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 全面发展
——海港小学“有为·领航”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2022-12-24阮瑜
阮 瑜
(深圳市宝安区海港小学,广东 深圳 518018)
2018年9月10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7月8日,《关于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五育并举”的指导思想。[1]为贯彻落实这一思想,海港小学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路径,以“五育并举”的思想引领课程建设,逐步建构起独具特色的“有为·领航”课程体系。
一、“有为·领航”课程体系的建构背景
课程最重要的价值是育人。目前,国家实行的是分科课程,在校本化实施中,往往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缺少明晰的路径,难以最大程度发挥学科的整体育人功能。二是学科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不高,出现片面强调知识本位、学科壁垒严重、资源碎片化等弊端,难以最大程度发挥“五育”并举的综合育人效果。[2]为有效解决这两大问题,多年来,我们站在整体育人、“五育”并举的高度,跳出学科看学科,集各学科所需,融各学科所长,既突出独立学科的育人属性,又注重多学科综合育人的重要价值,从而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有效地加以落实。
二、“有为·领航”课程体系的整体建构
我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融通整合,充分挖掘并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构了“五育”并举的“有为·领航”课程体系。“有为”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人人应该有所作为,培养“有为少年”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彰显;“领航”寓意海港小学对全面育人的解读,体现了敢为人先、勇于示范的深圳精神。
1.“四为”品质、“八有”标准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将“五育”并举解读为“四为”品质、“八有”标准。“善为”即有善心、有善行,“勇为”即有体魄、有担当,“智为”即有智慧、有创新,“美为”即有才艺、有情趣。这“四为品质”“八有标准”成为海港学子特有的印记。
2.四大领域
课程体系涵盖“德育与养成、运动与健康、人文与科创、艺术与审美”四大领域。“德育与养成”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自我管理能力;“运动与健康”领域旨在培养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素养;“人文与科创” 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国际视野以及探索、创新的素养;“艺术与审美”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展现自我、审美爱美的素养。
3.四大维度
依据课程功能,课程体系分设“奠基课程、拓展课程、自选课程、综合课程”四大维度。
(1)“奠基课程”是指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课程,即国家规定的课程。
(2)“拓展课程”是指每个学生都要体验的提高性课程。目前,学校共开设了14门必修拓展课程,纳入课时计划,提供给师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语文学科的“主题情境识字课程”“1+N 读写课程”、数学学科的“玩创思维课程”、英语学科的“自然拼读课程”以及“攀登英语分级阅读课程”等都已经成为海港小学的亮丽名片。
如我校开设的“主题情境识字”拓展课程,强调提前识字,人人都成为“识字大王”,力争让孩子们尽早进入阅读,实现“领先一步,步步为营”。近九年的识字测评结果显示,我校一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识字量可达到2 500字(课标要求为700字),且一年级结束时就能进入整本书阅读,较同龄儿童足足提前了3年!
(3)“自选课程”是指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课程。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志愿者与学校教师形成指导团队,开设丰富多样的自选课程。自选课程的申报在规定的时间,由家长登陆学校的企业微信平台完成。每周二下午4点半到5点半,全校学生实行走班上课。另一类是精品社团课程。目前,学校开设了模拟联合国、趣味立体绘本、小小理财高手、海之港创客家等社团,为有突出特长的学生提供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基本满足了每一个海港学子的个性发展需求。
(4)“综合课程”是奠基课程、拓展课程、自选课程融合后的表现形式,它体现全员化和常态化,主要包括校园节日课程、传统节日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目前,我校把一学年的八个月分设了八个不同的主题:好习惯伴我启航、好书伴我万里行、强身健智感恩成长、中西文化节、和谐的人与自然、科技改变生活、缤纷校园和我的海港印记。校园节日课程紧紧围绕这八个月主题展开,做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了富有海港特色的 “四季八节”,即海港之春3月爱心节、4月科技节、海港之夏5月艺术节、6月环境节、海港之秋9月感恩日(节)、10月读书节、海港之冬11月体育节、12月中西文化节。
传统节日课程主要是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设的主题系列活动课程,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
综合实践课程有舞台展示、跳蚤书市、学科趣味游园、体育节、走进消防站等。
三、“有为·领航”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1.以“学科宣言”凸显课程育人目标
“学科宣言”是学科素养的校本化表达,是学科育人目标的凝练,是学科教学的始发地。目前,我校语文学科根据“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炼出“悦读、博闻、善言、抒写”的学科宣言;数学学科根据“数学抽象、直观想像、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的学科素养提炼出“研学、善思、精算、活用”的学科宣言;英语学科根据“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的学科素养提炼出“说出一口自然而流利的英语,展现一种自信而大方的仪态,拥有一个广博而多元的视角,秉承一份尊重而包容的精神”的学科宣言;音乐学科根据“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的学科素养提炼出“有情趣、有才艺、有表现力”的学科宣言;美术学科根据“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的学科素养提炼出“会感知、会表现、会审美、会传承”的学科宣言等。
