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资金管理优化对策研究
2022-12-25刘志欣
刘志欣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冶河镇政府,河北 石家庄 051430)
我国行政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用于行政单位中的公共事业的资金规模会越来越大,如何用好这些资金,对于行政单位充分发挥其公共治理和服务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当前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已全面实施,并对行政单位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行政单位迫切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管理平台,加强对资金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行政单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关键的职能是承担公益性事务,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基层行政单位,事务繁杂,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部门职能划分越来越细,相应地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也是日益突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明显的价值和成效。加强行政单位资金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规范单位资金管理,是高效使用现金的基础,对加强行政单位的廉政建设,起到推动作用;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止资产流失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促进行政单位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行政单位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通过资金管理的开展,就可以对资金的投资、分配、效益等,做出明确的计划与分析。不仅可以避免资金的浪费与闲置,还可以保障行政单位的良好运行,为其带来更多的价值效益。当行政单位的资金管理科学合理时,还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品牌,赢得大众的信赖与支持,保证其稳步健康的发展。
第二,如果资金管理不当,不仅会出现挪用现象,还会影响着各种项目的建设步伐。因此通过资金管理的强化,就可以制定健全的制度体系,严格要求与约束财务工作人员,实现各项工作的透明、合理与高效,将资金的最大价值与效益发挥出来。此外,还可以及时转变行政单位的管理观念,加快其发展步伐,优化内部各项流程,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团队凝聚力,为行政单位的繁荣发展,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科学地管理资金,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行政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时,资金的科学管理是如实反映单位收支及盈余状况的前提,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和支持,对单位的决策有导向作用,可以指导单位科学地制定决策。
一、行政单位资金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创新
目前,一些行政机关的管理层认为资金管理就是单位财务部门的职责,未过多的关注,管理者只关心单位中事务的开展及资金的运行而忽视了对资金方面的管理。单位内部也没有制定专门的资金管理制度,没有配备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现有的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缺乏对资金管理的深层认识,只是简单承担着资金核算功能,对如何更好地利用资金,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不甚了解。另外,面临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没有加强自身学习,未及时更新资金管理方面的知识,思想缺乏创新。
(二)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是有针对性地解决有关社会问题,为了促进社会相关事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专项资金来完成,所以必须对其给予高效的管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实际价值,也才能完成政府交代的相关任务,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健康的发展。
行政单位专项资金最大的特点是“专”,也就是专款专用,而且它的规模大、运用范围广,财政部门在下发专项资金时,会对资金的用途作明确规定,下属单位也只能按相关规定和要求使用,而不能随意挪作他用,但是,目前有些机关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中,没有按规定使用,使得专项资金被挤占和挪用,这就降低了某项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发挥不了其职能,主要有以下表现:
1.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不够重视
当前,有的行政单位只关注专项资金的申请,而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难以做到专款专用,经常和其他种类的资金混淆,缺乏对专项资金的全面了解和足够重视,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管理,使得专项资金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能。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不明晰,不利于实际操作。行政单位专项资金没有清晰地分配,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地方配套资金也存在不到位的现象,使得专门项目无法顺利开展。在对专项资金的核算中,没有做到独立核算,往往与其他费用混淆核算,使得资金使用范围不明确,模棱两可,违背了专项资金作用原则。为了获得更多的专项资金,有的单位甚至虚报项目,来获取更多的专项资金,对财政形成压力,使得财政筹资难度大,专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专项资金规范管理。二是行政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专项资金的流失。行政单位内部组织架构不完善,部门管理分散,导致专项资金管理目标与单位预算目标不一致。内部各部门对专项资金管理工作职责不清,容易把财务制度与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融为一体,忽视了专项资金管理的特殊性。由于专项资金涉及范围广泛,使得单位在对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监督管理难度加大,往往是事后才发挥监督作用,缺少监督的过程。对资金支出管控不严,可能造成资金违规使用和变相套取的现象。
2.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是保障资金使用和管理规范性的重要机制,通过制度的贯彻和落实,能够为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全面的保障,但当前,有些行政单位没有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和政策方针变革进行资金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在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开展和财务管理工作范围不断拓展的同时,相应的制度建设与我国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缺乏趋同性和一致性,这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明确的依托于保障。有些行政单位制度制定缺乏精细化和可操作性,导致制度构建存在着表面化和形式化的问题,有些单位在资金使用上以工作人员的主观臆断为主,仅仅通过个人经验开展管理活动,这也将引起资金使用安全隐患的产生。
