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
——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为例
2022-12-24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金永亮孙伦业陈向阳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金永亮 孙伦业 陈向阳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线上学习已成为青年学生知识获取的重要方式。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学习需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当今高校课程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利用线上平台学习便捷、管理高效等优势,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学习通平台,结合线下课堂教学,开展了我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在分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从线上资源搭建、线下课堂教学开展、课后线上作业训练和教学强化等多方面开展了课程教学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了教师教学管理水平,强化了课程教学效果。
在智能终端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线上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站点的布局,其高速、大带宽、低时延等技术优势,已能满足高校大学生这类高密度聚集群体对于无线网络快速传输的技术需求,同时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例如超星、慕课、学堂在线等平台[1-3],为大学生课程知识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基于设备终端和软件平台的网络授课是当时大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然成为如今高校课程教学新的尝试,在面对面课堂授课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高效、便捷的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升课程教学效果[4-5]。在线上教学平台中,超星学习通软件平台在教学管理、资源共享和教学数据统计分析方面优势明显,是高校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为案例,在充分分析该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学习通线上平台,结合线下课堂面对面教学方式,从线上课程资源搭建、线下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以及课后作业训练和学习效果强化等多个维度,开展《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分析
1.1 课程教学内容方面
在课程内容方面。《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机械及机电类专业必修且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设计、表面粗糙度选用及误差检测等,课程具有专业术语和定义多、代号符号多、国家标准与规定多等特点[6]。例如,在几何公差内容中,就包含了形状公差、轮廓度公差、方向公差、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具体涉及了14种公差项目和符号。互换性课程内容的经验总结较多,叙述性内容较多,而推理性相对较少。由于学生缺乏对工厂实际设计加工环节的经历和认识,因而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易感到内容枯燥,难以深入理解课程知识要点,最终的课程学习效果往往欠佳。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快速理解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核心知识点,掌握该门课程精髓,授课教师应从内容编排、方法运用、课程资源推送共享等多维度强化教学设计,使学生易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1.2 课程教学方法方面
在教学方法方面。目前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学仍是以传统的课堂线下教学方式为主,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接收知识的角色,这种授课方式难以获得理想效果。此外,由于高校对于本科四年教学总课时量的控制,分配到单门课程的教学课时量较少,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传统课堂授课教学的进度往往过快,授课教师对于课程知识点讲解时间有限,使得学生理解课程知识的难度增大,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师生间的课堂教学互动,最终导致课程教学效果欠佳。目前,我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总课时量为32课时,其中理论课占28课时,实验课占4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授课基础上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如何调动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双方的互动性,授课教师应在教学方法设计方面加以调整和优化。
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以及应用软件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社会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教育教学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网络线上教学软件平台,如超星学习通、钉钉、慕课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高效的管理平台,教与学双方都能够充分运用线上软件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提升教学活动质量。
2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超星学习通依托超星泛雅平台,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智慧教学系统,连接了移动端、教室端、管理端,是集学生学习、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教学整体解决方案。超星学习通平台具有个性化课程设计、线上签到、教学资源共享、作业布置及修改、在线测验、讨论提问等功能,适合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课程知识点的学习。此外,超星学习通平台具备强大的数据记录与管理功能,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可为教师提供专业详尽的学情分析报告,教师能够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通平台上的学习情况,这为学生过程性考核提供了基础数据。此外,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可进行线上答疑和辅导,此方式还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促进师生关系,提升学习效果。
2.1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课程线上资源搭建
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开始前,首先需要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教学班级的学生名单,本单位教务系统已与超星平台合作,通过个人校园账号注册后可直接搜索教学班级,并将学生名单批量导入超星学习通平台,完成班级学生名单建立。按照《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搭建该门课程各个章节的线上资源,例如绪论、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光滑极限量规设计,以及轴承、螺纹、键、齿轮等常用标准件公差与配合等,上传课程教案和多媒体课件,还可在超星学习通平台班级群内分享国家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在线下课堂授课之前,学生通过学习通线上平台对该堂课内容进行预习,初步了解所要讲授内容的基本框架。除此之外,授课教师可在学习通平台以发起投票形式设置课程相关问题,敦促学生积极参与,以问题导向为线下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2 结合学习通平台的线下课堂教学活动开展
线下课程开始前,首先通过移动客户端的超星学习通平台以现场拍照或开启定位的方式发起课堂签到活动,学生在各自客户端进行现场签到,授课教师能够在终端实时获得签到信息和学生到课率。相比于传统以花名册点名或手动签字签到的方法,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签到,既为师生节约了课堂时间,又能高效统计学生到课率,是学生日常考勤的依据,也是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考核的关键环节。
线下课堂正式开始后,首先讲解课前在学习通平台设置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通过解答学生疑问的方式,开启该节课程的教学活动。在讲解互换性课件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设置随堂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超星学习通软件平台发起随机选人或抢答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注重线下课堂纪律,又能增强线下课堂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强化师生教学双方之间的互动。在线下课堂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强大管理功能,提升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效果。
2.3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课后作业训练和学习效果强化
课后的作业训练是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举措,作业完成情况能反映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授课老师根据作业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围绕课程难点进行重点讲解。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具备专业术语和概念多、代号符号多的特性,非常适合以判断题和选择题形式作为学生课后的作业训练,授课老师在各章节课程内容讲授结束后,利用学习通平台发布相应的作业训练,以巩固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作业训练,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在任意地点通过手机客户端即可完成作业提交,结合学习通平台的自动批阅功能,学生提交后立即获悉作业正确率,对于尚未掌握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强化学习。基于学习通 平台的作业训练,不仅方便了学生,其客观题的自动批阅功能,为授课老师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此外,根据学习通线上平台的作业正确率统计结果,授课老师能够直观获悉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于易错题目和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超星学习通平台除了可以统计作业完成情况,还具备对学生课程学习全过程的监管能力。授课老师可以设置线上课程资源的成绩权重,除了课堂签到、作业训练之外,还可设置各章节任务点、章节内容学习次数、参与讨论和投票次数等学习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成绩分布,通过学习通平台做好学生的过程性监管与考核,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管理高效优势,强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学习效果提升。
3 结束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是高校课程教学方法在智能互联时代的进步体现,也是新时代青年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引发的教学变革。本文在分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超星学习通线上管理平台,开展了该门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探索,课程教学效果虽有提升,但在具体内容编排设计与优化方面仍需更多实践,持续细化完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要求,培养机械行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