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2022-12-24白琳
白 琳
一、前言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概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在公司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分析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作为企业运营和发展的一项基本任务,全面的预算管理可以科学地研究企业现有的资源和有效的管理方法。监督和控制公司预算的执行活动,分析和预测业务流程的总体状况和财务结果,最终协调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对公司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估和评价,以促进公司各部门实现预期的工作目标,从而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预算的全面管理体现了全体员工的参与,企业的所有部门都必须参与预算的管理。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员工必须培养具有成本效益的科学知识,并在多个方面进行预算管理。
(二)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预算编制。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预算编制主要是根据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对企业所需的人才、财务规划和生产目标进行分析。只有保证科学、规范的预算标准,才能实现全面的预算控制。第二步是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主要是指企业按照预算目标全面实施预算管理,采用预算管理、预算调整等方法,避免预算管理与预算目标发生冲突的问题。第三步是预算考核。预算考核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预算管理的优缺点,结合企业下一阶段生产经营要求提出改进措施,对企业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总之,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以减少竞争对社会市场的负面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可以利用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实现企业预期的内部控制目标,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此外,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进全体员工利润管理意识的形成,促进企业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水平。
2.促进现有业务资源的整合。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预算编制,科学配置现有资源,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公司未来战略规划确定生产经营预算目标,在预算目标的指导下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任务。全面预算控制有助于优化企业的业务资源,管理业务资金,提高现有业务资源的使用效率。
3.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使企业能够优化和适应其在生产经营中的发展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问题和缺陷,并在自我纠正过程中提高管理能力。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导下,企业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为企业资金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规避资本风险。这意味着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优化公司内部财务和现金管理任务,显著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能力。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面对的困境
制定全面的预算管理有利于公司战略,以战略目标为导向,能够提高面向公司未来的管理意识。然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还很肤浅。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面预算控制与战略目标不吻合
实施战略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面临的问题很多,但主要的问题是解决企业的财务、物力和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可以系统地为企业分配不同资源的工具,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现实中,这种影响显著降低。一是市场形势瞬息万变,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全面预算控制似乎停滞不前。执法者受制于各种规章制度,无法积极接受市场应对挑战,导致实现战略目标是困难的。二是企业的战略是以长期利润为基础的,大多数预算编制都是以短期利润为基础的。此外,预算编制者的素质参差不齐,立场也不同,这也许符合当前的市场状况,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利润发展。
根据旅游统计公报显示,2013-2016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和国内居民出境人次均保持增长,其中中国国内旅游人次增长率稳定在10%以上,并有持续增长趋势。2016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和国内居民出境人次分别达到44.4亿人次和1.2亿人次,随着用户旅游经验的积累,对于个性化和深度旅游需求不断增加,为在线自助游奠定发展基础。
(二)全面预算控制意识淡薄,员工参与积极性不足
部分企业管理者缺乏全面的预算管理意识。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管理者心中缺乏全面的预算概念。二是管理者认为综合预算的存在不会影响绩效,因为企业管理者基于他们过去的良好绩效去进行判断,而且实际经营的过程中情况很复杂,预算不会发挥作用。因此,主观上没有积极推进全面预算控制。另外,有些员工认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是管理问题,预算和执行是预算或财务部门的职责,与他们无关。
(三)全面预算没有信息平台,预算管理制度不科学
首先,对于组织结构复杂、人力资源庞大、业务种类繁多的企业,为了短期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企业信息化的投入,没有支持信息化建设的体系,在发展中,很多经济指标靠人工统计,数据不准确。其次没有强大的部门沟通协调,预算编制停留在各部门各司其职的阶段。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单方面认为全面预算控制应该由财务部门组织实施,财务部门认为这是有义务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处处卡顿。一是,财务部门的话语权不能高过平行部门,所以如果整个预算管理过程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调动积极性就需要下很大功夫。财务部人员将考虑这项任务将是他们的额外付出。二是出发点不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涉及不同部门的利益,缺乏全局意识。最后,很多部门只是被动地处理这个任务,有些业务部门没有真正参与预算编制,导致影响预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使预算只是形式化而不知道量入为出,没有形成企业预算文化,严重影响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缺乏估值体系,缺乏全面预算控制的内部控制
一是,应认真进行全面预算控制评估。不合理的估值机制可能会偏向预算管理行为。此外,当企业制定预算目标时,他们主要衡量企业的业绩,很少或根本不关注非财务指标。二是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是单一的、简单的物质激励,没有对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良性激励,所以部门和员工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真实性大大减少。三是内部控制缺失。没有有效的组织架构,往往是“一言堂”,缺乏有效的去中心化、制衡。由于企业内部没有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履行职责,使员工丧失了敬畏感,损害了企业的利润。
(五)全面预算工作人员缺乏预算管理方面的知识和专业知识
健全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业务组织体系,确保了公司整体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预算管理不是松散和随意的。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评估不仅是程序,而且可以有效地管理预算。组织体系建设的有效性、预算管理流程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执行情况、预算价格的合理性,都离不开预算管理团队的素质和整体控制能力。否则,企业无法通过实施全面预算控制来实现预算控制的管理效果。企业要重视全面预算的组织领导,制定切实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预算执行单位的权限、审批程序和工作协调机制。