(三)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我国行政机关中的固定资产都属于国有财产的一部分,是行政单位运转的物质基础。这些固定资产大多靠国家财政拨付,作为单位的经费支出,有些单位在购买、使用、管理这些固定资产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制度要求来做,导致资产有损失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行政机关单位在思想意识上不太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致使有些资产被闲置起来,未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一些单位只关注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未充分考虑资产的具体用途和资产的长期维护等问题,致使很多资产由于管理不慎,缩短了使用寿命,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金管理制度,缺少对资产需求的调查分析,出现对资产有重复购买现象,这就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闲置的资产也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2.固定资产缺乏定期清查,盘活力度不足
基于更好地对资产加强管理,做到账实相符,需要定期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数量进行盘点、核对,以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但碍于有些行政单位对人员没有作具体分工等原因,不能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就造成固定资产在使用中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如何盘活一些闲置的固定资产,也没有采取措施,任由资产闲置,没有进行有效管理,部门和部门之间也缺乏沟通,使得资产也无法得到统筹使用。
(四)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考核体系不完善
当前行政单位资金管理工作往往是按照财务人员习惯和感觉开展,缺乏统一的制度标准。国家虽然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每个单位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而单位内部又未出台具体的办法,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资金管理的约束不够,有的单位按规定要求设置岗位职责,加上单纯通过事后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安全性低等问题,造成资金管理漏洞。另外,对资金监督考核工作重视不够,缺少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和考核制度,造成在资金管理过程中监督管理的难度大,很多情况下都是事后监管发挥作用,缺少过程的监督,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廉政风险。
二、完善行政单位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行政单位资金管理的意识
行政单位要提高站位、革新认识,从上到下增强对资金管理的意识。首先,单位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应系统学习有关资金管理方面的法规和专业知识,提高对资金管理的认识。单位领导首先要带好头,从上而下带动整个单位人员都关注资金管理,使人人都有一种资金管理的意识。其次,单位财务部门还要对专业的财务人员加强培训,按照《会计法》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置专职的财务人员,为各财务岗位制定岗位职责书,让财务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对财务人员进行岗位考核,促使其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行政单位要制定出更加完善的资金核算方案,对于专项资金的核算范围、要求以及资金使用方向加以明确,对于每笔资金的利用情况加以保障,防止出现乱用资金和占用资金的问题。而在专项资金划拨时,也应该对项目有着更加全面的了解,确保资金的划拨与实际要求相符,在专项资金核算过程之中也要对核算过程和划拨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核算资金与拨付资金更加具有规范性和准确性。
一是行政单位在进行专项资金划拨过程中,应明确此专项资金的使用途径,下达细化的指标文件,防止专项资金被挪用占用。接收专项资金的单位应按照财经纪律进行专项资金管理,例如:财政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财政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和一般公用支出;不得将财政资金划拨到单位一般账户坐支使用。
二是建立相应的内控机制,行政单位应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确保专款不被随意挪作他用。同时在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做到全程监督,动态全面掌握专项资金的去向,保证其按规定使用,避免资金的浪费。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单位管理层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在单位内部对固定资产进行专项管理。
一方面,要对固定资产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人的管理意识,形成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立一些实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从采购、使用以及处置等环节做出详细规定,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明确资产的管理责任,并定期对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另一方面,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也十分重要,这就需制定一套完整的清查制度,定期对单位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形成制度化。对每次的清查结果都要认真核对,逐一登记,对查出的具体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及时处理。财务部门要根据会计资料,对拥有固定资产较多的重点部门进行抽查,要通过清点核查,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状况进行综合评审,对查验的每一件固定资产,详细登记其名称、规格、购置时间、价格、使用去向等内容,切实做到有物必有账,账物相符。积极处置闲置的固定资产,可以根据实际引入资产评估系统,按规定处置,回收资金,避免资金闲置浪费。
(四)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建立监督考核体系
要依据国家现行财经法规,进一步梳理资金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适应本单位的资金管理制度,使资金在使用的各个环节相互制约。另外,要按照行政单位对内控制度建设的要求,加强单位内控建设,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提升工作透明度,减少资金支出风险。
为了准确反映资金的管理成效,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水平,还需要根据本单位各项资金的特点、规模等制定并健全一系列科学的资金监督考核机制,对资金的整个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对资金的使用成效进行评价,针对绩效评价反映出的问题,可以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单位资金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关系着本地区的社会稳定,有力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职能的实现,各个单位应该重视资金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意识,健全各项资金管理机制,合理分配专项资金,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促进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更好地发挥其服务职能,促进行政单位事业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