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的“循环”,你能走出来吗
2022-12-21刘媛
刘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短视频已经不止步于新闻、娱乐、经验分享这些常规用途,它衍生出了更多的功能,如社交、科普、团购等。但很多时候,短视频会被家长和老师们视作“潘多拉的魔盒”,因为它太容易让人上瘾了。
为什么容易上瘾
当越来越多人陷入不断滑动手指刷新短视频APP的怪圈中时,你是否会好奇,在这个上瘾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一个人对一段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产生共鸣时,这段音乐就会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出现且不受大脑控制,这种现象叫作“耳朵虫”。一般来说,容易引发“耳朵虫”效应的歌曲都存在一个反复出现的节奏,好像没有尽头一样。短视频紧紧抓住这一特性,将容易引发“耳朵虫”效应的背景音乐嵌入短视频中,使用户形成深刻的记忆。
为什么人们刷短视频的时候,总是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呢?心理学家斯金纳早已给出答案——随机的、不可预知的奖励对动物的刺激更强烈。事实证明,这种“奖励—刺激”的原理,在人的身上也同样生效。用户每划动一下手指,就像打开一个盲盒,这样未知的刺激给人带来继续观看短视频的动力。
想必大家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点赞或收藏了某个视频,紧接着此类视频的出现频率就会增加,这是实时推荐系统在发挥作用。用户任何一个点击、停留的动作,都会实时地上传到后台,不仅如此,手机型号、用户性别、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也会与使用行为整合,构成完整的用户画像。有了系统算法的加持,短视频平台就能按照用户的喜好精准推送内容,让用户深陷其中。
为了避免用户被打扰,短视频平台在软件设计上也下足了功夫。以抖音为例,单列、全屏的界面加上自动播放的机制,让我们快速沉浸在手机屏幕内的小世界中,也就是进入了“心流”状态——人们在专注进行某种行为时,会产生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甚至感受不到时间的存在。难怪不少用户都发出“抖音5分钟,人间1小时”的感叹。
沉迷短视频的危害
短视频确实带来了不少便利,可是如果过度沉迷,则会危害我们的生活。最显而易见的危害就是手机依赖和拖延症的加剧。几十秒的时长让“刷会儿短视频”看上去似乎无伤大雅,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浅尝辄止”呢?在自我欺骗的过程中,我们将预留给自己休息、思考、工作的时间分给了短视频,将重要的任务一推再推,导致一边刷短视频一边焦虑担忧。
短视频与阅读不同,它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易懂、即刻满足。所以长期沉浸其中的人,会很难接受延迟满足,也难以进行系统、深度的思考与总结。此外,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系统算法对人们喜好的把握愈加精准,平台推送的内容也会趋于同质化,长此以往,用户将被困于像蚕茧一般的信息茧房中,很容易产生极端的思想和行为。
总而言之,沉迷短视频给人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我们要积极地做出改变。
如何走出“循环”
走出短視频的“循环”并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调整心态、加强认知,再借助一些小方法,不难降低它的负面影响。
先苦后甜的道理大家都懂,当你手边有重要任务需要完成时,沉迷短视频则会耽误计划,产生懊恼情绪,那么不妨将短视频作为奖励,先完成任务,再看会儿视频放松身心。如果你实在很想刷视频,可以尝试着先等10分钟。坚持延迟满足后你会发现,自己对时间的掌控感加强,也变得更加自律了。
如果担心自制力不够,也可以借助软件的青少年模式。主流的短视频APP都有青少年模式,这个模式下推荐的视频偏向教育、知识类,家长设置的独立密码还能够起到限制观看时长的作用。与其窥探别人的生活,不如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多和朋友、家人交流,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身边其实有很多比刷短视频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去做,自然也就不会被短视频绊住脚步了。
作为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们应该将短视频作为辅助工具而不是必需品。如果你的朋友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可以将文章分享给他,一起走出短视频的“循环”吧!
(摘自《科学启蒙》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