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晋魏洛阳宫城图》的史料价值

2022-12-25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2年8期
关键词:洛阳城宫城都城

洛阳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城,历经东周、汉、魏、晋、北朝、隋、唐等朝代。东周建都洛阳,建成王城和成周城。汉魏洛阳城是在成周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西晋洛阳宫城,据《洛阳伽蓝记》内所称城门魏晋皆同。北魏太和十七年(493 年),孝文帝迁都洛阳,诏司空公穆亮营造宫室,洛阳城门依魏晋旧名。东汉、魏、晋、北魏城址在一处,目前汉魏洛阳城留下的遗址,是北魏时期的建筑遗址,东汉、魏、晋以前的在下面叠压。隋大业元年,既营东京城前直伊阙之口,北依邙山之塞,东出瀍水之东,西逾涧水之西,洛水贯其中。隋朝洛阳城向西迁了二十多千米,之后唐代洛阳城在隋朝建筑基础上兴建。隋唐旧宫城门,凡六。中五风楼,东兴教,西光政。东面一门苍龙,西面一门金马,北面一门拱宸。宫城东西有夹城,各三里。

陈子翼引用最多的史料注释是北魏杨衒之撰写的《洛阳伽蓝记》。从这份史料中看,在《后汉东都城图》《西晋京城图》《后魏京城图》,将宫殿的位置绘在平面图上,标注了宫殿名字,前后、左右排列整齐有序。而宫殿实际位置应该不是整齐划一。《后汉东都城图》中标出平成门为中轴线,南北双宫殿形制。从此史料可以知道南北宫殿兴起应该在东汉。《西晋京城图》《后魏京城图》都是以平昌门为中轴线,单宫殿行制。从双宫殿到单宫殿,中轴线从平成门变为平昌门的形制变化,其中是什么原因,需要深入研究和考古发掘。我国的考古事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汉魏洛阳城址、隋唐洛阳城址经过考古发掘被发现。借助史料记载去寻找遗址,通过发掘证实记载的真实性。1962 年和1972 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进行田野勘探和发掘工作,在报告中,“西垣残约4290 米,北垣全约3700 米,东垣残长3895 米,南垣长度暂以东西垣的间距2460 米计算……与文献记载的里数基本符合”。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洛阳汉魏故城于1995 年和1997 年进行的抢救性发掘,报告中断定了汉晋洛阳大城西北角内丙城的建筑时代不晚于东汉晚期至曹魏初期,并证实它即是魏明帝所建的金墉城。其中《后魏京城图》中所体现出的北魏时期的洛阳宫城的布局和目前考古发现基本相符,其核心的格局完全继承了中原正统王朝曹魏西晋都城的模式和制度。而且今年的考古发掘也证实,北魏宫城太极殿及宫院的主要格局也都是沿自曹魏西晋洛阳宫城,是对曹魏两晋都城形制格局的继承和发展。北魏时期的洛阳城“都城形制,极大地发展了中国古代早期都城的面貌,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居中’‘中轴对称’的文化传统和皇权至高无上的思想意识,对后世隋唐以后都城宫城正殿居中和规整的中轴线与里坊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文化面貌也影响到整个东亚地区。”

陈子翼在宫城图上考证出晋代石经拓片,目前尚未见到此相关石经实物。通过《仪礼·公食大夫礼》之文,对比拓片,首行是“以东醓醢”中的“以东”两字;第二行是“黍当牛俎,其西稷”中的“俎”字;三行为“豕以东牛。饮酒。”的“东牛”二字;四行是“擩于醢,上豆之间祭”,能清晰地看到半个“上”字。陈子翼认为拓片为晋石经拓片。

陈子翼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文献资料,现被不同收藏单位收藏。陈子翼根据这本《汉晋魏洛阳宫城图》写出了《洛京图考》《汴京图考》《邺都图考》,但最终因为经费不足没有出版,手稿散遗各处。从题跋中可知,此图为陈子翼购的李月川摹本。此图与徐松所辑《河南志》图录相对比,《后汉东都城图》《金墉城图》《后魏京城图》与《河南志》中《后汉京城图》《金墉城图》《后魏京城图》一致,但《汉魏洛阳宫城图》中的《西晋京城图》与《河南志》中的《晋都城图》不同,与其《魏都城图》相同。但与《元河南志》所绘图相比,内容基本一致,差别之处只有《金墉城图》《东周王城图(河南城)郛图》不同(《汉晋洛阳城图》中《金墉城图》与《河南志》中一致)。同时《元河南志》中缺少《洛阳伽蓝记图》《隋唐东都洛阳畧图》此二幅图。这证明了陈子翼藏《汉晋魏洛阳宫城图》与《河南志》《元河南志》版本来源具有一致性。《金墉城图》上附着西晋石经拓片以及旁书考证文字,这些文献资料对于我们研究汉魏晋隋唐的洛阳宫城和《河南志》《元河南志》的版本以及陈子翼等都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致谢:特别感谢荥阳博物馆文物专家陈万卿先生, 他多年来一直在研究陈子翼,给我提供了很多有关陈子翼的史料。 )

猜你喜欢

洛阳城宫城都城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宫城·红色印象》
论汉初都城择变过程中的空间认知
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
看尽古今兴废事的洛阳城
山西考古发现最早宫城
别诗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金朝修建燕京汴京宫城指挥家辽阳渤海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