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语篇的信息扩展模式及其对高考英语试题解答的启示
2022-12-24浙江苏克银
浙江 苏克银
语篇是作者/说者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呈现出来的。语篇的内容决定了语篇的结构模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篇类型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的文体,以及口头、书面等多模态的语篇形式等。其中,说明语篇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原因是此类语篇能够适用于与理解有关的任何语篇内容,如阐释一个事物的原理、理解一个事件的缘由、或者展现某一事件的流程等。说明语篇大多与问题的回答/解释有关,作者/说者会利用一定的说明方式,进行信息拓展,进而展现解决/解答问题的全过程。作为高考英语试题常见的语篇类型,高考英语说明语篇是怎样进行信息扩展的呢?本文将结合高考英语试题中的说明语篇,简要分析说明语篇的信息扩展模式,并探讨说明语篇类试题的解答策略。
一、高考英语试题中说明语篇的信息扩展模式
(一)列举模式
说明文在阐明一个主题的时候,有时为了将某一结论、特征、功用等说得更清楚一些,作者/说者会在语篇中列举具体的数据、事例、特征、表现或者应用的场景等,以更加清楚、深入地引导读者理解语篇所要表达的重点。例如,2020 年新高考Ⅱ卷阅读理解D 篇讲述的是热带雨林中物种的多样性以及作用等。语篇第一段第一句交代了热带雨林是多种药用植物、食物、鸟类和动物的家园,指出了它的作用。第二段列举雨林的另一作用(地球之肺),在叙述这一作用的过程中,作者在第二段后半部分及第三段又例举了雨林中对众多植物提供有力保护的树木的特征与作用。第四段例举了热带雨林的第三种作用,即具有促进降雨的功能。这篇说明语篇的四段话例举了热带雨林的三种作用,因此根据这一信息扩展方式,学生就可以得出第35 小题(What can be a suitable title for the text?)的答案,即“Life-Giving Rainforests”(给予生命的热带雨林)。此外,2018 年天津卷阅读理解C 篇也利用了列举模式,在第一段之后,依次列举了将3D 打印机应用于食品行业的优点,因此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一扩展模式,定位分析第46 小题(What benefit does 3D printing bring to food production?)的答案,并推断出第50 小题(What c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的答案。
列举型信息扩展模式的说明文也大量出现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第二节中。例如,2019 年全国卷Ⅱ阅读理解第二节就列举了保持高涨的积极性的一系列的方法。其中,学生可以根据列举模式中的“总—分”式信息扩展方式推理出第37 小题的答案。此外,列举模式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便是利用数字(数据)进行说明。例如,2017 年11 月浙江卷阅读理解C 篇第三段至第五段就列举了一系列的数据,用来说明循环经济的价值。学生据此可以推断出第29 小题(How many cans will be used up in a cat’s 15-year lifetime in a recycling economy?)的答案。
(二)时序模式
说明文有时在呈现某一事理、原理、方法等之后,为了展现其被发现的经过,或者述说其发展历程,常常按照其发生时间的顺序阐明其来龙去脉。例如,2021 年新高考Ⅰ卷阅读理解C 篇介绍了美国的联邦鸭邮票计划的由来及其意义。语篇第一段利用时间提示语“...first set foot upon...”引出了自探险家们踏上北美土地以来,数百万英亩湿地的流失导致了水禽数量的锐减;第二段利用时间提示语“In 1934”引出了那个年代颁布《候鸟狩猎印花税法案》前后发生的事情和第一枚联邦鸭邮票设计的始末;第三段则用时间提示语“Since 1934”引出了自联邦鸭邮票计划实施以来美国在保护栖息地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语篇按照时间顺序一步步地将联邦鸭邮票的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根据这一信息扩展方式,学生就可以推理出第31 小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suitable title for the text?)的答案为A 项(The Federal Duck Stamp Story)。再如,2018 年6 月浙江卷阅读理解C 篇利用时间提示语“on September 27,1908”“For most of the last century”“In 1928”“since 1990”,介绍了美国的文化与经济受到了汽车的影响,并且汽车最终给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学生可以根据语篇使用的时序模式,定位、查找第28 小题(Why is hamburger mentioned in Paragraph 2?)及第29小题(What has the use of cars in America led to?)的答案。
(三)因果模式
