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针刺联合火针治疗前庭性偏头痛50例临床观察

2022-12-21周俊文王国力蒋义铎李海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21期
关键词:火针前庭偏头痛

周俊文 苏 丹 苏 宇 王国力 蒋义铎 李海滨

乌海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乌海 016000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以反复发作性眩晕、头晕、头痛为主症,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视觉先兆等症状,其发病率高,居发作性眩晕疾病的第二位,仅次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视该疾病的发生[1]。《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 (2018)》[1]采用了被纳入2018年第3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H-3)中明确的VM诊断标准,以期规范和促进国内 VM 的诊疗工作。VM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年为发病高峰,女 性 平 均 发 病 年 龄 为 37.7岁,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 42.4 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 1∶2.57[2]。VM 成年人终生发病率约1%,在神内眩晕门诊约占6%~7%的诊断,在头痛门诊中约占9%,在各种眩晕性疾病中约占11.4%,在不明原因的反复眩晕发作患者中发病率更高[3]。VM 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是离子通道缺陷、皮层扩布抑制 (CSD)、遗传性,三叉神经节激活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和其它神经肽相关[2]。西医目前尚无治愈本病的优势诊疗方案,笔者采用普通针刺联合火针治疗 VM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乌海市蒙中医院老年病科及眩晕门诊就诊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中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5例,剩余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6.86 ± 7.12) 岁,病程6~256个月;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9.05 ± 6.35)岁,病程6~278 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 (2018)》前庭性偏头痛 (VM) 诊断标准[1],诊断标准如下:A.至少5次发作满足标准C和D。B.无先兆偏头痛或有先兆偏头痛的现病史或既往史(依据ICDH诊断标准)。C.前庭症状中度或重度,持续5 min至72 h。D.至少50%的发作与以下3项中的至少1项相关:①头痛伴随至少符合以下4项中的2项(a.单侧;b.博动性 ;c.中度或中度头痛;d.日常体力活动加重头痛);②畏声和畏光; ③视觉先兆;不能用ICDH-3的其他诊断或其他前庭障碍更好的解释。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上,性别不限;②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③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④获得知情同意并且愿意接受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必须满足上述4项标准。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未按规定,无法判断或数据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②年龄在18岁以下者;③妊娠、哺乳期妇女或晕针患者;④严重躯体性疾病,实质性脏器损害、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者;⑤酗酒或药物依赖者;符合以上1项者,即可排除。

1.5 中止或剔除标准 ①治疗过程无法耐受,出现严重晕针现象,导致厥脱者;②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③不按时治疗,治疗期间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或疗法,有可能干扰研究结果者;④病程中患者以各种原因自行退出者;符合以上1项标准即可。

1.6 治疗方法 将10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扬州市三药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g /粒) 治疗,服用方法:每晚睡前口服 2粒,持续服用4周。观察组:给予普通针刺联合火针治疗方案。疗程为4周,每周5天。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四神聪 翳风 完骨 风池 风府 百会

中渚透液门 内庭 丰隆

选用贺氏火针(规格0.50 mm×35 mm,镇江新区长城医疗用品厂),针烧至白亮,迅速点刺穴位约1~1.5寸,针后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隔日1次。

风池 风府 翳风 安眠 天柱

选用汉医牌针灸针(规格0.35 mm×40 mm,长春爱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采用平补平泻针刺补泻手法,隔日1次。火针疗法、普通针刺疗法,两者疗法交替实施。

1.7 观察指标 ①眩晕疗效评定,参考眩晕障碍量表(DHI量表)[4],DHI量表广泛应用于临床眩晕诊疗及疗效评估。②偏头痛疗评定,参照孙增华等[5]的“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制定疗效评定标准,主要记录头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同时观察伴随症状。③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情况,评定原则根据卫生部2002年第一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进行评分,计算公式 (尼莫地平法) 为[(治疗前积分 - 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④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1月复发率:治疗结束后1月观察 VM 复发情况,复发率=复发病例数/患病人数。

1.8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双侧检验,P<0.05即认为所检验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与方差齐性检验,若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则用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若呈非正态分布,则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DHI评分量显示两组治疗后眩晕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P<0.05),但观察组眩晕症状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DHI 量表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偏头痛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偏头痛疗效评定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偏头痛疗效评定积分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积分计算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可见普通针刺联合火针和盐酸氟桂利嗪均可以改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头痛症状,而普通针刺联合火针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详见表2。

