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县滑石雕刻
2022-12-21韩国英
韩国英
掖县滑石雕刻是原产于山东莱州的一个以当地特产“莱州玉”为原料进行手工雕刻的工艺品种,它在中国滑石雕刻工艺品中占居重要地位,是北派滑石雕刻工艺的发祥地,也是莱州民间美术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艺术沉淀。
莱州,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西与北濒临莱州湾,东及东南和招远、莱西接壤,南依大泽山与平度市为邻,浩瀚的渤海纵贯西北东南山岭连绵,中部丘陵起伏。春秋时代,此地煮盐业发达,渔盐之利闻名遐迩,黄金产量为全国之冠。汉魏时代,已为全国重要商埠,是南北贸易、商务往来的繁荣之地,有汉钱庄和云峰石刻为证。莱州属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风调雨顺,矿产丰富,素有“齐之福地”“山东粮仓”“中国石都”“掖县滑石之乡”之美誉,尤以“掖县滑石之乡”之称由来已久,饮誉海内外。
1988年掖县撤县改立为莱州市,盛产滑石雕刻原料。这里的福禄山、黑山、毛家山、粉子山及优游山盛产镁石和滑石,二者相同,相伴而生,近邻的西青山,所产冻玉,质地柔润细腻,色泽翠绿如冻晶莹似玉,其它还有漆黑如炭的鸟玉石,花纹酷似豹斑石,流云石、竹叶石、毛公石、翠星石等均为本地独有石种,也是这里民间美术艺人们雕琢佳品的绝佳原料。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矿产资源、气候条件和人文环境为掖县滑石雕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文化和物质基础,聪慧的人民群众、优越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社会经济和灿烂的文化传统为掖县滑石雕刻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和条件,使得这一优秀的民间美术工艺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追溯掖县滑石雕刻的历史,在记载中有在蒜园子村遗址发掘的 4000-5000年前的石雕片,在史志中曾有记载:“宋政和七年(1117年)朝廷取莱郡纹石、贡牛黄、海藻、牡蛎、石器(即雕刻工艺品)”之说。在墓葬中,也曾发掘出许多滑石雕刻随葬品,最早有北齐河清三年(563年)的佛造像,精美绝伦。到清末,县城绝大部分村庄兴起了以雕刻小型摆件为业的滑石雕刻艺人,经营方式多为家庭作坊式,农时为农,闲时为艺。此时的刻品集中为滑石猴、狮、兔之类小动物摆件,无规模化生产,以极廉的市价散售,贴补家用。但至民国初年,由于战乱频发,掖县滑石雕刻业急剧颓萎,雕刻作坊只剩两家,各有工匠一二人,年耗原料不过5000多公斤。掖县滑石雕刻的重新兴起是在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勘探开发粉子山镁矿和西青山滑石矿,埋在深层的优质滑石被挖出地面,从而为这项民间美术工艺的崛起提供了先决条件。1958年成立了掖县雕刻厂,一大批技艺精湛的滑石雕刻艺人被汇聚起来,从优选材料、设计造型到雕刻加工、对外销售均有专门科室负责,滑石雕刻业迅速发展到100多个品种,数千个花样,成为当时全国屈指可数的滑石雕刻队伍。在此形势下,各乡镇村庄纷纷建立自己的雕刻厂,仅仅几年时间,迅速形成大小滑石雕刻厂、作坊百余家,从业人员数以千计,真是“家家有巧工,户户出佳品”,掖县滑石雕刻成为当时民间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产业,并且形成了独具北方特色、莱州风格的作品系列。这里流传着“绝凡尘、琢一品”之说,足见当时民间艺人们对艺术追求的完美和精到之情。这些身怀绝技的工艺师们创作了一大批风格迥异、技法独特的滑石雕刻精品,其中有价值连城的宏构巨制,也有巧夺天工的精妙之品,有的曾被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可谓民间工艺中的“绝世佳作”。而在平常百姓中,则有“夫制巨作、妇雕花鸟、儿女小刻”的景象,在掖县多数村庄内,有“祖辈相传、妇孺皆能”的普遍性,充分体现出当时掖县滑石雕刻的繁荣景象。
掖县滑石雕刻属文化艺术范畴中的民间美术类的一个工艺品种。选料、设计、雕刻、精加工是形成一件作品的四大步骤,独到的视角、巧妙的构思、创作的灵感、深厚的功力成为佳品的精髓之所在。“雕技”是形成掖县滑石雕刻的关键,主要技法有“圆、立、镂、透、衬、浮、线、巧,对比、分层、呼应,均衡、穿插”。上述技法灵活运用,准确到位,恰到好处,才能创作出好的雕品。“上光”“打蜡”是掖县滑石雕刻工艺中的最重要环节,这一工序起到了润色、提神作用,为成品的滑石雕刻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和光彩。据考,早期艺人们并不知运用此工艺,所雕作品大都经水洗风干后完成,但作品色彩暗淡无华。后来,经历代工艺师反复试验、琢磨,发现石蜡的特殊作用,采用融蜡上光法对滑石雕刻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加工,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
