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卫事件报道中有效回应民众关切的路径研究

2022-12-21李曼鑫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人文关怀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因其自身特点,容易造成民众恐慌,加之全媒体时代信息冗杂的特点,加剧了网络谣言的传播。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载体,因其公共服务性和社会共享性被称为“社会守望者”,民众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政务与民生,政府通过新闻媒体掌握民情。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职责,深入基层,近距离全方位采访,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帮助缓解民众恐慌。文章以2021年厦门市两次防控疫情阻击战的系列报道为例,思考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通过前期的精心策划,以真实的拍摄手法、温情的人文关怀、多元的参与主体,以小见大,彰显民众同心抗疫的精神,阐述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原则,并从实践中提炼出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媒体责任;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153-05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作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疾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从传播范围、影响程度和防控措施上看,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特别重大(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2020年起,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主题的研究成为新闻学界居高不下的热点,对其进行梳理,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以主流媒体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为中心,思考主流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职责定位与责任担当。如崔士鑫[2]在对人民日报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进行分析后认为,抗击新冠肺炎是对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能力的一次大考。特别是我国疫情防治态势仍然较为严峻复杂,主流媒体应承担起正确引导舆情、化解公众恐慌、维护社会稳定等责任,在报道中提供重点讯息,解读中央战略部署;把握公共舆情,监督懒政,回应社会关切;讲述抗疫事迹等。同时,在实践中应积极创新报道手段,发挥报道实效,占据宣传与舆论的主导地位。曾祥敏和周杉[3]则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不同于一般报道的特性,即在报道中不仅要关注新闻信息本身的传播,更要科学地、健康地传播,这就要求媒体具有更敏锐的觉察能力、更全面的科学知识和更灵活的社会对话能力。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必须奏响舆论的冲锋号,主动增强舆论引导性,以真实信息为基础传播正能量,融合全媒体手段,多渠道满足民众信息刚需;与权威专家联合答疑解惑,直击公众情绪需求,做好情感抚慰工作;并拓展视野,加强国际传播和影响力,争取国际话语权。除此之外,丰屹[4]、武楠[5]等人也针对该问题发表相关论述。

第二部分是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报道,阐释我国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模式与报道框架。如胡雅杰[6]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报道中,众多媒体都呈现出质量不凡的作品,虽然其报道方式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遵循着点、线、面三种报道模式:点指的是直击公众关注点,聚焦单一事件或单一任务,其最大的特点是快速地满足民众的认知需求,破除恐慌情绪;线指的是以日记作为体裁进行新闻报道,在传达讯息的过程中融入个人情感,引发观众共鸣;面指的是提供大而全的全景式報道,栏目多样,内容丰富,特点是全方位提供海量信息。申佳玥[7]则认为,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率不断提升,公众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在拓宽。

在本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主要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政府发言人、基层工作者等报道对象描述政府作为,其报道的侧重点为构建疫情动态框架和政府形象框架;湖北日报等地方媒体则重点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强调普通民众的生活需求,构建了情感引导框架;而华山感染和丁香医生等自媒体则分别从医学专业角度进行感染科谱分析报道和科学防范疫情报道,构建了专业科普框架。主流媒体与新兴的自媒体都透过个性鲜明的框架性报道,帮助公众对新冠肺炎形成科学、全面的认知。

第三部分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系列报道的比较研究,一是对我国疫情报道纵向的比较研究,如张家祺[8]以人民日报对非典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为例,研究后认为,在报道形式上,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节奏性更强、重点更为突出,通过使用较多的图片增强报道的传播效果;在报道内容上,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更符合群众的认知需求,更能彰显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在报道主题上,新冠肺炎疫情更具大国格局,在报道中融入国际动态。二是对中外媒体关于疫情报道的比较研究,如胡雯琦[9]通过分析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8篇疫情相关报道,提出中国媒体的报道侧重于解读中央战略部署,语言客观;而美国媒体则在未经考证、毫无根据的前提下,肆意虚构和恶意丑化中国的防疫政策,蓄意将中国政府塑造为被动、无序的形象。