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逐渐加大,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业务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只有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全面预算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在了解市场环境和发展方式的同时,设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可以从中获利,为风险规避奠定基础。这就要求企业树立全面参与观念和全过程管理意识,坚持企业发展战略,引导全面预算管理有序开展。首先,企业领导需要提升关注。领导者需要明确工作职责,按照组织架构合理分解总体预算管理目标,将工作目标深入到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各个职位。其次企业要合理配置资源和资金,有效利用,协调内外部环境。最后,企业需要借鉴其他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有效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正确理解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可以让员工通过培训、会议、有奖竞赛等方式深入了解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让员工了解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引起高、中、普通不同层级员工的注意,积极配合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其次,为了统一思想,预算的全面管理包括生产预算、人力资源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库存预算、研发预算、投融资预算等,这需要所有员工的参与。这样所有员工都可以制定一个完整的预算,并在准备和执行工作时有相同的想法。最后,让员工了解“计划支出、合理配置资源”对公司的积极影响,并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预算尽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调动员工参与预算全面管理的积极性。
(三)提高全面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这些数据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为了在全面预算控制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必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具体化提高数据准确性是提高预算控制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1.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等预算组织,制定预算编制模型和指南,指导预算编制,组织员工培训学习,全面开发高素质人力资源,以提高全面预算数值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公司可以选择“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来确定经营目标,也可以选择这两种方法的组合。深化部门间沟通协调,积极协作,建立准确合理的预算数据库。
3.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平台,运用先进的预算管理技术和财务会计系统,节省数据收集、整理等基础工作的时间,提高预算编制效率。
(四)将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业务目标相结合
由于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企业和各部门都应该了解在长期目标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会遇到什么困难以及如何解决。全面预算是逐步落实企业的重点领域和任务,使企业的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然后,将目标和任务划分为具体的部门和具体的岗位,通过预算、实施、控制、分析和评估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由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驱动,有助于优化业务资源的配置。将公司的战略目标分为几个阶段,利用全面预算作为工具可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要注意不要设定太高或太低的目标。如果太高,很难做到。如果太低,很容易错过机会。应根据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设定适当的目标,以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
(五)预算合理分解
企业应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按照全业务、全要素、全员的原则编制和分解内部预算。内部预算分解工作以增收减支为指导,结合企业自身成本部门的特点,梳理预算分解过程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再予以解决。预算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分解制定原则。企业需要划分预算分解和估值的范围,为内部资源的有偿所有权提供依据。企业应将预算目标“从上到下”分配给预算单位,按照责任主体、岗位职责、具体人员的层次划分预算,将预算指标分解到各个员工,细化预算执行情况,管控相结合。预算评估应确保目标分解的效率和有效性。预算分解原则允许预算制定者明确他们的目标,以便审计师可以根据管理层的最终决策原则主动审查分解后的预算。
2.如何制定预算分解。公司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预算分解方法。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预算,都需要明确两个方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预算的主体和负责预算的部门。预算编制部门应具备全面的业务能力和人员稳定性;每个预算中的预算指标应符合全面预算管理指标的要求,并应确保预算的包容性和完整性。
3.加强预算分解流程的合理基础、责任落实和审批流程。预算管理团队汇总预算分解的各项经济和成本指标,分析企业年度预算总体目标,剔除不符合预算目标的项目,逐项解决偏差,实现总体预算目标。各责任单位按照责任单位、岗位职责、具体人员等级划分预算,将预算指标划分到各个职位,将预算执行与预算计价相结合。通过预算到具体的人,管理层可以确保预算中的每个业务都有来源,能够通过具体的真实基础来评估实现整体预算的合理化。
4.建立预算分解后预警机制。一是对合同金额、收入、支付、利润、现金流等关键企业预算指标进行预警,按月向管理层报告执行进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实时跟踪预算进度,需要加强预算控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行动,企业要定期召开经济财务分析会议,对新签合同订单进行分析,分析金额、执行进度、收益等关键指标。二是加强成本、指标等预算指标的流程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预算部门必须持续监控成本。不同的成本和费用必须在集中管理和成本承诺的实体中实施。根据预算目标,及时发现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避免超成本,保证预算刚性。
(六)建立合理的预算估值机制
经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详细分析,预算遍及所有业务、所有部门,责任可以细分到所有个人。根据公司的整体预算控制,可以轻松地为每个业务、部门甚至个人选择合适的指标。或者,可以组合使用多个指标,而不是“一刀切”。例如,企业可以用销售额、贡献目标、库存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作为指标,各级部门可以用生产力利用率、合格质量、研发项目完成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奖励设置也需要多样化,例如,可以采取升值、金钱奖励、实物奖励和福利活动等。这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组织活力,增强企业凝聚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全球预算管理要想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取得成功,就应该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来确保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稳定的长期发展。然而,在现阶段的全面预算管理中,从领导到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仍然非常淡漠,这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现阶段,应该注重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建立健全预算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实用价值,这样才能在企业生产经营和内部控制中发挥作用,提高企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1]徐艳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建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36):36-37.
[2]李校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22,593(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