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

2022-12-22吉林省白城毓才实验学校

学苑教育 2022年32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传统音乐

吉林省白城毓才实验学校 于 洋

在当下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音乐水平,还要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将小学音乐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能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对此,教师应该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构建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价值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蕴含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汇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中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与价值观。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想与价值观方面都尚未成熟,对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构建传统文化有助于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品质,提升学生思想境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还能丰富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教材中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开拓学生的知识层面。

二、在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丰富睿智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各种优秀的理想、精神、品格的汇集,也是实现我国社会和平安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小学课程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综合性课程,对此,学校要想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音乐教学工作,就必须增加传统文化在音乐课堂中的比例,不但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有一个更详细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借助音乐课堂的学习使学生把传统文化良好地继承下去。在音乐课堂中,构建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层面:

1.保护传统文化。

现如今社会早已进入了信息时代,新型技术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高效。这种新颖的文化受到了很多学生的追捧,同时它的出现又给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打击。所以,想要维护传统文化,就必须将在音乐课堂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并利用音乐课堂的音乐教学来提高小学阶段的学生保护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

2.提高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从当下的小学音乐教材来看,有很多音乐都蕴含了传统文化,相比于单纯、枯燥地讲解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上通过音乐来分析其中的传统文化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印象。当学习到这些歌曲时,从作者在词、曲的编写上能够看出作业在创作过程中所蕴含的情感,通过学习与演唱能够最大程度地引起共鸣,从而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去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3.了解历史文化。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与音乐,文化和音乐是艺术的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中华文化发展至今,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有着代表的音乐,这些音乐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文化和社会背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彰显了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构建传统文化,能够在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从现如今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只是注重学生在演唱的技巧、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教学,对于音乐作品中所要表达作者情感几乎很少提及,这也使得小学音乐课堂有着很多的问题。对此,将小学音乐课堂构建传统文化,不但能够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能让学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并进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4.培养创造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发生了变化,当代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而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以及文化元素,经过小学音乐课堂的熏陶,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音乐中的传统文化,这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还能够通过文化,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进而促使其创作出具有新时代特色以及传统文化特色的优秀音乐作品。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现状

1.优秀作品数量不多。

尽管现如今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音乐作品蕴含着传统文化,但是在优秀作品的数量上来看还远远不够,能够挑选出来供给学生音乐上学习的作品少之又少。据相关统计表明,在教材中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作品迄今为止不多,剩下都是国外的音乐作品,有些还在国外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编,这就导致了传统文化在整个音乐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很少,适合学生学习的也不多,不能满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开展。

2.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到目前为止,纵观小学音乐教材其中绝大多数的音乐作品都是节选自国外的音乐作品,国内的作品几乎很少出现。在平时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使得国内音乐教材在传统文化作品的设置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正是由于这样错误的思想观念,才导致了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3.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解,认为既然是传统文化就应该是在小学语文课上重点学习的内容,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不用端正态度,以一个娱乐休闲的态度来学习。在课上学习态度不认真,这样消极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学生对于音乐中传统文化的学习,久而久之还会让别人染上这种消极风气,不利于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正常构建。

四、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策略

1.通过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人们通过听觉能够欣赏到音乐中的优美旋律,这是听觉的艺术。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精准地感受到音乐作者所在作品中表达的情绪、情感和个人的思想。对此,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提升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和学生共同探究音乐自身所蕴含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音乐作品给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讲解,让学生学会通过音乐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与此同时,在音乐中去感受美,发现美,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要能够让学生养成发现美的能力。

以小学音乐中的《新疆舞曲第二号》为例,这首歌能够明显地反映在新疆少男少女载歌载舞的情景。歌曲的节奏欢快、旋律多变,从歌中的旋律和词曲中可以看出新疆人欢快的歌舞场面。教师在进行这首歌曲的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讲述新疆与其他地方的舞蹈和音乐在旋律和节拍上的差别,然后通过接下来音乐的播放,让学生能够辨别出哪些是能够体现新疆特色的音乐、哪些是其他地方的音乐,进而了解新疆音乐的特有风格,在新疆的舞曲中感受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美,进而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2.在音乐鉴赏中认识优秀传统文化。

在现阶段小学音乐的教材中有很多体现传统文化的优秀音乐作品,学生在和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能够了解到这些乐曲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思想和情感受熏陶之外,还能够加深对于传统音乐的喜爱。

以小学音乐中的《关东大秧歌》为例。在开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之前,首先要给学生普及秧歌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去感受秧歌中的唱腔以及所蕴含的关东文化。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在音乐中的渗透也有助于学生提升对秧歌中所表现的萨满文化的了解,还有对于秧歌在表演形式上媚、逗、浪、良、俏的表现形式,增强学生对于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关东文化)的热爱,为学生后续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打下牢固的基础。

3.在乐器的教学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

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乐器的学习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一部分,通过在小学音乐课上开展乐器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且能够深刻地了解到乐器的背景和文化。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乐器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乐器的学习来感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特有的魅力,加深对乐器的背景、使用方式的了解,进而便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到民族乐器的学习、讨论中去。

以小学音乐中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为例,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歌曲中运用了大量的乐器,其中就包括传统乐器笛子。在学习这篇音乐作品的时候,教师要先结合音乐内容,给学生详细地讲解关于笛子的相关知识以及背景,让学生通过歌曲中的旋律来感受传统乐器的音色特征,在丰富的编曲中感受传统文化,体会传统乐器所带来的独特的美。

4.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

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透过音乐能够体现出民族精神,这就需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同鉴赏教材中的音乐来感受其中所蕴含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提升学生对音乐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探究,这样不但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音乐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让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将这些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下去。

以小学音乐中的《踏雪寻梅》为例,是中国传统的经典的音乐之一,这首歌曲是一首描绘了冬天美丽景色的歌曲,在歌曲中讲述了梅花不畏严冬、傲然绽放、芬芳吐艳的情形。作者也是为了通过这首歌曲来歌颂雪梅的精神,进而通过雪梅的精神,来歌颂中华民族身上这种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腊梅的生活特征以及生存环境,进而让学生对腊梅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然后准备一些腊梅的花瓣,在学生中进行传阅,让学生观看腊梅的生长结构和具体的形态,并利用课余的时间和学生共同进行腊梅花绘画以及手工插花等。通过这样丰富的音乐教学活动来活跃音乐课堂的教学气氛,在愉悦的氛围中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音乐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文化认知。

5.在音乐氛围中了解传统文化。

为了能够确保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构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扮演着“领路人”的身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以及在演唱技巧方面上的技术支持,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掌握情况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当下学生发展的音乐教学氛围,进而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旋律对教材内容的歌曲进行试唱,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对歌曲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从而使其全方位发展。

以小学音乐中的《水乡船歌》为例。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先给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先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进行了解,这首歌曲主要是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再让学生对其中的文化所进行感悟;然后给学生描述江南一带的风景以及地方民俗,加强学生对江南文化的了解,进而提升课堂的音乐学习效率。教师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来给学生呈现一段描绘江南美丽景色的视频,让学生先对歌曲进行简单的试唱,之后以此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音乐情景氛围。

结束语

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音乐在词曲方面也充分表达了传统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并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进而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加深对教材中音乐作品的理解,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音乐感受,从而促进小学音乐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传统音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