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语文教师写作素养低下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思考

2022-12-24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创作

陆 少 明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上海 200040)

1989年国家教委委托华东师范大学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抽样调查了北京、天津、上海、山西、陕西、广东、湖北等15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527所中学的5万多名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初中生的语文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理解能力差、写作水平低,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测试的得分均未及格,不合格率在45%以上。[1]

三十年过去了,笔者对处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嘉兴市和上海市某区共200名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项调查显示,期末闭卷考试的作文不合格率为8%,作文及格但写作问题严重急需改进的占75%,优秀率仅为2%。

在当下的中考、高考中,作文占了语文试卷分数的40%以上。而学生在学了九年语文写作后,只要求写一篇不低于600字的作文;学了十二年语文的学生只要求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文章。尽管作文字数不是主要评价指标,但学生写的作文质量仍然不理想。

学生写作能力弱,究其原因,与语文教师不擅长写作有很大的关系。目前作文教学的困境,除了应试教学的重压,还在于教师个人写作素养不高,教师本人怕作文已成为作文教学低效的瓶颈。为此,语文教师作文能力应当高于一般人,这一点毋庸置疑。[2]

按理说,语文教师是科班出身,在大学读了汉语语言文学,作文的写作能力应该高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可现实是,多数语文教师作文水平不理想。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重要性,可见,语文教师的作文能力只有明显高于学生时,才能驾驭不同题材的学生作文,能画龙点睛地给学生指明方向。

由于语文教师写作素养低下,笔者试图分析其原因和提出思考对策,旨在为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升写作素养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一、中小学语文教师写作素养低下的问题成因

当下学校对语文教师任职资格要求不高,只要具有语文教师资格证书即可。上岗后的写作培训,重点是作文教学的方法,而不是如何提升语文教师写作基本功。于是,语文教师只要有教科书,不需要具备个人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文学作品。显然,这是非常遗憾的。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不会写作,没有像样的文学作品,缺少自己的写作感悟和见解,他就很难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其实,现实的教学中教师也怕写,也不知道如何去创作一篇好作品。由于缺少相应的写作应用培训,自己却强人所难地指导学生写作,因而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写作,这在当下中小学中很普遍。当然,作为学生也敬佩擅长写作文的教师,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面对一个不擅长写作文的教师,一个优秀的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是很难产生共鸣的,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去创作优秀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有:

1.注重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忽视作文训练

(1)晋级导向下的重论文轻作文现象。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称晋升要鉴定的文本主要是教育教学论文,而未能把教师的文学作品列入职称晋升的打分范围,因此,语文教师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上,文学创作或作文训练被忽视,从而导致他们自身写作能力下降。

我们知道,职称晋级是教师教学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职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官方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认定,因此,很多教师非常看重职称的晋升,并严格按照职称晋升的考评要求去做。职称晋级导向下重论文的倾向势必影响教师对其业余时间的分配,因为一个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论文撰写上花费时间多了,那么,必然影响教师对作文训练的时间投入。

(2)考评奖励导向下的重论文轻作文现象。很多中小学为了鼓励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而出台了年终奖励考核办法,其中就有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的教师给予奖励。面对教育教学论文奖励制度,很多教师开始一边倒,倾向于论文写作而忽视作文基本功的训练。虽然语文教师发表了不少论文,但文学创作作品寥寥无几或清一色空白。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论文是有格式的,有点类似于“八股文”的套路,但作文或文学作品必须要有创意、很强的文学表达能力和选材能力。教师一边疲于写论文,而另一边却教学生作文且又无法带头写好作文,更谈不上写出优秀的令学生敬仰的文学作品,当然也无法感染学生的写作热情了。毫无疑问,如果语文教师自己写不出好的作文,当然也就无法指导学生写出优秀作文了。

2.文学创作素养低下,作文写作基本功不理想

最近笔者对上海市静安、长宁和普陀三个区工作六年以上的100名语文教师访谈发现,仅9%的语文教师闲暇偶尔写点散文或诗歌,其他91%的语文教师从未动笔写过文学作品,而是长期疲于应付写备课教案、上公开课、写论文和小结。可见,语文教师不创作文学作品,不花费时间从事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素养低下,作文写作基本功肯定也不理想。究其原因,语文教师文学创作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低下。

