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
2022-12-25隆忠明
隆忠明
(那坡县林业局,广西 百色 533900)
近年来,为了全面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国家一直在推进中国特色会计管理体系的构建,以求发挥财务部门在管理会计发展中应具备的支柱作用,同时充分考量事业单位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性质、不同区域等各种因素,持续强化,“一盘棋”的建设思想,合理创建一个社会、政府以及单位协同发展机制,这对于事业单位办事效率与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过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使用时间不长,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功能性、适用性、可操作性还有待增强。因此,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亟须加以研究。
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依托管理会计,针对事业单位所实施的活动在工作前做好规划与预算,通过对业务以及财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预测、掌握未来经济发展与转变方向。另一方面,需要科学化、灵活化的使用财务管理手段,并严格实施成本与风险控制,把各种风险管控在单位可以接受范围内,能够实现成本管理控制目标。并且结合当前信息技术还能够实时跟踪与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信息资源以及相应数据,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服务。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水平。行政单位与私立企业不同,其具备较强的单一性特征,需要履行相对应的国家职能,切实解决某个方面的社会问题,关注重点就是实现社会效益能够最大化的目标。通过应用管理会计将业务、财务等有关信息进行融合,可以极大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单位社会服务水平与效率。
其次,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管理会计可以充分融合管理学以及会计学当中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手段,通过全面合理规划单位内部资金实际使用,让单位运行以及发展成本适当减少,让有限的资金可以使用到有需要的工作中。
最后,有助于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激励。通过管理会计当中先进的经营观念,不断改进与完善管理机制、员工激励机制等,可以让单位内部所有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增强经济管理理念、风险管控理念与人本价值观念[2]。
二、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现状
(一)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事业单位与私立企业不同,在实施各项活动中不以经济利益获取为目标,具备服务性和公益性特点,因此,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内的应用,主要就是针对政府所划拨的各种财政资金进行控制,并积极参与到内部决策以及管理经营中,有效的配置与利用各种财政资源,带动事业单位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发展。不过受到经济发展进程的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正式使用时间比较短,虽然它是会计的一个十分关键分支,但是与之有关的法律规定法规较为缺乏,管理职能并没有得到全面发挥,其作用也是在深化改革之后才被逐渐明确,这也使得部分单位工作人员对于管理会计工具重视程度不够,关注重点仍旧为个人业绩以及政绩的增强,没有及时更新管理理念,难以真正将管理会计职能作用发挥出来,可能会导致资产管理存在松懈问题,对于事业单位发展以及会计部门会产生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二)缺乏资金时间价值与社会效益理念
管理会计认为在周转使用资金过程中,资金会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而不断增值,在不同时间节点相同数额的资金支出以及收入有一定区别。而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主要使用收付实现制度,手续处理十分简单,对于资金时间以及成本损益的价值考量不全面,管理人员在管理时期单纯的考量前期资金的获取,对于资金整个使用管理不够严格,进而导致资金容易出现超支的问题,使得成本不断增多。同时,管理人员在全面助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缺乏整体社会效益服务观念,过于关注部门经济利益,对社会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有一定的忽视,没有积极结合区域其他各个部门展开信息共享与协同发展,管理会计具备的信息交互功能以及决策支撑作用难以发挥,无法充分为事业单位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三)管理会计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管理会计属于一种新型事物,尚未形成一个完整、规范、长期的管理制度[3]。而管理会计具备的功能是预测不断改变的未来,职能履行与传统财务会计并不相同,没有较为固定的工作流程可以遵循,管理制度完善难度较高。并且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性质较为特殊,主要凭借财政拨款来保证行政职能可以实现,财务部门工作重点为记账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并不可以直接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这也就造成与管理会计相关的经费较为缺乏,使得管理会计制度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充足的理论基础当作支撑,始终在理论摸索当中徘徊、停滞不前,对于制度形成有着十分严重限制。部分行政单位虽然积极制定与设置了内部会计制度,并且也充分依托会计制度当中各种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对较为完整标准,但是因为在实际工作时期对规章机制重视程度不足,在管理层面有一定忽视问题,并没有真正且全面发挥制度具备的引导作用。
(四)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缺乏先进性
管理会计职能发挥过程中,许多都是通过使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针对大量非基础财务或者基础财务信息展开科学的分析处理以及再加工,形成对管理决策人员有用的信息内容。可以说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内的使用提供无限可能性,能够让管理会计全面贯穿预算编审、项目储备、资金支付、决算分析、绩效考核、财务报告等各个环节当中,优化与完善管理会计发展流程。不过,目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中并没有配置专业化、完整化信息技术系统。并且因为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当中作用发挥需要一定时间,这也使得部分单位内管理并没有投入充足的资金、建设一个规范化、动态化的信息资料数据库,缺少专业工作人员去开发以及高质量应用软件平台,单位基础设施相对较少、应用环境不够良好,自然会造成管理会计得不到高质量使用[4]。
(五)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不精确
