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微课”的无脊椎动物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12-23边迅,冯平
边 迅,冯 平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动物学课程是高校生物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由理论、实验及野外实习三部分组成。近年来,随着师范专业认证的实施、一流课程建设的提出及课程思政的开展,教育部门对高校提出了突出学生中心、提高学习的挑战度、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最终成绩评定的比例等要求。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动物学课程的无脊椎动物学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制作微课的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学子出卷子等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三微两主一课堂”的教学模式,即学生根据无脊椎动物学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三门课程的不同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微课制作(三微),在理论教学和野外实习中实行“学子出单元卷”及“学生自助考试”(两主),学生在“学子德育微课堂”中体验思政元素(一课堂)。本文就“三微两主一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无脊椎动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经验分享,以期为其他高校类似内容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无脊椎动物学理论课、实验课及野外实习知识点微课制作
本次教学改革针对师范生,将来主要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工作。师范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明确指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中学生物教学的方法和技能,具备运用视频、多媒体、慕课或其他互联网等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微课制作大都由教师完成,在中国知网平台以“学生制作微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仅有少数关于学生制作微课的论文,并且在实践中大部分学生不熟悉微课的制作流程。因此,教师给学生讲授微课的分类[1],使学生可以用PPT自带的录屏功能或用Camtasia Studio等高级的视频录屏编辑软件制作微课。学生要能够分析教材,学会收集图片、视频等资料。因此,学生需要先自学相关知识,并且通过微课制作小组分工制作微课。本次微课制作在无脊椎动物学理论课、实验课和野外实习三门课程中进行。
(一)无脊椎动物学理论课微课
在无脊椎动物学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前将教材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制作成自学提纲,并将该提纲作为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做好预习。一些动物类群的结构较为复杂、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由特定小组根据自学提纲每人制作一段几分钟的微课,微课制作完成后上传到QQ交流群,其他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微课学习。课堂教学采取以讲授为主、移动微课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问题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部分章节的知识点由学生进行讲授以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提高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安排学生讲授的章节,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制作课件、练习讲授等准备,学生在课堂上讲授完之后,教师对学生讲授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并对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拓展。大部分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进行讲授,讲授时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导入。微课制作过程是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创新的过程。
(二)无脊椎动物学实验微课
无脊椎动物学实验平时成绩的评定一般以实验报告为主,导致有的学生忽略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重视实验操作,只注重实验报告的撰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无脊椎动物学实验成绩的评定进行调整:实验报告的总分由100分改为70分,另外30分用于考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对实验改进的思考与设计。具体做法如下:课堂上,学生通过显微互动系统观察无脊椎动物装片并拍照或录视频,课下提交视频、图片到班级聊天群,教师通过照片或视频了解实验过程中学生实验操作的情况并进行打分,同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实验内容。通过对实验操作考核的改革,平时不愿意做实验的学生也开始重视实验操作,认真研究实验步骤和流程。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实验技能,从而达到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此外,教师每周选定一个小组,要求该小组根据班级同学提交的实验图片制作课件并录制微课,微课由教师审核后上传至QQ空间,下次课的课前几分钟由小组内一名成员对制作的微课进行讲解,内容包括对上次实验的总结和相关改进措施,从而起到帮助学生复习的作用,也便于教师对实验进行完善。实验微课的制作需要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和协调能力。
(三)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微课
按照动物学教学要求,学生除完成理论及实验课学习外,还需要参加野外实习,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动物学野外实习是一门重要的课程,然而一些学生对其不够重视、敷衍了事。为提高野外实习的效果,教研组引入了过程性评价,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具体做法为:教师要求各小组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记录实习的关键环节,内容主要包括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各小组互相学习观摩标本制作、标本鉴定探讨、为完成实习小论文而进行的相关调研活动等,这些过程都会作为实习结束后考核的依据。2020年开始,教研组提出在动物学野外实习过程中录制微视频,鉴于初次进行这样的改革还没有明确的评分标准,且针对一些学生“游玩式”的实习态度,增加了微课制作的任务,要求每位学生查找相关视频、图片资料,制作并提交一个介绍某种或某类动物特征、生活习性等的3分钟以上的微课。此外,还要求每位学生制作一个标本,拍照或录视频记录制作过程,作为作业进行提交。教师从微课内容、讲解知识是否正确、标本制作的照片或视频所反映的操作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实习过程中注重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元素进行思政教育。比如动物学野外实习基地位于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同仁管理站,这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木屋——衡州会馆,这里是朱德指挥部旧址。学生通过参观衡州会馆来追忆历史,学习红军长征精神。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考核方式
(一)基于“学子出单元卷”的理论和实验考核改革