实践证明,“学科宣言”的确立有助于教师统一教学思想,带着“理念”去上课,让教师从“学科本位”出发,立体地俯瞰整个学科,更好地关照到其他学科,且更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明确方向,让学科育人的价值光芒时刻照亮内心,形成一种自觉追求。[3]
2.以“学科地图”提供课程指引
“学科地图”是各学科课程实施的“导航系统”,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各学科、各学段、各知识点、各能力要素点之间的联系,现我校已形成电子化图谱,可放大缩小,可点击搜索,极大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精准的导航服务和内容支撑。实施中,我们从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出发,按“学科—学段—分册—单元—课(节)—要素点(知识点、能力点)”的顺序分别进行内容整合及描述,并特别关注同一要素点的循序渐进,使课程目标能够准确、有效地落实。
如语文学科“复述”的能力要素点相对应“学科宣言”中的“善言”,国家课程标准总要求是:具备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具体落实到低年级(一二年级)为: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而学校对低年级“复述”目标的精准解读为:一年级“能借助图片复述”。二年级“能借助图片、提纲、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示意图或者根据表格内容复述”。具体落实的文本及策略为: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小蜗牛》、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咕咚来了》《小壁虎借尾巴》均采用“借助图片复述。”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采用“借助图片复述”,二年级下册《大禹治水》采用“借助提纲复述”,《小马过河》采用“借助关键词语复述”,《蜘蛛开店》根据“思维导图示意图复述”,《羿射九日》根据“表格内容复述”。有了这样网格式的“学科地图”,教师无论站在哪个教学点上,都可以由点至线、由线至面地串联起整个教与学的系统,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随意性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视教学行为。
3.以“学科整合”加强育人合力
“学科整合”即以国家课程为核心,运用“学科+”的理念,倡导多学科全面育人、综合育人,注重育人路径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学科内整合”以“能力训练点”为核心,将一门学科各个学段所对应的同一能力训练点进行纵向梳理,依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描绘出“学科地图”,形成主题式学习模块的优化组合,确立层层推进的学科课程规划,形成最佳的学科课程解决方案。如在六年级“探密故事中‘一波三折’的情节”主题学习中,其课程目标是“通过各个学段故事类文本的阅读,了解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学会在写作时运用这一方法。”在教学中就可将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在牛肚子里旅行》、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巨人的花园》、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六年级上册《桥》《穷人》等文本加以统合,形成大的课程群,并在主题式阅读中完成以下三个探究性任务单:“试分析这些故事中的情节为什么会吸引读者?”“试总结什么样的情节能使故事变得生动感人?”“试设计一个故事,使情节做到一波三折。”并在此基础上以“内容”为核心,将“同一单元的相似内容、同一册教材中的相似单元”进行整合,实施大单元教学法,突出单元的核心目标,将课程内容进行增删、合并、调换和填补,提升课程的实效性。[4]
“学科间整合”通过整顿、协调、优化,找到相关学科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切合点,并运用各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横向重组课程内容,从课程全员育人的大目标出发,使繁杂的多学科课程变成最简洁、最易操作、学生最易理解和运用的课程资源,以达到课程育人的效益最大化。[5]如二年级“可爱的大自然”课程,通过跨学科整合,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提升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可将语文学科《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青蛙卖泥塘》、英语学科《In the sky》《In the forest》《The four seasons》、数学学科《图形的变化》、音乐学科《小花雀》、美术学科《美丽的叶子》等文本整合成跨学科的学习群,通过不同场景、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变换式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全学科教学的共育、共享、共赢,并最终分享静态和动态两种成果。如美术学科开展了“美丽的叶子”写生展览;语文学科表演了诗朗诵《彩色的梦》、舞台剧《青蛙卖泥塘》;音乐学科表演了“歌伴舞《小花雀》”等。
“学科外整合”即强调“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6],努力开发“学科+生活”的课程,让课程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概念走向生活。如数学学科可让学生走进古城、古庙、古塔,了解古代建筑中的“对称美”;音乐学科可让学生去聆听广东的“粤剧”“客家山歌”,了解民间音乐的魅力;美术学科可走进“美术馆”,探究中外艺术的异同;科学学科可让学生走进腾讯、华为、大疆公司,去了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了更好地突出“五育并举”,我们还重点加强了“道德与法治”的学科外整合,建构起了与之相关联的课程群。学生在学科内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一年级开展的“好习惯伴我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二年级开展的“护蛋”游戏,感受母爱的伟大;三年级开展的“‘盲人’的40 min”,感受盲人世界的黑暗与无助,激发起对他人的爱与理解;四年级开展的“祖国版图我来拼”,感受祖国的博大与壮美;五年级开展的“我与‘蚕宝宝’共成长”“听大树说悄悄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可爱;六年级开展的“我与历史名人对话”“我与艺术大师对话”“我与未来世界对话”,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艺术殿堂的博大精深、未来世界的多元与变化。
