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2-12-25原路霞
原路霞
(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长治 046000)
一、高职院校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意义
(一)提升规范化水平,有效规避违规风险
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升格或兄弟院校合并而成,内部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管理基础相对薄弱。预算管理一体化以项目储备为源头,按要求储备完成后方可编制预算,预算经人大批复后直接导入国库集中支付模块,预算指标直接控制资金支付,各项流程环环相扣,不存在任何人为操作的空间。例如,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服务或工程,未按规定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当资金支付时,将会由于国库集中支付模块关联不到政府采购系统数据而无法支付。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无形中会促进预算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有效规避违规风险。
(二)促进业财融合,有效实现资源共享
以往高职院校预算、资产、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绩效管理、决算、政府财务报告、会计核算等系统相互独立,由于业务规则和数据口径不一致,数据无法共享,信息化水平低,财务人员只能人工提取所需数据、加工后利用,效率低下、准确率也无法保证,难以为领导决策提供保障。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够将分散的系统集成整合,实现数据实时更新,有利于促进业财融合,加速内部沟通协调机制的建立,有效实现资源共享。
(三)提升工作效率,有效开展工作
以往高职院校财务人员整日穿梭于财政各业务部门审批用款计划、支付或奔波在银行、税务的路上,或伏案待在办公室整理粘贴单据、会计核算、填报层出不穷的各类报表。几乎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新制度新政策,知识更新不及时,对政策理解不全面不透彻,习惯用固定思维、老办法或直接抄作业等方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后,财务人员足不出户便可完成资金支付,只需发起资金支付申请,数据将实时更新,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校验规则审核后发送代理银行完成资金支付。记账通过会计核算模块“业务数据提取—支付数据结转凭证”功能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决算报表、政府财务报告也可根据核算结果自动生成,能够极大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二、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一体化具体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预算管理一体化意识
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否顺利推进,取决于单位工作人员及内部管理。现阶段,高职院校岗位职责划分不明确,各业务部门人员普遍参与度低,往往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或消极怠工。甚至校领导也有“预算业务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的错误认知,且更关注教学科研,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仅关注年度收支及重大项目执行情况。单位自上而下预算管理一体化意识的缺失,严重阻碍了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二)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体系
预算管理一体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能够可以借鉴参考的案例、做法及经验都较为匮乏。高职院校作为基层预算单位,内部管理薄弱,响应速度慢,处于观望、奉行拿来主义的状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上线是在财政部门的强势推动下被动配合,制度建设方面更是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小修小补,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体系。
(三)预算管理流程需要优化
预算管理一体化将预算项目作为预算基本单元,项目库实时记录和动态反映预算项目,从前期谋划、项目储备、预算编制、项目实施到项目结束全过程的预算管理信息,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库管理作为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核心流程,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项目库管理思想上缺乏主动性,行动上管理方式较粗放、手段较落后、流程较模糊。项目储备随意无序、缺乏前瞻性,不围绕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实际工作需求,不能结合中期财政规划对项目实行滚动管理。而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也是差强人意,绩效目标设置随意;疏于事中跟踪监控;事后评价的重点也只是数量、时效、预算执行率、合规性等方面,难以真正发挥预算绩效管理作用。
(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仍需完善
1.登录账号分配不合理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有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管理、预算编制、预算绩效、预算调整和调剂等多种模块,这些模块并不全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它需要资产管理部门、政府采购部门、人事编制部门、综合办公室等多部门协同完成。目前,登录账号集中分配在财务部门,难免会造成“预算管理一体化就是财务一体化”的误解,为各业务部门拒绝参与提供了借口。
2.部门系统之间未实现全面对接
截至目前,山西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尚未与资产系统、债务系统、人事工资系统完成对接。在编制2022年预算时,基础信息模块中“人员信息” 的维护完全靠人工进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且准确性难以保证。“资产信息”和“债务信息”暂且搁置,待省财政厅统一完成对接。
3.系统稳定性差,运行效率较低
由于预算管理一体化全省一个系统,资源有限,同时段在线人数又很多,尤其是工作时间,系统总是出现各种奇怪的问题,卡顿、无法登录、信息加载不全、操作无法保存等,操作人员常常是时间干耗在系统上,而非业务本身,工作效率很低。
4.盲目追求一体化
为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进程,自上而下设置了各种指标考核进度。例如会计核算模块设置“单位负责人是否存在于预算编制的在职人员基本信息表中”“系统中存在手工编制凭证”“系统中存在从支付中结转的凭证”来考核上线情况;“支付金额与核算金额的偏离度”来考核会计核算是否规范。本人单位的负责人由外地跨市调入,编制和工资手续预算编制时尚未理顺,不符合上线要求,系统工程师坚持要求改为在职人员基本信息表中存在的人员。再有,要求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模块的支出只能提取记账,支付金额与核算金额的偏离度不得超过30%。该项规定显然不适合工资业务,工资支付时分科目申请很烦琐,单位往往选择工资项目中的一项如“基本工资”申请,额度不够的情况下顺延下一个科目。通过提取支付数据生成记账凭证,核算信息将与人事工资系统数据不一致,同时财务会计也无法区分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
(五)预算管理团队素质有待提升
