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落实思政课一体化论析*
——基于教育治理视角

2022-12-22

中国德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课程

■ 陈 飞

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核心价值指向是服务于人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基础教育落实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有助于破解各学段思政课内容脱节、方法类同、资源分散、体系割裂、保障不足等问题和难题,对提升思政课质量成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基础作用和战略意义。

一、基础教育落实思政课一体化的价值立场

思政教育的属性和定位决定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逻辑和改革归旨。基础教育落实思政课一体化首先要在政治站位、人才培养、规律遵循、效能提升方面端正立场,始终沿着正确、科学、合理、高效的方向改革创新。

(一)坚定政治站位:确立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地位

思想文化体系和意识形态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文化和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目标是实现国家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3]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学校是思想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事关国家治理全局,是完善国家治理“软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软实力”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4]当前,国内外社会文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文化价值冲突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严峻,一些错误的、异质的、歪曲的思想、观念、主张不断挑战学校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底线,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培育和塑造,迫切需要中小学校高度警惕并主动回应。特别是在学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期,把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思政教育改革的主要环节和重要举措,能够整体增强中小学校应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的本领和能力,确保中小学校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同时,将导向正确、目标准确、内容丰富、体系严谨、衔接有序的思政课贯穿落实到各学段学生培养全过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文化价值体系融入思政教育始终,势必会引领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中小学校办好思政教育凝聚强大思想合力、构筑共同信仰基础。

(二)服务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培育时代新人是我国办学方向、教育特色、育人智慧的高位统一,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历史传统、现实要求、战略定位的时代表达,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5]其核心要求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通过“立德”为时代新人“铸魂”。中小学校思政教育的铸魂育人,对学生成长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根基、增强使命担当、厚植家国情怀、完善道德修养、涵养高尚人格、夯实人文底蕴、塑造精神风貌等重要作用。通过推动基础教育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来深培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用全党、全社会、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筑牢思政课的文化价值体系、思想理论体系、道德规范体系,将思政课建设成为传承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厚土、培育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神养料,已成为重大时代课题。这也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在议题,体现着思政课以文育人、以德立人的本质规定性。进一步的要求是,在基础教育不同学段,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总体统筹、重点部署、具体设计、有序推进,将“德”具体化为可靠抓手和现实素材,在思政课一体化实施过程中转化为铸魂育人的生动实践。

(三)遵循基本前提: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发展规律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人是教育的起点。思政教育重在育人育心,必然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成长规律为前提。学生的认识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近及远、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在认知理解能力、心理情感状况、意志承载水平、理想信念追求方面存在巨大的不同。[6]这就要求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加强思政课体系化建设,改变课程培养目标抽象模糊、整体衔接不畅,课程内容分散重复、系统设计不足,课程实施整齐划一、个体关照缺失,教育方法类同僵化、灵活运用不够等问题,增强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的阶段针对性和学段适应性,突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人本关怀。同时,正确把握思政教育的社会规定性和社会适应性,遵循思政工作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在巩固发展长期建设取得的理论成果、实践成就、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发展进步、时代的育人要求、人才的培养导向、教育的价值定位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实施,将新时代的思想理论、文化价值、科学技术、经验智慧等创新成果融入思政课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推动思政课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要求相符,适应学生培养,顺应教育变革。只有以学生成长、教书育人、思政工作和社会发展规律为前提,并强化基础教育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规律探索和规律揭示,才能确保思政教育取得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四)助推提质增效: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质量效能

提高思政课实施效能和育人质量是思政课改革的基本出发点。让每个学生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是思政教育改革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当前,在个别地区和个别学校,思政课不扎根时代、不扎根实践,教者无力、听者无心的现象依然存在。[7]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整体不均、衔接不畅、浮于表面、缺乏深入等问题依然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学段之间课程建设各自为战、质量成效参差不齐的挑战依然严峻,严重制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入落实,也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对此,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为指导,以价值为引领推进改革落实,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思政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通过要素体系建设、方式方法变革、育人模式创新、资源整合运用、机制体制完善等治理举措提升思政课的时代感、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政课实施的系统性、连续性、适切性和阶段差异性,形成连贯有序、重点突出、价值聚焦、层级递升的课程体系,确保思政课全面提质增效,发挥关键而独特的育人作用。

