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真人秀节目中职场女性形象研究

2022-12-21陈瑜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歧视女性形象真人秀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在线真人秀节目中职场女性的形象。以工作家庭平衡模式、工作家庭冲突模式及隐性歧视理论,结合《乘风破浪的姐姐》和《上班啦!妈妈》两档具有代表性的女性真人秀节目进行特定的人物类型挖掘。对职业女性的不同类型、形象特点及社会因素等影响方面作进一步剖析,并对中国真人秀中女性在职场中的女性意识及价值障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其女性形象投射出新时期女性的多方位需求,并建议真人秀节目聚焦职业女性追求平等身份地位、多元化的人物形象和特征,肯定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文章旨在理解当代女性职场现状,展现现阶段女性自尊重塑的变化,以及女性群体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关键词:真人秀;女性形象;职场女性;歧视;女性需求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191-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不断提高,职场女性群体在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职场发展也成为了当下的社会问题。在综艺节目井喷式发展的当下,真人秀作为一种新形式的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互动式的文化工具,具备一定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尊重不同的认识论,旨在展现真实的社会生活[1]。网络真人秀节目所展示的女性形象具有一定舆论导向的示范功能,这意味着她们不仅反映当代女性在职场中的生存状况,同时会影响和改变女性群体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一、中国职场女性的社会认知与困境

(一)工作家庭平衡模式

工作家庭平衡模式意味着个人能够平衡在工作和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从两种角色中获得相同效果的满足感[2]。在权衡工作和家庭后,得到的结果之一是两者相互促进,达到平衡状态。这是一种基于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前景的高度一致性和相互理解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然而大部分中国家庭中依然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此类家庭中的女性,家庭观念强于事业心。当男方的经济收入能力并不能满足家庭开销时,这种看似平稳的状态就会被打破。在这一情况下,基于家庭的压力,女性便会突破原有的工作家庭模式,将个人所求轉向事业层面。

工作家庭平衡模式的另一可能来源于“女强人”角色。这类女性已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亦不愿成为家庭角色中的弱势群体,希望家庭依旧是由自身所主导的,从而不愿因事业舍弃在家务劳动和后代教育方面的付出。

由此可见,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职场追求对其在家庭中的角色担当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可变性来源于职场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收入,通过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方式尽可能减轻家务负担。即便如此,女性依旧需要在家庭中扮演付出更多的一方,无论是付出体力劳动或是以金钱替代体力劳动。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女性角色被赋予过多的义务,只有家庭和事业同样圆满的女性才能被称为“成功女性”[3]。不可否认,一些已婚女性是愿意在婚后为了家庭的更好发展而放弃其他社会身份的,她们享受为家庭付出,且能够在其中获得归属感和满足感。但来自社会的压力和期待,使这些全职妈妈被迫重新进入职场。对这类“非自愿职场妈妈”来说,家庭的结构并未由于增加的职场身份获得改变,不断增加的社会身份演变为不断增压的过程。本质上来说,工作和家庭所需要达到的平衡状态,并没有打破男权社会的固有逻辑和思维方式,这种状态的维持仅取决于女性的取舍。同时平衡状态的维系以女性扮演传统的贤妻良母的家庭角色为支撑点。

(二)工作家庭冲突模式

工作与家庭的矛盾模式是角色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工作与家庭角色要求的不兼容引起的。也就是说,参与家庭角色活动会导致参与工作角色活动变得更加困难,甚至阻碍工作角色的扮演[2]。这一模式的冲突原因一般分为三类:时间、紧张、行为。

不同角色的冲突成为了工作和家庭不相容的致命点。女性的生理特征使女性具备为家庭繁衍后代并哺育后代的能力,社会固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使女性成为家庭环境中的付出方,甚至是牺牲方。女性虽然是社会个体,但是受身份、时间、社会文化等的限制,扮演多重角色。其中最为重要的冲突点是时间,在同一时间内是无法成功满足多角色需求的,部分角色势必被舍弃。在家庭环境中,女性被赋予的期待值远高于男性,因此在面临职场和家庭之间的选择时,女性往往倾向于选择家庭。例如,休息日的加班需求往往影响着在职场中的升迁机会。若女性选择参与工作,必定引发家庭矛盾。反之,这一情况若发生在已婚男性身上便变得普通许多,他们会选择投入工作,并得到家庭成员的支持。另外,女性独特的生育的空档,会使其在自我意识下面临更大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来源于职场的各方面压力和紧张状态可能会延续到生活中,对家庭造成消极的影响。

