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感与豁达人生
——《短文二篇》教学设计
2022-11-18黄盛勇
黄盛勇
【教材、文本分析】
《短文二篇》是部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由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两篇文章组成。
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此单元围绕“自然山水”主题编排了《三峡》《短文二篇》《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共4 组课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从古人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中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学习过程中,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大意。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之中,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同时,也要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和豁达的人生态度。陶文开头讲述了自古以来大家对于山水的热爱之情的谈论,中间主体部分用简洁明丽的语言具体描述了山水之美,结尾极力赞扬了美景,同时表达了世人不能欣赏的惋惜。苏文开头写到美好夜色消解了作者的睡意,当其起身欣赏夜色时发现一人欣赏不够尽兴,于是去找好友张怀民共享;中间部分用了本体喻体倒置的陌生化比喻的写作手法;结尾则是发表了“世界上不缺少美景,只是缺少‘闲人’”的议论。可见,两篇文章在行文思路和情感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整体教学。
具体怎么来开展教学呢?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读起来。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自学能力是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同时教材中的文言文数量是有限的,因而扩大阅读量和传授相关阅读方法也就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教师要留足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行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并进行适当检验,这样才能助推深度学习的实现。
诵读课文是非常重要的文言学习方法之一。通过诵读(包括朗读和背诵),学生可以较好地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高低快慢,进而理解文字背后的感情。对于这篇课文而言,诵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两篇文章在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的异同的理解,从而深化对文章主题主旨的认识与掌握。
真正要读懂一篇文章就要把握行文思路,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两篇文章最难理解的地方就是结尾的议论。因此,教师要具备整体性视野,从文章全篇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借助诵读,欣赏两篇短文不同的语言风格。从句式、用字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体会文章风格的不同。
2.品读写景的句子,深入体会文章末尾议论的句子所寄托的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
3.学习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从句式、用字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体会文章风格的不同。
2.品读有关景物描写的语句,把握景物特征,学习不同的写景技法。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诗文导入,激发兴趣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南宋诗人释绍昙的诗歌。今天我们学习《短文二篇》,走进陶弘景、苏轼的内心世界,感悟更多的“人间好时节”。
二、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对陌生的字音、字义进行疏通,把难理解的词句圈画出来。
1.重点掌握的字词。
《答谢中书书》:
弘(hóng)与(yù)其奇者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四时(四季)俱备
晓雾将歇(消散)夕日欲颓(坠落)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
未复有能与(参与,这里指欣赏)其奇
《记承天寺夜游》:
相与(yǔ)藻荇(xìng) 柏(bǎi)
欣然(高兴的样子)起行 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的人)
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理清文章思路。
《答谢中书书》:
记叙(总写):“山川之美,古今共谈。”
描写(详写山川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议论:“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记叙(寻乐):“元丰六年”至“相与步于中庭”。
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议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反复诵读,感知语言
反复诵读《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发现二者在句式、用词、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1.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熟悉课文。
2.请学生朗读,由其他学生指出字音、节奏上的问题,教师总结。
3.集体朗读课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总结:
《答谢中书书》:
(1)句式特点:句式整齐,多是四字一句,多用对偶。
(2)用字用词:文章用词精美,描写生动。
(3)韵律节奏:音韵具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记承天寺夜游》:
(1)句式特点:长短句结合,富有节奏变化。
(2)用字用词:语言朴素自然。
(3)韵律节奏:音韵和谐,节奏富于变化。
四、置身其中,赏析景物
1.两篇文章都很简短,相比之下《答谢中书书》中的写景文字较多,因此可以从景物特点、写作角度进行比较。
《答谢中书书》: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总写山水,俯仰结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节景象,主要写静态美,静中有动。)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日景象,主要写动态美,动中有静,生机勃勃。)
注意重点分析“乱”“竞”等字眼。
《记承天寺夜游》: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一句中没有一个字写“月色”,但处处表现“月色”。澄澈的积水隐喻月色的皎洁,“水中藻、荇交横”隐喻竹柏摇曳,烘托月色明亮、清幽,先写喻体“水中藻、荇交横”,再以“盖”(大概是,表推测)字引出“竹柏影”,展现了沉浸于美景,恍惚间产生了错觉的审美体验过程。运用了“月光如水”这个比喻,但本体喻体倒置,有一种陌生化的效果。
总结:《答谢中书书》主要从视觉角度描写景物,色彩绚丽,充满生机;《记承天寺夜游》则采用了陌生化的比喻技巧,景色宁静。
2.回顾学过的写景诗文,加深对写景手法的理解。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刚对这两篇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的分析,老师想到了我们刚学过的《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湍急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峰峦花树的影子,高高的山峰上,柏树扎根在峭壁里,姿态万千,山崖上的瀑布飞速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很多趣味。作者先从视觉的角度描述了景象,再进行了评论。二二节奏,音韵和谐舒缓。你们想到哪些学过的写景诗文,特别是进入初中学过的,尝试着背出来并概括其中的写景妙处。
预设:朱自清《春》,曹操《观沧海》,王湾《次北固山下》,韩愈《晚春》,等等。
五、咬文嚼字,细品情感
1.“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情有何异同之处?
