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师社会融入的现实意义及践行路径研究

2022-12-22张亚兰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教育

张亚兰,张 敖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主力军,作为乡村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乡村教师的身份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身处乡村场域中乡村振兴的践行者,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乡村教师融入社会,有助于他们深刻理解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以自身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促进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乡村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随着社会变迁、城镇化步伐加快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乡村教师陷入对乡村生活陌生、与乡村社会疏离、乡村教育责任缺失的境况。[1]探究乡村教师社会融入的自我实现路径,是促进乡村教师全面发展的前提,是提升乡村教师整体队伍素质的关键,也是振兴乡村教育进而助推乡村振兴的时代需要。

一、乡村教师社会融入的社会学理论架构

作为乡村社会的一员,乡村教师的行为模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习惯等均能折射出乡村教师的内隐态度和价值观,其所对应的恰恰是所处社会的结构意义和文化内涵。从文化现象的范畴来看,集体意识理论为乡村教师的社会融入提供了理论架构。

涂尔干认为,“集体意识”作为社会精神的一部分,特指“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2]42根据涂尔干的观点,“集体意识”是维护社会团结的纽带,传统社会的团结依靠“集体意识”,被称为“机械团结”,在一个“集体意识”较强的社会,其团结程度也相对较高。而现代社会的团结,则主要依靠“分工合作”来维持,即“有机团结”。个体在社会上承担的职能不同,其所获得的自由活动的机会也不均等,个体的异质性也随之凸显出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构成社会本身的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也不断发生变化,逐渐由原来的附属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社会的属性也由“机械团结”社会转向“有机团结”社会,这种转换的过程也凸显出社会学研究的重点由“物质”转向“观念”。涂尔干的研究强调了集体意识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社会进步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从社会本身来看,社会成员必须拥有集体意识和集体情怀,将自身看作是集体不可或缺的一员,才可能对集体尽忠职守,达成社会各功能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其次,从职业共同体来看,共同体的成员必须具有相似的情感、共享的观念和一致的利益追求,才能进入同一种职业并形成一个集体,而集体内共有的意识和观念则能在赋予个体归属感的同时,明确个体的职责,以职业道德为准则进行规约,以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减少个体的失范行为。

涂尔干的集体意识理论系统地论述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社会成员整体自主意识的形成、自主意识对社会成员个体的影响及其在维护社会团结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机制。在乡村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乡村教师的社会融入是乡村教师职业“集体意识”的体现,探究“集体意识”理论对乡村教师行为的影响,有助于乡村教师“集体意识”的形成,为乡村教师的社会融入及其自我实现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乡村教师社会融入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教师助益村民思想政治教育

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3]中小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会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乡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面临教育供给主体单一、教育内容抽象枯燥、工作平台建设滞后和教育吸引力“式微”等困境。[4]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阶层,应该在乡村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乡村教师一方面可以身体力行地组织学生参与乡村思想政治活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培育青少年的乡土情怀;另一方面,乡村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引导青少年树立公共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乡村教师身处乡村场域,更了解乡村民众的意愿,便于做党和政府声音的传递者,维护乡村的稳定发展。再次,乡村教师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在乡村知识阶层中最贴近民众,更容易启发乡村民众的思想意识,从而在乡村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学习等公共事务中形成内源性动力,发动乡村民众的力量,构建坚实的乡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推动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二)乡村教师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5]当前,在我国乡村社会,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最为关键的是人才。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乡村宜居环境的打造、乡风文化的传播到乡村基层社会的治理,都需要适应新时代农村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此背景下,乡村急需有正确身份认同的乡村教师,肩负起为乡村社会长足发展培养人才的时代使命。首先,乡村振兴的起点是农业的振兴,而乡村教师能为农业振兴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农民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信息技术助力现代化农业发展。其次,乡村振兴也是乡村科技产业的振兴,乡村教师肩负着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任。乡村教师只有融入乡村社会,才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守教学一线,从培育学生的内在品质出发,教书育人,为培养建设乡村的有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让更多乡村学生成才后,回归乡土,扎根乡村,建设乡村;也能让选择留在城市发展的学生始终心系家乡,以不同的方式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助力乡村建设和乡村经济繁荣。