二、基础教育落实思政课一体化的核心要义

基础教育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明确核心对象和主要任务,把握重点问题和难点所系,在横向协同、纵深推进的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实现以改革服务立德树人的归旨。

(一)以一致性的课程目标设计为方向引领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性质、发展方向、主要目的及实现方式。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办好思政教育最重要的是将教育目的规定的各级各类学生培养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实施有效达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8]这一部署要求思政课的目标建设要照顾学生特点、遵循认知规律、体现学段差异、把握阶段重点,破解课程目标与学生的知识积累、经验基础、认知水平、学习心理、思维方式相互脱节的问题。在基础教育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实践中,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统领,着重增强不同学段培养目标的同向性和一致性;要以中小学生阶段性身心特征为依据,体现各学段和各年级课程目标的差异性和侧重点;要通过统一规范的培养目标和重点突出课程目标建设,解决好思政课目标模糊、随意、无序等问题;要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的细化研究和深入解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大中小学思政课实施的具体指导方案,从而明确基础教育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单元、不同主题、不同章节课程实施和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重难点所在,为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提供详细参照,并为教师留有合理课程创生空间。

(二)以体系化的课程内容建设为关键要素

课程内容涵盖课程思想性、知识性、人文性、全纳性等方面的要求[9],承载着知识、思想、文化、价值、道德、伦理、方法论、世界观等内涵和要素。思政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决定了课程内容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点。《意见》指出了思政课内容建设的基本原则,反映在育人实践中,需要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以及探索未知劲头足、接触新鲜事物多、接受新生事物快的天性和特征,在思政课内容中着力增强思想理论、文化价值、道德规范等方面的体系化建设。为此,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层有序融入各个学段思政课内容和教材体系,在具体课程设计上突出培育重点、抓住核心价值并加以生动化、形象化体现。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党、国家、人民、社会主义的情感热爱,初中阶段奠定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依据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特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渗透、全面融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将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人文底蕴、道德伦理、价值规范、法治观念、劳动精神、健康意识等由情感体验转化为行动自觉。总体而言,在基础教育阶段,思政课内容建设要适应启蒙性、体验性、常识性的渐进特点,并有机融入理论性、探究性、创新性内容,自下而上形成课程内容体系化建设的逻辑理路。

(三)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应用为增进动力

治理手段是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合理性、适切性决定基础教育落实思政课一体化的能力和水平,影响课程内容的有效传递和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与时俱进、优化完善的动态过程。治理手段要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统一[10],将以往思政课管理的有效方式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融合,以创新的技术手段运用为基础教育落实思政课一体化注入动力,破解面临的顽疾。一方面要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统筹管理、有序衔接、匹配协同、资源配置等宏观层面的组织调控,另一方面要做好基础教育思政课目标、内容、资源等内部因素与设计、实施、评价等实施环节的优化整合与有机协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思政课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培养目标的设计差异、课程资源的配置差异、学生身心的发展差异越来越要求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以适应性转化应用,助力思政课发挥应有的课程效能和育人价值。外部宏观调控、内部组织协调、课程实践转化从宏观层面到具体层面体现了落实思政课一体化的层级属性,也对治理手段提出了不同的工具性要求,需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势方法技术在不同层面予以恰切运用,以治理手段现代化提增基础教育思政课一体化实施质量。

