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劳动课程体系建设探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
2022-12-22魏健雄于晓宇
魏健雄 于晓宇
高校后勤劳动课程体系建设探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
魏健雄 于晓宇
[大连理工大学]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对高校提出的全新育人要求。高校后勤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通过构建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劳动课程体系,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对带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高校后勤;劳动课程;体系建设探究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党中央十分重视劳动教育,要求充分认识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并要构建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高校后勤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通过建设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对切实履行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带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也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导意见落到实处,大连理工大学后勤处饮食服务中心通过劳动课程体系的建设,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内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进而促使他们实现全方位发展的目标。
一、高校后勤劳动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劳动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劳动场景中,引导学生了解劳动常识,掌握劳动技能,从而促进学生手脑协调发展。[2]同时,通过上课过程中彼此之间的互助、合作,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还能够拓展他们的学习思路,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他们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劳动教育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3]在劳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饮食服务中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引导授课老师增强劳动育人意识。授课老师在为学生讲解饮食文化以及劳动课程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同时,还将他们自身的工作经历娓娓道来,与学生分享劳动的快乐。在实际观摩过程中,授课老师带领学生了解食物的加工流程、食堂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以及食品安全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授课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完成从清洗、摘菜、切配到炒制的菜品制作全过程,让他们体验食堂员工的日常工作。通过授课老师严谨工作作风和良好言谈举止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劳动的本质在于实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指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4]。高校学生作为极具号召力的青年群体,是既能够掌握专业的技术知识,又能够在实践中解决各类问题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使他们能够理性并且充分地发挥劳动才能,还能引导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相联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5]
二、高校后勤劳动课程体系建设实施计划
(一)课程说明及目标
高校后勤劳动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生必修课的可选模块之一,每学期开课12学时,共计0.5学分。如表1所列,饮食服务中心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采用理论学习、观摩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接受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劳动课程实施,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餐食制作技能,养成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1 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览表
三、高校后勤劳动课程体系实施路径
(一)劳动思想教育
劳动思想教育作为高校后勤劳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思想教育更加鲜活、生动,饮食服务中心不断尝试创新理论授课模式,并在中心食堂二楼劳动育人基地以富有趣味的方式,开展了“击锅盖传锅”的游戏。此游戏按照“击鼓传花”游戏的规则,就地取材将“鼓”换成“锅盖”,将“花”换成“锅”。通过将学生耳熟能详的游戏加以创新,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形成“乐于劳动、享受劳动”的思想理念。[6]
(二)劳动理论教育
劳动理论教育作为劳动课程体系的基础环节,授课时长占总课时的20%。饮食服务中心以劳动育人基地为支点,以选课学生为中心,通过带领学生了解饮食文化,了解学校食堂烹饪各个环节的操作规则及要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理论知识。通过劳动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劳动的内涵,促使他们形成敬业奉献、砥砺创新的劳动精神。[7]
(三)劳动实践培育
劳动课程体系实施的重点环节在于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饮食服务中心将总课时的80%设置为劳动实践培育。为了实现良好的劳动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迅速获得劳动能力的提升,饮食服务中心分别在中心食堂、第五食堂等十个区域设立了劳动育人基地,并将选课的学生按照不同的专业进行分组,由从业多年、经验丰富的一线厨师手把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采用小班化的授课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让他们熟悉各类劳动工具,熟练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经过完整的实践培育,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饺子制作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基本能够达到独立制作饺子的水平;同时还能够学会基本的刀工技术,掌握调味、火候的基本控制方法。
四、高校后勤劳动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一)调查方法
本次劳动课程实施效果分析过程中,饮食服务中心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来了解课程的实施效果。调查问卷对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以及后勤劳动课程实施效果等方面展开调查,比如学生关于劳动教育的认知情况及参加劳动课程有哪些收获等内容。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68份,调查范围涵盖了运载、经管、机械、化工等15个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其中,大一学生占比67.74%,大二学生占比26.28%,大三学生占比5.34%,大四学生占比0.64%。
通过对数据汇总发现,有58.33%的学生认为现阶段高校学生整体劳动素质适中(见图1),有58.76%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弘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见图2)。
图1 现阶段高校学生整体劳动素质程度分析图
图2 “是否有必要弘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数据分析图
在针对学生关于劳动教育认知情况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49.58%的学生认为高校非常有必要开设劳动课程(见图3)。
图3 高校是否有必要开设劳动课程数据分析图
调查数据显示,86.75%的学生认为开设劳动课程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84.83%的学生认为开设劳动课程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较好的劳动精神面貌;83.55%的学生认为劳动课程能够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85.47%的学生认为劳动课程能够增加他们的劳动知识储备量,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见图4)。
图4 劳动课程能够取得的效果数据分析图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分别有82.26%和73.5%的学生认为通过接受劳动教育,增强了他们团队合作及分工合作的能力;有86.11%的学生通过接受劳动教育,更加学会了尊重自己及他人的劳动成果;分别有62.82%和64.96%的学生通过接受劳动教育,使他们转变劳动观念的同时还收获了更多的友谊(见图5)。
图5 “劳动课有哪些收获”数据分析图
(三)效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现阶段高校学生整体劳动素质适中,且非常有必要弘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将近50%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劳动课程,认为通过开设劳动课程,可以促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内涵及价值,提高他们对于劳动的热情,同时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快乐。有部分学生建议,希望能够适当地提高劳动课程中实际操作部分的难度。另外,他们还希望能够进一步丰富劳动课程形式,比如通过邀请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榜样人物进行讲座等方式,让他们多角度感受劳动者的魅力,在校园内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风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后勤开展劳动课程的必要性愈发凸显。大连理工大学后勤处饮食服务中心将紧紧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牢牢把握劳动育人导向,不断完善劳动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挖掘劳动教育的内涵,全力推动高校后勤劳动教育工作走深、走实。通过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贡献力量!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20-03-27(1).
[2]林夕宝,余景波,宋燕.高职院校发挥劳动教育育人效能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20,26(04):28-37.
[3]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教材[2020]4号).
[4]汤丽.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西部学刊, 2020(11):64-67.
[5]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04-29(2).
[6]刘向兵,李珂.论当代大学生劳动情怀的培养[J].教学与研究, 2017(04):83-89.
[7]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5-04-29(2).
(责任编辑:赵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