(1)文学创作理论素养低下,作文写作基本功不理想。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文学理论知识和鉴赏能力,才能拓展写作视野,走出自我狭小的认知空间,延伸写作思维空间,从而为自己突破原有的禁锢思维升华思想,丰富写作内容,为超越原有的自我水平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反之,文学创作理论低下的语文教师,视野窄,思维僵化,文学知识匮乏,这必然降低教师自我的写作能力。

(2)文学创作实践素养低下,作文写作基本功不理想。笔者在查阅大量的文献和访谈中发现,当下语文教师忙于日常教学,热衷于文学创作的教师很少,少到几乎令人难以理解。毫无疑问,一个不会写和不愿意写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的语文教师,也很难让他写出一篇有质量的下水作文。因此,文学创作实践素养低下的语文教师,他的写作功底必然是不理想的。

3.职前的大学教育重文学理论轻文学创作实践导致写作素养低下

大学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一个弊端就是重文学理论学习、轻文学实践创作,从而导致很多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很弱,有时还不如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我们知道,汉语语言文学包括理论与应用,这门专业不同于其他的学科,与美术、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类似,应该注重应用。结果大学美术、音乐、舞蹈专业的大学生会理论,也能绘画、唱歌和舞蹈,而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却不会创作,显然,这与社会发展需求是脱节的,这种培养倾向必然导致语文教师写作能力弱化。

二、中小学语文教师写作素养低下的对策思考

对于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师写作能力弱化问题,有关部门不能视而不见,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以求在提升语文教师写作素养的同时化解学生写作能力低下的问题。

1.构建正确的评价机制,改变重教学论文轻写作能力的现象

(1)要营造舆论导向,对乐于文学创作的教师要给予褒奖。学校不仅要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的教师给予褒奖,也要对发表文学作品的教师一视同仁,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树立文学创作的荣誉感。

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对于写论文的语文教师常被褒奖为潜心研究的榜样,对在业余时间热衷于文学创作的语文教师不但没有受到同行和学校领导的认可,反而被无视,甚至被认为“不务正业”。这种畸形的评价观必须要改变,因为“文学创作”恰恰是语文教师教学最直接的基本功。

(2)学校要把语文教师发表的文学作品列入年终考核范围。当下中小学年终考核的制度把教育教学论文、公开课和论文获奖等列入考核的重要指标,而唯独没有把语文教师发表的文学作品列入考核的范围,显然,这种导向会给热衷于文学创作的语文教师泼冷水,并使爱好文学创作的语文教师无奈地转向写论文。这种一边倒的年终考核现象,不利于语文教师写作素养的培养。为此,学校要重新制定年终考核制度,把文学作品写作列入年终考核的范围,以激励语文教师的文学创作热情。

(3)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文学作品列入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中小学教师的职称不是自然晋升的,而是要评定的。在职称评定中除了要求完成常规的教育教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评定指标就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但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审定中,没有把文学作品列入评定范围,显然,这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不公平的。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上用的课文都是文学作品,而这些文学作品就是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最高成果。我们不能把研究这些教材课文文学作品的文章称之为论文,而把这些原创的文学作品却排除在研究成果外,显然,这是不符合逻辑的。而语文教师创作的文学作品,其实就是语文学术研究的另一种直观的表现形式。为此,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把文学作品列入语文学科职称晋升的考评范围。

2.语文教师要积极创作文学作品,提升语文教师的写作素养

一个会创作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文学作品的语文教师肯定能写好一篇作文,而仅仅能写下水作文的教师不一定能创作文学作品。国内知名的语文教育的宗师叶圣陶先生既是文学家,也是语文教育家。他的文学创作功底为他成为一名杰出的语文教育家奠定了扎实的写作基础。仅仅收录在5卷本的《叶圣陶教育文集》中文学作品就有长篇小说1篇、短篇小说24篇、童话寓言12篇、散文13篇、诗歌6首。可见创作文学作品可以滋养语文教师的心灵,打下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极大地提升写作素养。

正如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语文教师马雪芳在《儿童文学创作——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子》一文中所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儿童文学领域里‘下水’的,因为你从事的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好比是一名游泳教练,你只熟记游泳要点,而自己是一只旱脚黄牛,怎么能教得会人家如鱼得水地游泳?”[3]