过程性评价由原来的仅依靠出勤及作业的评价改为依靠“学子出单元卷”(20%)、单元测验成绩(20%)、讲课(25%)、微课制作(20%)、出勤及课堂表现(5%)、平时作业(10%)等指标进行评价。“学子出单元卷”即教师将学生按教学内容分为14个小组,每完成一个章节内容的讲授,就由1个小组负责出1套单元卷,教师从试卷题型、试卷知识覆盖课程内容、试卷内容综合性与创新性等方面评定试卷质量,而其他同学自主安排时间作答后由出卷小组评卷。在答卷过程中,学生对模糊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其他同学讨论作答,此过程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记忆。“学子出单元卷”让学生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印象,也锻炼了教学技能。通过将微课制作、“学子出单元卷”纳入评价体系,教师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逐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基于自助考试的野外实习考核改革
动物学的野外实习考核过去多局限于昆虫识别,且为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院对野外实习的考核进行了改革,考核成绩包括自助考试、实习小论文和实习总结三部分。自助考试环节要求每名学生根据实习期间所学的知识出三道题目,并给出答案及评分标准。教师对所有题目进行筛选、编号后用于考试。考试过程中,学生按小组分批次进入考场,自己抽题、取试卷、监考。整个考试过程中,教师仅起到协助作用。此外,野外实习考核还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和收集数据,参照广西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论文格式撰写小论文,字数为5000字符以上,重复率低于20%,并且要求有必要图表说明。教师根据各小组的选题、实验方案、论文撰写质量、组员积极性等进行评定。
实习结束后,各小组对本小组采集的标本、拍摄的生态照及生境照片汇总,形成统一的名录,并将实习情况以文字形式汇总后提交给大组长,由大组长完成本大组的实习总结。另外,在实习结束两周之内小组需要提交小论文作为考核材料。该部分考核的分数由小组协作及论文撰写(50%)、平时表现(20%)、课终考试(30%)组成。
三、融入思政元素的德育微课堂的制作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体验式及内涵式的方式实现课程思政,在相关章节由所教授的知识自然引出思政元素,如:在动物细胞章节引出“一带一路”建设;在讲授假体腔动物时,提到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唯物思想。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子德育微课堂”系列微课,让学生自己感悟思政元素。针对动物学概念繁多,不便记忆等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归纳法、比较法等方法加深记忆。例如,在无脊椎动物学教学过程中总结各章的知识点,梳理出各章节的顺口溜,并由学生改编成《无脊椎动物之歌》以便记忆。
四、无脊椎动物学系列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次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PPT制作能力及教学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交流探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但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具体如下。
(一)学生讲课容易照本宣科、缺少创新性,应引导学生注重讲授内容的新颖性
教师在理论教学的部分章节中安排学生讲授,然而,有的学生讲授的内容或形式没有新意,基本是把课本知识搬到PPT,讲课过程中缺乏与同学的交流互动,导致听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在安排学生讲授新知识时,要做好引导,要求学生讲授的内容不能局限于书本,而应注重内容的新颖性,鼓励学生结合热点科学问题进行拓展并注重课堂氛围的调动。
(二)微课评价标准不明确,应制订并完善微课评价标准
目前,教师仅凭第一印象和经验对学生的微课进行评价,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评价标准,针对这种以短视频呈现教学内容的评价应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比如参照慕课课程质量的评价标准[2],从选题、教学设计、技术性、讲授方式、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也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进行评价。此外,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微课制作思路并做好相关微课的质量审核,保证知识传递的准确性和系统性,提高微课质量。
(三)野外实习忽略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目前的野外实习过分强调标本采集、物种识别,这种方式可能会对当地的生物资源造成较大的破坏,忽视了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对此,要转变实习观念,以实地观察为主、采集为辅,减少对标本的采集,而改为介绍动物数量统计方法、环境定量定性分析、动物行为研究的方法等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生境的不同动物种群进行比较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动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进而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将拍摄的照片制作成电子相册,加强对历年采集的标本的分类整理,把常见的动物种类名称及基本识别特征编入实习指导[4],或建立实习基地物种的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对一些比较少见的或数量较少的物种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教师引导学生采集到相关动物并且实地观察拍照录视频之后及时放生,采集活动结束之后,将照片或录制的视频进行整理并上传到相关网络平台或微信公众号,为今后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另外,还可以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合作,尝试不同学校间的野外实习交流、共享实习资料等,既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比如目前的“生物学野外实习联盟”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四)教学改革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现阶段对无脊椎动物学理论、实验及实习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仅依靠学校的评教系统、学生访谈等,且多基于教学经验的理论分析,缺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开展的综合性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开展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目标层的综合指数及各准则层的贡献率,再参考相关研究找出影响教学整体的主导因子[5-6],并向学院乃至学校相关部门提出修改完善建议,提高教学改革的效度及质量。
五、结语
本次教学改革主要从无脊椎动物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习这三门课程的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加大过程性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从而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且注重在教学中提炼思政元素。无脊椎动物学是生物类师范生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动物的个体发生、形态结构、分类、生态、地理分布及起源演化等知识,从而具备基本学科素养和相关专业技能。本次改革基于“课程思政+微课”的教学模式将无脊椎动物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三者融为一体,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过程性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但这一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