在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增强,事业单位在实施会计管理时期需要建设一个专业化信息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来保证会计信息具备的服务、指示、决策等各种作用可以发挥。但是目前事业单位内大多数都沿用过往的会计体系,在会计意识以及信息手段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这也造成管控会计价值难以持续发挥。同时,事业单位在有效应用管理会计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将精力放在业务财务收支核算层面,事中、事前事后核算不够合理以及全面,并没有全面利用会计核算基础来获取有关信息,这也使得在管理会计应用中难以真正通过核算基础将单位成本费用、收支结余、预算执行以及资产情况全面反映出来,结合数据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无法发挥事业单位内会计核算具备的价值,对于事业单位持续发展也会带来一定限制。
(六)管理会计队伍素质不高
与传统财务会计相对比,管理会计对于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以及工作能力要求更高,一般并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会计人员,很难有效胜任管理会计工作。而我国目前与管理会计相关人才较少,这也使得大部分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管理会计人才不足的情况,无法有效提高管理会计队伍素质[5]。一方面我国会计教育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大部分高校针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为落后,没有科学化、完整化的理论系统,这也使得与管理会计相关人才不多。另一方面,因为行政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专业和岗位不相符,对于有关财务政策以及制度理解不到位,对于财务工作缺乏较高的热情与创新能力,这也就造成其在工作开始中对于管理会计使用不够明显。
三、完善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加大对管理会计理念宣传力度
需要从社会以及国家层面出发,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管理会计工作经验,同时结合区域事业单位实际需求,做到“从群众来到群众去”将各种有价值的条款进行提炼,结合各种交流会议,全方位在事业单位内部以及社会当中针对管理会计理念条款进行宣传与推广,让工作人员对于管理会计可以拥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二)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理念
目前,我国对于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内应用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将财务核算从过往收付实现机制转变成为权责发生机制,并积极引入战略化成本管理观念。这一观念主要就是为了适应现阶段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站在战略高度展开长期规划,从战略层面针对成本以及社会效益进行统筹,让事业单位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可以提升。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各个机构逐渐成为一个整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展开互相协调与配合,统筹考虑高质量为民办事以及资源配置问题,可以让单位内部工作人员成本意识不断提升,能够真正明确成本管理是事业单位所有部门共同要承担的职责。
(三)完善管理会计制度
与管理会计有关的制度在设置时,需要充分遵循事业单位需求以及发展规律进行创新和设置,明确意识到在国外较为合适的制度可能在国内并不适合;过往对事业单位影响较大的制度,现在并不适合。将持续、长期增强社会经济效益当作管理会计战略实施的基本目标,建设开放性以及全面性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一是需要单位组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与掌握与资金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单位内外发展环境全面分析执行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补救,形成专属的、完整的规章制度。二是需要单位内各个责任主体发挥作用,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制衡机制与职责分工机制,并全面改进制度执行修订以及反馈机制,保证制度有着较强的可执行性与前瞻性。三是要明确各种财务工作管理方式和流程,积极寻找事业单位发展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和问题,制定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全方位地管控各种风险。需要不断完善与落实管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与职责,保证各种财务信息具备准确性和真实性。四是需要制定目标考核制度,针对完成管理目标以及考核任务的人员提供奖励,并没有有效完成目标考核的人员则需要给予一定处罚和批评,让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积极性可以得到调动,确保管理会计能够有效全面的实施,提升单位整体管理质量和水平。
(四)创新管理会计技术方法
目前,互联网发展速度不断增加,极大助推管理会计在社会各界的应用。事业单位可以充分结合这一发展背景,针对管理会计使用技术展开创新,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系统。一是国家层面需要构建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并积极针对管理系统展开研发与创新,引导各个事业单位内财政部门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二是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实施集中办公,充分借助专业研发与技术团队,将线下各种工作事项转移到线上,通过整合线上业务促使事业单位不同部门有效融合,强化不同部门之间互相交流与沟通力度,让政府服务可以真正实现“一窗通办、一网通办、跨区域通办”。
(五)夯实单位会计核算基础
事业单位在全面使用管理会计时,需要积极助推会计信息化发展,强化会计核算管理力度。一是事业单位需要及时地更新与改进会计管理手段、方式,积极使用各种信息措施与手段提升会计管理核算水平。二是依托信息手段来强化会计核算管理水平以及核算管理效率,不仅需要将管理会计与基础性财务核算工作相结合,还需要全面体现管理会计具备的控制职能、决策支撑作用。可以结合管理会计针对单位收入与支出、净资产等进行核算。以支出核算为例,仍旧采取收付现实机制展开管理,即针对事业单位相关支出项目,按照收付实现制的方式确认经济事项发生,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几个环节针对财政信息进行收集,结合单位需求针对信息展开分析以及研究,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基础。
(六)建设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队伍
一是需要创新人才引进观念,坚持“庸者让、能者上”的岗位任用机制,吸引社会各界管理会计人才。二是需要针对人才展开分类管理,突破人才流动存在的壁垒,在事业单位内营造竞争氛围,以此来让人才进取意识与责任意识可以不断增强。三是需要改进人才培育方式,通过与高校或者专家学者合作实施定期培训以及人才“传帮带”的活动,培育更多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持续化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运用和推动有着十分积极的效果以及优异的前景,良好的管理会计实践能够显著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在现阶段,需要事业单位重视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范围,从上到下形成一个良好认知,在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进而保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能力可以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