(三)乡村教师推进乡村教育振兴

教育是一项公共性事业,需要教师全方位的付出。而乡村教育,则更需要乡村教师切实融入乡村社会,进而以热爱乡村和投身乡村教育的情怀,为乡村教育振兴而教。“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脱贫致富不仅要重视富口袋,更要重视富脑袋。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在乡村教育振兴中发挥着责无旁贷的作用。[6]乡村教师融入乡村社会,有助于从三个方面引领乡村教育发展。首先,从乡村教育资源来看,乡村教师全身心地融入乡村社会,有助于其以主人翁的身份最大限度地挖掘乡村中蕴藏的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将乡村社会中特有的乡土文化、乡村生活的常识性知识和风土人情融入教学,因地制宜地开发出适合本地学生学习的乡土课程,形成特色化的乡村教育。其次,从个人情感来看,社会融入有助于乡村教师深层次地理解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进一步提升对自我身份专业性和独特性的认同,形成深厚的“乡土情怀”,增强乡土归属感,使教学工作更符合乡村实际,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再次,从专业素养来看,社会融入有助于激发乡村教师在不断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乡土知识积淀,提升教学能力,不断探索乡村教育的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守护和教育乡村儿童,切实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四)乡村教师促进乡村文化传承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国家,具有独特的优秀乡土文化。较之于城市文明,乡土文化源于长期的乡村社会实践,是乡村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人文道德规范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记载和映射,有其特殊的丰富内涵,是乡村社会独有的精神财富。当前,乡村社会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乡土文化趋于衰落。乡村教师是乡土社会中的文化人,是传播乡土文化的坚实力量,然而,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教师普遍呈现出“背离乡土”的倾向。[7]乡村振兴急需乡村教师融入乡村社会,培育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其文化人的职业优势,挖掘具有传承价值的优秀乡土文化,承担起传播乡土文化的重任,传承并创新乡土文化。

乡村教师对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乡村教师生活工作在乡村,能够亲身体验乡土文化的内涵与底蕴,在了解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乡村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演变,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其次,乡村教师在乡村执教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乡村民众交流,参与乡村的传统活动及节日庆典等,充分了解乡村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从中选取适合乡村学生发展的优秀文化,形成系统的乡村传统文化知识。再次,乡村教师教学特色的彰显依赖于乡土文化,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乡土文化的价值,真切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唤醒他们热爱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三、乡村教师社会融入的践行路径

乡村教师的社会融入,离不开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但乡村教师从自身思想到行动的积极作为是实现社会融入的首要条件。乡村教师需从增强自我身份认同、唤醒责任意识、增进乡土情感、提升专业素质、树牢时代使命等方面行动起来,主动融入乡村社会。

(一)增强自我身份认同

1.公共身份认同

乡村教师融入社会,首先体现在对自我公共身份的认同上。乡村教师为乡村发展服务,为乡村学生成长服务,始终以文化人的身份参与乡村社会建设,肩负着传播乡土文化的重任。乡村教师需要充分认识乡土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及其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公共责任。当乡村教师认识到乡村教育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全身心地投入乡村教育工作中并体验到成就感时,就会不断提升对自我公共身份的价值认同。当然,这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乡村学校重视乡村教师的“获得感”,丰富乡村教师对自身效能感的体验,同时加深乡村教师对自身存在价值与意义的觉知,以更好地激发乡村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8]这也要求乡村教师将“在乡村从教”的被动选择转变为“为乡村而教”的坚定信念,将执教乡村从无奈的“坚守”转化为积极的“奋斗”,以“乡村教师”这个特殊身份为荣,不论身处何地,来自何方,都能全身心地融入乡村社会,承担起对乡村社区、乡村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9]

2.专业身份认同

乡村教师融入社会,必须明确自己的专业身份,也就是关于“我是谁”和“我能做什么”的问题;也是关于“可能的自我”的问题,即“我想成为什么人”“我能够成为什么人”。[10]教师身份认同也涉及教师对教师职业和教师生涯的看法、态度和观念,等等。教师从事的是教学工作,他们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不论是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理念,还是确立新的信念,都必须通过自己的选择与认同、感受与体验、思考与分析,经过不断地自我内化才能实现。积极的教师专业价值认同,能够让教师对教学工作产生内在动力,这是教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不断开拓进取的心理基础。

