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
2022-12-23仇少军
仇少军
(江西理工大学商学院,南昌 330032)
1 引言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当是一个全面、系统、持续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企业从战略思维、战略目标层面开始转变,进而推进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的全流程之中。同时,还需要时刻关注企业内外部市场环境、竞争环境、技术环境的变化,建成全员参与、全员协作、全员监督的信息化企业管理体系。
2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战略管理
战略目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引,战略管理在企业整个管理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想要完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应当将这一目标列入企业的战略目标,从企业整体战略、整体发展的高度进行审视。同时,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也反向促进了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战略思维的转型。
2.1 从战略层面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首先应当将其与企业的愿景、战略目标联系起来。企业的愿景是其为自身、为行业、为社会描绘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其战略目标则是在实现愿景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不断贴近愿景的具体行动纲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化工程,如果脱离了企业的愿景和战略,就会成为无根之水、失去发展的方向,必然导致建设过程问题重重、建设完成后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而最终走向失败。因此,企业应当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预测,从战略层面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并为之设定清晰、明确、可执行的建设计划。
以中国城建大健康集团为例。作为一家新兴的大健康领域企业,其在设立之初便明确了自身的战略目标是推动“三医”联动持续深化改革。在此基础上,企业通过对国家宏观政策走向的判断和对行业竞争环境的分析,在集团战略层面确定了“依托现代科技赋能,基于用户关系经营,通过大数据、实体医疗、网络诊疗平台、药事服务平台和新零售平台等提供防、养、调全渠道多场景的健康产品、健康内容、健康定制和健康管理服务,打造一站式解决目标用户健康问题的创新型健康服务中台”这一具体的、明确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
2.2 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方向
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一个宏观概念,一方面目标应当是清晰、明确、可执行的,另一方面总体目标也是无法直接落实到建设过程之中的。因此,企业应当在确定目标之后,从战略层面进一步明确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的具体方向,即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帮助企业切实解决哪些管理活动、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首先进行自我剖析,发现企业现实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其次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针对性地设定具体的建设方向。
仍以前文的中国城建大健康集团为例。在确定了自身的总体信息化建设目标后,集团通过分析自身生产经营活动和日常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三项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应用息息相关的具体问题:
①数据分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基础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分布在各个事业部和职能部门中,未能进行系统、有效的整合。
②数据管理能力较弱:由于过去对信息技术缺乏认识,企业未设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管理体系,导致企业在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开发管理、数据服务管理、数据安全管理和数字监控管理等方面非常薄弱。
③数据利用能力不强:由于企业未能对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导致企业无法对现有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效价值提纯或者根据这些信息、数据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行业的竞争走势做出科学、准备的分析与预测。
2.3 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与转变
企业的战略管理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建设过程得以开展、建设结果得以应用的基础性保障。与此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反过来推动着企业战略目标的转变。
以光明集团为例。作为一家多元化集团企业,光明集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了卓越的经济效益。在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企业一直以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为其自身的战略目标,并以此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而在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在生产经营中大量引入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后,企业的战略认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认证,企业意识到不仅要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应当能够做到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企业也不再固步自封地沉醉于自身生产的产品,而是确立了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新的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并借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管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运转良好的战略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而切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体系也可以推动企业战略层面的创新与转变。因此,企业应当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视战略的前瞻性、引导性、指向性作用,同时在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密切关注、及时反馈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推动企业战略目标适应竞争环境,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3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营销管理
营销管理是决定企业经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障。一个运转良好的营销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而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企业的营销管理思维与管理模式。同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也需要结合营销管理工作的反馈,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3.1 信息化思维
信息化建设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企业营销思维由工业化思维向互联网思维转型。
传统工业化思维下,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以市场调研为起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并最终将产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在这一条件下,企业营销管理的各个功能相互独立,营销思维的核心是企业对消费者需求的预测能力。
而在互联网思维下,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的起点是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通过信息化技术传递自身的需求信息,企业通过自身的信息化营销体系去捕捉这些需求并结合自身实际生产经营能力在符合经济效益原则基础上尽可能地去满足这些需求,进而给企业带来利润。在这一思维转变的影响下,消费者实质上掌握了主动权,进而深刻影响了企业的营销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营销管理模式的转变。
