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协同:学校“五育”融合实践路径探思
2022-12-24田夏彪
王 琳 田夏彪
(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从 “五育”并举到 “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1]中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教育,是实施“五育”融合的“先行地”,倘若孩童在一入学便能接受到良好的“五育”融合教育,那对一个孩子的一生、对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建设取得卓越成就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一、学校“五育”融合实践的历史发展溯源
对于“五育”融合的具体概念,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具体统一的说法。学者李政涛认为:“五育”融合是育人假设、育人理念、育人实践、育人思维、育人能力的统一。[2]他从不同的维度剖析了“五育”融合,为我们了解“五育”融合的概念提供了丰富的思考路径。在学者刘登珲和李华看来:“五育”融合是依照特定的逻辑,从目标、内容、实施等层面出发把未分化的教育要素纳入教育教学当中或把已经分化的教育要素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而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整体发展的过程。[3]为了更清晰直观地认识“五育”融合这一教育名词,我们可以从“五育”融合的“词源”解析、“五育”融合孕育发展两个方面进一步地认识理解。
1.“五育”融合的词源解析
“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要想清晰地认识“五育”融合的基本含义,就要明确“何为五育”“怎样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五育”并举是由蔡元培初任教育总长时提出的: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这是近代以来首次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思想主张。在现当代,“五育”教育在前人的思想总结上,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关于“五育”之间存在的关系,习近平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就曾明确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4]
“融合”并不是几个事物的简单拼凑和混合,是指几个或多个事物们经过提炼升华形成的一个完整、休戚以共的整体,一个互联共通状态。“五育”中的“德智体美劳”就像我们的五个手指头,不能轻易地将它们分开割裂、划清界限。“五育”融合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拼凑和叠加。“五育”融合是“五育”并举下的又一个发展进程,是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五育”之间既独立又统一;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五育”之间的有机融合,达到“五育”共通、“五育”共赢、休戚以共、和谐发展的一个状态。
2.“五育”融合孕育发展阶段
关于“五育”融合的理论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是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进行教育实践、教育反思所提出的教育理念。时至今日“五育”融合教育理论提出是我国国民教育改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三育”走向“四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五育”并举理论的孕育阶段。“五育”融合理论的提出,追本溯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曾提出的“民力、民智、民德”的“三育”救国论思想。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华、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下,严复提出:“体育”“智育”和“德育”三育并重,“鼓民力”“开民智”和“新民德”,以此作为改造中国、救亡图存的三大救国纲领,为中国近代由人才教育向公民教育奠定了雄厚的基础。[5]这也是最初的“五育”融合思想的雏形所在。
(2)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四育”走向“五育”。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是“五育”融合的形成阶段。蔡元培在1912年1月明确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方针。[6]蔡元培先生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是我国近代对“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教育方针最全面的论述,时至今日,其影响依旧非常深远,对当代的“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理论丰富、实践指导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20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一定的重视与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也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五育”教育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1957年,毛泽东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1995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江泽民也提出造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8]。“五育”教育理论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体现了新时代教育的新形势与新发展、新方向。
(3)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民、国家对当今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养新时代人才,成为鲜明的教育政策方针,同时,也成为了全体教育人共同追求的教育目标。“五育”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实行,促进提高了育人功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具体落实下来也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五育”并举过分强调平均主义、割裂“五育”联系,各自发展。在“五育”联系弱、关联性不强的情况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9]至此,“五育”并举发展更新到了更高的“五育”融合层面,这是教育发展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换代的要求。在“五育”融合的新政策下,中小学校园中推动“五育”融合的实行,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
