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路径分析

2022-12-25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20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职业

欧 芳

(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引言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新型职业农民是如何区别于传统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的价值是什么?其用武之地在哪里?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的是要在农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这些认知清晰地为我们指认出:新型职业农民将会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技术中坚,来服务农业发展,引领农业发展。全面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便是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人生价值之所在。

农业是最古老的经济部门,它是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成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原料的生产部门,农业的发生、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劳动、生物机体、自然禀赋的统一。自2020年庚子春节爆发且蔓延至今的新冠疫情,则在另一视角向我们反证了关于农业这一定义所蕴含的深层道理,高度发达的城市管理体系花费巨大精力才可勉强遏制的疫情传播,往往会在乡村失去传播蔓延的可能性,“大疫止于乡野”。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现状中所实存的问题,找到正确的实践路径,既是以农业立国而生发出五千年灿烂辉煌历史的华夏文明的时代要求,更是现代社会、现代工业与生态文明如何并行不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现状分析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农业农村部在《“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总量要超过2000万。在中央政策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在如何做好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均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极具特色地实践,其中有部分措施亮点突出,值得全面推广。

1.1 湖南省永州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践

永州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实践路径上,由市政府的顶层设计出发,提出了“党建+产业技术扶贫”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具体实践路径可概括为把党建作为先导工作,培训对象主要为农村党员和农村知识青年,永州市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培训中心对培养对象定期集中培训,然后经由全国工商联颁发的结业证书和专项技能培训证书予以认证。这一模式的最大亮点是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农民党员干部培育有机结合,通过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引领传播作用,摸索到了一个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尤其是在面对脱贫攻坚任务时,有效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永州市完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的系统化建设,涵盖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组织管理、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模式、建档和跟踪管理。截至2021年底,永州市职业农民培养体系共完成近2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涌现出了一批依托新型农业经营平台的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带动当地传统农民迈入新型职业农民的行列,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1.2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践

陕、甘、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浪潮的不断加剧,这些地区始终处于人才外流的局面中,偏远地区向省内中心城市流动,省内大中型城市人才向东南沿海流动。持续不断的人才流失所造成的最直接后果,便是村落的凋敝和土地的闲置,区域内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不断加力,坚持实行农民职业化培养,实施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培育制度,基于当地的农业结构特点,当地政府将重点放在了新型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和脱贫致富带头人的培育上,鼓励这群有见识、有思路的新型职业农民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探索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触合,拓宽增收链,完善利益链,成了农业升级的有生力量,引领当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将所有的资源和政策倾斜集中于农业带头人,是一种举措,更是开始推进职业农民培养时的无奈之举,自治区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到了东部城市工作,还有一定比例的学生选择工作定居于兰州、银川等西部大中型城市。部分宁夏本地农民到新疆等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开始时,政府处于无人可培养的尴尬境地,随着坚定的政策执行和农业带头人取得的显著成绩,宁夏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人才回流趋势,他们带回了资金和技术,推动了宁夏乡村振兴战略的良性发展。

1.3 基于中心城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践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在人才、市场、技术、政策以及国际视野层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其在近郊农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城乡结合路径。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的小毛驴市民农园创立于2008年,其可被定性为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简称CSA),即社区消费者与农园农民互相支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小毛驴农园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以发展“市民参与式合作型现代生态农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基地,因其CSA运行模式下生态农业和可持续的生活理念,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电视台等诸多媒体的持续性关注。不止于此,基于社区的生态农园还将市民与农民融合,打造出了一个新型的职业农民养成业态。市民与农民的结合将市场、现代技术、传统技能、资金等农业要素结合,实现了农业由生产端到消费端的闭环,也可以说,这是基于民间的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2.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路径分析

笔者有意选取了我国中部、西部、东部成大三角排列的三个地区,通过分析他们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面所着重采取的策略和达到的效果,给出继续建设并改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的如下四点建议。

2.1 继续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合理规划职业农民培养实施方案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职业培育都是以农业农村部主管、并由教育、财政等其他部门协调配合,但在具体执行中,形成了多部门之间难以协调的被动局面,限制了农民职业培育的质量和进程,如当地政府真抓实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便呈现良好的态势,效果明显;如当地政府无法切入实际而是停留在形象工程的层面,那么不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流于形式,严重者甚至出现过误工误农,引起农民的反感的状况,极大地消减了他们的积极性。

