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水生态环境研究”专栏责编简介
2022-12-21
陈毅峰,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青海省高原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青藏高原鱼类学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重点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青藏高原二次科考等20 多个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重点专项“藏北典型湖泊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考察”(2014-2018)在科技部综合验收评价为“优”。近年来,他和他的团队揭示了第四纪气候波动在塑造青藏高原鱼类的系统地理格局和种群历史过程中的作用;阐明了生物入侵对我国淡水鱼类分布格局的影响;论证了青藏高原鱼类耳石轮纹的周期性,首次构建了长达40 余年的高原鱼类生长指数年表,并量化了高原鱼类繁殖物候从20 世纪70年代到2000年代的变化及气候变化对河流与湖泊鱼类的不同影响,为开展和揭示全球变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以及鱼类等水生生物如何响应气候变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和新的研究途径。已发表论文近200 篇。
王洪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淡水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两届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无脊椎动物学;水文生态学;富营养化控制;生态健康评价。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999年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发表论文 160 余篇,出版专著和论文集 9 部。4 项咨询建议被中办采纳。
主要成果:记述寡毛类新种近60 种、螺类新种1 种、纽虫1 新属新种,揭示青藏高原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格局与分异机制;系统阐明江湖阻隔的生态效应,系统定量水生植物水位波动需求,创新建立生态水位评估方法和水文-水动力-食物网耦合模型,提出了生态调度新模式;确定富养化的营养减控因子仅是磷而不是氮和磷,揭示高氮的生态效应及其机制,确定总氮和氨氮的安全浓度为5mg/L,建议放宽控氮、集中控磷;构建湖滨缓冲带污染削减技术体系,发展水滨带湿地和绿地的定量优化规划方法;构建水生动物种类指数,发展生态健康评估新方法;建立长江流域底栖动物和鱼类物种分布模型,划分流域水生生物地理分区,构画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网络。
吴辰熙,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水环境工程中心副主任。201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6年至今,担任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理事。2018年至今,担任《水生生物学报》及《Water Biology and Security》等学术期刊的编委。
目前个人及团队主要从事新兴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青藏高原水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水体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20 余项。在包括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al Pollu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环境领域知名期刊上发表SCI 收录论文100 余篇,论文总被引6000 余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0 余项。