除此之外,多种角色的需求在频繁转变的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行为冲突,无法及时对被赋予的性别特性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女性温柔和善的性格特征会为家庭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但这一特性若带入工作中很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特别是针对男性同事,若被对方误解,则会带来麻烦,使职场关系变得越发复杂。反之,如果女性将工作中过于严谨的行为模式代入日常生活,则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使家庭成员倍感压力。

(三)隐性歧视

20世纪30年代,女性能够扮演的职业角色初步形成,基本为看护类型,如护士、教师,此外少数女性的工作为机械反复的劳动,如打字,这一时期的工作类型不外乎是母性的延伸,或是不需要思考的简单工作,具有极强的局限性。实际上,女性参与职场是一个被动同化的过程。每个个体面临的要求看似是相同的,近乎平等,但这一平等只局限于女性之间。超脱出性别的局限,使女性与男性进行统一劳动力的比较是不公平的,看似公平的标准都是以男性为基础形成的,忽视了两性之间客观存在的生理差异[4]。

至今大部分工作岗位依然以各类理由拒绝女性求职者,如将女性与男性的生理结构和耐性进行比较,对女性职员进行隐晦的歧视。从中可以发现,女性的生理期和生育期这些不可抗因素会将女性能够为企业作出的贡献预计值拉低。特别是未生产的女性,有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会询问其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有生育计划,生育计划甚至可能成为女性进入职场的绊脚石。同时,女性产假后的回归也面临种种阻碍,这一空档很有可能会拉大其与其他同事的水平和能力,甚至导致失业。此外,女性独有的个性特征有时会被误解为工作能力不足。但事实上,她们的耐心及极强的亲和力会在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公司管理者需要的一大特质。此外,按照现行政策,女性退休年龄普遍为55岁,女性职业寿命较男性相比缩短了整整5年[5]。这意味着在职期间,女性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自身价值,才能与男性获得相同的职场成就,或者说在同一企业达到相同的高度,不被男性所挤压,不被市场所淘汰。

二、真人秀呈现的职场女性形象

(一)中年职场女性

《乘风破浪的姐姐》是由湖南卫视旗下的网络平台——芒果TV推出的真人秀节目。该节目邀请了30名平均年龄超过30岁的女性艺人参加,她们通过训练、考核和公演环节进行封闭式的女团成长挑战。节目旨在通过展示她们的真实状态及人生态度,多角度呈现中年女性形象。

这档节目试图打破年龄偏见。在当代文化中,女性对男性的吸引力总是与年龄或外表联系在一起。大龄被认为会损害自我价值,需要改变,娱乐行业更是偏爱年轻女性。一个年龄组对其他年龄组的偏见意味着年龄歧视。这种概念展现出认为中年不再具有价值的意识,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年龄歧视[6]。女性本就作为性别刻板印象的主要对象,在年龄和性别的多重压力下,中年女性更容易受到价值贬值的质疑。《乘风破浪的姐姐》将中年职场女性这一过去没有话语权的群体展现在公众面前。女嘉宾在节目中精彩的表演和真实的表达,展现了跟年龄无关的女性气质和女性美。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媒体长久以来对中年女性的年龄歧视,符合大家对成熟的中年职场女性的期待。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女性自身的价值通过自身能力体现,她们不再是别人的附属品,年龄也不再成为限制。在节目中,为了呈现更好的舞台,这群中年女性展现了超越年龄的韧性和坚持。例如,本身是主持人的吴昕,却尝试在表演歌曲中加入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说唱歌词。节目播出后,演员蓝盈莹因对自己要求严格的特点在网络上得到关注,有关“蓝盈莹说有野心不可耻”的话题引起热议,女性形象的呈现更加立体。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女性需要被保护的刻板印象,彰显了中年女性的无限可能,展现了女性努力和自律的靓丽模样。

《乘风破浪的姐姐》试图摆脱男性凝视,呈现出真实的女性生活和诉求,向社会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节目的总体思路和细节设计仍然陷入了性别化的刻板印象中。例如,到达现场时,每个姐姐都要选口红留唇印作为自己的身份标识。30名中年女星中,不乏有实力的女性,但她们的女性美依然和外貌、身材相联系。从这一角度來看,节目并没有从实质上消除标签化的观念。

