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艺术产业参与乡村文化发展的路径思考
—以安徽区域为例
2022-12-24姚海燕铜陵学院文艺学院阜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杨 娟 姚海燕 .铜陵学院文艺学院;.阜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作为传承发展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抓手,地方文化艺术产业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特色乡土艺术;建立产业项目,为乡村文化注入活力;完善乡村人才机制与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数字化助力乡村特色地方文化发展,以有效促进当地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清晰描绘了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根本。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涵与独特组成部分。近年来,安徽省各地不断整合文化艺术资源,打造集文化、娱乐、技能于一体的乡村文化艺术综合体。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崔岗村立足于文化创意产业,成功入选合肥市首批市级特色小镇,注重发掘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以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研究梳理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从文化产业核心层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研究梳理。
艺术文化视角
首先,探索文化艺术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对策与策略。政府支持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和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发展定位,完善管理责任制度,做好非遗文创产品的品牌推广工作,制定非遗文创产品与乡村文化相结合的规划。
立足于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提出构建艺术院校“创意文化园”产学研体制,深入研究“创意文化园”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策略。研究提出将安徽艺术院校与区域产业发展相结合,使其明确自身创意、科技的战略定位,打造以“创意+文化”“创意+科技”“创意+媒体”为特色的文化产品[2]。
其次,关于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如安庆市罗岭镇黄梅村借助贴近农民实际需要、突出乡村主题、紧跟农业发展、专业与业余团队相结合的“黄梅唱戏”[3],积极传承与弘扬黄梅戏,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培育文明乡风,促进黄梅村进一步发展。
最后,关于艺术产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开展“艺术服务乡村振兴”实践,探索其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现实意义和作用。《长三角地区高等学校服务乡村振兴实践研究》中提到[4],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大学等四所院校联合起来,以16处乡村公共空间为改造点,汇聚青年学生的专业智慧和新鲜创意,通过微改造和小创意,保留乡村风貌,发挥古镇特色,美化乡村人居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融合研究视角
1.创意产业视角
从研究创意的兴起、发展以及创意产业对经济的贡献角度出发,根据安徽省安庆市戏曲小镇——罗岭镇独特的地理和人文资源优势,以“推动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镇”为主线,将罗岭镇建设成集“旅游、休闲、度假、商务、高档居住”为一体的安庆城市花园[5]。同时,基于罗岭镇居民视角,通过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政策支持,聚力发展经济,加大宣传力度,突出旅游特色,系统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等建议。
2.艺术赋能视角
利用当地丰富的乡村产业资源,把握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加强各地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铜陵田原艺术季为例[6],铜陵市以田原艺术季为引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用艺术丰富乡村文化内涵,用艺术赋予乡村文化气质,用艺术吸引乡村文化人才,并取得了良好成效。艺术能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与活力。
3.产业经济视角
以市场导向为根本,以人才、技术、资本为支持,构建文化产业链。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基于产业经济视角,从安徽地方音乐民歌角度进行阐述。汤夺先、陈艳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安徽民歌走创新发展道路至关重要,对民歌内容进行现代化创新、培养大量的民歌人才、组建专业化的民歌人才队伍及推动民歌产业化发展等都是推动其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7]。
安徽地方文化资源
安徽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多元。在皖江地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安徽省于2007年公布了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102项(含国家级名录),分别是桐城歌、潜山弹腔、文南词、黄梅戏、岳西高腔、当涂民歌、繁昌民歌、南陵目连戏、梨簧戏、铜陵牛歌、贵池民歌、石台唱曲、池州傩戏、青阳腔等[8]。
安徽地方乡村蕴含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学者江毅认为,“安徽省红色资源从空间分布上来看,主要分布于安庆、岳西、六安、金寨、黄山、泾县、池州、宣城、芜湖、马鞍山、巢湖、合肥、滁州、蚌埠、淮南、阜阳、亳州、淮北、宿州等市县”,并将安徽省红色文化资源分为三大主类和八大亚类[9]。
2014年8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引导扶持代表性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中心、示范基地或者示范园区建设,支持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采取与经贸、旅游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品的文化贸易。