为此,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文学创作作为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多开展文学创作实践。

(1)要把文学创作作为语文教师自觉的追求。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文学创作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只有语文教师自己在观念上认同文学创作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后,他们才会把认识付诸行动。当他们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时,他们才会挖掘创作潜能,想方设法合理安排时间去思考和创作文学作品,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2)语文教师要率先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让生活成为创作的源泉。众所周知,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否则,文学作品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才能在生活中汲取养分,否则,离开了生活的文学作品往往是纸上谈兵,因空泛而失去作品的活力。所以,作为教师既要博览群书,又要走出书本和学校,到大社会中去体验生活,去采风,去激发创作的灵感。教师只有拥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发现素材,创作出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

(3)由浅入深,从熟悉的文学样式出发去创作文学作品。谈到文学创作,有些教师马上想到是长篇小说,片面地认为这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其实,我们要从自己熟悉的文学载体入手,由浅入深,拾阶而上。如多数语文教师都会写记叙文、随笔、短篇纪实文学,我们可以从这些载体入手。在通过阅读、模仿学习、练笔后能熟练掌握撰写这些文学作品的要素后,再去创作其他体裁的作品。当然,起步阶段的文学创作作品不一定要达到出版水平。文学创作的第二步就是要把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达到一定质量,能把它发表出来。之后,再根据自身的能力慢慢地去创作出质量更高、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

(4)边创作边应用,并在教学应用中激发创作热情,发现创作新增长点,提升写作素养。语文教师可把自己发表的文学作品作为教学的辅助资料。当学生看到自己语文教师的优秀文学作品时能感染他们的写作热情,唤醒他们的写作潜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任何东西。”的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教师创作很多文学作品并发表时,显然会对学生的写作起到榜样作用。学生看到教师的文学作品,必然会增加他们写作的信心,源源不断地从教师那儿获取写作的动力。而教师在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也会发现自己文章的优点和不足,显然,这对语文教师自己以后的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会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写作素养。

3.职前大学教育要重视文学创作实践,职后培训要重视文学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并重

语文教师写作素养低下可追溯到大学教育,因为大学期间的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另外,语文教师的职后培训没有把文学创作列入培训内容,一般除了常规的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外,并没有开设如何提升教师写作素养的培训课程。为此,我们要加强对职前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写作应用教育培训和职后语文教师的写作培训。

(1)职前大学教育要重视汉语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的文学创作。长期以来,大学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显然,这不能适应职后语文教师教学的需要。为此,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教育每学期的课程可设实践类选修课,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报告文学等课程,课程选修的考核可通过学生创作一篇文学作品来完成,教师根据学生创作的文学作品进行打分,这样逐渐培育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以提升他们的写作应用素养。

(2)职后培训要关注语文教师的文学创作理论培训和文学实践应用。地区教育研究培训机构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培训要改变教育教学论文培训一边倒的倾向,要重新审视和加强对语文教师的文学创作素养的培育。

首先,要为语文教师开设文学创作的理论课程。地区研究培训机构要为语文教师定期地开设中小学文学创作的理论课程,邀请在文学创作上有造诣的专家为语文教师授课。在文学创作理论课程的作业布置上,要求学员多阅读文学作品,并撰写读后感,从而助推语文教师积极学习文学创作理论,掌握优秀文学作品的精髓,提升创作的理论素养。

其次,要为语文教师举办各类文学作品比赛,提升文学创作能力。地区研究培训机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中小学文学作品比赛,引导语文教师积极参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比赛要以激励为主,文学作品获奖的比例要高,从而激发语文教师的创作热情,让更多的语文教师参与到创作队伍当中去,从而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学应用素养。

其三,要为语文教师开展文学作品展示活动。地区研究培训机构要定期地为全区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举办文学作品展,让全区中小学语文教师观摩,营造文学创作的氛围。一方面,当一些语文教师创作的文学作品被展示时,必然会产生荣耀感,激发他们进一步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对于观摩文学作品展的教师而言,也会被同伴的优秀作品感染,学习他们的创作技能,指引自己去创作,从而提升文学创作的能力。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创作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梅卓文学创作论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文学作品与数学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