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展示水平提升路径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
2022-09-02侯宗辉梁仲靖
□侯宗辉 梁仲靖
黄河流域是中国史前文化诞生、发展、演变的重要区域之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形成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黄河流域分布着不计其数的史前文化遗存。不断加强对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遗迹的研究保护,提升其展示利用水平将对中华文明探源、中国史前史构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兰州段远景
一、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概况及其价值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 个省(区),全长5464 千米。黄河在甘肃两进两出,流经4 市(州)15 县(区),全长913 千米,约占黄河全长的1/6。中国自古就有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肃”的说法。甘肃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水、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他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北洛河等六大水系,甘肃黄河流域涉及兰州、白银、武威、庆阳、平凉、天水、定西、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等9 个市(州),面积约占甘肃面积的1/3。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除了在黄河干流地区之外,更多的遗址遗迹则分布在黄河支流区域。
据统计,在已经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100多处遗址中,约70%分布在黄河流域。进入新石器时代,裴李岗遗址、大地湾遗址、半坡遗址、庙底沟遗址、马家窑遗址、大汶口遗址等屡有惊世之作,成为探究黄河流域史前文明的重要对象。而黄河流域甘肃段,同样是早期人类诞生的摇篮。早在1920 年,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县(现庆阳市)辛家沟、赵家岔(现属华池县)发现石核与石英岩片,这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拉开了甘肃旧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序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肃黄河流域不断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发现,如泾川大岭上遗址、环县刘家岔遗址、东乡王家遗址、武山鸳鸯镇遗址以及夏河白石崖遗址等。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甘肃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越来越多,并为人所熟知。迄今已知的甘肃史前文化,时间跨度从距今8000年一直到距今2000 年,绵延不断延续了6000年。广泛分布于甘肃黄河流域的史前文化遗址形成了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完整的史前文化跨度资源,基本涵盖了黄河上游重要的文化类型。这些史前文化遗址是全面细致阐释甘肃在中华文明发展演变历程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最佳实物见证。
有学者指出,“在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中,甘肃所在的泾渭上游和甘青高原地区占有重要地位”。黄河流域甘肃段是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的中心代表地,大地湾、马家窑、齐家、辛店等内涵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广泛分布于黄河干流及其渭河、洮河、泾河、湟水、祖厉河等支流沿线区域,是中华文明早期的辉煌成果,是中华文明古老的文化基因,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东西文明交流互鉴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展示现状调研分析
近年来,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价值研究及其保护展示利用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前期研究、实地考察、专题访谈和发放问卷等形式,笔者把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展示方面取得的成就、民众认可度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综述如下。
(一)取得的成就
一是以马家窑遗址、四坝滩遗址、三角城遗址、齐家坪遗址、寺洼遗址、辛店遗址、磨沟遗址等代表性史前文化遗址持续推进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以锁阳城遗址、大地湾遗址、马家窑遗址、大堡子山遗址等为依托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等,为全省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展示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通过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网上博物馆展览平台等系统推进了史前文化遗址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全省有古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 个,绝大多数属于黄河流域,这进一步加强了对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的保护力度。四是通过成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启动全省黄河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编制《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甘肃省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甘肃省庆阳南佐遗址保护规划》等一批推动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规划,使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有章可循。
(二)民众认可度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按照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政策、绩效、影响、创新4 个方面对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展示利用现状,对民众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96 份。
通过调查统计显示,半数以上(52.04%)的受访者认为,甘肃省各级政府部门对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十分重视”,33.67%的受访者认为“比较重视”,也有10.2%的受访者认为“重视不够”,另有4.09%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累计有85.71%的受访者对政府部门相关工作重视程度持肯定意见,表明加强对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符合国家文物工作政策方针,符合普通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期待。
大地湾遗址模型图