为了做到通盘考虑,下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全国一盘棋,在上层设计中,首先要明确不同部门在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不同责任,实行责任到人的机制。要求在中央部署下,不同地区政府部门根据在当地农村社会发展实情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服务农业经济,服务农村发展和服务农民为出发点。当地政府还应当有效利用属地职业教育机构,如职业院校的涉农课程资源、农业农村培训机构以及特色农业产业链,基于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制定可行性计划,不同职能部门和机构之间围绕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来衔接运转。

2.2 确保针对明确的培训对象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法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乡村振兴战略的最主要受益人同样是广大农民群众。所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做好基于广大当地农民群众的培训对象选择工作,把他们中间想务农,有经验的“老农”,见多识广、思路开阔、敢创敢干的“新农”,高学历、有情怀的“知农”,筛选出来。通过对所选定对象的需求和愿景的调研,基于所在地农业发展规划来制定系统性和全方位培训内容,并且应将最新的农业技术融入进培训体系,开拓学员眼界,激发学员的创新性思维。

2.3 基于我国体制优势的保障体系建设

早于20世纪5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便提出:“回不了家的乡村子弟”,乡村培植出来的人已不复为乡村所用。他们“已经回不了家”是不愿,也是不能。在没有离开之前,好像有一种力量在推他们出来,然而学有所成后,他们却发现这几年的离乡生活已经把他们和乡村的联系割断了。在外面,即使什么学问和技术都没学得,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异于乡人。城乡之别在中国已经大异其趣,文化的差异结下了城乡的解纽,费孝通先生把当时这个社会现象比喻为“采矿”,城市化的推进以采掘乡村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代价。时至21世纪,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中国城乡流动劳动力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根据《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农民工总量已经接近3亿的规模,而且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在2017年已经过半,开始成为农民工主体。

我国特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责任也有能力经由国家层面解决这一政策性现状,首先应该出台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和保障制度用以保障新型农民的福利待遇,因为只有真正把福利待遇提高到一定水平,才能有效激发农民职业化的热情,体现职业化水准。政府还可通过市场的有效配置和调控在制度层面加强对于农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此举一方面可以缓解农民的经济压力,减少职业农民的受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也会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提供机遇。

2.4 开拓思路,借鉴国内外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经验

无论是美国高度机械化、产业化的“盎格鲁——撒克逊大农场农业模式”,欧洲各国基于德国“莱茵模式”的市民农业,还是日本、韩国的“农协”模式,世界各国都在基于本国国情的现实要求下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我国幅员辽阔,山地、丘陵、平原、森林、高原各种地形地貌齐备,这些资源给了我们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乃至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实践的可能性,因此在探析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策略上,我们应该立足自身需求,放眼整个国际社会,不断地开拓创新。小毛驴生态园便是将德国“莱茵模式”的市民农业与北京京郊实际相结合,又如台湾将传统民俗文化植入农村农业资源的文化民宿产业,对于大陆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再如有学者所提出的“知识老年下乡”:通过离退休学者返回农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这不但符合他们退休后继续发光发热的需要,同时其所携带的资金、技术和他们的眼界学识,对于当地农民的成长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以上种种都启示我们,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可以由学校、社会组织、政府职能部门、宏观政策等各个层面配合来完成。所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这一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我们在不同的视角和层面进行深入地思考与探索。

3.结语

城市和乡村之间必须是来回流通的,这不但是商品货物地来回流通,更指人才地来回流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城乡融合最关键的要素是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主要体现在城市资本的下乡,乡村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进城,城乡之间的有机循环并没有形成,如何打破城乡壁垒,实现城乡融通是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培养出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便是基于这一现实需求应运而生的。我们必须看到,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在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方面走出了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但是就目前全国整体形势而言,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当前国际形势风云突变、新冠疫情仍未得到根本控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塑造新型职业农民,进而将我国近3亿农民工打造成为新的中产阶级群体,这既是基于国计民生的考虑,同时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爱的职业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