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建设首先是倾力打造皖南旅游板块,重点打造以黄山为中心的世界遗产和安徽文化旅游区;其次是重点打造皖中合肥经济圈板块;最后是有步骤地打造皖北板块[10]。安徽省文化资源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区域结构行业分布不均衡;文化创意产业特点不明显,缺乏管理者和营销人员;缺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端创意设计人才。
相关思考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参与乡村文化发展路径思考如下。
打造特色乡土艺术,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立足于自身文化特色,结合当地实际,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艺术文化产业链,树立艺术文化品牌。首先,打破同质化发展问题,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深化地方文化特色。如徽州民间图形艺术体现了装饰艺术与现代设计文化价值的统一,丰富了现代设计的内涵,其市场价值在于传统文化资源与设计产业的融合。这些民间装饰图形中渗透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目前,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更多依赖于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如民族特色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红色文化的历史性和厚重感与文创产品的创意性和现代性相互碰撞。文创产品是以文化创意为中心创作的产品。二者的结合巧妙地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红色旅游文创产品承载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记忆,有利于传承红色文化。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繁荣乡村文化市场,丰富乡村文化业态。在乡村旅游景区对古建筑文物等进行改造和修复,是进一步挖掘当地艺术资源的有效途径。
建立产业项目,为乡村文化注入活力
首先,应全面认识了解区域特点和优势,研究区域文化产业传承与发展,有选择性地植入本地艺术文化产业传承体系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兼容性研究。
其次,从安徽省产业布局和区域结构来看,其主要集中在出版、会展、文化旅游等行业。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集中在合肥、马鞍山国家动漫基地,芜湖方特,铜陵“江南文化园”等地。
最后,建立乡村产业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升级投融资机会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为乡村文化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完善乡村人才机制与更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政府应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培养与乡村文化产业相关的人才,支持高等学校搭建农村职业技能教育平台,鼓励高校和社会职业培训院校开设传统文化、民俗与文化产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和课程,有效培养专业性、实用性、创新性、综合性农村文化高层次人才[11]。
其次,完善和创新农村文化人才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企业、高校参与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扩大农村文化经济的范围。合理利用和分享艺术产业从业人员的成功经验,借助在线培训模式,组织人员到固定培训点进行在线培训,由专业人员讲解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最后,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产业规模的扩大,不仅能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还能吸引更多人才。出台人才支持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如安徽省芜湖市湾址区六郎镇的殷港艺创小镇已成为新一代青年返乡创业就业的热土。小镇依托当地文化和资源禀赋,将“旧”工业区改造为艺术创新空间;建设“艺术人才梦工厂”;构建“乡村振兴创新平台”;致力于打造以发展文化创意、科研体验、文化旅游、艺术教育、数字科技等为重点,以艺术教育、文化创意为主,以数字技术、互联网、人才、资本等要素为发展方向的特色小镇。
数字化助力乡村特色地方文化发展
我国城乡存在“数字鸿沟”,部分农村地区信息接收不畅,村民对互联网比较陌生。因此,让村民自发、主动地参与乡村特色文化建设是一大难题。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可以用较低的成本促进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向其他地区辐射,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文化产品,提高乡村文化服务效能。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文化产业集群将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引擎、新动力,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将为文化传播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如借助短视频等,可以扩大传播范围,在推动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让用户对优秀的乡村文化有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
此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应立足于乡村发展实际,加强文化知识产权宣传,打造高质量文化产品,延伸产业价值链等。数字文化产业目前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对于整个文化产业链而言意义重大。受互联网和新兴文化业态的影响,数字文化产品生命周期具有不确定性,打造优质IP和文化创意品牌,可以降低需求风险、渠道中介风险,减少收入波动,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地方区域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关注地方文化艺术产业领域,明确信息化在乡村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尝试用新的视角研究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打造更多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品牌,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拓展新业务,不断创新文化内容,扩大乡土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