明确:
同:作者都热爱山水自然,对世人不能欣赏山水之美感到惋惜。
《答谢中书书》一开头就说明了“山川之美,古今共谈”,接下来个人大谈山川之美。陶弘景作为古今谈山川之美集大成者,是“能与其奇者”。谢康乐(谢灵运)和“我”是能欣赏的,世人包括谢中书是不能欣赏的,委婉劝告谢中书不要只顾在朝廷忙碌,要有点雅致。《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一人欣赏月色不够,还邀请了好友张怀民一同分享,能够超越现实进入审美境界中。“但”意为“只是”,表达出作者对能欣赏月色之人的数量之少的遗憾。
异:陶弘景心境平和,苏轼还有失意忧伤之情。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命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人。陶弘景一生历经宋、齐、梁三朝。政权交替频繁,时局动荡不安,战争连绵不断,皇室内部也因为争夺皇位而时常发生宗室血腥事件。《答谢中书书》一文,根据谢中书官职可知是陶弘景晚年的作品,此时他已经归隐山林,世俗之念褪尽。
元丰六年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四个年头。经历“乌台诗案”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活动受到监视,不得签署公文。虽说他豁达开朗,但始终有远大的政治理想。“闲”让我们联想到闲暇、悠闲、闲适、闲得发慌等,但在很大程度上,苏轼是被迫闲下来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则是他心中不平之意的流露。
2.陶弘景、苏轼说人们不能欣赏自然美景,我们似乎也一样。说说理由并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改变。
预设:
(1)我们很忙,作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去欣赏。
(2)即便有了时间,心理压力大,没有心思欣赏。
(3)网络很有吸引力,游戏更有趣。
(4)机会少,看得少,不懂得欣赏。
教师小结:我们有多久没有抬头望向天空?有多久没有听到鸟鸣、闻到花香?不去关注这些,表面看起来我们没有缺失什么。其实这与我们的生命质量有着内在的关联。关注自然,就是要领悟生命的无限可能和勃勃生机,给我们的生命灌注一种力量,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避免生活的空洞无味。
六、拓展知识,增进理解
1.列举谈山川之美的部分诗文(尤其是谢灵运的)。
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庄子:“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嗅梅》)
2.列举与苏轼有关的欣赏山水,表现作者豁达胸怀的诗文。
苏辙:“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黄州快哉亭记》)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七、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从两篇短文中任选其一,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
【教学反思】
这两篇短文是文言文,文言知识显然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点。为此,笔者留了较多时间给学生进行字词注释和文意疏通。为了巩固记忆,要适度加强相关成语和同义例子的整理,保持学习的频率。
文章千万篇,我们是学不尽的,可背后的人的思维,是能找到共通处的。两篇短文重现了一个基本的写作模式:先记叙描写,再议论抒情。因此,学生要熟悉描写的角度,掌握虚实结合、比喻、对比等写作方法,为以后的阅读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两篇短文的议论对八年级的学生而言,在理解上难度较大,因而笔者拓展了相关的诗文,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加深认识。如《嗅梅》中的“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着重引导学生关注欣赏自然美景,克服眼前的压力和诱惑,保持一份生命的诗意,做到心中豁达坦然。
总而言之,一切教与学的活动,都在于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把教学落实到对字词、句子的细细品味当中,做到读思写相结合;同时,还要注意强化学生的默读朗读训练,加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