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森林防火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2022-12-22封明昊
封明昊
高校森林防火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封明昊
[南京中医药大学]
随着时代进步、高校发展,对于人员密集、建筑稠密、仪器众多、电路复杂、区域面积大的高校来说,实现全年火灾事故零发生,筑牢校园消防安全底线仍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加强的过程。本文以高校森林火灾防控为切入点,着重分析高校森林防火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代高校森林防火安全管理模式改革新路径,试图从“制防、人防、物防、技防”等四个角度入手,探讨“四防一体”新模式下高校森林消防安全体系建设,为科学应对高校突发森林火灾,建设平安校园提供新思路。
高校;森林防火;消防;管理
根据应急管理部灾害事故信息统计显示,以2021年为例,中国共发生森林火灾616起。分析森林火灾事故发现,人类活动引发火灾的比例远超其他诱发因素,其中由野外抽烟、祭祀活动、炼山造田、农业用火、野外生火等诸多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占据已查明火灾原因总数的91.3%,森林火灾事故频发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分析灾害事故信息统计,近五年学校发生森林火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见表1)。而其中占地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的高等院校森林火灾防护情况存在诸多隐患。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在教学、科研、保障等方面的加大投入,高校呈现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建筑楼宇不断增多、校内情况复杂多样等诸多特点,只有充分认清新时期高校森林防火工作出现的痛点、难点、堵点,查找原因分析本质,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森林火灾的安全隐患,高质量地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表1 近5年学校发生森林火灾统计表
表1 近5年学校发生森林火灾统计表
一、高校森林防火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森林内易燃物增加
随着建设美丽森林校园和创建绿色文明高校活动的推进,全国高校的森林绿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中大量生长的绿植如乔木、灌木、杂草类等品类逐渐丰富,在植被茂盛生长的同时也带来枯树荒草等易燃物增多的隐忧,给校园消防安全带来火灾隐患。部分高校森林里分布有大量桉树、油松等燃点低、油脂量高、火险等级极高的植物,极易引发重大森林火灾事故。[1]森林内易燃物清理困难,存在林区面积大,易燃物零散分布的痛点和人工清理效率低、效果不显著的难点,造成校园森林防火负担日益加重。
(二)高校扩招管理难度增加
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全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总规模达到4430万人,是1949年10万规模的443倍。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所需教学楼宇不断增多,受困于校区面积的限制,部分楼宇建设毗邻森林或者直接建在森林深处,一旦突发森林火灾,火势将迅速蔓延,给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带来极大困难,将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高校扩招也带来人员结构层次复杂的问题,为了满足逐年增加的师生的生活需求,后勤服务产业的工勤人员也显著增多,对他们缺乏必要的职业安全培训,同时还有大量社会流动人员进入校园,其所带来的消防隐患尤为突出,防火管理难度增大。加之校内人员随意乱丢烟头、私搭乱接电线的现象普遍,造成森林人为火源点多、线长、面广、分散、移动,监管控制难度大,极易导致火灾的发生。
(三)师生森林防火意识淡薄
尽管消防法律法规对高校消防安全作出了明确要求,但由于缺乏对高校消防培训落地落实的具体指导,宣传培训流于形式,效果未达预期,加之部分高校对消防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仍存在重科研轻安全和重宣传轻实践的现象。
1.责任制度不健全
未能建立“明责定责、担责尽责、忠诚履责、问责追责”的“四责”责任体系,导致消防制度不落实、职责分工不明确、应急预案无响应、安全隐患无整改的现象时有发生。
2.不重视安全教育
多数高校未将消防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年度教学任务计划中,专业消防师资力量的匮乏和宣传教育内容照本宣科与学校实际结合不紧密,导致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方式单一、宣传渠道狭窄,师生参与热情不高、防火实战演练走过场等问题。
3.人员组成不全面
消防安全教育覆盖人群单一,专注于师生群体中宣传,而高校中物业、实验、餐饮及商铺等校园安全重点人员未能真正纳入群防群控体系中,未经过专业系统的消防防火培训,弱化了重点岗位安全防范能力,在应急处置初起火灾发挥作用不明显。
(四)高校林区防火基础力量薄弱
应对新时代高校森林防火的新挑战,多数高校未能及时调整适应新形势,防火设施设备基础薄弱,存在诸多问题。
1.规划设计不合理
许多高校历史悠久,校园建设过程缺乏从宏观层面对消防设施的长远规划[2],对消防应急车道、消防水源布局及消防水管网铺设欠考虑,经常出现森林纵深处消防车道缺乏或狭窄,室外消防管网设施缺失或损害,多数林区无室外消火栓点位分布等问题。
2.消防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疏散应急通道狭窄、防火器材设备缺乏、防火物资储备不足、监控通讯建设落后等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维保不力,无法保障高校应对突发森林火灾扑救的需要,极大地制约着初起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的扑灭工作。
3.专职消防人员配备不足