乡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弱化是阻碍乡村教师社会融入的一个普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引导乡村教师获取专业价值认同,明确努力的方向。只有乡村教师将自主成长与追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相结合,才能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种自觉自为的状态,才能主动挖掘并利用乡土特有的各种资源助力自身发展,正确选择并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行为,提升身份境界。

(二)强化责任意识

1.培育教育情怀

教育情怀是乡村教师坚守育人职业的精神支撑,而端正的职业动机则是激励乡村教师在教学岗位上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培育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端正乡村教师的职业动机,能够使乡村教师在职业坚守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既是提高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现实需求,也是优化乡村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11]

首先,乡村教师要明确教育情怀读乡村教育的深层内涵,以真诚的内心、执着的信念和忠于职守的责任感对待教书育人。其次,乡村教师必须从根本观念上明确自己才是生成教育情怀的主体,明确作为乡村教师的身份意义和教育价值,积极承担起培育教育情怀的主体责任。[12]再次,乡村教师要主动接受学校及相关机构的情怀教育,坚定教育信仰,深刻认识自身在乡村教书育人的价值。最后,乡村教师个体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主动加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自我培育,坚定自身的教育理想追求,挖掘自我发展潜力。

2.明确社会责任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参与者,乡村教师的社会角色具有多重性和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其身份的公职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不同的社会角色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包括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乡村教师的直接责任无疑是教书育人,间接责任则是多维度的,包括物质文明责任、公共责任、文化责任和道德责任。乡村教师切实履行了教书育人的直接责任,同样,对于现代化转型和乡村振兴,乡村教师更是责无旁贷。

首先,乡村教师必须认识到他们在乡村经济建设中的物质文明责任,通过丰富自身的农业知识,优化并充分利用农业教学资源,开发以特色农业为素材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乡村儿童传播科技文明、培养科学兴趣。其次,作为乡土社会的文化人,乡村教师还肩负着重振乡土文化的责任。乡村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如善良、淳朴的人格观,热爱和敬畏自然的生态观,以及和谐共处的人际观等。[13]同时,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还赋予了他们得天独厚的条件,可精选典型的乡风文明素材,比如颇具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在校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助力乡村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再次,乡村教师接受过现代文明教育,具备接受城乡文化差异的开放心态和传承乡土文化的能力,也肩负着推动城乡文化融合的责任。

此外,在当前乡村的具体环境下,教师还肩负着乡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精神建构的道德责任。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马克斯·范梅楠(Max Van Manen)指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道德责任。[14]9乡村教师必须明确其责任远不止于传授知识,还在于培育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是乡村教师重要的道德责任之一。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乡村教师承担着培育他们健全人格并呵护其精神成长的重任。在乡村生活实际中,乡村教师需要培育留守儿童热爱乡村、亲近自然、建设美丽乡村的信念,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在教学中,丰富其精神建构,从而有效阻断乡村地区精神贫穷的代际传递。[15]

(三)增进乡土情感

1.增强地方认知

乡村教师融入乡村社会,在乡村社会文化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与生活实践,要依赖于对地方的深厚情感,而乡土情感的培育又离不开正确的地方认知,地方认知有助于生成乡村教师乡土社会融入的内在动机。首先,增强地方认知需要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独特性及传承地方乡土文化的重要意义有明确认知。[16]有些乡村教师来自城区,缺乏乡村生活经验,这就需要他们尽快融入当地社区,虚心学习地方性知识与经验,对地方知识予以一定的尊重和包容,这对于地域性知识和文化的挖掘及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增强乡村教师的地方认知,离不开多样化的情境激励。乡村教师要不断去发现和挖掘地方知识中深厚的历史意蕴与文化内涵,与生活在当地的村民进行积极对话,共同探索地方性知识,并将其融入校本特色课程,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在紧贴个人生活境遇和唤醒内在感受力的教育环境中不断拓展地方认知范围。最后,乡村教师必须身体力行,在深入理解乡村社会情态的基础上,挖掘乡土文化的精髓,深化对当地乡土文化的认知,主动传播优秀乡土文化。

