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
2022-12-25刘茜雯林玉梅
刘茜雯,李 雨,林玉梅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在借鉴第一课堂教学的育人理念和体系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要求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形成的一套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该制度主要围绕高校共青团工作内容、项目设置、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等内容进行全方位设计。助力共青团开展思想引领教育、素质拓展延伸、社会实践服务、志愿服务提升和创新创业发展等第二课堂活动的路径往更科学、更系统、更制度、更规范的道路发展。让高校学生在参加共青团第二课堂过程中的情况记录有数据、评价可量化、进程能测量、效果得呈现[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而思想政治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开展思想政治评价,是推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而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不仅加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同时从导向、过程和内容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评价提供了崭新视角和考量依据。
一、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思想政治评价中的价值意蕴
(一)突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方向的价值导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离不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该制度围绕这一根本任务从工作内容、项目设置、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设计,充分体现了高校共青团组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作用。思想引领是首位,指导“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的构成与完善;思想引领是主线,贯穿整个“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运行的始终,并体现在每一个第二课堂教育环节的要素之中。“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无论是从育人理念还是体系设计方面,都践行了共青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通过实践育人的基本方式,兼顾综合素质拓展,重点促进大学生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境界,教育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了该制度在第二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强调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评价的客观依据
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评价多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成绩,尽管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结课闭卷考试发展为“平时考核+结课开卷考试”模式[4],但仍难以全面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课程项目体系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社会工作、技能特长等七个类别。其中思想成长这一类别是高校思想政治评价的重要参考,因为在思想成长这一类别中,它的主要功能是详细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入党入团的具体情况,参加党校团校培训、思想教育实践的经历以及获取的相关荣誉奖项情况。第二课堂成绩单详细记录了学生思想成长类学分的获得情况,该成绩单将理想信念、政治素养、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等育人成效显性化,是学生在大学四年思想成长方面的真实写照,可以为思想政治评价、青年人才政治举荐、表彰激励等提供客观依据。
(三)凸显满足大学生思想成长需要的供需理念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在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服务人才培养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来设计课程目标体系的。思想成长模块居于课程项目体系首位,是必修课程,且思想成长模块内容的学分授予占比较大。在此指引下,有利于各高校在第二课堂教育中着重开展思想成长类活动,在第二课堂教育实践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各高校开放平台进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为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成才发展进程提供精准“画像”,为学生进行准确的思想政治评价,进一步把握学生的思想成长需求,进而解决第二课堂“供给侧”问题,深入满足学生的思想成长活动和课堂需要。
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在思想政治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为了进一步了解“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以来的运行现状,尤其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评价中的应用情况,采用文本分析和访谈等调查方式对国内已经全面推广“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68所高校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
(一)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思想政治评价体系
在调查中发现,随着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思想政治评价的方式已不再停留在“答辩式”“总结报告式”等简单的主观评价层面,逐渐实现由传统的主观性评价到具体化、可视化、数据化评价。“第二课堂成绩单”客观地反映了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及其表现的具体情况,在调查的68所高校中,有38.23%的高校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一项评价指标,纳入学生团员发展、推优入党、“青马工程”学员选拔等的思想政治评价测评体系。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及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学生可自行打印‘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评奖评优或推优入党的重要参考依据”;《北部湾大学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学生获得的第二课堂学分将作为评定各类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五四评优’、推优入党、参评优秀毕业生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此做法将学生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成绩纳入相应评价体系,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评价的考量更具量化,而且在对大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将“第二课堂”成绩与“第一课堂”成绩进行通盘考虑,凸显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功能,但不足之处在于,调研中尚未发现有高校单独采用“第二课堂成绩单”思想成长类学分成绩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评价的参考,由此得知较为系统的测评标准仍需进一步提升。
(二)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评优评先的准入条件
