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2022-12-23尹木子翟小亚

教育观察 2022年31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认同感实务

尹木子,翟小亚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一、问题提出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快速发展,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存在着职业认同感低、自身能力不足、付出与收入失衡以及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进而导致许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最终并未选择从事相关职业,存在“管道泄露”的现象。[1]在职业选择取向中,职业认同是影响社会工作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职业认同是由同一性发展过来的概念,其与个人的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Erikson率先提出“同一性”的概念,认为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我基本特征及社会角色是同一性形成的过程。[2]Holland等人提出职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职业认知的稳定性和清晰度。[3]Meijers则认为职业认同是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与个体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密切相关。[4]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认同感低是其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只有提升其职业效能感才能确保其继续从事该行业。安秋玲以上海市472名社会工作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发现学历、人际关系满意度、工作环境、家人支持度以及人格等因素会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产生影响。[5]除此之外,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也会对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产生负面影响。[6]姜海燕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越低,职业认同感就越低,就越容易产生离职行为。[7]因此,加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提升他们的职业价值将有利于该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本研究以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社区服务实务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各进行一次调查,并通过对比两次调查的结果,探究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并阐明学生预期的就业环境。

二、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共有29人参与。男生9人,女生20人;共青团员27人,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2人。

(一)职业观变化

1.就业预期

认为就业形势“比较好”的学生从课前的14人减少到课后的7人,认为“一般”的从课前的13人增加到课后的17人,认为“比较不好”的从1人增加到3人,认为“非常不好”的从1人增加到2人。可见,经过社区服务实务课程的实践,参与调查的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了真实的工作困境,对毕业后的就业形势有了新的认识。

2.就业选择及影响因素

(1)就业方式

选择“校方推荐”的学生从11人减少到10人,选择“人际关系”的从1人增至5人,选择“自身实力”的从17人降至14人。可见,“人际关系”选项在参与调查的学生的就业选项中重要程度提升,“校方推荐”和“自身实力”则在学生就业选项中重要程度出现下降,但仍占据重要位置。这说明,在学习社区服务实务课程后,参与调查的学生开始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关系,而积极的人际关系能够激发社会工作者的动力,有利于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

(2)就业方向

对毕业后的去向安排,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从3人增至5人,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从4人增至6人,选择“考研”的从22人降至18人,选择“出国深造”的前后均为0人,选择“其他”的从1人降至0人。可见,选择“直接就业”和“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均有提升,而选择“考研”的则略有下降,但依然占据主导。这说明,一方面,“考研热”对参与调查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课程前后选择“考研”的人数都最多;另一方面,参与调查的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出路并不明朗,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始终较少。

(3)工作条件

在对工作选择的考量上,看重“领导做事风格”的学生从10人增至17人,看重“薪水”的从21人增至27人,看重“自我发展空间”的从22人增至24人,看重“同事之间的相处氛围”的从17人降至16人,看重“其他”的从2人降至1人 。可见,“领导做事风格”“薪水”“自我发展空间”是参与调查的学生最为重视的三个要素,而“同事之间的相处氛围”的重要性则相对较低,说明参与调查的学生在经过实务训练后,对工作条件的硬件要求提升,对直接领导的行事风格更加关注。因此,确立合理的薪资体系、工作风格和明确的发展空间是提升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4)薪资水平

选择“5000元以内”的学生从2人降至0人,选择“5000—10000元”的从22人上升到25人,选择“10001—15000元”的从2人降至1人,选择 “15000元以上”的从5人降至4人。可见,在经过实务训练后,参与调查的学生对月薪的预期大多为“5000—10000元”,没有学生只要求“5000元以下”的月薪,对高于10000元的月薪的期望水平也有降低。这说明学生在学习社区服务实务课程后,对社会工作的薪资水平有了更客观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在社会工作职业薪资匹配度也有了更合理的调整。

(5)单位福利

选择“五险一金”的学生从27人升至29人,选择“出国进修”的从10人升至13人,选择“带薪休假”的从24人升至25人,选择“节假日福利”的从27人降至25人。其中,“五险一金”最为显著,已经成为每一名学生的基本要求;节假日福利排名第二,学生对其需求度仍然很高;带薪休假在学生中认知度依然较高。可见,学生通过本学期的课程学习,对“五险一金”、带薪休假和出国进修的认知程度有所提升,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二)专业认同变化

1.社会工作的作用

选择“推动社会公平”的学生从19人升至22人,选择“促进社会福祉”的从21人升至24人,选择“维护社会稳定”的从20人升至23人,选择“倡导社会变革”的从14人升至15人,选择“促进社区和谐”的从24人升至25人,选择“提升家庭幸福感”的从21人降至20人,选择“改变服务对象的生活境遇”的从24人降至23人。可见,学生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发现单纯个体层面改变服务对象生存现状具有难度,转为认为应该从宏观制度和政策层面入手改变。

2.社会工作的核心

选择“价值、伦理观念”的学生从22人升至29人,选择“实务技能”的从28人降至27人,选择“理论知识”的从18人升至22人,选择“政策法规”的从13人升至15人,三项均有提升。可见,学生在实务教育实践后,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情况来看,社会工作虽然偏实践性,但是理论的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工作的培养也不应局限于某一方面,而应形成多学科融合的趋势。社会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如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但当前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在理论教学阶段介绍的知识不够全面,部分学生无法在在校学习阶段对这一专业形成正确的认知。