近年,由于水蜡、雾化蜡的运用更是大大地方便了美术艺人们的创作,也提高了作品的精致度,为掖县滑石雕刻平添了几分姿色。
掖县滑石雕刻的作品种类大致分为:炉瓶(含盒)、人物、动物、花鸟、 山水、钮章、文具、器皿七大类,共有120多个品种,2000多个花样,因石料千差萬别,所以民间美术工艺师们大都有因材定型、因材施刀的技艺,同类不同态、同品不同型、同型不同神,作品极少雷同,妙不可言。
根据原料材质不同,掖县滑石雕刻所用石料分原产地和外来石料两种。原产地石料包括:绿中泛黄、晶莹透明、有玉的质感的绿冻石,漆黑如炭的黑角石、花似豹纹的豹纹石、黄花石、竹叶石、泥瑙石、条纹石、鸡肝石、莱石及毛公石等品种。这些品种或巨或细,软硬兼备适中,可雕琢各种色泽、形态的人物、花鸟、器皿等,特别是莱州美术工艺大师们成功地运用原料的天然不同纹理、色泽,创作的“巧色工艺品”更是“品中佳品”,为许多行内、艺术界人士当成珍品收藏,爱不释手。除本地原料外,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流通便利,这里也引进了部分外地石种,如临朐石、冻石、巴林石、寿山石等,但因价格偏高而难以普及。
掖縣滑石雕刻的传统雕刻工具除工作台外,大都是简单实用的锤、凿、 铲、锉、刀、钻锯、锉之类。掖县滑石雕刻至今约2000余年的历史,经历代艺人祖辈相传沿袭至今从而形成带有浓重地域特色。
掖县滑石雕刻是莱州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作的艺术精华,是经莱州历代艺人呕心沥血提炼、完善而绽放的艺术之花。掖县滑石雕刻对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保护和挖掘这一文化遗产,对于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Yexian talcum carving is a crafty variety manually carved with Laizhou jade, a local specialty, as the material. With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talcum carving, it is the birthplace of the northern school of talcum carving art. It is a bright pearl of folk fine arts craftsmanship in Laizhou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weighty artistic sedimentation.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Jiaodong Peninsula, Laizhou borders on Laizhou Bay in the west and north, Zhaoyuan and Laixi in the east and southeast and Dazeshan and Pingdu City in the south. The immense Bohai Sea runs through the northwest, mountains wind its way in the southeast, and the hills undulate in the middl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salt boiling industry was very developed here with proceeds of fish salt known widely and the production of gold topped in China. In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Wei Dynasty, it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national commercial port and a prosperous land for the trade and business exchanges, which is testified by money shops in the Han Dynasty and stone carvings in the mountains. Belonging to continental climate in East Asian monsoon area of the north temperate zone, Laizhou enjoys four distinct seasons, ample sunshine, favorable climate and abundant mineral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