表2 两组偏头痛积分比较 (分,

2.3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 治疗后1月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1月随访患者,观察组仅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4%;对照组共有8例复发,占16%,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P<0.01,说明观察组控制复发率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前庭性偏头痛(VM)是临床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反复发作性的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包括皮层扩布性抑制学说、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学说、神经递质释放学说、内听动脉痉挛学说、多感觉整合障碍学说,异常的脑敏化导致丘脑-皮质处理过程中多模态感觉整合失调,可能与三叉神经血管反射相互作用,产生眩晕、头痛及前庭性症状等[2]。VM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病史,参照前庭性偏头痛诊治专家共识(2018)。西医目前尚无治愈本病的方案,发作期主要针对前庭症状进行对症治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癫痫药等,临床药品单一,用药期间容易产生嗜睡、疲乏等不良反应,长期用药,患者依存性差,病情反复缠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曲坦类药物,副作用明显,肝肾功能损伤明显,禁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其他明显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患者、偏瘫及基础偏头痛未控制者。我国自己的曲坦类药物开发有限,进口药物价格高昂[7]。同时,过度使用曲坦类药物会引起成瘾性。VM由于反复发作、疗效不佳、症状迁延,后期常并发焦虑或抑郁障碍[8]。在我国,前庭性偏头痛用药单一,仅氟桂利嗪的适应症中同时包括偏头痛和眩晕,已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为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一线用药,同时可用于眩晕的对症治疗,研究证实[1]氟桂利嗪 (10 mg) 能显著降低 VM 病人的眩晕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钙超载和皮层扩布抑制的发生、改善内耳血流和脑微循环促进前庭功能代偿等,预防 VM 的发生。

VM属于中医学“眩晕”“内伤头痛”范畴,中医辨证论治、针灸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且安全性高。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头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风、火、痰、瘀是本病常见病理因素,气血亏虚、髓海空虚、肝肾不足致本病者属虚;痰浊中阻、淤血阻络、肝阳上亢致病者属本虚标实或实证[9]。普通针刺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通过普通针刺恢复机体整体状态,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10]。火针疗法基于“风、火、痰、虚、瘀”病理,集针刺加灸于一体,具有火灸的温和针刺的双向调节作用,刺激头部穴位轻浅,疾入速出,疗效显著。其借助火力激发人体阳气,通过温热作用达到开门祛邪、补养气血、滋养脑络、通络止痛的效果,易于患者接受[10]。古今医家认为,寒病得火而散者,犹如烈日消冰,有寒水温解之义;热病得火而解之,犹如暑极反凉,乃火郁发之之义;虚证得火而状之,犹如火迫冰而气升,有温补热益之义;实证得火而热之,犹如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痰得火而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火针具有较强的温通作用,能祛风散寒、消热除湿、通经活络、调和气血、消瘀散结,寒热点实之痛症,临床皆可用之。从西医学理论上讲,火针的高热能够让收缩的血管迅速扩张,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可以缓解肌肉和筋膜的痉挛,且火针留刺法有着更强的“通”作用,瞬间刺激强度超过毫针。同时,在疼痛明显的部位施以火针留刺法,能够让毛细血管中的瘀滞物和炎性物质溢出,有着祛瘀消肿的作用。火针能够对人体大脑皮层、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各个脏腑组织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并通过增强机体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促进代谢与细胞修复,使人体循环加快,代谢旺盛促进受损组织和神经修复[11-12]。

普通针刺联合火针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可调节大脑皮层功能状态,改善脑血管舒张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脑神经功能;还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大脑供氧,降低患者血浆粘度与血浆红细胞压积值;调节血管收缩功能,双向调节5-羟色胺、r-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降低血清中一氧化氮浓度,增加血浆中B-内啡肽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两种疗法联合运用,其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11-12]。本临床研究为临床探讨安全安全、可靠、经济的治疗VM优势方案,普通针刺联合火针可明显改善VM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造福广大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避免药物的不良作用,其优势明显。

猜你喜欢

火针前庭偏头痛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神奇的火针疗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前庭康复在急性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