不过,严格来讲从“五育”融合教育政策颁布后,有关“五育”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虽在不断地推进与研究。但放眼全国,“五育”融合教育仍未取得全面的成功。表现在:检索发现有关含有“五育”融合字样的书籍国内仅仅出版1本。此外,在中国知网检索“五育融合”获取171篇文献,去除无效文献剩余有关“五育”融合文献161篇。[10]客观来看,“五育”融合教育仍旧处于深入摸索、加强理论实践的阶段,有关“五育”融合的文献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在理论储备不足、不够精细的情境之下,导致了我们的“五育”融合出现了一定的瓶颈期,“五育”融合的困难和问题也随之而来。
二、当前学校“五育”融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五育”内容结构:“五育”分立不合,偏向智育主导
“五育”本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通的一个状态。反观当下,我国当前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仍是智育占据主导地位,“偏智”导致了“疏德”“弱体”“抑美”“缺劳”的教育格局,“五育”之间有失均衡、平等。在教学情境中,“五育”常常互相分离、互不联系,难以产生联合教育之下的效益。作为教育者、受教者的我们时常会把“五育”分离、独立开来忽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系统性,人为地在“五育”各育之间竖起壁垒和界限,“各自为政”、互不牵涉,导致“五育”教育分散、难以“融合”。另外,长期以来的“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应试思想,让社会各界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于“智育”模块。相比起其他“四育”,“智育”总是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壮大自身的机会。“五育”未能得到平等、公正的待遇,不仅体现在“德智体美劳”课时划分不均、师资力量强弱不同、教学资源优劣不分,也体现在教师、家长、学生对各育所持态度不一,“只要学习好,其余没烦恼”“拿成绩说话,成绩决定一切”等等。除此以外,“五育”有失均衡性同时体现于“五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发展不一的状态。[11]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镇与农村相比不论是在教育的硬件、软件设施,还是师资上都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公的现象,导致产生的教育效果有失均衡,进而大大影响到了“五育”融合的进程,偏离了教育要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2.“五育”课程资源:校本开发滞后,推广应用有限
课程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教育性的经验。高质量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取得教育实效的有力保障,没有课程资源的有力支持,再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教师的实际行动。目前“五育”融合课程的开发、编写仍在初步摸索阶段,大量的学者、教育一线的教师都为“五育”融合课程的编写付出了莫大的心血和努力,但就其成果而言,编写出的“五育”课程大都建立于本校、本区域的教育特色、教育发展情况,虽具备一定的课程价值和实效性,但难以大范围推广实行。其中城镇、乡村的“五育”融合教育差别最为明显,因所处地域经济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软件条件的不同,进而影响到城镇的“五育”融合特色课程难以在乡村的小学内运行起来,取得实效。乡村小学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规模、财政扶持力度的悬殊,难以立足于农村小学开设出适合本校实际的“五育”融合特色校本课程。“五育”融合课程的开发难在课程难以找到基于教育融合理念编写的核心课程、难在课程标准教育基点的设立、难在课程的课堂施行需要创新的教学模式、难在课程完结后以何种形式进行终结性评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五育”融合的落实进程。
3.“五育”主体:教师情感惯习,重应试而轻创新
身在课堂一线的教师们是“五育”融合教育的具体践行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无疑深刻而深远地影响着学生们的身心发展、智力的提高。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群体往往聚焦于自己所教授学科知识的传授,一旦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领域时,往往会采取回避、跳过、无视或者简略带过的措施,这是“五育割裂”的现实造成的。究其缘由,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群体并非不知“五育”融合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但长久以来应试教育下的“唯分数论”的评价指标让教师群体深陷进退“两难”的教学困境,面对各种教学评估、教育测量、评价体制的功利性促使教师站在了维护自身利益的立场上,重科任成绩而轻视了学生们的融合发展。以上种种因素的存在,都在大大地削弱着“五育”融合教育的工作实效,使得“五育”融合教育效益大幅度减少,融合工作止步不前。在“五育”融合教育背景下,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教师迫在眉睫。
4.“五育”运行环境:社会教育力弱,家校合作不紧密
教育政策的作用一般可概括为: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控制作用和规范的作用。为实现教育强国、发展现代化教育,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教育方针,但深化教育改革是一个大的命题,这不能在一朝一夕之间一蹴而就。201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第一次正式提出“五育”融合:“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9]至此之后,“五育”融合教育被各位教育学者所广泛熟知,也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教育收益却远不及“双减”政策。相比之下,“五育”融合好似被社会遗忘了,难寻前进的方向。究其缘由,除了“五育”融合教育进程本身是一个大命题,有着极高的挑战性和极大困难性,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来运作起来以外,也与“五育”融合教育未能得到实时跟进教育政策、教育方针的支持相关。需要明确的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想获得实实在在高质量的成功就肯定离不开的“五育”融合教育的支持和推进。要想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现代化的教育大国就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推进“五育”融合的教育进程。另外,在市场经济物质化环境的背景下,学校、家长、教师、学生本身深受影响,社会各界中有越来越多的教育主体与受教育者慢慢形成了功利化的教育价值观,失去了求知的本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仰和追求,社会教育力弱。
三、由表及里,协同共建:当前学校“五育”融合实践路径探思
“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前提下的进一步教育举措。为了实现全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五育”融合的理念,推进“五育”融合体系化建设,推动“五育”融合步入正轨。
1.思想观念:构建结构化教育评价机制,促成“五育”融合实践的主体自觉