(二)职场妈妈

《上班啦!妈妈》是中国首档专为职业妈妈推出的成长观察类真人秀。节目选择旅游、广告、餐饮三大行业,采用真人秀加演播室观察的模式,还原真实职场环境,展现出职场妈妈成为职场精英的过程。而演播室中的明星嘉宾和职场专家则从观众视角解读女性在职场和家庭环境下状态的差异和变换。

已婚女性经过生育、育儿的特殊阶段后,想重新回归职场需要一个适应阶段。担心母亲身份受到职场歧视,与社会脱节,希望获得精神和经济的独立成为了职场妈妈们最普遍的诉求。《上班啦!妈妈》中的妈妈们将育儿心得中的耐心、细心等特质进行职场转换,表现出了惊人的共情能力。例如,褚晨在初次接受餐饮行业工作的群体面试环节时,做了充足的准备,带来了自己制作的精美便当,获得了较高的初印象分数。再如,善于平衡职业与家庭的时间管理者陈潇雨,在上班第一天提早15分钟到达岗位。对女性来说,在做全职妈妈期间学习到的有效沟通手段、动手能力及理财经验等,都将成为独特的求职优势。

《上班啦!妈妈》对妈妈们重回职场的展现,让大众看到了职场妈妈们身上的勇敢和独立,同时她们在家庭与职场间奔波所散发出来的女性力量也鼓舞着所有女性。

三、真人秀职场女性形象投射出的女性需求

(一)身份地位:追求平等

真人秀节目作为体现和引导现实的媒介形式,塑造的职业女性角色展现了对平等意识的唤醒和追寻。而节目展现出的关于年龄和身份对职场女性所造成的影响,只是当下职业女性面临的部分困境,如今对女性的职场歧视不再显而易见,但依然有无数隐晦的歧视问题存在。

(二)人物形象:类型多元化

真人秀节目对职场女性内容选择的增加,折射出现实对职场女性的关注度在逐渐提升。在媒介的多元化展现下,更多的职场女性被鼓励在职场中做自己,每一名女性都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虽然真人秀提倡社会提高宽容度和包容度,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但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并没有被完全消除。从真人秀节目中的真实案例可以看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依旧高于男性。真人秀节目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增强女性意识和提高女性地位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媒体能够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应关注更多女性题材,让职业女性的多样性得到更全面的展示。

(三)价值取向:注重社会参与

媒体中职场女性形象的增多,展现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当把家庭放在性别关系上时,家庭伦理就成了女性的监狱。在这样的家庭秩序中,女性面临着自己的失踪。职场这一社会定位,能够让女性客观地看待自身的局限和潜能,同样职场也是女性能够直接进行社会参与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女性需要将固有的客体身份有效地转化为主体身份,掌握追求自身价值的主动权。而对女性自身价值的肯定,能够进一步帮助她们提高社会地位。

四、结语

职业女性的双重角色是在历史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在现代社会中,女性不再拘泥于传统,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性逐渐摆脱了狭隘的、单一的思考,向美的多元主义的发展方向前进。另外,女性不应是男性视角下的审美对象,而应是能够与男性平等对话,对性别角色有极强认同感和自豪感的立体人物。

参考文献:

[1] 吕婷.规训与突围:“她综艺”对女性形象的建构分析:以新近婚恋类真人秀为例[J].现代视听,2021(12):30-34.

[2] 肖丹.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平衡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3] 张晓春,马芳.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问题及其平衡策略[C]//基于Web的企业管理会议论文集(WBM 2012).美国:美国科研出版社,2012:239-242.

[4] 苏嘉敏.组织性别偏见对女性管理者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8.

[5] 魏婧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我国职场性别歧视现象浅析[J].中国商论,2021(6):140-141,144.

[6] 王施施.媒介话语批判视角下真人秀节目中的女性形象建构研究: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J].东南传播,2021(3):133-137.

作者简介 陈瑜,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歧视女性形象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就业“男”题背后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研究
美国女镇长“歧视”米歇尔遭炮轰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调查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李宇春的罕见暴怒源于“歧视”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