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教育法》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原则、要求及路径
2022-12-22袁勇睢
■袁勇睢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 年修订,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为职业院校及相关机构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新职业教育法是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下进行修订的,站位高、立意新、谋划深、着眼实,时代性强[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新精神和新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原则
职业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并且明确强调,“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集中体现相关原则的代表性课程,也需要在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一以贯之地坚持践行这些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是职业教育法总则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集体而言,就是要坚持党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等全方位领导,核心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即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两个维护”,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并贯穿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从思想引领、政治把关、人员组织、组织实施、评价考核等多个环节予以体现。
(二)坚持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原则。坚持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法所规定的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职业教育法在总则中就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做了明确规定,指出“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其直接强调了职业道德培养在职业教育中的目标性意义。此外,培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应坚持培养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不是要培养劳动工具,而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以优秀精神文化影响人、感染人、熏陶人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教学必须要坚持面向实践。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其具有高职适应性和引领性的特色发展。长期以来,作为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体现高职院校的类型和特色发展的适应性方面明显欠缺,在职业性和实践性上具有很大不足。职业教育法已经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独特类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应当适应这一类型教育,坚持在教育设计、教育内容、教育实施、教育考核等方面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找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定位,探索出自身不同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应特色,凸显育人实效。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职业教育法中关于职业教育的定位、意义以及职业教育原则、体系、实施、保障等相关规定,明确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目的要求,也意味着职业教育应当加大探索,以适应国家发展需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应在教学改革中回应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一)方向要正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国课”。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2]。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确保教学改革不出现方向偏差。而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属性,相关教学改革应旗帜鲜明讲政治,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发挥举旗定向的领航作用。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涉及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但是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全等同于泛泛而谈的一般道德教育课程,企图模糊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的改革会有走向历史虚无主义的危险,也将会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犯下难以估量的错误。
(二)思路要新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展开新思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国家建设展开新战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新发展成果,结合新的现实问题,尤其是结合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发展局面,形成新的改革思路。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直面相关问题,如相关社会热点和学生教育怎样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新兴媒体、智慧课堂、虚拟仿真等新技术成果如何融入教育教学,等等。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理顺关系,准确定位,在贯彻国家意志的同时,凸显职业特色,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职业教育目标,走出新路,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有新担当新作为。
(三)理论要深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进一步凸显理论性。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就是要讲道理,把道理讲清楚。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曾经有人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善于动手操作的实践学习,而不善于也不喜欢理论学习,因此,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弱化理论教学而强化实践教学。有不少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都主要在围绕实践教学的拓展进行探索。这些探索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对较为薄弱的实践教学发展。但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但不能弱化理论教学,反而应进一步探索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发挥理论教学的育人作用,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学生成长。
(四)探索要实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应踏实稳健。当前,开展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共识,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不乏存在部分改革举措或者项目重复低效甚至华而不实的现象。怎样才能减少甚至避免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出现的虚浮现象呢?最基本的是改革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发现困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问题和核心问题,科学统筹顶层设计和教学实际。比如,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的不同层次和贯通制度,赋予高等职业学校相应的办学自主权等,那么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资质、发展方向等相应地会具有显著差异性。无视这些差异性的类同化教学显然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但是,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觉悟和能力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探索是远远不够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相关探索应当正视这些现实问题,实际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破除发展瓶颈。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实路径
践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适应并实践新的发展要求,需要从领导机制、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便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发展路径。
(一)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党组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领导机制
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事关重大。高职院校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4]。而要充分发挥职能,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体系。从现实上来说,高职院校普遍建立了相关基层党组织体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而言,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已经采取了强化党组织领导的相关措施,但是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党组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领导组织体系还不够健全,仍然需要从领导方式、人员配置、工作途径等方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方面,建立高职院校党组织的政治把关机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一项涉及众多的宏大工程,确保其从方向、内容、资源、部门协作等多个方面切实体现并落实党和国家的意志,不仅仅需要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线教师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主动担当,同样需要高职院校党组织层面的相关领导的把握,形成制度性保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党组织领导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机制。有效领导建立在对实践深刻把握的基础上,要加强和健全高职院校党组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领导,就需要院校党组织深入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中,了解并掌握改革涉及的环节和方面,尤其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领导。
(二)不断强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需要更多人才参与,健全的师资力量必不可少。课程呈现良好态势的核心要素是教师[5]。当前各高职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不仅承担了全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并且各种建设任务繁多。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但总体来说,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师资力量还是相对薄弱,不少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配比还未达到相应要求。因此,进一步扩充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加强相关师资力量,就成为现实需要。
一则,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需要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才。解决人才问题,基本靠引进和培养,就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实施的“引育结合”。直接引进人才有利于“短、平、快”地实现高水平人才队伍的组建,受到很多高职院校的青睐。但是持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作也必不可少,要通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集体备课、参与竞赛、学历晋升等加强对教师的科研培养。二则,注重教学改革团队建设。团队建设为教学改革有效推进提供人才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固然是全员参与,但是仍然需要专门建立相关改革团队,以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有效性。结合教师特长和实际情况,按照相关改革项目分别组建不同的建设团队,既有利于各展其长,提升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发挥团队职能,便于进行管理,更能够提高产出改革成果的效率。
(三)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和普通教育不同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职业教育课程的一部分,不能完全混同于普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具有职业教育的类型化特色,需要坚持特色发展,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将行业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凸显行业特色,是行业类高校坚持特色化、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6]。
其一,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结合。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实践,具有非常明显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深入结合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加强教学与研究,才可能开辟出属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天地,否则极容易成为普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复刻品。其二,与区域特色相结合。职业教育应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也应用好区域发展资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及研究者应结合所在区域历史与发展状况,不断挖掘本土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和元素,搭建相关教学或者科研平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使得课程建设获得特色化发展。其三,与学校专业特色相结合。高职院校具有结合实际需要进行专业设置的自主权。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适应并体现高职特点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具体化,即充分结合所在院校的专业优势和特色,不断挖掘并利用好不同专业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