观念的产生与人类所处的客观环境关系密切,人类的行为都是受行为执行者的观念支配的,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12]要想促使事物朝着目标正确发展,那我们就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打破“五育”的边界意识,树立“五育”平等的意识,遵循相对应的教育评价机制。“五育”平等意味着为提供各育充分合理的教学课时和教师资源,赋予德、智、体、美、劳“五育”包括其学科身份、课程标准、教学研讨、课程评价、教学评价、专业发展等在内的完整教学机制。细细划分下来,“五育”平等包括三个方面的平等。第一是各育育人目标的平等。“五育”因课程性质的不同导致其在课时划分、教学设施和教学举措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同,但必须明确的是“五育”在育人目标上都是平等的,各育的育人目标都是为实现立德树人的学校教育目标服务的。第二是各育教育过程的平等。要为各育教育提供合理、平等、公正的教学硬件、软件设施、教学场所和教师资源,要淡化“主科”“副科”观念,要杜绝“主科”抢占“副科”课时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平等对待“主科”“副科”教师,提供公正的晋升机制和评奖评优机会。第三是各育教学评价的平等。教育评价有鉴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教育功能。建立合理平等的“五育”评价结构和运行机制,有利于诊断调节“五育”教育是否得到了发展和进步,及时调整“五育”教育内部的瑕疵和不足,为“五育”融合打下良好基础。教师作为“五育”融合教育的施教主体,要遵循教育评价机制自觉参与到“五育”融合教学实践之中。
2.课程资源:开发“跨育”校本课程,促成“五育”融合实践的媒介支撑
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培养人的蓝图。[13]对于开发“五育”融合校本课程,最好的举措就是立足于本校、本地区的教育特色进行“跨育”融合课程的组织和开发,具体有以下两种设想:第一种类型就是“1+1”融合课程模式: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形式呈现具体课程,以其中一育为侧重,另一育起到辅助的作用,循环翻滚式融合各育,进而促进“五育”之间的融合。“五育”各育之间关联性不一,我们要把握内在规律,将关联性最高的“两育”进行融合,从而打造新型的“融合”课程,在各类课程目标中设置具有该类课程特点的“五育”相融合的教育目标,让综合实践课程成为实现“五育”融合的有效载体。第二种设想就是“五育”之间进行跨育融合:通过创造出真实的教学情境,完全打破各育之间的领域界限以及学科内部逻辑,打造将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融合的教学课程。这一类课程开发难度较高,绝不是简单地将“五育”教育内容拼凑起来,也不再是传统的课堂知识教学,而是以一个个专题活动出现,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五育”融合教育。例如:让小学生们自主创设一个主题活动,像“如何打造学校的小菜园”“设计一个专题黑板报”“我为学校建设献计策”等从多维度、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得到发展进步,真正做到“五育”融合教育。对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农村地区,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政策、财政方面的倾斜,同处一个县、乡镇的农村小学可以根据当地学校特色联合起来,合作编写,集思广益,共同推进各地区“五育”融合校本课程的构建。
3.师资队伍:提供多元学习平台,促成“五育”融合实践的能力转化
教育一线的教师是五育融合实践中的主导者,培养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教师便显得尤为重要。在“五育”融合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教师群体具有更高的教育素养来支撑教育实践。首先,更新以往教育理念,鼓励自我提升。教师群体要以崇高的教育信念来促进自我提升,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意识,积极通过专家讲座、实践教学、观看名家视频、新闻媒体、团队合作、自我反思等方式来更新、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层要把提升五育融合实践教育的新型教师素养融入现有的教师培训体系之中,对教师群体展开科学、系统、高效的教育培训。让教师群体透彻理解相关“五育”融合的教学技能,再通过各育跨学科模拟教学、教师间合作交流学习、自身的个性化学习、专家培训、教学观察等方式有效地落实教师群体的跨学科素养的培养。最后,践行融合教育目标,关注学生和谐发展。教师是“五育”融合教育的具体践行者,要致力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4.教育氛围:树立协同共育意识,促成“五育”融合实践的合力保障
“五育”融合不仅仅要打破各育之间的屏障,还要打破家庭、学校、社会间存在的壁垒。学生们在家庭中接受熏陶,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在社会上体验处世,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关怀,就像一颗植物的成长离不开土壤、水和阳光。[14]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就曾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要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就要在“五育”融合的教育背景下,树立协同意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教育氛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在无形中形成的,作为父母一定要注重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高效的基础教育、基本能力的主场所。父母与学校教师要加强沟通协作,因为教育学生的重任,应当是由学校与家庭共同承担,才能有助于提升教育的效率与质量。在“五育”融合的教育背景下,学校要在“家校合作”中起到主导性作用,进一步拓展家校互动、沟通渠道,创新家校沟通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家校良性互动,充分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将家校共育看作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途径。此外,还要对家长群体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工作,开展家长教育讲堂、家庭教育咨询等多种形式,聘请教育专家或各行各业能手为不同年段家长进行教育指导,改变家长群体一味追求子女的考试成绩而忽视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现象。最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风向标。社会各界要紧跟教育潮流、实时更新教育观念,在“五育”融合的教育背景下,推动“五育”融合的教育进程。
总之,“五育”融合是国民教育的一项繁重工程,极具时代创新意义,汇聚了各种教育热点、教育难点。就当下中国的教育实际而言,“五育”融合的实现还任重道远,“五育”融合并非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来进行教育改革、教育创新,在提倡“五育”平等打破边界的意识观念下,积极开发“五育”融合的特色课程,组建新时代与时俱进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家庭、社会、学校协同发挥教育合力,推动“五育”融合教育取得重大成效。未来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方式都势必随之变革,教育何以培养新时代的人才适应这不断变化的社会,增强中国竞争力?唯有切实贯彻“五育”融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