有些说明语篇首先陈述了某一事件或研究的结果,之后再根据这一结果进行逆向推导,一步步地阐释导致这一结果的种种原因,从而让原因陈述成为语篇的信息扩展方式。例如,2019 年6 月浙江卷阅读理解C 篇讲述的是加利福尼亚大树减少的原因。第一段引入了语篇主题,即研究表明加利福尼亚大树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且气候变化似乎是主因;第二段至第五段通过分析数据、引入其他研究以及介绍研究方法等方式,进一步阐述了得出第一段的结论的分析过程(即大树减少的现状及其相关原因等);第六段则承接第五段,进一步解释了导致该地缺水的原因。根据语篇的因果信息扩展模式,学生可以分析得出第28 小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ell-intentioned but may be bad for big trees?)及第29 小题(What is a major cause of the water shortage according to McIntyre?)的 答 案。此 外,2021 年全国乙卷阅读理解B 篇介绍了超过一半的澳大利亚家庭还在使用座机这一现象,其中的第三段至第五段详细阐述了其中的原因。学生可以根据“介绍现象—分析原因—推断未来”这一语篇信息扩展模式并结合第四段的数据支撑,得出第26 小题(What can we say about Baby Boomers?)的答案。2018 年全国卷Ⅰ阅读理解C 篇利用因果型信息扩展方式介绍了导致世界上语言分布不均以及一些语言逐渐消亡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类交流的人数与互动程度。学生可以根据语篇的信息扩展方式,定位语篇中的信息从而获得第28 小题(What can we infer about languages in hunter-gatherer times?)以及第31 小题(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的答案。同样,学生也可以利用说明语篇的因果型信息扩展模式,得出2020 年全国卷Ⅱ阅读理解C 篇的第29 小题(Why are scientists concerned about nutria?)的答案。
(四)分类模式
说明语篇有时会根据物体、概念等的特点,将其分解成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若干个体,基于这一共同特征构建起反映该物体、概念等的组织体系,从而帮助人们增强对这一物体、概念等的理解。例如,2019 年全国卷Ⅲ阅读理解第二节为说明语篇,该语篇就如何在网络课堂上与教授建立健康的交流模式提出了建议,其中的建议就分为“Do’s”和“Don’ts”两类。通过两类信息的列举方式,学生就可以分析、定位第37 小题的答案。同样,2020 年新高考Ⅰ卷阅读理解D 篇分析了和我们一起吃饭的人的身材和饮食习惯对我们的胃口的影响,第一段总体呈现了研究的发现,第二段至第四段在对语篇信息进行扩展的时候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将两个实验的设计与结果分析展现了出来,其中第二、三段是关于第一个实验的情况,第四段是关于第二个实验的情况。第五段对前面分类列举的两个实验进行了汇总分析并得出研究的结论,即身材苗条但胃口大的人对我们的饮食习惯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可以根据语篇的列举型信息扩展模式,总结分析并得出第12 小题(What is the recent study mainly about?)以及第14 小题(Why did the researchers hire the actor?)的答案。
(五)比对模式
人们在理解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当遇到不熟悉的物体、概念、事理、原理等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把它们与自己所熟悉的物体、概念等相比较,以知晓其在哪些方面与自己熟悉的内容相像、在哪些方面与自己熟悉的内容不同。这种比对的方法也是说明语篇常用的信息扩展模式。例如,2020 年全国卷Ⅰ阅读理解C 篇介绍了与跑步相比,竞走的一些利与弊。语篇第一段总体表明竞走同跑步一样有好处但也有自己的弊端,第二段至第五段通过将竞走与跑步进行对比,进一步扩展分析了竞走的一些弊端。学生可以根据第五段的对比分析得出第29 小题(What advantage does race walking have over running?)的答案。
(六)程序模式
有些说明语篇涉及某些物体的操作方法,为了让人们清楚其具体的运作方式,作者在语篇中会根据操作的逻辑流程,分步解释或介绍其具体的做法。例如,2017 年全国卷Ⅰ阅读理解D 篇介绍了饮水装置太阳能蒸馏器的制作过程,第一段总起全文,第二、三段依次扩展讲述了饮水装置的制作流程,第四段则讲述了饮水装置的运作原理(事物发展的历程)。学生可以利用语篇使用的程序型信息扩展模式,根据装置的制作流程分析推理第34 小题(What is the last step of constructing a working solar still?)的 答案,同时也可以根据事物发展的历程,推理出第35 小题(When a solar still works,drops of water come into the cup from ____.)的答案。
(七)定义模式
说明语篇在解释某一名称或物体时,常常利用下定义的方法进行信息扩展,即解释这一名称或物体是什么,或者对其特征等进行诠释,从而帮助人们理解其究竟是什么。例如,2020 年全国卷Ⅲ阅读理解第二节介绍了乔迁聚会的相关情况。语篇第一段第一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式告诉人们什么是“housewarming party”,即“A housewarming party is a special party to be held when someone buys or moves into a new apartment or house.”,在下定义之后,语篇进一步围绕定义中的“special”与“someone”对前文信息进行了诠释拓展:第二句进一步说明是谁举行聚会,第三句至第五句则介绍了聚会的特别之处,即聚会与众不同的作用。因此学生也可以根据这种“先整体下定义+后局部说重点”的模式,推理出第36 小题的答案。
二、高考英语说明语篇的信息扩展模式对试题解答的启示
(一)认识语篇结构特征,掌握信息扩展规律