2.丰富情感体验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爱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人人都渴望来自他人的关爱,并在他人的情感关怀中确证自身以彰显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17]因此,乡村教师必须建立自我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纽带,融入具有丰富联系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之中,体验来自共同体的身份承认,体验自身的价值成就。通过情感关怀和价值认可的方式建构乡村教师的主体身份认同,有助于保证乡村教师在乡村文化的底色中实现自身专业性和公共性的价值融通。当下,相当一部分乡村教师跨越了地域,具有较强的离乡性,置身于乡村场域但并非都成长于乡村。[18]对于乡村教师本身来讲,他们背井离乡,脱离了原有的成长环境,来到新的生活场所,难免感到孤单。从乡村场域来讲,乡村村民对外来者也充满陌生感,并不愿与之主动接触或积极接纳。这就造成乡村教师与乡村之间的情感隔阂,使得乡村教师游离于乡村之外,其公共性身份特质遭到遮蔽。因此,乡村教师需主动寻求乡村社会的情感关怀,建立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纽带。乡村教师可通过与乡村场域的不断交流与融合,达成与乡村场域的彼此认同,融身于乡村场域,成为乡村社会真正意义上的一员。

(四)提升专业素质

1.加强师德修养

高尚的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与治学研术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10]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至此,师德建设又一次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需要长时间的情感、时间、精力乃至全身心的付出,这种付出需建立在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基础上,这就对乡村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乡村教师必须认识到,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能力还不够,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切实做到“立德树人”。乡村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培育,要从三个方面做起:首先,要认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乡村教师必须认可教师职业守则,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特点与职业价值,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其次,乡村教师必须具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次,要求乡村教师具备正确而坚定的政治站位,践行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职责。

2.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相对于城区教师,乡村教师学习的机会较少,主要是因为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难保证有足够时间与其他学校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探讨,教学水平提升迟缓;另外,部分乡村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缺乏继续学习的热情和动力,难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社会认可度持续走低,难以融入社会。[19]基于此,首先,乡村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在正式学习机会有限的情况下,借助形式多样的非正式学习途径不断学习。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决定了乡村教师必须不断吸纳先进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使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其次,乡村教师必须结合乡村学情,不断创新,结合乡村教学实际不断选取、糅合、改革,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乡村学生的学习需求。[20]再次,乡村教师必须积极主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夯实教学基本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笔者在对部分学校校长进行访谈时了解到,一些乡村教师基本教学技能不够扎实,教学能力欠缺,难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乡村教师必须积极钻研,不断提高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管理、教学仪态、口语表达、板书呈现、学法指导、课外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乡村教师要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凝练出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社会认可度。最后,乡村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堂观察、课例研究、教学反思等教学行动研究,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蝶变,不断体验教书育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提升对新型乡村教师身份的认同。

(五)树牢时代使命

首先,作为新时期乡村社会的主要知识分子,乡村教师有责任和义务顺应乡村振兴形势,投身于乡村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踊跃承担起社区服务职能,认识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的不同职责,明确乡村教师的责任与义务。[21]在日常教学之余,乡村教师还应踊跃承担起乡村社区服务职能,关爱留守儿童,投身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个性化指导,帮扶困难学生,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于乡村建设和乡风文明的传承。其次,“双减”政策的实施,无疑对乡村教师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乡村教育的特殊性和乡村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双减”政策下乡村教师比城区教师肩负更重的责任。乡村教师要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推行素质教育,不但要按照新课程标准认真分析课程和学情,钻研教法和学法,促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要深入研究课后作业设计,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再次,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生课后服务,通过各种育人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总之,在“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乡村教师责任重大,不仅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要加强作业研究,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后教育相结合,做好乡村学生课后服务。

四、结语

乡村教师不仅是乡村教育振兴的主力军,是乡村儿童成长的引导者,更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参与者、科学技术的传播者、文明乡风的建设者。在乡村振兴实施进程中,乡村教师要跨越学校工作圈,融入乡村,积极参与乡村社会实践。乡村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坚定信念、扎根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这就要求乡村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乡村教师在为乡村儿童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身体力行,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乡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乡村教师要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追求,脚踏实地,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成为乡村社会的中坚力量,致力于乡村教育振兴,助推乡村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