综上所述,自2020年起,我国新闻领域学者主要从主流媒体的职责、报道模式和框架、比较研究等角度对新冠肺炎疫情系列报道展开研究,成果颇丰。但结合实践思考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如何回应民众关切的研究较少,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以2021年厦门市两次防控疫情阻击战系列报道为例,思考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切实关注民众的信息刚需,缓解民众恐慌情绪。

二、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回应民众关切的必要性

(一)新冠肺炎疫情的特点容易造成民众恐慌情绪的产生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春节爆发以来,因其传播范围广、感染速度快、潜伏期长等特点,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尤其是新冠肺炎前期溯源不明朗和与日俱增的传染病例,都加深了人民群众对自身生命安全的担忧,产生诸如焦虑、抑郁、多疑、失眠或强迫等心理问题,进而导致社会恐慌情绪的产生。新闻工作者只有切实从民众的角度出发,在报道最新资讯的同时,联合权威专家科普专业知识,方能缓解民众的恐慌情绪和心理问题。

(二)全媒体时代信息冗杂的特点加剧网络谣言的传播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演进与改善,以网络为平台的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异军突起,社会逐步进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表达言论的途径,一定程度上舒缓民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但另一方面,也导致网络谣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传播。例如2020年初疫情初起时,人们对病毒了解有限,诸如“新冠病毒是新型生化武器”“5G会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等谣言充斥网络,扰乱了民众对疫情的认知。而当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类似于“戴口罩前要先甩掉致癌物”“大量喝茶就能消灭喉咙内的新冠病毒”“新冠病毒会变异,疫苗打了也无用”等不实言论,也干扰了正常的抗疫秩序。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及时发布讯息,缓解民众对信息的需求量与官方渠道给予信息量不平衡的矛盾,减轻民众的信息饥渴状态,也要及时发布辟谣信息,遏制网络谣言的大规模传播。

(三)新闻媒体的性质、责任与担当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载体,因其公共服务性和社会共享性被称为“社会守望者”,新闻媒体是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有效媒介,民众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政务与民生,政府通过新闻媒体掌握民情。这就要求在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时,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基层,近距离全方位采访,做出“接地气、冒热气”的新闻作品,切实反映民众生活,引导社会舆论走向。

三、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回应民众关切的实践分析

2021年,厦门连续两次打响“防控疫情阻击战”。第一次是在2021年7月30日,厦门市在按规程对入境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时,发现厦门航空公司一名国际货运机组成员张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其后通过扩大采样检测,发现与其共同居住的3名家庭成员核酸检测结果也呈阳性。第二次是在2021年9月12日,厦门市同安区在对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等中高风险地区来厦人员进行筛查时,发现一名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在两次阻击战中,社会各界迅速行动,许许多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无数发生在抗疫一线的所见所闻以及感人瞬间。这其中,有的报道聚焦热点,重点关注抗疫过程中的重大新闻事件;有的报道则“以小见大”,选择普通人、平凡事作为切入点,展示疫情之下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笔者在厦门防控疫情阻击战的系列报道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回应民众关切。

(一)了解民众信息刚需,通过官方媒体及时发布资讯,遏制网络谣言传播

以2021年第一次“防控疫情阻击战”为例,2021年7月29日深夜,厦门民众的微信群、朋友圈开始零星传出消息,说是有厦门市民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由于暂时没有官方提供权威且准确的消息,且公众有着获取信息的强烈需求,各种版本的小道消息在坊间迅速流传开来。7月30日20点,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厦门市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4名感染者的情况和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情况,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进行部署。

为了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将发布会现场的相关情况对外发布,笔者需要与当天21点在福建电视台直播的《新晚报》栏目主持人完成连线,经过多方考量,连线地点选择在发布会现场附近——一个连夜开展核酸检测的采样点。选择该地点作为连线场所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核酸采样点更具现场感,二是在核酸采样点进行连线,有助于民众及时掌握现场的真实情况,提升他們对疫情实际情况的视觉感受。

