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强国 创新有我
——对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多角度解读
2022-12-24河南李年周
河南 李年周
【背景材料】
2022 年4 月27 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为大会发来贺信并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以“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为主题,利用“互联网+展会”的模式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办展,通过搭建线上3D VR 展厅、全景“云巡馆”、直播“云观展”及“中国工人蓝沙发”线上访谈等多种形式,搭建起场景共享、实时交流的“云展会”,全面反映中国工业化进程,展示中国工业、中国制造在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新时代中国产业工人拼搏奋进的风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培养造就更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
【理论分析】
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分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广大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积极投身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弘扬工匠精神,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二、从《经济与社会》角度分析
1.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技术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助于为我国制造业输送出更多的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2.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助于提高劳动者创新研发能力,增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加快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步伐,推动我国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助于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增强劳动者的幸福感获得感,有助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三、从《哲学与文化》角度分析
1.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国家和个人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国梦的实现为个人追逐梦想搭建舞台、奠定基础;广大产业工人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提高劳动技能,积极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有利于实现个人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机统一。
2.弘扬劳动精神,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应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素质,立足岗位,为社会多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3.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的功能,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之源。随着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专业性、精准化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钻研技术,善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4.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广大职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追求卓越中不断超越自己,共同唱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旋律。
【跟踪训练】
1.以“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为主题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北京举办,全面反映中国工业化进程,展示中国工业、中国制造在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新时代中国产业工人拼搏奋进的风采,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培养造就更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该大会的举办 ( )
①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社会氛围
②彰显了大国工匠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③能够引导劳动者提升劳动技能,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
④能释放经济拉动就业的潜力,推动实现更充分的就业
C.②④ D.③④
2.2022年4 月27 日,习 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使创新才智充分涌流。这一要求 ( )
①彰显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反映了党和政府共同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③说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优势
④佐证了维护党中央权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各地政府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相关制度,因地制宜结合各自地区的差异问题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基层农机推广制度,尤其是针对那些发展较慢的偏远乡镇,需要给它们提供特别的帮助,最大限度的减少差距。为保持各地基层农机推广服务可以实现平衡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地区差异问题,在政府的引导和制度支持之下,建立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提高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奖优罚劣促进推广体系有效的发展。
3.实践证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是有效激发广大劳动群众干劲、闯劲、钻劲的“法宝”,是推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亿万职工自觉行动的“秘诀”。这体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 ( )
①构筑中国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发挥优秀文化作用,使精益求精成为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传承优秀文化,激励人们勇于创新、技能报国
④弘扬民族精神,鼓舞劳动群众为实现中国梦持续奋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通过多种方式,向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贺,多次围绕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等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高度关注工人队伍的发展,这是因为 ( )
①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及解题分析】
1.B【解题分析】举办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展现新时代中国产业工人拼搏奋进的风采,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社会氛围,引导劳动者提升劳动技能,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①③符合题意;劳动者是企业发展的主体,②错误;经济发展为就业提供岗位,促进就业,④夸大了该活动的作用,排除。故本题选B。
2.A【解题分析】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这一要求,彰显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①③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经济建设制定政策方针,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二者无法共同实施,②错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④错误。故本题选A。
3.D【解题分析】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利于激励广大劳动者传承优秀文化,激励人们勇于创新、技能报国,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鼓舞劳动群众为实现中国梦持续奋斗,③④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①错误;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②错误。故本题选D。
4.C【解题分析】工人阶级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关注工人队伍的发展,就是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④符合题意;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①错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错误。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