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朴素而挚美的教育

2022-12-22郑少华,王欣培

教育 2022年41期
关键词:模块儿童生态

“做朴素而挚美的教育”是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一中心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在此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对本园幼儿进行研究和分析,融合课程建设的先进理念,探索出了适宜园所幼儿发展的、多领域联动的“挚美生态课程群”。课程群以“美”为核心,拓展出“行、神、雅、韵、创、健、炫”七个不同领域的模块内容。在“培养爱国爱家、悦心悦动、乐学乐问、创新创美的学前儿童”这一总目标的引领下,开展不同主题和特色的活动,达到儿童、课程、教师、家长和园所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促进。在课程群不断推进和优化的过程当中,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挚美生态课程群,感受不一样的美。

四个深度,打造挚美生态课程群

近些年,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步伐越来越稳健。教育者在重新审视和读懂儿童,在实践研究中探索适合儿童发展的课程体系。从单一点状的课程水平转向特色办学的线性课程构建,又过渡到目前更加注重领域间融合联动的巢状课程结构。在改革与发展中,遵循国家教育方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的幼儿园,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一中心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建构中做了以下的尝试。

深度诊断鸟瞰现有课程结构

园所自2004 年建园至今已有18 年,园所也随着瀛海地区从乡镇到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着。同时,瀛海地区在多年的文化积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逐渐形成了书画之乡、麋鹿之乡,拥有南海子公园、足球公园等,这也为瀛海地区的教育提供了优质的镇域资源。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园所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程,比如:习惯养成、节日庆祝、入学准备、德育渗透、艺体课程以及分领域课程内容。纵观当前园所课程结构,我们利用课程矩阵分析探讨了课程之间的关联、目标导向以及学习成果的最大值,发现整个课程体系呈现碎片化、大杂烩的现状。以园所的现有师资队伍水平,他们无法从众多的活动中抽身扎实做好每一项课程内容的深入思考与实施,更多的是忙于应付每一个被布置的活动内容。因此,绘制课程地图,概览课程全局,研判师幼发展需求,系统地搭建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课程之间相互关联又互为生存,从而为儿童搭建起一个蜘蛛网状结构的课程集合,是儿童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

深度探索实现文化课程融合

幼儿园课程不是蓝本教学内容的拼盘,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也不是由一节教学活动效果的好坏来决定,如果我们无法脱离传统教学的方式,那就无法真正做到看见儿童、追随儿童、支持儿童。课程建设的第一要素是坚持正确的课程观、教育观和儿童观。因此,教师对教育的共同愿景、统一的价值认同,才能行而有效地实现课程为儿童发展服务。于是,在幼儿园一体两翼三层六单元的“挚美·致美·至美”园所文化引领下,我们对课程的文化进行了深度探索。在融合中明确课程建设的长远目标与幼儿园当前发展的需求,明确课程中实现文化理念传承的手段,也更加明确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构建主角。在对话儿童时尊重和发展其真挚而美丽的心灵,在走近儿童时享受和追求幸福童年的育人过程,在成就儿童时诠释和实现师幼共成长的教育成果。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上,我们更加注重用“自然”环境,助推儿童天性发展;以“天性”需要,优化一日活动课程;用“生活”资源,支持儿童体验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积淀,形成真正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园本课程。总之,我们希望课程给儿童一个快乐童年、魅力童年、精致童年。

深度聚焦优化课程生态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后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让我们更加认识当代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当代社会的进步,依托政策精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课程群的建设有其内在逻辑。我们聚焦师幼身心发展规律、儿童学习需求逻辑、知识进化逻辑三个要素来构建一种生态式的课程群,将课程、儿童、教师都作为生态的个体,建构个体的元生态、类生态、内生态的结构化关系,达到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优化课程样态从而达到优化师幼生命样态的效果。三重生态诠释了元生态即人与自然万物,类生态即人与人、人与族群、人与文化,内生态即人与其身心灵的关系。而我园所研究的挚美生态课程体系,是聚焦三重生态关系的优化共生。基于对政策以及生态的理解,我园的课程有了初步的构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课程目标 培养爱国爱家、悦心悦动、乐学乐问、创新创美的学前儿童,让他们能够获得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本领。我们认为爱国爱家是儿童未来成长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信念基础;悦心悦动是让儿童拥有一个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强健、协调的体魄;乐学乐问则是儿童能够获得更高质量学习与发展的有力保障。他们在创新创美的过程中,拥有独立的思想、开放的思维、个性的彰显。

课程内容 在课程群的各个模块当中,我们将聚焦师幼身心发展规律、儿童学习需求逻辑、知识进化逻辑的三个要素回归原点。儿童的学习是基于他们的现状和未来需求的,3~6 岁儿童有其学习方式的特殊性,因此是“强迫”儿童进入前人的知识体系,还是将前人的知识体系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是我们要明确的课程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蜘蛛网状、丝丝相连的模块套餐是我们想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课程模块之间是需要建构起相互关联、互为依赖的关系,这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未来导向,以达到促进儿童在生活中自然学习多元经验,从而服务于生活的目的。因此,我们更加重视儿童的经历助力儿童经验的丰富。

挚美生态课程各个课程模块之间联系密切,目标之间相互联通,实现课程的整合架构,课程的功能得到优化,使他们相互照应、互为渗透,体现了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的联系,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的课程系统。