近年来,甘肃省通过持续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推动文物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出台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文化遗产利用的办法与规划,为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指引。通过调查发现,19.39%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甘肃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政策法规体系已经十分“完善”,59.18%的受访者认为“基本完善”,但也有16.33%的受访者认为政策法规体系仍然“不完善”,另有5.1%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这表明多数受访者对甘肃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展示利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出台持肯定态度,同时也对新时代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健全和持续完善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甘肃省坚持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本体保护与周边环境保护并举,先后开展了一批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着力改善重点史前文化遗址保存状况。问卷调查显示,受访者对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保护成就满意度达到了90.81%,其中,对史前文化遗址本体保护满意度达到93.88%,对该项成效选择“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达到61.22%和29.59%。同时,受访者对遗址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不满意”比率达到8.16%。结合访谈可知,受访者认为对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和未定级的史前文化遗址保护相对薄弱,应加强科学技术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是我们寻根溯源、唤醒共同的情感记忆、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对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展示利用效果的评价比例不高。其中,仅“数字化传播平台建设”和“文化旅游商品开发”两项工作成效满意度分别达到80.61%和81.63%,而对于“遗址博物馆建设”(73.47%)“考古遗址公园建设”(66.33%)“大遗址景区建设”(54.08%)和“相关文艺作品创作”(64.28%)等工作的满意度均不超过80%。这表明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及其文化内涵开发利用方面与民众期望仍有一定差距。通过访谈发现,人们普遍认为甘肃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大遗址景区建设滞后,数量偏少,许多珍贵的史前文化资源没有转化成旅游资源,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尚不突出,与河南、陕西等省(区)差距明显。
常态化开展历史文化遗产的学术研讨、展览展示,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是提高文化资源知名度的重要方式。调查发现,半数以上(54.08%)的受访者认为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已经达到“常态化”水平,32.65%的受访者则认为只是“偶尔开展”,尚未达到常态化水平。另有13.27%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这表明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形式、内容等方面仍需要更加贴近民众、贴近生活。
打造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是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打造文明起源、文化发祥标识体系,对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调查发现,有22.45%的受访者认为甘肃史前文化遗址标识体系“已经形成”,大地湾、马家窑都可以作为标识代表;有40.82%的受访者认为标识体系“基本形成”,但“标识”功能不明显,“标识”效益不显著;有16.33%的受访者认为“尚未形成”甘肃文明起源、文化发祥的显著标识,他们主要基于外界对甘肃史前文化的知晓度低或学界对甘肃作为华夏文明重要起源地认识的差异等而做出的判断;另有20.41%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
大力推进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实施黄河文化惠民育民工程、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弘扬的动力源泉。
从调查问卷统计来看,受访者对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创新性方面的认同度总体不高,对“文旅融合”“科技赋能”“惠民育民”“推介交流”4 个方面的认同度(回答“较好”和“很好”的比例)分别为63.27%、64.28%、53.06%和69.39%。这一方面说明由于资源先天属性限制,史前文化遗址及其文化在创造转化和创新利用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困难。另一方面也说明,甘肃在推动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创新方面仍然要坚持以贴近群众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基本导向。
(三)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面临自然环境变迁和人为活动的双重威胁。二是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系统保护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三是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的时代价值挖掘不足。四是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宣传展示手段单一、惠民育民功能发挥不足、对外交流合作水平不高。
三、提升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展示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史前文化遗址的保护主要有遗址的挖掘填埋保护、资料征集和陈列馆建造保护、旅游开发保护等方式。史前文化遗址的展示主要有原状展示、恢复展示、陈列展示、多媒体展示和体验性活动等。结合甘肃实际,兹提出如下建议:
(一)开展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资源体系普查整理
依托全国文物资源普查基本数据库、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夏文化资源云平台等专业平台以及黄河水利文物普查基础成果,全面开展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资源普查。盘清资源底数,掌握资源现状,建立资源台账,梳理资源脉络,形成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资源地图,为科学评估、分级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提供数据支持。在华夏文化资源云平台上建立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资源栏目,形成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资源大数据,为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资源保护传承和深度开发利用奠定大数据基础。
(二)推进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系统调查发掘研究
一是以陇东和陇西黄土高原及青藏高原东缘为中心,以河西走廊为辐射开展大范围旧石器时代遗存调查,以夏河白崖洞、张家川杨上遗址等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为抓手,推进早期智人起源与发展及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完善甘肃黄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文化谱系。二是以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换为视角,在陇东地区、洮河和大夏河流域开展仰韶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常山下层、齐家文化等相关遗址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填充甘肃黄河流域不同地区文化谱系发展和格局变化的序列。三是持续推进中华文明起源和甘肃联系研究,通过庆阳南佐、镇原老虎嘴、灵台桥村等遗址的持续发掘和研究,深化陇东地区距今5000 年文明史进程及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结构的认识,厘清甘肃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三)加速建设甘肃黄河流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史前文化遗址公园