但是,由于接到召开新闻发布会通知的时间较晚,准备不够充分,现场连线时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由于连线地点的临时转换,导致现场没有找到合适的光源,只能拍摄到靠近医务人员工作区域的检测情况,而对当晚连夜排队等待核酸检测的民众,则无法进行实时的拍摄;二是由于掌握的情况不够全面,只简要介绍了2名确诊病例、2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基本情况、排查密接和次密接的人员情况以及封闭小区的管理情况,而关于在重点人群中如何进行核酸检测、流调工作以及厦门航空公司采取的疫情防控相关措施、退改签政策等,则无法逐一进行详尽介绍。

其实,这些不足是可以进一步弥补的:一是对连线环境做好事先预判,备好足够的光源;二是尽量提前到达发布会现场,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对接,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让连线更加言之有物。其后的几天,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通过新闻发布会、文字通稿等形式,持续对外发布疫情防控的最新消息,笔者也及时跟进报道,及时发布,让观众准确掌握信息,网络谣言逐渐消散。

有了第一次防控疫情阻击战的经验,到了2021年9月13日厦门再次打响“防控疫情阻击战”时,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当天20点30分,就召开了疫情防控情况第一次新闻发布会,省市多家媒体通过新媒体客户端对发布会进行实时直播,确保了在第一时间就将所有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去,满足了公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

其后的时间里,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以一天一场的频次,持续召开新闻发布会直到10月7日。这些发布会多以直播的方式,实时将每日最新的救治情况、居民生活的保障情况、流调以及全员核酸检测情况等逐一向市民进行通报,这样的做法也符合突发事件传播中,“第一时间”和主动性的原则。

(二)把握“首因效应”,抓住关键节点,直击民众关切细节

传播学中,有“首因效应”的说法,也就是“当公众面对两种冲突的信息时,两种信息的呈现顺序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想要去伪存真,就要在保证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以最快时效,发布新闻信息。因为“发布是主动的,解释是被动的”,如果无法做到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如何找准角度,做好解释工作,就显得相当重要。

2021年9月14日晚,网上陆续有传言流出,说是厦门会展中心一带出现多家方舱医院,用于收治新冠患者,同时还配有一些带有“方舱”字样、在厦门会展中心施工的照片。在当时普通民众的认知里,“方舱”就是“方舱医院”,这与疫情严重、患者数量急剧增多是紧密关联的。因此,这个传言在厦门市民、包括部分福建其他地市的民众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和疑虑。

听到这个传言后,笔者第一时间联系了厦门市委宣传部及厦门市卫健委,经过多次反复确认,这其实是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并非部分市民误认为的“方舱医院”。笔者当即决定,从这个民众最为关心的细节入手,答疑解惑。9月15日一早,笔者一边联系相关人员,一边赶往厦门会展中心,现场走访了设在这里的多家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及时制作了小视频《此“方舱”非彼“方舱”》回传本部,这条小视频发布后被大量转发,“方舱医院”的传言不攻自破,民众的恐慌和疑虑迅速消除。

与此同时,笔者还“全副武装”进入了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内部,详细了解一些公众比较关注的核酸检测细节:为什么要采取10人一组采样?如果发现采样异常,后续如何快速开展二次检测?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具体是怎么工作的?为何别人的检测结果都可以查询,而自己却可能迟迟查询不到结果?等等。

采访结束当天,笔者制作的一系列的核酸检测答疑小知识短视频、相关新闻在手机端、当晚的各档电视节目中反复播出,不仅让之前模棱两可的不实传言消失,系列核酸检测答疑小知识短视频更是登上同城热榜,网友们纷纷留言评论,点赞厦门的硬核措施和反应速度。

由此可以看出,新闻媒体要满足民意诉求,必须实现对舆论导向的正确把握,及时答疑解惑、破除不实传言。首先,要及时抓住关键性的节点,通过深入现场的调查采访,及时准确地报道相关信息,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需求;其次,要深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了解疫情发生后公众的真实生活,了解他们对新闻报道的实际需求;最后,要敢于正视公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疑问,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反思。

