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30+10+5”教学模式研究
2022-12-22福建三明永安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方意村
福建三明永安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 方意村
前言:从当前国内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环境来看,国家相关教育部门正在不断加大新课程改革的力度,对于教师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教师日常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就迫使我们要进行新课程改革。本篇文章的主要切入点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阅读课堂为基础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教育环境中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30+10+5”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及这个教学模式的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英语教育教学观念陈旧。
尽管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已经不断深入,国内很多地区的学校都获得了显著成效,新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学效率。但是在有些中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为了保障对于课堂的把控,传授知识主要以灌输式为主,教学内容完全围绕教材来开展,将教材当作教学活动的唯一标准。教师只践行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学中心对象没有针对性转移,未能将“以生为本”视为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此情况下初中生对未知事物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特征也难体现在英语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学生的思维模式逐渐僵化,不敢质疑。由于以上情况普遍存在,导致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逐渐降低。
2.英语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背景之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也呈现单一性的特点,授课模式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少,几乎没有互动。其实英语教材当中有许多互动环节和探究环节,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并没有对这些环节保持足够的重视,造成英语教学略显单调。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英语课堂缺少活力,一味的知识灌输弱化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探究趣味,久而久之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仅仅机械式地对所学知识进行记忆,学习积极性自然也无法提高,甚至会有少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主动、不愿意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精力,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降低。
3.英语作业设计千篇一律。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通常会布置作业,作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作业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延续。英语学科属于语言文字类学科,所以英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抄写和背诵,这一点就体现在了英语作业的布置上。学习了新单词作业就是抄单词,学习了课文就抄课文,作业布置缺少新意。这样千篇一律的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作业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作业真正起到的巩固练习作用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单一、枯燥的作业设计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形式化严重,他们在训练过程中难以提升思维能力、应用能力,英语素养始终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30+10+5”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同于普通听说课教学,一般来说,阅读课的学习难度远大于听说课。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足够多的词汇,还要能够抓住文章关键语句,归纳文章主旨。在阅读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应当适当延伸,进而充分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与思想。由此为基础,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采用“30+10+5”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让其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阅读,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整个阅读学习就显得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仁爱英语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二话题C部分这篇有关“篮球历史”的阅读文章时,教学目标要求提炼出这篇短文各段的主旨并简要复述篮球的历史。因班级内不同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故而教师应该在明确学生阅读能力、基础情况具体差异的前提下展开针对性授课策略,以此来实现全面教学的目的。其间利用30分钟的集中授课时间,针对学习小组中不同的学生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拆分,给学习小组布置一些从简单到困难的学习任务。让学习小组首先分段落对文章进行翻译,最后总结出文中所提到的篮球的历史。在学习小组中,教师可以引导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负责生词释义的任务,而对文章进行翻译的任务则由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负责,组内的尖子生则负责复述文中所提到的篮球的历史和篮球的计分规则。同时,部分学生可能会较快地完成教师制定的学习任务,此时就可以让其尝试着去完成级别较高的学习任务。而对于尖子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开拓思维,让其思考除了篮球的历史,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历史由来,能否模仿文章的结构用英文进行描述。这样一来,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也能够顺利完成,教学质量及效率都有很大程度上的保障。同理,10分钟的课堂检测可以设置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比如,与中考题型接轨的综合填空题、与篮球话题有关的阅读题等等,旨在通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及阅读能力。5分钟的课堂反馈形式应多样化,可以是讲评式、可以是提问式、也可以是学生的表演操练式。教师应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学生在30分钟内的实际学习效果来设置相应的10分钟检测题,并注意5分钟课堂反馈形式要灵活多变。
三、初中英语阅读课“30+10+5”教学模式的优势
初中英语阅读课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学会阅读技巧,还要从阅读的过程中领会文章的思想及写作意图。“30+10+5”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依据规范化的流程进行阅读训练。教师对课本浓缩后的精讲、精炼,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英语阅读课的课堂效率,也是“双减”政策下对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减负。具体还可以从以下不同方面进行分析:
1.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推进,新时代的初中英语教学目标必须重新确立,教师需要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有意识地培育他们的核心素养,其中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英语学习必须具备的能力,授课期间增加表达、交际活动,渗透多元化语用技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最终能深化英语意识,在自然训练中内化所学知识。故而在课程前期30分钟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前一天对课本阅读内容的预习加以自己的理解,整合成展示材料,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预习能力,提高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下一阶段学习内容的大致结构,帮助学生建立英语语感,构建对课本新知识的初步理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What day is it t oday?It is...”这组句型的学习过程中,运用“30+10+5”的教学模式就可以这样开展授课。在课堂前阶段30分钟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单词并初步体会到这组句型的应用。10分钟的检测练习时间,教师就可以让同桌的两人进行情景对话,在教师建立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多次的练习巩固,最后的反馈答疑时间,师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互动,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由此学生逐渐放松身心,可以主动将自己的疑问与教师、伙伴分享,教师为其解疑,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这样的互动交流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为他们未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的学习无法一蹴而就,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知识累积的过程,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同时能不断激活自己的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明确语言知识的正确用法,故而教师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将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视为重点目标。目前阶段,初中生对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误解,他们习惯性地使用“死记硬背”方法来记忆知识,理解能力停滞不前,思维也逐渐固化,教育新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换学生思想,课内有意识地开发学生思维,将学生的英语学习视为思维重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明确问答教学的重要性,根据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坚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进行自己的创新思考,必须充分发挥出问题的引导性价值,致力于激活学生思维,鼓励他们从多元化角度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结合生活实际、不断提出假设并证明其是否正确,在不断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形成符合自身解题特色的学习模式。以仁爱英语七年级下第六单元一话题C篇“我的家”为例,这篇文章学习时,30分钟的授课中应根据所学的方位介词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家庭的合理布局,再根据自己的设想在组内交流讨论如何布局才是最合理的?这样的活动设计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发散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3.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重点环节,当前教育改革的新阶段,教师应该明确下述问题:1.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哪几方面的能力?2.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做出怎样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强调“自主”,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从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有将“心”“眼睛”“嘴巴”三个感官都充分调动,才能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而其中“心”又是重点要素,只有用心观察、用心探索、用心交流才能对所思所想进行有效表达,自然实现英语素养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他们对于教材内文本的阅读往往也是“走马观花”的状态,仅仅对其中各部分重点内容进行常规化记忆,对语言内涵、文本文化思想情感的把握都不到位。学习结束后经常“一问三不知”,缺少主观的思考,同时在阅读时没有随手记录的习惯,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探究解决方法,而是向教师求助,课内外学习都处于被动状态,最终学习质量与效率远难达到理想化标准。在此形势下,教师必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课前需要设置趣味化、多元化的预习任务,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探究欲望,从而达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可采取多元方式优化预习,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如在学习仁爱英语九年级上第四单元二话题C篇关于“火星”的文章时,可以布置学生在预习环节根据文中数字这条主线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对于文章中的主要内容通过思维导图来呈现,思维导图就相当于预习导学案。学会根据关键信息,根据文章的主线制作思维导图,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锻炼。除此之外,教师将“30+10+5”教育改革理念融入课堂,在前30分钟的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期间组织探究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深化学生的独立意识,他们可以在更加放松的状态下阐述主观观点,也能够与其他小伙伴协作互助,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还存在潜在的竞争,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会更加浓厚,为了个人的学习满足感和小组的荣誉能发挥出自身无限潜能,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4.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师开展一系列英语阅读实践活动,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强化他们对正确阅读技巧的掌握能力,同时还要突出英语语言独有的文化特征,在实践、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教师的工作目标不仅仅是教书,还有育人。初中这一承上启下的重要教学时期,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要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还应该深化英语意识,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跨文化思想,这样不仅能做好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还能够将“育人”理念融入课堂。初中生处于第二发育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心理不成熟的特点容易被放大,同时他们的三观还没有完全成型,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可以会做出一些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转换思想、处理好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故而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文化品质的培养,在英语阅读和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入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带领学生健康发展。例如我们在教学仁爱英语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三话题C篇“影响心情的各种要素”这篇课文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文本中的知识内容,也一定不能忽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积极的、正面的心态。教师在以文本为基础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时,也要同时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开展首先要求教师积极贯彻落实“30+10+5”的教育理念,并有意识地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其中,在传统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强化师生互动、增加思维碰撞、语言交际,在合理分配时间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的认知。教学上的创新突破为课堂注入活力,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度,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