一是遗址公园的建立可以按照史前遗址的原貌进行布置,围绕人类起源、文明起源、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结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依托大地湾、马家窑、齐家坪、寺洼、磨沟、白崖洞等黄河流域重点史前文化遗址,发挥片区优势,整合各类新旧石器时代文化和古生物文化遗址,深入推进甘肃黄河流域大遗址保护利用工程、黄河流域重点文物考古发掘工程。二是进一步加大与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文博考古部门合作,高标准建设一批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中国”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以及大型数字化体验型的新型文化遗址公园旅游区。三是积极推进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筹建马家窑、辛店、寺洼等10 座史前遗址公园,实施保护工程和遗址现场展示工程,建设遗址博物馆、遗址展示中心和研学基地,完善遗址展示标识系统和解说导览系统,凸显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的价值。
(四)不断提升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博物馆陈展水平
一是建设甘肃彩陶博物馆,集中展示甘肃黄河流域彩陶文化遗存。二是提升沿黄市(州)县博物馆陈展水平,增设黄河文化主题展览。三是充分发挥甘肃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作用,推动甘肃省博物馆与相关文博机构联合启动“黄河流域博物馆馆藏精品陶器展”等与黄河文化相关联的展览。四是结合“新基建”和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借助“5G+VR”技术积极探索“互联网+”效能,建设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数字博物馆,策划推出全景漫游、线上直播、数字文化创意等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大力发展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创意产品。五是对甘肃黄河流域重点史前文化遗址和博物馆陈列展览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切实提升甘肃博物馆已有的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陈列展示水平。六是优化沿黄市州博物馆内部空间,统筹推进不同属性、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博览会等展示平台之间的相互衔接、均衡发展,形成黄河史前文化遗址特色鲜明的黄河文化博物馆群。
(五)进一步加大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整体保护力度
推进甘肃黄河流域黄河文物(大遗址)系统保护,积极参与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推动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全域”保护利用。推动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产申报世界遗产。加强甘肃黄河流域史前重点文物发掘,推动考古、研究、保护、展示等各项工作有机联动。有序实施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预防性保护以及展示利用项目,积极推进沿黄地州市史前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积极推进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物重点保护利用工程、甘肃黄河流域文明传承弘扬示范工程等重点项目。推动实施一批具有带动和示范效应、影响力重大的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物本体保护项目、安全防范项目,精心谋划马家窑彩陶、齐家玉文化等一批史前文化体验区。
马家窑彩陶
(六)改善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本体环境风貌和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环境整治工程,改善文化遗址保存环境,推动看守修缮保护向科技数据精准保养维护转变。加强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展示设施,完善道路交通、通信和水电设施,构建与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核心价值相匹配、相适应的服务功能体系。治理破坏度严重的文化遗产生态环境,通过保护区划内水土流失整治、地形地貌修复等恢复环境风貌。对有损文化遗产风貌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整饬或拆除,清理可能引起灾害的杂物堆积及垃圾,清除保护区划内影响遗址安全、破坏遗址环境的建设活动和生产活动。实施基础设施项目,打通重要文化遗产的交通条件,提升旅游的通达性和便捷性,满足旅游需求。在有条件的地方安装一批监控探测设备,形成保护信息实时传播。抢救一些自然破坏严重、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遗址本体,实施多种新模式呵护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本体和赋存环境,助推其发展为旅游目的地。
(七)打造甘肃黄河流域全球华人寻根祭祖文化认同圣地
一要大力挖掘甘肃黄河流域根祖文化的深厚内涵,持续办好公祭伏羲大典,创新和丰富公祭内容形式,推动公祭活动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秦安女娲祭祀活动和清水轩辕黄帝祭祀大典规格,不断扩大泾川西王母祭祀传统等系列文化活动。二要统筹陇东(中)南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建设陇东(中)南根祖文化旅游圈。加强与寻亲祭祖组织的民间交流,推进与国内有始祖传说和活动遗址及奉祀、纪念遗迹的地区相互交流。三要加强根祖文化研究,举办根祖文化国内国际研讨会。四要重点实施甘肃华夏始祖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建设项目,开展面向海内外的寻根问祖活动,打造黄河流域中华人文始祖发源地文化品牌,缅怀始祖功绩,弘扬伟大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共谋伟大复兴。
(八)大力促进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创新发展
一是着力打造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特色文化旅游点,突出国家考古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属性,结合国家大遗址文化公园建设,全面提升其展示游憩功能。按照文旅部发布的10条黄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推动中华文明探源之旅。二是以沿黄省(区)重要考古遗址公园和博物馆为载体,展示中华文明发生、发展和兴盛过程,全真体验中华文明的金色童年。三是推动黄河寻根问祖之旅,以华夏祖先崇拜文化为支撑,以标志性祖先图腾文化、姓氏文化等遗存为载体,串联伏羲庙、黄河坛、黄帝陵等标志性文化景观景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亘古不变的价值观。四是全力“打响‘黄河之滨也很美’‘天下黄河第一弯’‘华夏文明渭河源’等黄河旅游主题品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旅游目的地。五是探索推进文物就地保护、博物馆化保护、功能更新式保护、整体文旅融合开发利用等保护利用模式,在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传承要求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创新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利用路径。
(九)整合智库力量,讲好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故事
一是依托甘肃省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智库,遴选专家队伍挖掘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素材,讲好先民与自然斗争和生存迁徙融合故事,塑造先民英雄人物,提升民众对史前文化的知识和兴趣,阐释甘肃黄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的价值。二是定期举办出土文物展,提升文化品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三是推动史前文化遗址研究探索,推动合作研究开发,精心谋划实施一批博物馆、建设一批遗址保护工程、打造一批文化体验区,推出一批文物精品展、考古成果展,为史前文化的发扬光大奠定坚实基础。四是持续创作和打磨一批以甘肃黄河史前文化为题材的舞台剧目、电视剧、专题片、纪录片、动画片等文艺作品。[本课题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2022 年度重点课题第三方评估(2022PG14)、一般单列课题(2022DL1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