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着力点

2022-12-24海春叶

新课程 2022年38期
关键词:着力点数学知识德育

海春叶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新建小学,甘肃 天水)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一定的难度,小学数学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必须抓住有效渗透德育的着力点,采取一定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数学知识学习中,既汲取数学知识,又接受德育的浸润与熏陶,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一、当下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弊端探析

从当前数学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弊端不容忽视。首先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停留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记忆知识点、数学公式和概念以及如何提高做应用题的正确性上,对于引导学生揭示概念背后原理的意识不强。有的学生只是模仿他人简单地说出最终结果,但是让学生讲述一下公式的来源,则不知道该公式究竟是从何得来的。比如,小学生在学习乘法运算这一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对九九乘法表加强记忆,学生通过记忆做简单的题能获得较高的分数。但如果问学生“为什么5×5等于25”时,大多学生会迟疑,因为自己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这种现象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教学模式的呆板与机械,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产生不利影响。而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德育,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实现德育内容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尤其是对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正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学生的思想受到机械、呆板教学模式的禁锢,在创新方面就表现出不足。二是在数学教学中出现的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则是,教师授课过程中一直将重点放在对教学内容以及试卷的讲解上,德育内容的穿插讲解却很少,这样的教学也过于刻板单调。随着数学授课内容的不断增加,学生会出现听不懂教师讲的内容的状况,内心产生一定焦虑。有的学生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也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此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清楚具体的教学内容,但是有学生缺乏踏实、不惧困难这一品质,难以认识到只有量变才能达到质变的道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对学生后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三是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将德育内容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数学课堂中无法融入德育的最大问题来自教师本身。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融入思想教育,只知道德育内容与思想品德课程是紧密联系的,但如何与数学这一客观学科联系起来则实践探究不足。实际上,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既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除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授外,又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找准着力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找准德育着力点的具体策略

(一)改变观念是渗透德育的前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自我观念的改变是有效渗透德育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一个着力点。这是因为不少数学教师存在这样的模糊认识:数学知识原本难讲,为什么还要渗透思想教育于其中?实际上,教师的这种想法也并不为过,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启蒙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等基本技能的开始,教师在讲述数学知识时,就会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带领学生理解和巩固数学知识,从而真正理解、掌握并学以致用。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或者是素材,需要教师精研教材和学生,并能抓住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各种时机进行渗透,由此也使得教师在备课、教学、作业布置等方面都融入德育,无形中也让教师感受到由此带来的新挑战、新任务。那么,教师要以转变观念作为着力点,通过自身的反思和不断的教学实践来进一步落实德育,不断地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以个人的道德素养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探究数学知识里面所包含的德育。这样,教师的观念与思想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后,德育的渗透会更为深入和有效。

(二)教师以身作则渗透德育

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身示范影响、感染学生,用自身的形象和思想、言行做好表率,渗透德育。小学生善于模仿,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行为,但是缺乏有效的辨别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规范自我言行,以身作则,避免给学生留下负面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因此,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首要因素就是提升教师的能力与素质,不断提升道德素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教师规范自我言行,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避免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采取一定的技巧和艺术,体现出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修养。其次是要提升自身的数学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师要深刻理解与领悟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与价值,通透理解每一堂课的授课内容,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展露个人自信,也展示人格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这一行为潜移默化中也会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产生积极意义。

(三)以学生数学行为为着力点渗透德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要鼓励和表扬学生早早地端坐于课堂,认真听教师讲解,也是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使得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应该承担的义务和履行的契约,这实际上包含有诚信这一传统的道德元素,助力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生生交流讨论中学会倾听,懂得这是相互尊重的一种体现。作业布置时,教师要告诫学生避免抄作业的行为,这是一种欺骗行为、不尊重人的行为、缺乏诚信的行为。教师要能及时发现一些学生所出现的抄作业行为,及时地与学生做好交流,从而倾听学生为什么要抄作业,分析背后的原因,让学生重新进行作业书写。对于一些学生存在的侥幸心理,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围绕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做事的严谨方面,都需要给予他们一个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在学生出现一些错误时,认为小学生年纪小,可以将就,任其发展,无形中会造成小学生在对待事物态度上存在一些模棱两可的认知,对事情正确与否的判断出现偏差。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渗透,逐步输入科学的认知态度,通过具体行动的落实培育学生个人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在数学学习中,也有学生一遇到解题计算或者是回答问题,总是不愿意多想、多思考、多探究,所以他们学习上处于一种上不上、下不下的状态,教师也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培养他们拥有不怕困难、敢于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与品格,敢于突破自我,也敢于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解题思路,从而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以教学内容为着力点渗透德育

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着力点渗透德育,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崇尚理性的精神。对于课程思政这一重大意义的深度理解上,数学教师则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探索、挖掘,从而对教学中的各个具体内容、数学公式、符号以及教学环节中蕴含的德育元素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与教学步骤同频共振。要让课程思政这一工作始终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对知识的传授、价值的引领以及各种技能的培养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数学内容时,教师让学生首先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圆形物品,接着又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操作剪一剪、量一量进一步探究数学原理,探究圆的半径与整个圆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培养自我逻辑思维,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理性认识事物,对于数学公式、数学符号、数学应用题的具体解决等,引导学生学会深入探究与思考,不断地将抽象的知识内化为感知性的理解,同时还能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如此,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会越来越强,理性精神也在渐次形成。

(五)以教材为着力点挖掘数学中的德育资源

数学教材中包含着不少德育资源,因此,教师要吃透、精研教材,提炼出德育的知识点,如带领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或者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数学领域涌现出不少的先进人物,这也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资源,以此为切入点,渗透德育,对学生进行鼓舞与激励,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有的学生在理解数学时有错误的认知,认为数学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因为在封建时期,数学发展处于滞后状态,面对这一错误的思想认识,教师要进行及时纠正,正确引导。在教学“圆周率”一课时,列举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一事,既让学生认识到尽管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但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祖冲之凭着一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毅力,顽强地迎难而进,终于精准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比同时期欧洲人早了1000多年。通过这样的例子,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感染与启迪,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也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基础。在新中国数学发展历史中涌现出像华罗庚、陈景润这样杰出的数学先进人物,教师通过宣传他们鲜活的生活趣事以及事迹,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攻克难题、献身数学事业的理想信念,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更加强盛与民族复兴作出积极贡献。严谨踏实的作风与态度是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构成一个人道德素质与个人操守的内容。因此,教师还要着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数学态度。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正是落实德育“同向同行”的要求,教师找准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着力点,有效融合德育与数学教学,顺利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着力点数学知识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新时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学好集合的三个“着力点”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坚持把提升人文素养 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