3.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竞争优势

选择“沟通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从20人降至16人,选择“具有很强的同理心”的从27人降至24人,选择“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从15人升至17人。可见,学生认为沟通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同理心、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都是社会工作比较突出的优势。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其他综合素质能力逐步提升。

4.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欠缺的能力

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生从16人降至14人,选择“沟通协调的能力”的从22人降至14人,选择“抗压能力”的从12人升至18人,选择“工作实操能力”的从20人升至24人。其中,抗压能力和工作实操能力在课程结束后比例均有所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结束后比例均有所下降。这说明,学生意识到了自己抗压能力和工作实操能力的不足,同时看到自身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优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学生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就需要重视自己目前缺少的能力并不断补足,在提升自己实践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综合能力。

5.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意愿

选择“是”的学生从24人降至23人,选择“否”的则从5人增至6人。可见,在了解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困境后,绝大部分学生仍然愿意从事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工作,整体上充满着对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热爱,并未产生畏难和退缩情绪,说明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专业理想。

6.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影响因素

选择“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从19人降至17人,选择“职业认同感高”的从12人升增至15人,选择“受自身经历影响”的从10人降至6人,选择“个人价值追求”的从19人降至17人,选择“暂时过渡”的从6人降至5人,选择“亲朋推荐”的从4人降至3人,选择“受老师影响”的从11人升至12人,选择“与落户政策有关”的从2人增至6人,选择“可以获得编制”的从8人增至12人,选择“工作轻松”的从4人增至6人。由此可见,职业认同感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维系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的相关政策,如编制和落户等对职业意愿也具有较大影响。

(三)理想职业变化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职业包括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社工师、社工督导、国家公务人员、高校辅导员、中小学教师、舞蹈师、心理咨询师、摄影师、律师、个体工商户、基金会工作人员、翻译人员、心理医生、一般企业、生涯规划师、创业者、自媒体工作者。在实务课程结束后,学生理想的职业中新增了销售、情感导师、财务管理师、研究员、模特五种职业。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本学期的课程学习,对社会工作的认识更加清晰,出现了以本专业就业为核心的同心圆职业选择。整体而言,学生理想职业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大多将社会工作专业作为自己的能力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开拓相关的职业视野。

三、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前测与后测对比分析

在课前与课后的统计中,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出现了较大变化。一方面,学生对实务课程活动的前期准备、中间执行、课后反思均提出了建议,主要集中在活动质量、活动数量、活动经费、活动配合度、活动有效度和活动的指导程度上;另一方面,学生对课程时间、课程开展冲突、不同社区背景、各种关系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总的来看,学生通过实务课程的学习,对社区工作实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实务课程中,学生主要反映出了以下五个问题。

第一,部分学生对实务课程有畏难情绪,惧怕与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正面交流。有部分学生将社会实践视作简单的低水平重复,对社区居民服务过程并没有尽心完成;还有部分学生将实践课程当作一种负担,认为学习不到知识且浪费时间。

第二,许多学生与社区各类主体缺乏有效沟通,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专业提升。例如,有些学生在社区开展活动,只有较少居民参与;上门发放问卷和进行访谈,较少取得有效回应;垫付了资金,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虽然实务课程为每组学生都配备了专业督导教师,但是部分督导教师很少实地了解学生的工作进展,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疑问和情感上的挫败没有及时予以解答和回应,造成学生对实务课程产生负面情绪。

第四,学生在实务过程中,经常会产生无助感,对问题的解决缺乏思路,从而质疑专业学习效果。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正确认知,也弱化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甚至有学生出现了转专业的想法。

第五,学生常常感到任课教师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经常讲授晦涩的理论,学生听后不懂得如何具体运用;另一个极端是单纯地进行大量实务活动,学生不理解进行各项服务活动的意义。前者容易使学生看不到应用型专业的实际价值,后者则大大拉低了专业的层次水准。

四、针对实务课程的提升对策

针对调查显示出的问题,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弥补实务课程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确保学生对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的内容及自身的职业有更为全面的认知。

(一)从优势视角出发,发掘学生在实践中的正向体验

高校应注重收集学生在实务过程中的积极体验,不仅要从问题视角出发审视实务课程,而且要从实务课程助力成长的角度出发,体现课程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高校要从历届的成功案例中吸收经验,建立一套系统的社区实务操作流程,进行讲解授课;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前期准备,组织教师在授课前期不断优化活动方案,对各项活动的目的及困难进行充分的考量,确保学生可以从理论推演中受益,进而减少在实务过程中遇到阻力后的负面情绪。

(二)加强与社区居民的联络,发挥动员作用

高校应关注学生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增强双方黏性,避免信息的不对称与衔接障碍。高校在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宣传和动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宣传的形式,确保居民了解学生深入社区进行实践的目的。为此,高校在选定的社区中,要提前做好各方联络,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社区,对接居民,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体会社会工作的本质,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及时提供帮助

教师在实务课程的重要任务有二:一是接收学生的反馈,指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二是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心理和认知上出现的变化,并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由于学生在实务课程之前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几乎只来自课堂的理论学习,且社会经验不足,在课程前期难免出现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进而产生挫败感。这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强化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化解学生的挫败感,让学生在提高专业能力、加深理论认知的同时,提高专业认同感,对社会工作这一专业有更全面的理解,坚定其未来投身这一事业的决心。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认同感实务
关于《民法典》中不动产登记实务要求的新变化新思考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色理论下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