有些高校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把“两张成绩单”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研究生推免等参考要素。通过调查得知,14.71%的高校把“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大学生评优评先的准入条件,也就是说学生在完成规定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或学时后,才具有推优入党、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评选等相应评优评先的资格,这也为优秀学生举荐工作提供了考量依据。
如《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第十条规定:“各年级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积分,即可有条件参加学年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研究生推免等,如未按规定完成所需的最低积分,该生不具备参加所有先进评选的条件”[5];《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学分管理及实施办法(试行)》第五条规定:“学生在毕业前“第二课堂成绩单”必须达到60学分方可毕业,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必须达到80分才能参加优秀毕业生评选,才能具备推优入党的资格”。
另外,有的高校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学生档案,要求“第二课堂”成绩必须达标方可毕业,严把出口关。有的高校通过企业招聘宣讲、学生个人应聘、媒体宣传等方式推介“第二课堂成绩单”,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作为参考。还有的高校将教师指导学生思政学习、创新创业、体育锻炼、文艺活动、劳动实践、社团活动等经历纳入教师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等参考指标,激发教师指导“第二课堂”,发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此做法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学分成绩作为高校评优评先的准入条件,体现出“第二课堂成绩单”在大学生评价考核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地位,更加突出了“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重要作用,但存在“一刀切”现象,对“第二课堂”中各类别学分成绩的考量还做得不够细致,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思想政治评价的信息化手段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极大程度利用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先进性与时代性优势,打造了如“到梦空间”等数据化、科学化、智能化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信息管理平台。这些平台灵活运用大数据思维,根据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思想成长类学分情况的校内外大数据分析情况,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评价体系,让原本较为主观的思想政治评价逐渐显性化、量化,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评价的信息化发展。
在目前实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高校中,大部分高校使用“到梦空间”管理系统(使用高校已经覆盖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份,大部分省份的龙头高校已经逐步入驻使用,如北京科技大学、兰州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西藏大学、海南大学、宁夏大学等),主要聚焦素质拓展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构建评价机制、增强社会认同等重要环节,运营维护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部分高校使用“PU口袋校园”平台、“趣拓校园”“青果软件”等系统,另行付费开发拓展第二课堂系统功能,以对接学校个性化制度,如与学校原本的综合素质测评系统、教育系统等实行兼容互通;有个别高校为了开展好“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自主研发基于PC端和移动端的“第二课堂成绩单”信息管理系统,集项目发布、项目审核、学生报名、成绩导入、成绩公示和学生评价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全方位满足教师开展第二课堂工作和学生参加第二课堂项目的个性化需求。无论使用何种管理系统,各高校均重视第二课堂大数据中心功能,可视化了解第二课堂情况,助力高校第二课堂管理更科学、更系统、更制度和更规范发展。
三、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在思想政治评价中的实践启示
(一)构建科学的第二课堂思想成长类课程体系
构建和完善第二课堂思想成长类课程体系:一是制定第二课堂课程指导大纲,突出思想成长类课程项目权重,依托青年大学习、青马工程、主题团日活动、团校教育等育人载体,打造思想成长类第二课堂课程教育平台。二是打造第二课堂课程规范化项目样板,参照“第一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制定“第二课堂”课程项目质量标准,明确项目性质类型、目标任务、内容环节和考核评价办法等,形成操作流程规范、育人质量可评、项目选择清晰的“第二课堂”教学计划。三是组建第二课堂思想成长类课程讲师团或学生宣讲团,有针对性地提升课程质量,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实践性、时代性。四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三全育人”中,将“第二课堂”思想成长类课程作为课堂思政的有效补充,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课内课外高效协同,引导大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沉浸式学习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磨练,增强自身本领,进而增强“第二课堂成绩单”思想价值引领功能。
(二)强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对共青团政治录用的支持功能
政治录用是当前政党的一个关键功能。“社会上有许多杰出的人才有其价值观和能力优势,政党为了维持组织的运转,通过有组织的活动,把这些人才吸引到政党身边,并把部分能向政党主动靠拢的积极分子推荐给人民群众,由人民群众把这部分杰出人才选举到政府运行的各个重要环节中,以提高政府的施政能力。”[6]从共青团的性质和成立背景出发,共青团发挥着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作用,同时发挥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录用作用。“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共青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各高校应进一步强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对共青团政治录用的支持功能。
探索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共青团政治录用基本依据的制度,为政治录用和人才举荐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支撑,有效提升“第二课堂成绩单”价值应用“含金量”,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有效提升共青团育人功能起到重要牵引作用。
(三)健全思想成长类学分监测与评价机制
强化第二课堂“大数据”相关功能:一是完善学分统计和反馈机制,定期核算并通报思想成长类学分完成情况,客观记录、科学评价、分级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思想成长类经历和成果,对未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及时采取学业预警、指导帮扶等措施;二是强化“第二课堂”思想成长类评价过程管理,提升“第二课堂”思想成长类成绩单的评测标准。具体综合运用过程评价、阶段评价、结果评价、综合评价等方式,提升评价体系的开放性、多元化、系统性、发展性水平,在客观准确记录的基础上,为学生形成一张专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全面准确反映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思想成长情况,实现育人效果可测量、可评价、可显现;三是及时掌握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思想成长类课程的情况,定期评估第二课堂思想成长类课程成效,通过意见收集或评分设计定期分析学生课程评价、实践效果,指导改进思想成长类课程项目体系,实现全面、健康成长的动态指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