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的解法探究

2022-12-22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腊山第一中学李改生

内蒙古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动点图象数形

●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腊山第一中学 李改生

在数学教学中,动点问题一直都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当中的难点,常常会出现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压轴题当中。但其实,动点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只要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动点问题的逻辑关系,并能掌握其解题思路和方法,就能很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进而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接下来,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初中数学动点问题的相关内容。

动点问题考查的是学生综合性的知识运用能力,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一般比较灵活,同时条件也比较多样化,对于学生的数学综合知识是很大的考验。动点问题对于学生的直觉能力以及对不同题型的分析能力要求很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有帮助学生不断归纳总结,使学生洞察题目中的本质内容,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难题。

一、动点问题中涉及的知识点

(一)数轴

刘艳萍老师在《动中求静,静中求解——初中数学动点问题探究》一文中指出,动点问题是要确定一个点的运动变化轨迹,而这个运动变化的轨迹,其实是要存在于一个标准当中的,因此,我们应先让学生理解“数轴”的定义,明确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个要素。在数学的定义中,数轴是一条直线,是向两边无限延伸的,不受任何题目中所给出的相关线段长度的影响。有时学生在看到一个具体题目时,会受到直观图形的影响,造成对数轴的混乱理解,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告诉学生,数轴上的原点以及单位长度的取值,要结合实际情况。学生只有理解了数轴空间的定义,才能更好地找到动点的变化轨迹。

(二)数形结合的思想

邹丽虹老师在《动中求静,静中求解——探究初中数学动点问题》一文中指出,在动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数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用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能够让知识整体的表达变得更加直观。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动点问题并不会以单独的形式存在,往往会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函数、圆等知识叠加起来。而类似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这些知识点都与图象有很大的联系。描绘出图象,其实就是学生找到动点的关键要素所在。

(三)分类讨论的思想

动点问题的考查常常与存在性问题相结合,在质量检测中常以压轴题的方式呈现,多与分类讨论思想结合进行考查。由于动点问题是动态变化的,它往往是一个较复杂或不确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讨论。所谓分类讨论思想,就是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有时会遇到多种情况,这就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最后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解决数学动点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问题中“变”与“不变”的量,扣住“不变”来应“万变”。

二、解决动点问题的策略

(一)学会分析动点问题的本质

连光铭老师在《关于初中数学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分析》 一文中指出,对于动点问题而言,在解决时要让学生用运动和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挖掘运动的轨迹和变化的全过程,认识其考点的本质。因此,为提高动点问题解决质量,找出运动轨迹是关键,也就是说,在教学解决动点问题时,教师可以以动制静,动静结合,通过观察、分析、概括运动变化走势,在解析题意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考点本质,促使其进行问题推理,寻找其中的运动规律,找到解题思路。

(1)当点P在BC上时,求点P与点A的最短距离;

(2)若点P在MB上,且PQ将△ABC的面积分成上下4∶5两部分时,求MP的长;

(3)设点P移动的路程为x,当0≤x≤3及3≤x≤9时,分别求点P到直线AC的距离(用含x的式子表示);

(4)在点P处设计并安装一扫描器,按照定角∠APQ扫描△APQ区域(含边界),扫描器随点P从M到B再到N共用时36秒,若AK=,请直接写出点K被扫描到的总时长。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及观察图形等方法,明确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动态问题的分析,所以在解析此题时,寻找运动规律非常关键,根据此题所考内容以及题意,可以得到P点运动分为两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A字和8字两种不同模型求解。

通过题意基本解析,根据问题进行逐步求解分析,第一问,属于基本条件的扩充,在求解时可以利用三角函数值的定义求解;对于第二问,由“PQ将△ABC的面积分成上下4∶5两部分”这一句话,便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相似比的平方等于面积比”进行求解,通过寻找线段等量关系进行求解分析;对于第三问,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相似比、等积法和三角函数定义,判断点到线段的距离进行求解;第四问,求的是K被扫描的总时长,那就要让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K会被扫描到,使其确定定点被扫描的区域和点P的位置关系,当点P在BM上运动时,由于点P在M点开始运动,且PQ//BC,当AP=AK=时,就会被扫描到,当点P从点B运动时,∠APQ的范围会变化,CQ长度大于CK长度时便不会被扫描到。在分析动点的基础上求静,引导其结合问题思考本质,利用两种模型A字和8字形等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分析动点问题本质,由动点问题探寻数学考查方向和知识点,让学生在知识整合的过程中,利用相应解题模型进行问题求解,能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二)尝试建立动点等量关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函数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数学检测的一个难点,对于有关函数中的动点问题而言,在学习探索时,教师要根据函数图形的性质,建立等量关系,静中求动,在关系筹建的过程中,推测运动本质,拓展问题解决思路。