(四)以全方位的学科课程思政为综合保障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五育并举”内嵌于全部学校课程育人价值之中。基础教育落实思政课一体化不仅要在纵深逻辑上实现各个学段之间的有序衔接和全面贯通,也要在横向协同上使各个门类课程与思政课形成相互匹配、协调互补的育人合力。建设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联动格局,恰恰切中通过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来提升思政育人效能的改革初衷。对此,要结合中小学校的课程主导权力、课程设置结构和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和现状,将全方位的课程思政作为落实思政课一体化的有力保障,分类挖掘学校课程的思政价值意蕴。在基础教育各学段办学育人的实践中,重点提升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的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其中,高中阶段开设的选修课是进一步释放思政教育价值的重点领域。各个门类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定位各有不同,其中蕴涵着生动鲜活、丰富多样的思政育人要素,能够充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与品质,与思政课共同落实铸魂育人的任务要求。

(五)以共享性的优质资源平台为载体支撑

优质的课程资源是完善思政课内容体系、创新思政课育人方式、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的重要依托,将优质的课程资源转化运用是增强思政课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的必要举措。思政课资源分布广泛、形式多样、价值承载不同、育人作用各异,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直接资源和间接资源、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等等。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整合课程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价值、推动课程资源转化、落实课程资源运用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关键因素。除维系学校内部课程、教学、科研、管理、组织、文化等系统运行的资源以外,诸如城市的现代文明、乡村的风土民情、网上的信息素材、生活中的案例故事、自然生态文化、人文名胜古迹、历史重大事件、革命纪念馆、模范人物、文化遗址等,均可以成为思政教育素材和课程资源,并且能够以更为直观、生动、形象、鲜明的生活化方式为学生提供文化和价值熏陶、情感和观念触动、精神和思想洗礼、品格和素养培育。因此,既要以共享性的优质资源平台建设为依托,广纳有助于学校思政课改革的资源支持,也要对资源进行正确选择、恰当运用,多措并举推动优质资源蕴藏的价值要素进入学校、进入课程、进入教学、进入头脑,融入学生学习生活、深入学生思想深处。

三、基础教育落实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路径

路径建设重在理顺“谁来治理”与“怎样治理”的深层关系。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应坚持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参与,以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推进善治,以思政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为根本,落实常态督导评估,营造积极文化氛围,稳步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

(一)调整权力配置结构,坚持行政推动下多元主体共治

课程的权力配置模式和资源分配方式决定了中小学校思政课建设的运行逻辑。长期以来,思政课建设具有在外部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单一管理,在内部对教师和学生直接调控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能动性不足。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实思政课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是推动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由权力集中的“行政化”管理向民主协商的“服务性”治理转变,突出其主导性、保障性职责,为中小学校课程建设释放活力空间。要进一步根据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需要和各个学段的现实诉求优化权力配置结构,通过明确利益相关主体的地位作用、职责任务、利益关系、权力分配来化解主体之间的复杂矛盾,实现多元主体的平等参与、民主决策、协同共治,进而以实践为核心自下而上倒逼行政思维和行政方式转型。要吸纳相关社会组织融入治理实践,发挥不同社会力量的专业优势、行业优势、资源优势、导向优势及其在咨政、监督、管理、指导、评价、反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思政课一体化的内部机制理顺和外部力量整合提供支持。其中,人和组织是治理主体的构成要素。多元主体共治,一方面体现为课程专家、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学生群体、家长代表、学校管理者、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等利益相关者的科学分工、共商共议、共同推进;另一方面则体现为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推动下教育系统内部与社会单位团体的深度合作,形成学生家庭巩固、专家团队指导、教师群体执行、学生团体建议、学校党委领导、政府部门推动以及社会专业部门支持、资源占有部门共享、中介部门监督评价、事业管理部门配合等组织合力,实现系统内部治理与系统外部治理的有效整合,最终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共同体[11]。