(三)以小见大,讲好普通人的故事,彰显民众同心抗疫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要广泛宣传一线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何讲好500万厦门市民的抗疫故事呢?都说细节是最能打动人的,从每一句朴实的话语,每一个暖心的动作中,新闻工作者都可以以小见大,体现厦门市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以厦门市第二次“防控疫情阻击战”报道为例,期间发生了太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笔者选择了疫情之下的普通人,以点带面,从细节入手,挖掘普通人的故事,关注普通人所关注的问题。十多天时间里,除了直播连线、短视频新媒体推送之外,笔者向本部相继传回了《商超供应充足 价格平稳 》《送货小哥:订单数量剧增 人车一天消杀三次》《台胞志愿者:厦门 我们的城 我们的家》《万套租赁保障房“变身”隔离房》《台青志愿者:同心抗疫护家园》《紧急协调 小女婴回到父母身边》《“黄金月”消失 餐饮企业积极自救》《外籍志愿者:家好了 大家都好了》《解封不解防 争创“无疫小区”》《开放堂食 “吃货”的快乐回来了》《变鼓浪屿家庭旅馆业者 拒绝“躺平”》等一批具有人文温度,能体现人文关怀的消息,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每个普通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串起疫情之下500万厦门市民同心抗疫的暖心故事,回归人民本位。

四、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回应民众关切实践的经验与启发

(一)真实的拍摄手法是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基石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形象的画面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为响应政府号召,减少交叉感染,厦门市民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尽量少出门、不出门,一日三餐所需的原材料基本依靠外卖送达。一些市民担心,快递配送过程中,能否做好了充分的消杀工作?是否存在病毒二次传播的风险?商超能否保障充足的民生物资?自己是否需要提前囤货?如何保证每一件送到手中的商品都是安全的?笔者决定,以跟拍的方式,真实记录一名快递小哥的一天,跟随他一起去送货,从前期的配货,到运送的过程,再到如何顺利交接订单,将这些细节逐一进行呈现。

其中,笔者还特别留意到一个细节,即“人车一天消杀三次”,对于快递小哥来说,这只是他们的工作日常,但是当笔者在报道中全程记录下这个细节,普通市民便能够了解到,原来每一件送到自己手中的快件,都是这样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同时,笔者也对报道进行了延伸,关注到线上配送平台的智能算法预测,各大商超的民生保障物资储备、供应等工作,以达到给“老百姓吃颗‘定心丸”的效果。

在厦门第二次“防控疫情阻击战”中,笔者关注到了老年人和婴幼儿这两个群体。以《紧急协调 小女婴回到父母身边》这则报道为例,一名出生仅七天的小女婴在结束留院观察之后,無法回到身处封控区内的父母身边,心急如焚的父母拨打市长热线求助,厦门曙光救援队协调通行证,用专车接送的方式,一路爱心护送,最终将女婴平安送回了父母身边,记者全程跟拍,呈现这一暖心故事。

而在《闭环式管理争创“无疫小区”》这则报道中,笔者关注到了位于厦门老城区的仁安社区,该社区中老年人居多,记者找到了一位居民李阿姨,她满怀深情地回忆起在18天的管控期间,众多的医务工作者、社区干部、志愿者为他们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检测,如何将生活物资逐一送上门。面对镜头,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者无法事先预知的,作为记者,只需要真实地将这一幕记录下来,就足以引起民众的共鸣与共情。

(二)精心的提前策划是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要求

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灵活的现场应变能力,同时也需要有敏锐的觉察能力、宽广的大局意识和提前组织策划的能力。

在厦门市第二次“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厦门先后进行了六次全员核酸检测。六次全员核酸检测的完成需要众多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需要全体厦门市民的全力配合,也需要无数志愿者的默默付出。厦门作为全国入境台胞最多的城市口岸之一,对台优势明显,新闻报道中,笔者就特意选取了台湾同胞志愿者和台湾青年志愿者作为采访对象,他们主要负责核酸检测现场的扫码测温和秩序维护,工作平凡而又琐碎,笔者通过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沾满汗水的衣物、手套这样的细节,来体现志愿工作的辛苦。同时,当时正值中秋节期间,笔者抓住这个新闻点,通过事先沟通,让台青志愿者在工作间隙,给远在台北的家人电话报平安、问候中秋快乐,彰显两岸一家亲,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决心。