高校微型消防站应急处置防火队伍成员不足,缺乏专业消防从业人员作为骨干支撑;而平安校园中坚力量的保安队伍、物业部门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少针对性培训,存在应急处置程序不清楚、消防设施使用不熟练和灭火实战演习效果不达标等问题。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性、加重性发展,且治疗难度较大,有实践研究结果显示,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保持基本痊愈或痊愈状态,但一部分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精神残疾,影响正常生活[12]。妊娠是女性特有的特殊生理时期,特别是对初产妇来说,妊娠期间面临着生理、心理及角色等多方面改变,所遭受心理刺激较大;且最大程度的保障母婴健康,孕产妇需尽可能暂停抗精神分裂症药,不利于疾病控制[13];同时因妊娠的特殊性,任何妊娠期合并症均会增加产妇身心压力,增加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及发作程度,进而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需加强干预[14]。
二、加强高校森林防火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随着高等院校规模扩大、师生增多,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日趋错综复杂,创新高校森林防火工作模式是防范处置高校森林火灾的必由之路。高校森林防火工作安全管理的推进,要严格落实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突出目标导向、责任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3],构建“四防一体”(制防、人防、物防、技防)的森林防火安全责任体系,鼓励全员参与共建共享平安校园。
(一)加强制防顶层设计,构建齐抓共管新格局
以制度建设为准绳,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四级消防工作责任制。高校党委应当高瞻远瞩,加强校园安全顶层设计。由校领导牵头成立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筑牢学校安全生产底线,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高校安全建设方针,构建起“学校、院系(部门)、科室、师生”四级安全责任体系[3],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厘清安全责任边界,权责明晰,责任到人,营造“人人管安全,人人保安全,人人要安全”的环境氛围。同时高校也应该将消防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年度教学任务中,采取安全教育线上线下巧衔接、课内课外共探讨的新举措,形成“人人知安全,人人重安全、人人守安全”的新氛围。
(二)改进人防结构体系,倡导全员参与新气象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立体打造“专职消防志愿队、兼职灭火预备队,联动合作保障队”三队一体的人防结构队伍,营造全校人员共筑平安校园的和谐氛围。
1.组建“专职消防志愿队”
深入推进高校微型消防站建设,打造一支“扑早灭了”的专业消防志愿队。严格落实消防日常巡查制度,在校园森林地势较高的位置设置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站,确保在突发森林火灾时,做到第一时间发觉、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扑灭。
2.组织“兼职灭火预备队”
整合校园安保人员、物业工作人员、商铺经营人员等校园服务群体作为森林火灾联防联控预备队,定期开展校园森林火灾防控知识培训和森林灭火实战演练,确保火灾发生时兼职灭火预备队能拉得出、冲得上、灭得了。
3.组成“联动合作保障队”
强化与宿管中心、后勤保障中心、校医院等多部门一体化的互联互通互动,加强与属地消防、森林公安、当地医院等政府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
(三)增强物防建设保障,夯实基础支撑新能力
以物防建设为依托,专注于基础保障建设强基固本,构筑高校森林防火的铜墙铁壁。加强森林公共区域内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配备消防个人防护装备,增强在森林火灾救援中的防护能力,以确保救火员的生命安全。根据高校河流、湖泊等水源分布情况,在山区林间加强消防水管网铺设,配备充足的灭火器、灭火弹、消防服等森林消防装备,定期组织针对室外消火栓、水泵房和消防监控室等重点设施检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采用防火分隔技术,依照道路、河流等自然地形设置防火分隔带[4],将林区和师生生活区之间道路硬化或者种植耐火性高的乔木和灌木防护林带,例如耐火性强的观赏类植物:常春藤、延胡索、普洛泰斯等。设立防火隔离带不仅可以起到耐火、防火、阻火、防火分隔和防火中断的作用,还能为消防员争取宝贵的灭火时间。
(四)促进技防技术更新,发展智能互联新趋势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高校森林防火工作数字化、数据化、数智化发展。充分利用5G物联网先进技术,实现森林防火一体化监控、大数据分析及全过程闭环管理,打造可视化、全流程、精准高效的高校智慧消防管理平台。例如刚步入校园林区即有红外探测到人员活动并进行广播提醒“绿色有限倍珍惜,野火无情重防范。您已进入林区,请注意森林防火”。在校区林间重要路口安装高清摄像头,运用红外热成像监控技术全天候不间断监测预警,能够在第一时间捕捉火情信息,在警报响起的同时将火灾现场实时画面传输给智慧消防联网终端处置,智慧消防管理平台能够高效指挥联动进行快速应急灭火。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科研资源重点针对风速风向、水文分布、森林可燃物载量以及树木燃烧阈值等相关情况进行重点监测,数据化建模,智能化防控,把实战演练场直接搬到森林,组织学校应急消防救援队伍按照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多泵串并联架设模拟灭火训练,实战演训森林火灾的扑救和师生应急逃生疏散演练。
三、结语
高校森林防火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民生性工程,需要加强“四防一体”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四级责任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用好“三队一体”人防队伍,增强师生群防群治能力,夯实物防建设之盾,打造技防智能之矛,攻守兼备同筑校园“防火墙”,密织生命“安全网”,有效防范并坚决遏制森林火灾的发生,有力提升高校消防安全总体水平。
[1]王晓静, 冯海宝, 郭建民等. 护林防火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18):166-167+171.
[2]赵增泽, 杨越恺, 陈浩. 利用标准化手段完善高校消防安全管理[J]. 高校后勤研究, 2020, (06):59-61.
[3]陈浩.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探索——以浙江某高校为例[J]. 高校后勤研究, 2019(11):29-31.
[4]苏克锋.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及应对策略探析[J].决策探索(中),2019(09):66-67.
(责任编辑:赵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