(二)注重优化治理思路,以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共促善治

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体现理念变革。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是通过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人本化的改革服务于人的培养,其现代化的实现和推进需要以价值为引领、以德治为隐线。 “以德促治”是贯穿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始终的内在脉络,蕴含于多元主体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基本立场、情感态度等方面,集中表现为多元主体的思想共识、价值认同、心理契合。突出思政课一体化的德治属性在根本上要在落实思政课一体化过程中坚持民主平等性、人本关怀性、观念共识性和举措合理性,消除治理主体的思想隔阂与观念冲突,规整治理手段的技术理性趋向,使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为学生满意的改革举措。同时,在“改革”与“法治”的“变”与“定”中寻找契合点,推进依法治教,提高法治化水平,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政府、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权力机制,以法治规范教育治理、解决矛盾纠纷,使基础教育依法有序落实思政课一体化。要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确保落实思政课一体化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应进一步将落实思政课一体化行之有效的实践方略及时上升为法律条例,将实践条件尚未成熟的改革举措按照法定程序授权开展先试先行、试点探索,推动教育立法主动适应实践的发展需要。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

教师是思政课一体化的推动者、设计者、实施者,是改变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年级思政课衔接不畅、协同不强、结构松散、体系割裂问题的主体依靠。当前,基础教育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师资供给能力不强、学段之间配置不均、人事管理制度缺位、评价机制有待健全、跨越学段协同不足、职业地位边缘弱化、职称晋升空间狭小等问题,需要以新时代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意见为指导,结合实践需要谋划思政教师数量规模、队伍结构、质量规格的管理改革。在数量规模方面,严格按照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配备管理要求配齐专职思政教师,注重兼职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和储备性师资人才培养,满足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总体需要和各学段思政课实施的具体需要。在队伍结构方面,落实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建设要求,发挥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以及其他学科教师的育人合力。在质量规格方面,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为指导,加强思政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增强培养培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同时,在基础教育各个学段分类做好思政教师考核评价、人事管理、岗位评聘、发展晋升、荣誉奖励等机制完善工作,营造有利于人才充分施展其才能的学术环境,建立有利于激发人才内在潜能和素质的机制,让思政教师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12],形成健全的保障体系,并以此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正确导向。要进一步加强学段联系、学校协同、教师合作、资源共享,建设区域大中小学教师发展合作共同体,在听课研学、项目合作、科学研究、专业成长方面实现携手成长、共同进步。

(四)抓实常态督导评估,形成提质增效巩固性动力机制

以往权威化的行政逻辑使教育管理、督导、评价的权力过度集中,学校处于被动地位并缺少公平参与教育事务的机会和权力,也压缩了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治理的空间。在中小学校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实践中,有效的督导评估是持续推进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动力机制,需要妥善处理好主体、理念、标准、对象和方式之间的关系。这要求改革教育管理、监督、评价的权力运行模式。[13]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外利用专业化的社会中介力量开展监督、指导、评估工作,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标准、多元的方式常态化跟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准确把握实践中的阻滞因素,找准关键症结并反馈指导意见。同时,要建立与教育督导评估相适应的问责机制,通过责任追究规范权力运行,通过“督导‘长牙齿’”推进狠抓落实,通过科学评价带动有效改进,确保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落到实处。

(五)充分借助外部力量,营造思政课守正创新文化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蕴含着对社会力量和资源的依靠性。营造良好氛围离不开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离不开全社会对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普遍共识。这就需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点,高度发挥媒体舆论的宣传、推广、感染作用,将媒体舆论打造成思政教育工作经验的传播阵地和交流平台,为基础教育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凝聚社会基础、营造文化氛围。一方面,积极运用媒体舆论的力量围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端正价值导向、形成积极呼吁,宣传基础教育实践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正面典型案例,共享先进经验,交流有益举措;另一方面,支持媒体舆论揭示现实问题、发挥警示作用,引导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和轨道推进。要善于借助外力推进治理,将全国“两会”、科研院所、智库机构等发展成为基础教育落实思政课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式方法举措、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小落细落实的重要力量,从而全面提升治理效能,促使改革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