(三)温情的人文关怀是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风格

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人文关怀不应缺位。民众不止希望通过新闻获取讯息,更希望从新闻中寻求慰藉,找寻生活的意义。在厦门,历来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可见金秋时节对于厦门的餐饮业和旅游业有多重要。厦门的第二次“防控疫情阻击战”正好赶上厦门的中秋国庆假期,旅游业停摆,酒店餐饮业也深受疫情影响,一味唱衰绝对是不可取的。作为主流媒体,更应该做的是让观众看到希望。餐饮业者、酒店业者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突破?记者先后走访了鼓浪屿的旅游从业人员与厦门岛内的多家商圈的从业者。在走访过程中,笔者把自己“变成”采访对象。采访过程中,笔者不停问自己:“如果我是从业者,我会怎么做?我希望表达什么样的诉求?”尽量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先入为主,这样,采访对象才会愿意让记者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

笔者先后制作了《变 鼓浪屿家庭旅馆业者 拒绝“躺平”》《“黄金月”消失 餐饮企业积极自救》《开放堂食 “吃货”的快乐回来了》等节目。一位位从业者不仅讲述他们眼下的“难”,眼下的“困境”,更重要的是,他们也讲述如何自救,如何破局,政府部门具体出台哪些措施进行帮扶。他们坚信,有坚守和努力,困境之后终会迎来转机。而这样不是一味卖惨的讲述,更容易唤起观众情感的“最大公约数”,引发观众的“共情”心理,从而引起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的二次发酵。

(四)多元的参与主体是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技巧

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高效管理人员流动,及时溯源,定位风险地区,各地都相继引入健康码和行程码。由于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笔者没能进入管控区或新冠肺炎疫情的定点救治医院进行采访。其实,事后通过复盘,笔者认为,这个也是有解决之道的。比如可以通过联系管控区内的社区居民、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或者是定点救治医院的医务人员,让他们用手机拍摄小视频,展示内部环境,再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就管控区内如何保障民众的一日三餐、志愿者每天的工作日常、居委会工作人员如何帮助独居老人等公众关注的细节进行逐一呈现。

(五)健康的身体素质是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条件

新闻工作者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报道,首先要切实做好自身的防护。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之外,如果进入封控区、管控区,一定要穿好防护服,出封控区、管控区,也要第一时间做好消杀工作。在新闻报道中,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把困难考虑得更加充分,把工作部署得更加周密,把新闻报道做得更加扎实,并在第一时间回应民众的信息需求。

五、结语

新冠肺炎因其自身特点容易造成民众恐慌,加之全媒体时代信息冗杂的特点加剧网络谣言的传播,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职责,深入基层,近距离全方位采访,搭建起新闻事件与民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缓解民众恐慌,引导社会舆论。本文以笔者2021年对厦门市两次防控疫情阻击战的系列报道为例,提出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了解民众信息刚需,通过官方媒体及时发布资讯,遏制网络谣言传播;并且要把握“首因效应”,抓住关键节点,直击民众关切细节;以小见大,讲好普通人的故事,彰显民众同心抗疫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郝模,郭岩.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院医科大学出版社,2022:139-140.

[2] 崔士鑫.主流媒體如何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报道:以人民日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J].传媒,2020(5):12-16.

[3] 曾祥敏,周衫.全媒体语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路径探析: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研究[J].当代电视,2020(4):4-10.

[4] 丰屹.危机传播中新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研究:以“澎湃新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J].中国报业,2020(10):30-31.

[5] 武楠.短视频时代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变革与视听形态特征: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央视新闻”快手短视频为例[J].当代传播,2020(10):58-62.

[6] 胡雅杰.疫情报道的三种模式与融合[J].青年记者,2020(15):56-57.

[7] 申佳玥.中国大陆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框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21.

[8] 张家祺.“非典”与“ 新冠肺炎”报道对比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1.

[9] 胡雯琦.中美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新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02-104.

作者简介 李曼鑫,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民生新闻。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人文关怀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