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萧相国世家
2022-12-23西汉司马迁
[西汉]司马迁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①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②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得鄂君乃益明。”于是因鄂君故所食关内侯邑封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
(原文据岳麓书社2012年版司马迁《史记》)
【注释】
①酂(cuó):今河南省永城西酂城镇,距刘邦、萧何的家乡丰沛不远。
②距:对峙。
【译文】
汉五年(前202年),汉高祖已灭了项羽,平定天下,于是论功行赏。由于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定下来。汉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酂侯,给予他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也有十来个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反倒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何?”汉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汉高祖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汉高祖说:“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随我打天下,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
列侯均已受到封赏,待到向汉高祖进言评定位次时,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70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汉高祖已经委屈了功臣们,较多地赏封了萧何,到评定位次时就没有再反驳大家,但心里还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位。关内侯鄂千秋进言说:“各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的。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不过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与楚军相持5年,常常失掉军队,士卒逃散,只身逃走有好几次了。然而萧何常从关中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数万士卒开赴前线时正值大王最危急的时刻,这种情况已有多次了。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垒数年,军中没有现存的口粮,萧何从关中用车船运来粮食,军粮供应从不匮乏。陛下虽然多次失掉崤山以东的地区,但萧何一直保全关中等待着陛下,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这样的人,对汉室又有什么损失?汉室得到了这些人,江山也不一定得以保全。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功勋之上呢!萧何理应排在第一位,曹参居次。”汉高祖说:“好。”于是便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恩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规定,可小步快走。
汉高祖说:“我听说推荐贤才要受上等的奖赏。萧何的功劳虽然很高,经过鄂君的表彰就更加显赫了。”于是根据鄂君原来受封的关内侯食邑,加封为安平侯。当天,萧何父子兄弟十多人都封有食邑。
【简析】
萧何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以公而论,萧何深谋远虑,很有战略眼光,他的各种建言献策为建立西汉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将领们忙于争分金帛财物,而萧何却首先收取秦王朝文献档案,将其珍藏,刘邦由此详尽地掌握了全国地理、户籍等方面的情况,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在楚汉相争期间,萧何虽然没有像韩信、曹参等人那样在前线冲锋陷阵,但他留守关中,制定法令,安抚民众,建设后方根据地,不断地补充粮草、兵员到前线,使刘邦多次转危为安。《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总结战胜项羽的原因时说:“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粮,畅通粮道,我不如萧何。”以私而论,其他文武百官追随刘邦,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跟随刘邦打天下,自己的家财也全都捐助军队。因此,《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刘邦曾经在南郑打了败仗,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刘邦,亲自追赶韩信,有人报告刘邦说:“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大吃一惊,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足见刘邦对萧何依赖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