4.以“海港六学”夯实学科育人效果
“海港六学”建构的六大学习版块,以“思辨”为核心,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留下思考的痕迹”。实践中,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有序地选择各个版块,形成不同的组合形式。
(1)自学(个体自学)。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安静、专注、思考、主动”的习惯。
(2)互学(同伴互学)。小组内互相学习,形成优势互补,养成在组内贡献自己智慧的习惯。
(3)导学(教师导学)。教师抓住关键点、疑难点巧妙“导学”,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研学(小组研学)。小组成员根据研究专题,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真理,广纳他人意见,共研共进。
(5)展学(集体展学)。小组集体在班级内展示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培养学生不断突破自我设限、勇于展示自己的精神。
(6)拓学(课后拓学)。通过课外拓学,超越教材,超越自我,突破学校教育局限,做到“今日之我胜于昨日”。
5.以“全学科阅读”打破学科壁垒
“全学科阅读”意味着要超越阅读只从属于某一学科的狭隘观念,真正站在孩子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高度来审视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强调阅读要从文学类文本阅读转向实用类文本阅读,从单一的视角转向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阅读视域,从一个学科的阅读活动转向多个学科的任务群式的研究型阅读。[7]
首先,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确立阅读目标。强调阅读不是终极目的,而是学习的一种途径。现已确立了6个年级12个全学科阅读任务群。如一年级“有趣的启蒙”,二年级“大自然,你好”,三年级“我的想像飞起来”,四年级“我的童年不是梦”,五年级“飞跃地球村”,六年级“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等。
其次,通过阅读来推动“项目式学习”“综合性学习”“问题式学习”“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写作、绘图、小组讨论、实验等,探究和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如:五年级基于“探密未来世界”为主题的全学科阅读,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未来世界在文学、数学、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变化,指引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未来世界,让他们将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同现实相结合,永远保持好奇心,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去拥抱未来。”而各学科的阅读计划为:语文学科阅读《怪男孩—爱因斯坦》《三体》《果壳中的宇宙》,数学学科阅读《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全3册)》《数字博物馆从零到无穷的故事》,英语学科阅读《Art that changed the world》,科学学科阅读《身边的科学》《重生吧,垃圾!》《一本稀奇古怪的科学书》,信息学科阅读《神奇的互联网/科学新知系列/可怕的科学》《机器人太空飞船》,美术学科阅读《伟大的博物馆(1—16卷)》,音乐学科阅读《玩转科学的“艺术家”》。在阅读中,通过“推介课”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推进课”来跟踪阅读进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再次,做好分享交流,让阅读成果可视化、最大化。从学生对世界、生活、课程的理解角度出发,用阅读使他们自身达成对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并利用校内“分享课”、画展、舞台剧表演或社区内的各种活动,促进个体素养的提升。
6.以“赋能型评价”描述学业表现
我们认为,学科评价不仅要告诉学生“是什么样的人”,更要引导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评价的定量、定性向评价的赋能转变,从“趋同化”走向“个性化”,将学习状态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我校先后建立“海港小学学生学业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制订《海港小学学生学业评价手册》,在评价主体、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变革。
首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PE评价。“PE评价”原是企业绩效考核的常用指标,我们将其引入学生学业的过程性评价中,用来全面监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各个要素指标的达成度,进而反馈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综合表现。主要形式有:海港小学舞台表演、识字小达人全员评比、英语晋阶擂台赛、学科素养专项达标测试等。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外,家长、同学、院校、第三方机构都可参与,允许学生申请多次评价,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其次,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KPI评价。“KPI评价”即通过对关键数据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形成雷达分析图,并与过程性评价结合,立体地呈现学生的成长轨迹。
再次,建立以奋斗者为本的赋能评价。突出学生的能力优势,对学生学业作等级评价,并用寄语、书信等形式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鼓励学生以奋斗者的姿态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