例如:小翔在如图1所示的场地上匀速跑步,他从点A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经过点B跑到点C,共用时30秒,他的教练选择了一个固定的位置观察小翔的跑步过程,设小翔跑步时间为t,单位为秒,他与教练间的距离为y米,表示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如图2,则这个固定的位置可能是图1中的( )

A.点M B.点N C.点P D.点Q

图1

图2

此题虽然为选择题,但要想正确作出解答,就要让学生结合图形判断,通过建立动点等量关系,在一一排除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如:答案A在点M的位置,则从A至B这段时间,弧AB上每一点与点M的距离相等,即y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与函数图形不符合,动点等量关系建立失误,因此,选项错误;选项B,假设在点N的位置,则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NA=NB=NC,A点与C点对应y的大小应该相同,与函数图象不符,动点等量关系建立失败,选项错误;答案C,在点P的位置,则PC最短,大小应该相同,与函数图象不符,动点等量关系建立失败,选项错误;答案D,在点Q的位置,如图示:

以Q为圆心,QA为半径画圆交弧AB于点E,其中y最大的点是AE的中垂线与弧AB的交点H;在弧AB上,从点E到点C上,y逐渐减小;而QB=QC,即yB= yC,且BC的中垂线QN与BC的交点F是y的最小值点,经过判断点Q符合函数图象,动点关系建立,选项正确。通过动点等量关系的建立,在认识其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动点位置与函数图形的变化,在性质探索的过程中推测运动本质,加深了学生对动点问题的理解。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y和t分别表示什么,然后探寻y随t的变化规律。其次,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中矩形的性质找到相等关系,从而建立等式。同时,认真分析出运动中“不变”的点,让运动的点静下来,再对所给选项逐一验证排除,结合函数图象和性质,便能找到本题的答案,进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在动点问题解析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非常关键,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运动之后的变化,打破思维局限,也可以在数形对应的过程中,促使问题化抽象为形象,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因此,在教学解析动点问题时,教师要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在对动的探索中,寻找静止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其对动点问题的认识。

例如: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OAB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0,0),点A(2,0),点B在第一象限,∠OAB=90°,∠B=30°,点P在边OB上(点P不于点O、B重合),求:

(1) 如图3所示,当OP=1时,求点P的坐标。

图3

(2)折叠该纸片,使得折痕所在的直线经过点P,并与x轴的正半轴相较于点Q且OQ=OP,点O的对应点O',设OP=t,思考:如图4,若折叠后△O'PQ与△OAB重叠部分为四边形,O'P,O'Q分别与边AB相交于点C,D,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O'D的长,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图4

(3)若折叠后△O'PQ与△OAB重叠部分面积为S,当1≤t≤3时,求S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这一问题是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问题,学生根据所学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数学知识点,可以得到此题考查的内容为:平移、旋转、折叠、翻转等有关运动的问题,在问题(2)中已经明确得到考查内容为折叠动点问题。那么,在分析时,可以得到点P为此题的动点,也是解题的关键,因此,可以将数形结合作为辅助,根据折叠相关性质,得到△O'PQ≌△OPQ,所以得到O'P=OP,O'P=OQ,然后可以求证四边形OQO'P为菱形,根据A点坐标等,求解O'D 的长,成功解决t的取值范围为<t<2。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第(1)问可根据点的坐标的求法,结合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其坐标为。在解决第(2)问时,要利用A点的坐标及四边形OQO'P为菱形的性质,得到∠DQA=30°,利用直角三角形性质可以解决此问。解决第3问时要利用动中求静,抓住点O'的位置不同,构成图形不同,分为它在AB上和不在AB上两种情况,在AB上时是一个三角形,可求出面积;当它不在AB上时,即<t<2时,重叠部分是四边形,此时,S与t的关系构成一个二次函数,有最大值;求出当t=3时S的值后再与前面的条件结合即可求出S的范围。我们要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在观察图形的过程中,结合折叠性质,分析动点运动后所形成的一般结论,应用该结论解决问题,让学生精准查找问题的解决思路,从而促使动点问题转化为一般几何问题,在化繁为简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四)渗透动中求静思维方法