说明语篇的目的在于阐明一个主题,让读者理解其意义。说明语篇的主题多样,涉及生活中的事实与事理、规则与规律、方法与策略等,因此在语篇的宏观结构排列与微观的信息扩展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在学习与理解说明语篇的过程中,除了理解常用的词句、段落之外,学生还需要学会基于语篇主题与宏观结构特征,掌握说明语篇在阐述某一类主题意义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信息扩展模式。例如,高考英语试题中有关动植物的说明语篇最常用的是列举模式。2017 年全国卷Ⅱ阅读理解D 篇在介绍植物遭受攻击的自我保护方法时,列举了1983 年的两位科学家,以及150 年前Charles Darwin 的有关研究。2019 年全国卷Ⅲ阅读理解D 篇在介绍猴子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的时候,语篇的第三、第五段列举了猴子在实验中的表现。2020 年全国卷Ⅰ阅读理解D 篇在介绍植物对人类的积极影响的过程中,列举了人们关于植物的研究。在解答这些试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把握语篇主题的基础上,分析语篇列举的这些信息的目的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解答相关试题。
(二)针对语篇目的用途,总结分析微观结构
在建构语篇的过程中,作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会在组织语篇信息时采用一定的策略与方法,使语篇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说明语篇中,作者也会针对不同的目的,如传递事实、告知方法、描绘用途等,在语篇内部信息的组织上,使用一些微观的策略来构建段落,以及进行不同段落间的排列等,从而让语篇拥有更强的语境效果。例如,在事实/事理介绍类说明语篇中,作者会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扩展模式,并通过一定的语篇衔接方式,让各个语段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信息传递更具连贯性。如2018 年全国卷Ⅱ阅读理解D 篇在介绍闲聊的重要性的过程中,第一段列举了在公共场合中人们一系列的自我孤立现象,第二段利用因果型信息扩展方式对第一段所举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引出闲聊的重要性,第四段列举了关于闲聊的研究进一步证明闲聊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语篇使用疑问句“What’s the problem?”(第二段首句)将语篇列举的现象、因果分析与列举的证据有效地衔接起来。2021 年新高考Ⅰ卷阅读理解D 篇在介绍普及情商的社会意义时,语篇第二段使用了对比型信息扩展方式(医生与骗子的对比)来说明情商高并不代表道德水准高,第三段通过列举型信息扩展方式(雇主、教育者等对情商普及的重视)表明情商普及利大于弊;同时,语篇第三、四段的段首均使用了“Al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让整个语篇层层推进,使语篇所要表达的信息一步步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在日常的英语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分析说明语篇的微观结构,分析信息扩展方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语篇的建构方法与目的意图等。
(三)对比分析信息层级,认识语篇行文效果
语篇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如我们熟知的“总—分”“分—总”与“总—分—总”式的语篇宏观结构。在说明语篇中,除了这些宏观结构外,语篇中同一层次的信息排列也会使用相应的信息扩展模式,让不同的信息有效地串联起来构成语篇的一个有效部分(层次),从而让所传递的意义更加明确。例如,社会文化类说明语篇通常会使用时序型、因果型、列举型信息扩展模式等来阐述某一事实/现象。如前文提到的2021 年新高考Ⅰ卷阅读理解C 篇就使用了时序型扩展模式,让读者能清楚把握联邦鸭邮票的发展历程。2018 年全国卷Ⅰ阅读理解C 篇除了在整体上使用了因果型信息扩展模式外,还在解释原因的部分使用了时序型信息扩展方式(“When the world ...by hunter-gatherers”“Soon afterwards”“At present”),并在第三、四两段均使用了列举型信息扩展模式,用数字表明了段落所要传递的意义,进而让语篇行文跌宕起伏,信息凸显、详略得当。而2019 年全国卷Ⅱ阅读理解C 篇在介绍美国人乐于独自吃午饭的用餐习惯时,语篇第一、三段以及第四段先后列举了两个独自用餐的人的感受,第二段列举了一项研究,第五段在总结语篇主题的时候又对比分析了过去与现在人们对独自用餐的看法,从而让语篇所得出的结论与传递的信息更加客观、准确。由此可见,熟悉与掌握常见的说明语篇宏观的结构层次与微观的信息层级,对于有效区分语篇的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精准把握语篇的主题与目的,是非常必要的。
英语说明语篇是高考英语试题常考的语篇类型之一,其中涉及大量有关人文社会、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等的主题,而且在语篇的信息组织的过程中,为了精准实现语篇的目的、传递主题意义,使用了大量的如前文所述的信息扩展模式。因此,在英语阅读理解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说明语篇的信息扩展模式,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语篇主题、高效地解答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