决定其在教学中要承担这个重任,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将学科特征充分发挥出来,将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渗透其中。语文课文中所蕴含的崇高精神和思想能够深刻地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生的心智和品格处于待开发和完善的状态,较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语文课堂中,要将爱国情怀作为灵魂加以落实,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审美教育。在教学中,不能采用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仅仅教授课文内容,而需要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征,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和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科学、合理地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活动中,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开展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语文课文是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培育最好的载体,在部编版六年级上下两册书中就编选了多篇爱国主题文章,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是革命领袖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完成的一首七言律诗,写出了长征的惊心动魄,彰显出磅礴有力的恢宏气势,表现出红军战士不屈不挠的战斗豪情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中,毛泽东通过赞扬张思德那种为人民而生、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共产主义精神,阐述了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和怎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狼牙山五壮士》赞颂了五壮士不畏强敌、舍生忘死的革命主义精神,忠于党和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十六年前的回忆》还原出一位革命先烈在生死危难之际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视死如归的感人形象,颂扬了李大钊同志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讲话时指出的:“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4]这些英雄人物形象是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象征,对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
在任何时候,爱国都是时代的主旋律。实施“和雅”人格养成教育就是要通过学习这一类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培育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不断奋斗的责任感。
四、结语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和雅”美育思想涵盖现代教育理念的诸多方面,要求顺应自然,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学生的心灵更加自由,人格更加完善。为更好地落实小学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目标,要坚持以语文课程建设为基本载体,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道德素养为内容,结合学生、学校和地区特色,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完善学生人格,涵养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和雅”学生。
注释:
[1]攀东译注:《尚书译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第20页。
[2]夏丏尊:《夏丏尊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5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2页。
[4]习近平:《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2019年9月29日)》,《人民日报》,2019年9月30日,第0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