在解决许多动点问题时,我们需要学会转化思想。当下,与运动变化相关的题目是学业水平测试压轴题的常考题型,综合性较强。如果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经常练习运动变化类试题,并潜移默化地掌握“动中取静”思想,不断迁移,这样就能做到以“静”制“动”,从而达到解决动点问题的目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典型的例题,从中了解解决动点问题的方法。如图,一次函数y=2x与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P在以C(-2,0)为圆心,1为半径的⊙C上,Q是线段AP的中点,若OQ长的最大值为,则k的值为_____。

原图

解析图

这是一道涉及圆、函数、三角形等知识的动点综合性问题,由题意可知P点是一个动点,其运动轨迹是一个圆。在解决此问题时,我们要善于找到其中不变的量,充分利用不变的量,做到以“静”制“动”。如果深入思考,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具有对称性的双曲线,我们不难发现,O为线段AB的中点,加之P无论如何运动,Q始终是AP的中点,于是可以得到线段OQ是△PAB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定理可以得到:OQ∥PB且OQ=PB,找到不变的量,当OQ最大时,也就是PB最大。于是题目中已知OQ的最大值就转化为PB的最大值。所以连接PB,当PB经过圆心C时,PB的长最大,最大值为3,又由已知条件CP=1,易知BC=2。要求k的值,关键求A或B的坐标,此时可以过 点B作BD⊥x轴 于D,设B(m,2m),则CD=m-(-2)=m+2,BD=-2m,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BC2=CD2+BD2,22=(m+2)2+(-2m)2,解得m=0(舍)或m=,所以B,代入反比例函数可求出k的值为。

在解决本题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抓住Q为AP中点,再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可以发现O是AB的中点,进而推出线段OQ是△APB的中位线,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道OQ=PB,那么,OQ 的最大值就转化为PB的最大值。再根据点圆关系确定PB最长时点B的坐标后即可求出k的值。

通过此题的方法分析,我们发现,在解决动点问题时,我们要动静结合,善于找到题中不变的量,注重整体把握,强化迁移,做到以“静”制“动”,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五)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方法

动点问题的设置常常体现动点、分类和存在性三个特征。解决此类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解题的基本方法,更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需要其用运动和变化的眼光去审视数学问题,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数学问题,从中找到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策略,进而解决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例题,重在分析第(2)问,从中感悟解决动点问题的方法。

(1)求c的值;

(2)直接写出T的值;

这是一道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构思巧妙,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涉及待定系数法、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式化简、配方法等内容,与高中的学习有较好的衔接。第(1)问可直接将(0,2)代入求出即可,较为基础。第(3)问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可以用整体代入的方法求出其值为,也可以用求代数式倒数的方法求出其值,方法较多,较为灵活,现不作解析。本题我们重点对第(2)问进行分析,其实在第(2)问中,M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解决此问实质是在解决一个动点问题。由题意及第(1)问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此时可以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A、B的坐标,从而求出线段AB的长度,但运算量有点大。细看此问,我们不需要求出线段AB的长,因为线段AB的长是一个定值,是一个“不变”的量,△ABM的面积可以以AB为底边,要使△ABM的面积是一个常数,且与抛物线有三个交点,可以借助图形帮助理解,做到数形结合。由于面积和底边是一个不变的量,所以底边AB上的高不变,即M到AB的距离相等。认真分析,不难发现,这个点分为在x轴的上方和下方两种情况,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又因为抛物线具有对称性,可以知道此点在上方时不可能同时在抛物线顶点的上方或下方,一旦在下方,就会出现四个,不符合题意。由此可见,点M在x轴上方时只可能是抛物线的顶点,由顶点坐标可以求出AB边上的高,易求出顶点坐标为,也就是顶点纵坐标的绝对值为,再由对称性知在轴下方的点的纵坐标是,所以它们的和为,即T的值是。此问出题新颖,与平时问法不同,平时是已知面积求点的坐标,而本问是给出点的个数求点纵坐标的和。

在解决本题第(2)问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在“不变”中求“变”。抓住线段AB的长不变,而M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要使S=m(m>0)的点恰好有3个,那么,这个点到AB距离是一个定值,结合函数图象的对称性进行分类讨论,可以找到这样的点。在解决此问时,方法灵活,要以“不变”应“万变”,同时,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问题,进而使数学动点问题得以解决。

总之,在初中数学动点问题教学解析中,要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帮助学生寻找动点问题的规律,认识动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然后通过对知识本质的探寻,在动点分析的过程中,寻找解题思路。通过动点问题本质分析、动点等量关系建立、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等方法,使学生学会动静结合,以静制动,动中取静。

猜你喜欢

动点图象数形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二)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巧用信息技术有效解决“二次函数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拓展精练
一类动点路径模型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突破二次函数动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