3.2 多元化营销渠道
在思维转型的基础之上,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拓宽了企业的市场营销渠道。通过信息技术,借助自身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充分整合多种营销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的全渠道营销。同时,也加强了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打破了传统线下营销模式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企业的跨界经营融合。
以2021 年在直播带货赛道“一炮而红”的海南春光食品为例,其在2020 年的一场抖音专场直播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便超过1 500 万,总销售80 万单,以单场直播销售额1 807万战绩,超越99%知名食品企业,位居国内零食行业抖音专场直播销售前三。作为一家海南本土企业,春光食品的原有销售渠道基本停留在“专卖店+商场”的传统模式下,分销渠道甚至未跨出海南省。而春光食品自2018 年起积极推动自身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强大的数字营销体系并对休闲食品行业保持实时监控与分析。在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分析预测之后,企业果断选择了以线上直播带货为主、线下门店商铺为辅的新的营销渠道体系,最终通过与网红主播的合作实现了弯道超车,快速将品牌从海南一省之隅推向了全国市场并进而进军国际市场。
3.3 消费者参与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背景下,借助大数据平台,企业可以将消费者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高度融合匹配,充分发挥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贡献个性化智慧。
一方面,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设立相应的信息处理平台,可以快速、有效、直接地收集到消费者对自身产品和所处产业的反馈,进而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转型;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也帮助企业可以快速向市场传递自身情报,让消费者第一时间对企业的产品信息、分销信息、促销信息有所了解,进而促使其投身其中,为企业发展提供外部力量。
4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财务管理
4.1 财务管理职能由核算向业财融合转变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现在的技术环境、竞争环境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一方面,传统模式下信息化程度低,使得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可靠性、相关性较差,企业管理层无法就全部的财务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详尽、客观地实时监控和及时共享,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只能停留在财务数据核算之上。另一方面,在巨大的核算量压力下,财务人员不得不将工作重心放在控制成本、控制费用等基础职能,而忽视了其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相关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服务企业整体战略、促进企业业财融合等管理职能。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向业财融合方向转变。
许多企业以信息化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为依托,构建了企业自身的业财融合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业财融合平台从企业各职能部门、各事业部中持续收集相关数据,联接业务、财务双向的信息、数据,用以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未来预测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业财融合平台也确保了同一类或同一用途的数据在业务端和财务端相一致,相互之间可以把这些数据重复使用、信息共享,并确保最终反映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数据是准确的、可验证的,这大大提升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财融合能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支持。
以中信地产为例。中信地产的业务覆盖范围极为广泛,需要处理的账目相对较多,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完全围绕记账、报销、编报表、编预算这些基础内容展开,财务工作与企业的业务活动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另一方面,企业的业务活动由于缺少了财务工作的有效约束,在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中信地产借助企业推动信息化建设之便,顺势开展了财务管理向“业财融合”方向转型的工作。经过近三年的发展,企业的业财融合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相关工作覆盖了企业投资管理、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服务四大核心业态。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专业财务BP 人员在各自服务领域与业务层深入沟通交流,通过了解业务活动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收集相关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通过信息化技术及时反馈到企业财管部门,帮助财管部门可以有据可依地开展数据的分析与预测工作,进而推动企业管理体系向数字化、高效化、透明化方向发展。信息化建设加持下的一系列业财融合活动,帮助中信地产在疫情和宏观政策收紧两重不利影响之下依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
4.2 创新型的财务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中心是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最直观的一个体现形式,也是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代表。如前文所述,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被束缚在数据核算、报表编制等基础工作之中,无力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基础和数据基础。而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诞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以微软公司大中华区为例。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佼佼者,微软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之路要远远早于其他企业,也是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批受益者。在财务管理领域,微软大中华区在2005 年即开始进行财务管理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的变革,并在2008 年初步实现了财务集成、财务共享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财务共享服务的形式,实现了财务管理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逐步将应收应付、采购、总账明细账核算、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内部控制与合规经营等财务管理工作集中在3 个区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内,通过标准化流程、优化的内部控制环境和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技术手段,大幅提升了日常性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将财务管理部门从日常性事务中解放出来,可以专注于提供业务见解、决策依据和业财融合的信息数据。
5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企业管理体系各分支系统的支持。同时,设计合理、运行有效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也在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层面支持着企业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应当审视经营管理情况,明确自身对信息化的现实需求,结合对外部市场环境、竞争环境、技术环境的分析与预测,合理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保障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相匹配、相适应,共同帮助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