课程路径 挚美生态课程的每个课程模块都是儿童的一份成长套餐,每位儿童心中都有一个童话世界,因此,课程套餐都以动画人物命名,从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套餐的路径方案都以“日”字命名,从天亮到天黑的每一分钟都是儿童的精彩人生。每一个“日子”都是儿童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并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方案的实施体现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创新想法,体现儿童是活动日的主人翁。具体有以下几种“活动日”课程路径:生活日、主题日、节庆日、才艺日、明星日、文化日、展演日。

深度执行保障课程生态发展

园本课程研究与实施以来,儿童在各项套餐活动中根据兴趣开展着有意思的活动,在基础课程与自选套餐里得到更多的尝试与经历。比如体育是一项“树人工程”。开展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儿童身体素质,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展,还能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对儿童心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儿童在不断地与材料、环境、同伴或成人的互动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在不断的挑战与坚持中,获得自信与勇气。

在课程建构的过程中,我们既充分发挥课程领导力的作用,自上而下、顶层设计、机制保障,使课程研究层层深入、连环推进;又重视末端执行的调研指导、共同研磨,梳理成果,使课程体系初具雏形。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离不开幼儿园课程,课程建设离不开儿童的发展。让课程拥有家乡的温度、把家乡种进孩子的童年,让童年充满精彩的经历,把经历视作成长的阅历,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中国的未来儿童,我们会继续努力。

(文/郑少华)

领会挚美课程精神 推进挚美课程建设

挚美生态课程群是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一中心幼儿园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聚焦教育“本土化”、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综合开展的各类生态式课程集合。在课程中,结合儿童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儿童的视角、兴趣、语言、能做的事情等作为主要元素,助力儿童在经历当中获得丰富的阅历和经验。这个过程中,我们重视的是教师能够看见儿童兴趣和经验水平、追随儿童兴趣和发展需求、支持儿童在探究过程中的需要,并与课程间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使五大领域的内容充分渗透在课程中。

深入领会,明确课程理念愿景

挚美课程是由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自下而上的末端执行整理积淀而成,作为业务管理者必须对课程的体系化结构做深入的分析与理解,思考课程的主线与分支,从而让教师有条理地实施课程。我们要将课程的理念目标转化为可执行的方法与路径。因此我们开展了行政教研,在行政教研的过程中按照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研究挚美生态课程群,深化理解课程精神。

“高位”读课程 我们鼓励教师各自寻找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从关键词出发,深刻学习理解课程中蕴含的思想精髓和理论要义,通过讨论,对“挚美”“生态”“课程群”进行精准解读,做到真学、真懂。

“实处”解儿童 在理解与领悟课程理念后,我们从理论、科学的层面来更好地理解儿童。通过对脑科学的了解,教师们明白了只有被海马体判定为有价值的必要信息,才会被运送到大脑皮质内,长期保存。所以教师们理解要不断强调,反复对海马体进行刺激,儿童才能形成长期的记忆,形成思维的定式。在大脑中还有一种帮助记忆的脑电波“θ波”,当我们对事物产生好奇心时,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θ波”。也就是说,如果是感兴趣的内容,即使重复刺激的次数很少也能够记住,那么“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在刘惊铎教授的生态体验理论中,也引用了一项国际经典脑科学实验:仔猫脑科学实验,证明在某种单一的生态环境中生存日久,大脑便丧失了对新的复杂环境的感知识别能力,行为则表现为不知所措。由此可见,不同的场景相互转换,能够培养儿童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刺激儿童形成对不同事件的处理能力。因此我们设计了多场景的课程实施模式,将课程分解为“七大课程模块”。

组织实施,助力儿童全面发展

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不是被动的参与者,而是共同设计者、合作者及资源提供者,不但要进行信息输入,也要进行信息输出。我们通过“沉浸式”教研、“共享式”业务学习、“跟进式”案例研磨等多种形式,让教师理解课程精神,将精神转化为课程实施的思路、方法、路径,做到真研、真用。

一是模块实施。通过研讨,我们将课程以中华传统动画人物命名,以儿童的视角进行课程实施,将课程的七大模块内容融入儿童的一日生活。同时充分尊重儿童的兴趣需要,支持儿童主动性学习,形成了基础模块、自选模块。除每天上午的常态化活动外,幼儿可以结合自选游戏时段(套餐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到不同的模块区域活动。二是关键因子。在整体的挚美生态课程理念下,我们对课程生态进行了思考,在生态体验理论的三重生态观中,通过头脑风暴,对课程中影响儿童发展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明确影响儿童发展的关键点,促进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使儿童能更好地感受生活、感受社会、感受自然,在生态的良好循环体验中,获得全面发展。三是综合主题。综合主题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创造的意识、能力为主要目的,同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情绪情感、合作意识、分享意识以及表现意识,从儿童的“真兴趣、真问题、真需要”出发,做到“真体验、真探究、真学会”。在艺体课程的实施中,我们总结归纳出“螺旋式主题探究的四环法”,通过“回顾共享”“感知发问”“探究领会”“整理分享”四个环节,开展细致深入的大、小教研活动,解决教师的教育需求,提高教师对主题活动的把握,助力主题活动的深度开展。

总之,“挚美生态课程”系统帮助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鼓励教师以课程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资源开发者、评价者的角色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实现教师的自主化、个性化专业发展。在课程中,教师能够更好地观察解读儿童行为,敏感捕捉儿童需求,为儿童打造科学、全面、和谐的发展环境,健全儿童人格,使儿童感受成长的快乐,从而全面实现“让关爱在心间、让发展看得见”的办园理念。

(文/王欣培)

猜你喜欢

模块儿童生态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留守儿童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