预算管理一体化通过信息化手段集成整合预算管理全业务流程,具有综合性强、依托计算机及网络的特点,这些特点对预算管理团队提出了挑战。财务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职业技能支撑,而且需要具备资产管理、预算绩效、合同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内部控制、英语、法律等知识储备,还要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及网络以及较强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严重老龄化,大多学历低,缺乏所在岗位理论知识的系统培训,虽然近年来也经历了重新修订预算法、资产清查、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政府会计制度等改革,但总是被推着往前走,疏于自主学习,知识的更新进度跟不上工作需要。同时,财务工作的专业性,财务人员调离财务岗位的机会几乎为零,直到退休,才会补充新人,财务人员构成的老龄化导致信息化水平较低。
三、高职院校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制度宣贯,增强一体化预算管理意识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全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现实需要,单位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这项举措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做好制度宣贯,让大家明白预算管理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全校的发展运转,需要全员参与配合,要摈弃“预算管理一体化就是财务一体化”错误观念,同时率先垂范,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来引导全员积极投入到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建设中来。
(二)完善组织架构,规范制度体系
1.完善组织架构
构建由决策机构、工作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组织架构。决策机构由校级领导构成,负责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工作机构由各处室、系部负责人构成,负责组织协调预算管理一体化具体工作;一般设在财务部门,计财处长兼任组长,具体工作人员除财务人员外,还应有综合办公室、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编制人事纪检等业务部门人员,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执行机构由各处室、系部构成,具体执行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
2.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完善项目库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经费管理办法及支出流程、政府采购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及绩效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夯实预算管理的制度基础。
3.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流程
预算管理应该围绕学校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以项目库管理为源头,结合中期财政规划,按规范填报绩效目标、分级分类储备项目并对项目实行逐年滚动管理。项目储备完成后进行预算编制,包括项目支出预算编制、非税收入征收计划及三公经费预算。预算编制要注意绩效目标的申报,绩效目标审核不通过,将无法安排预算;同时要注意按照项目年度预算的资金性质、支出功能分类、经济分类等信息精准编制;形成资产的应依照项目资产配置信息编报资产配置预算,涉及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的,则需填报政府采购预算表、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预算经人大批复后,进入资金支付流程。涉及政府采购资金支付需求时,要关联政府采购读取政府采购合同信息,否则不得进行支付,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预算执行中,要对资金运行状况、预算执行进度及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监控,及时发现纠正问题 ,确保绩效目标的如期实现。根据国库集中支付数据自动提取生成记账凭证,会计核算中要注意根据职业判断客观选取通用模板同时甄别机制凭证是否符合业务实际。根据会计核算结果自动生成决算报表、政府财务报告。项目执行结束后,按照确定的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自评,作为决算组成部分指导以后年度的预算安排,完成项目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
(三)改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
1.增设非财务人员登录账户
建议增设多名经办岗账户,分配给综合办公室、编制人事、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及纪检监察等部门相关权限。综合办公室负责基础信息模块中“单位信息”的填报及维护、项目储备及绩效目标申报、绩效跟踪及绩效自评价;编制人事部门负责基础信息模块中“人员信息”的填报及维护;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基础信息模块中“资产信息”的填报及维护;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监督预算执行、绩效运行监控等。形成职责明确、全员参与、业财融合、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为预算管理一体化发展完善助力。
2.对接外部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债务系统及人事工资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接,实现资产信息、债务信息、人员信息实时更新,保证信息真实、完整、准确,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四)提升预算管理团队综合素质
1.引进复合型人才,提升预算管理质量
通过外部招聘或人才引进等方式吸纳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素养,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有一定的法律、英语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对口高校优秀毕业生,为预算管理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团队工作质量。
2.实行轮岗制度,规避财务风险
预算管理一体化强调预算控制资金支付,打破了传统财务工作流程,记账凭证通过提取支付数据自动生成,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同时完成,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隐藏着风险。资金支付、会计核算于一体的规则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是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为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及有效防止财务舞弊,应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规避财务风险。
3.培训与自主学习结合,提升团队素质
建议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财经院校教师,财政、税务业务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围绕资产管理、政府采购、预算绩效、内部控制、政府会计制度等进行,对热点问题、最新政策解析答疑,帮助团队成员正确理解把握政策;举办单位内部各种有奖知识竞赛,丰富团队成员的知识储备;鼓励参加职称考试、学历提升,通过报销报名费、学费、升职加薪等方式给予团队成员足够的学习机会和晋升空间。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一体化是全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尽管实践中不断涌现出诸多问题,但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细水冲石,相信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进完善,将对今后预算工作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